书城亲子家教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青春期心理咨询(插图)
46316000000015

第15章 心灵清道夫(1)

——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咨询

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及适应障碍,是青少年学生咨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成功地对这些心理障碍进行咨询与治疗,首先要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并结合中学生的特殊表现,做出准确的诊断;其次是对致病因素做出具体而正确的分析,最后才能采取某一疗法治疗。其中要注意的是:无论对于哪种心理障碍,咨询员与来访者之间依赖关系的建立不仅是取得成功的基础,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治疗。

各种神经症咨询

一、强迫症的心理咨询

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来访者意识到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和摆脱,深为焦虑和不安。

强迫观念可表现为:强迫回忆,如脑内反复出现别人说的一句话;强迫怀疑,如离家后总怀疑没有将门锁好;强迫担心与联想,总担心将要发生某件不幸的事;强迫联想,如看见刀子就想到杀人;强迫性穷思竭虑,脑中经常出现一些无意义的想法,如“这个盒子与那个盒子哪个大,是因为长,还是因为宽”等。

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往往是患者为缓解或对抗强迫观念而产生的。强迫冲动又称强迫意向,如总想去验证一下门是否已锁好,但没有真的去做。强迫动作包括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性仪式动作等,表现为不停地重复某一种动作。通常发生于为对抗某种强迫观念、消除不安、获得满足,逐渐固定为一系列无法克制的操作模式,不能自拔,稍有违反就惶惶不安,继而又对这种行为产生焦虑,如因为怕出错而不停地回头检查已做完的题目,最后发展到无法正常地做作业。

在强迫症的认定中应注意两点:一、患强迫症的学生有典型的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动作,可单一出现,也可同时并发。患焦虑或抑郁情绪障碍可能并发强迫症状;患强迫症的学生也会有焦虑或抑郁等,通常是对强迫症状的苦恼和恐惧。二、强迫症患者一般有自知力,虽为症状苦恼,但积极地寻求解决或治疗。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首先,要广泛收集资料,理清致病线索。在主观方面,要耐心诱导学生广泛回忆自己的经历,通过自由的交谈,并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和症状有关联的心理社会事件或以往的创伤性体验;在客观方面,可用人格测验结果来了解和促进学生认识自身的人格弱点,为下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以认知治疗为基础,辅以行为疗法,进行人格调整。其中要掌握三个要点:第一,分析当前症状和以往创伤性体验及负性生活事件的关系;促使学生领悟自己的强迫症状和这些因素的关系。第二,指出学生的人格弱点,提高他们的认识,激发他们自我调整的欲望;第三,增强学生战胜病症的信心和勇气,耐心解释本症的性质。行为疗法可采用系统脱敏和注意转移法。系统脱敏对强迫担心、强迫冲动、强迫动作等有较好疗效,对病程拖延较长,经认知治疗有所领悟的学生辅以必要的脱敏治疗可以促进症状改善,并可起到增强学生信心的作用。松弛疗法对强迫观念亦有效果。

最后,对伴有焦虑、抑郁的学生,服用多虑平、氯羟安定、丙咪嗪、氯丙咪嗪等药物可因情绪改善而使强迫症状好转。

二、抑郁症的心理咨询

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抑郁症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

抑郁症的表现是兴趣衰退,对学校、社会中各种新鲜事物不感兴趣,而且对自己以前的兴趣爱好也基本丧失;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倾诉多为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和对自己的失败估计;精力减退,自感疲惫无力,不能进行复杂思考和较强运动;封闭退缩,不愿与人作稍深的感情交流;躯体不适,伴有头痛、背痛、肢体酸痛等,还有失眠等睡眠障碍,有些还有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之感;悲观失望,觉得一切没有意义,有的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抑郁症的诊断要点为:第一,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基本特征,伴有一定程度的身体不适;第二,抑郁症状持续1年以上,持续期间半数以上产生抑郁,有间歇期,但不超过2个月;第三,来访者有自知力,认为自己有病而主动求治,求询时对抑郁症状描述生动具体;第四,抑郁是各种神经症中常见的症状,但在其他神经症中,它不是主导的、持续的;第五,与一般提不起精神、情绪不高的消极被动状态相比,抑郁状态持续时间较长,而且患抑郁症的学生求治心理迫切,认为自己有心理病。

对于青少年学生持续时间较短的抑郁状态,主要通过支持性咨询谈话来解决。首先,咨询员以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诉说内心的苦闷;其次配合使用一些认知重构技术,对其叙述进行分析,启发他们发现挫折中的成功因素和自己的才能;最后可根据他们某方面的长处,设计一些事情让他们去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患抑郁症的学生,应以心理治疗为主,通常采用较规范的认知治疗,总结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做法:第一,与学生共同商定或由其独立制定每日活动计划,内容要具体、易操作。于每晚记录活动完成情况,并对做的每件事的难易程度和进行评定对每件事的愉快程序进行评定,评定可采用分级计分。第二,分析出导致抑郁的诸多原因,诸如“我总是失败,再也不能做好了”,“不会有人理解我”等,然后让学生对列出的原因逐一挑战、自我辩论,领悟到这些认知以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并重建新的符合实际的认知代替旧认知,从而根据新的认知换一种新的健康的方式来应付具体的心理与环境问题。第三,让总把自己放在受助者地位上的抑郁症患者在角色扮演的治疗中,扮演帮助别人的人,在为别人出主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偏颇,同时发现自己的价值。

另外,对伴有焦虑的学生,可采用放松治疗、催眠疗法改善其情绪和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三环类抗抑郁剂,改善情绪低落状态。

三、焦虑症的心理咨询

焦虑症指一种无明确对象的、无法摆脱的焦虑状态。它有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种形式,前者以突如其来的惊恐体验为典型症状,伴有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等,还可能有出汗、发抖、腹痛等;发作急剧,一般1~20分钟,可持续数小时,发作后虚弱无力,但焦虑情绪不明显,数日后恢复。慢性焦虑较为常见,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和不安,学习、活动时心烦意乱,记忆和思维受阻;交往中紧张,易激惹;遇事惊慌失措,往坏处设想,是一种自我无法控制的焦虑,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心悸、口干、出汗、尿频、皮肤潮红或苍白等,以及运动性不安,如震颤、发抖、肉跳、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梦惊等。

对于慢性焦虑的学生,应重视解释性心理支持治疗,通过安慰、鼓励,首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疾病是非器质性的,是可治愈的;其次,指导他们认识自身人格发展的弱点,改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再次,可利用心理分析了解其过去的创伤性体验,用松弛疗法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缓解病症。

对急性焦虑与慢性焦虑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辅以药物治疗,抗焦虑常用甲基三唑氯安定,惊恐发作可采用安定与心得安、丙咪嗪与心得安。

四、恐怖症的心理咨询

恐怖症指对特定的事物、情境,或在人际交往时产生异常恐惧,并主动回避以消除不安。主要表现为:单纯性恐怖,指对一具体物件、动物、场所的恐怖,如蛇、黑暗等,通常始于童年;空间恐怖,指对广场、街道、商店等公共场所及高空、旷野的恐怖;社交恐怖,指在人际交往中自感害羞,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作业、吃饭等,常伴有对视恐怖和对人恐怖;特异性恐怖,指对与自身特有的活动的恐怖,如学生怕学校。恐怖症者感到较强的焦虑和不安,伴有生理性反应和明显的回避性行为,并影响正常的生活适应。

恐怖症的咨询与治疗,以疏导或认知领悟疗法配合行为治疗为主。对有早期创伤性体验的,应促使其认识当前恐怖与过去经验的关系,如当一名怕用杯子喝水的女青年认识到与自己早年曾见一只狗舔了杯子的经验有关时,恐怖症也就减轻许多。对没有早年相关经验的,可通过疏导,鼓励其面对现实,认识自身人格发展的弱点。还可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另外,暴露疗法、催眠疗法也可酌情采用,并注意及时巩固治疗效果。

五、神经衰弱的心理咨询

神经衰弱一般指那种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的精神障碍。生理上,出现紧张性头痛或肢体肌肉酸痛,看书学习时加剧,充分休息后缓解,还有头部压迫感或紧箍感,亦可能出现心动过速、多汗、肢端发凉、厌食、月经不调等。情绪上,易烦恼、易激惹,对强光、噪声、天气等均感厌烦,稍不如意即发火。睡眠有障碍,入睡困难,醒后不解乏或睡眠感丧失,实际睡了,自己却感到未睡,睡眠节律紊乱。当然,诊断中要排除躯体疾病,也切勿简单地诊断为神经衰弱或神经官能症来概括其它疾病。

社会紧张加剧、竞争激烈、困难增多、学业负担过重、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嘈杂及其它不如意等引起学生持续烦恼,长时间的心理冲突诱发此症。而且,人格上胆怯、萎靡、退缩的人也易产生神经衰弱。

采用支持性认知治疗法治疗神经衰弱比较有效,如分析环境压力与个体应对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人格发展中的弱点,从而启发学生调节自身的认识,缓解环境的压力,消除症状等;启发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克服人格发展中的缺陷。另外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脑力方面、身体方面的药物治疗。

学校适应不良咨询

学校适应不良又称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是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他们中往往由于学校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跟不上班级,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这种情况若得不到及时的咨询解决,拖延下去就可能发展为神经症。一些不适应行为若得不到及时矫治,可能会在学生身上固定下来,对其今后人格发展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所以,对学校适应不良的学生应及时发现,予以咨询。

一、学校适应不良的症状

学校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和生理功能障碍三个方面,可能存在一方面的障碍,也可能几个方面的障碍同时存在。

情绪障碍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具体来说,包括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从而产生焦虑;有些学生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有些学生有矛盾观念或愤怒反应,易激惹,依赖性强。这类学生有情绪困扰,但不认为是疾病,主要集中于“为什么成绩上不去”,“为什么老师、家长不喜欢我”等,对自己的情绪问题叙述、认识不清,且大多通过咨询电话或信件提出,很少主动上门求询。一些严重适应不良者,常由学校或家长带来或代为求询。

行为障碍指有行为问题的学校适应不良,表现为:

能力抑制。以往学习能力良好,成绩不错,适应不良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产生学习困难,不能长时间专注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发呆。

社会退缩。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而且学习、生活热情也减退,不愿发言和参加各项活动。

品行紊乱,行为违反与年龄相符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或离家出走,甚至沉溺于快乐和刺激,如沉溺于电子游戏、吸毒等。

行为倒退,学习无计划、无目标,因喜欢童稚游戏与同学们玩不到一块,谈不到一起。

生理功能障碍伴随情绪障碍发生,常表现为:上课头晕、脑胀、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经检查却没有特别的身体疾病。

二、学校适应不良的诊断

根据我国制定的适应性障碍的标准,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表现特点,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有可以辨认的生活事件为适应不良的诱因或刺激源,并在受到刺激后三个月内出现症状。那些三个月以内发生的刺激源可能发生在校内,如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矛盾、异性交往困扰、受到严厉批评或处分、考试失败等;可能发生在家庭,如父母争吵,分居或离异,亲子矛盾,父母或亲属患病或丧亡,受到虐待等等;也可能是身体或心理的变化与转折,如青春期生理变化或矛盾、患病等。当然,其中的刺激源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