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名著之旅——科技之旅
46310700000012

第12章 农政全书

作者:徐光启

年代:公元1639年

17世纪的农业百科全书

必读理由: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本书不同于前代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背景搜索:

《农政全书》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农业著作,该书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政策。其作者是明朝的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徐家汇人。出生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生活于明代晚期,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逝世,终年71岁。徐光启是明末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高级官员,担任过翰林院检讨、詹事府少詹事、河南道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位,71岁时又被授为文渊阁快大学士。当时的明王朝政治腐朽,吏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腐朽,对外实行反动统治,国家的整体水平下降,以至于整个国家十分萧条窘困,劳动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徐光启为人守正不阿,面对这个局面,他向朝廷提出了许多救国救民的主张,可是都没有被采纳,他反而受到了贵族官僚的排挤迫害。于是他把大部分精力从事于科学研究,写出了中国集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巨著《农政全书》60卷。徐光启与汉代胜之、东魏贾思勰、元代王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

《农政全书》反映了徐光启的重农思想,作者推崇的重农思想不仅在于促进农业发展,而且更具备了维持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

古代统治者治理国家无不遵循以农为本的思想。农业即本业,徐光启认为“富国必以本业”,这也是他编著此书的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这种理论集中体现在“农本”中,农本因此也被列为全书之首。

在“农本”中,徐光启以农业对于整个国家及社会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大量引用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从理论上阐述他的重农理论。书中提到:发展农业不仅在于开发土地的潜力,而且在于其重要的社会意义,人务农就会重义,重义就会不徇私情,不徇私情也就能立法,并使法令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人务农就会使产业增多,产业增多了就会疏财济贫,疏财济贫就会死后没有忧虑,普天之下就会团结一致。人在饥寒交迫时不再有廉耻之心。一天不吃饭就会饿;一年不制衣就会冷。如果肚子饿而没有快饭吃,躯体冷而没有衣穿,那么就是慈母也不能保住她的儿子,明君又怎么能保有臣民呢?作者还引用了管子的话:人民没有食物必然会去务农,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了,那么土地便得到了开垦,土地被开垦粮食自然多了起来,粮食多了国家便会变得富庶。

此外,徐光启还列举了历朝历代治国有方的君王及臣子们所推行的农业政策例。如作者转录了《商子》中的言论:“如果在一个地方多产黄金,那么在总体上黄金和小米的数量都会减少,仓库和钱府都会空虚,国家就贫困。如果在一个地方多产小米,那么在总体上黄金和小米的数量都会增加,仓库和钱府都能装满,国家就会富强。”书中尤其强调了明朝各代皇帝的重农事迹,从而进一步以事实有力地论证了重视农业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呼吁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及农业生产者。《农政全书》对后世的社会政策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农政全书》体现科学求实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例如在编写《除蝗疏》一节时,徐光启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统计了我国历史上自春秋以来历次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时他又以游历宁夏、陕西、浙江等地的时候所以蝗虫灾害的情形作为印证,指出蝗虫多发生在湖水涨落幅度很大的干涸沼泽,蝗灾时间多集中在每年五、六、七三个月。徐光启还研究了蝗虫的生活史,最后总结出治蝗的经验,提出从消灭虫卵入手的治本办法,这些合乎科学道理的观点和结论,否定了历代统治阶级把蝗灾说成是上天降罪的迷信说法。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农政全书》才得以成为一部符合科学理论和实际的杰出著作。

作品快读

《农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内容非常详尽。全书共分为12个部分:第一部分“农本”,在全书中起到了突出指导思想的作用。内容有《经史典故》、《诸家杂论》、《国朝重农考》。这一部分包括了第一卷至第三卷,第二部分“田制”,主要记述的是农田制度。内容有《玄扈先生井田考》和《田制篇》,包括第四和第五两卷。

第三部分“农事”,主要介绍了土地囤垦、农事季节和天气等方面的经验及知识。内容较为详细和全面,因此占用了第六至第十一卷共六卷的篇幅,其中包括了《营治》、《开垦》、《授时》以及《占候》。

快第四部分是“水利”,主要叙述了农田水利方面的问题。徐光启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在第十二至第二十卷九卷当中,专门叙述了与兴修水利有关的许多问题。内容分为《总论》、《西北水利》、《东南水利》(三篇)、《水利策》、《水利疏》、《灌溉图谱》、《利用图谱》、《泰西水法》(上、下两篇)。

第五部分“农器”,记述的是农业生产及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主要内容直接来自源于王祯的《农书·农器图谱》。这一部分包括了四卷(第二十一卷至第二十四卷)。

第六部分“树艺”,记述了各种农作物以及果树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分为《谷部》(上、下)、《瓜部》、《蔬部》、《果部》(上、下)四类,在书中一共占有六卷(第二十五卷至第三十卷)。

第七部分为“蚕桑”,集中记述了栽植桑树和养蚕的经验和技术,并以图谱的形式形象地介绍了采桑、抽丝以及纺织所用的工具。分为《养蚕法》、《栽桑法》、《蚕事图谱》、《桑事图谱》、《织维图谱》。这一部分共包括四卷(第三十一卷至第三十四卷)。

第八部分“蚕桑广类”,主要记述了纺织用的棉、麻、葛等纤维作物的栽培,是与“蚕桑”并列而论的部分,分为《木棉》和《麻》两类,共为两卷。

第九部分“种植”,主要介绍了经济林木、特用作物以及药用作物的栽培及管理方法。包括了《种法》、《木部》、《杂种》(上、下),这一部分共为四卷。

第十部分“牧养”,顾名思义,记述的是畜牧和水产方面的技术,内容还涉及到医学知识。仅有一卷。

第十一部分是“制造”,主要记述的是农产品加工、土木及日常生活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分为《食物》和《营室》两类,也只有一卷。

第十二部分“荒政”也是最后一部分,其中辑录了贮粮备荒的文献及史料。包括《备荒总论》、《野菜谱》以及附在后面的《救荒本草》、《野菜谱》。

《农政全书》对农业生产中的许多方面的问题都考虑得十分周全,影快响和决定收成的因素,如土壤、气候、耕作方法等在书中几乎都有论述。

书中将土地按照品质的高低划分为3种不同的档次,指出不同的土地适合种植不同的庄稼,所有土地中最好的叫五粟,这种土地,干湿适度,上面没有杂草和沼泽。上土一共六种30类,能种植12种植物。中土一共6种30类,能种12种植物。下土一共6种30类,能种12种植物。又如书中所提到的耕田之道:先从黑土开始,这是因为黑土少沼泽而又易保持水分。早耕的先于时令,晚耕的又后于时令,于是冷热不调,庄稼容易遭受灾害。田地要大而平,水沟要窄而深,这样才利于生长。播种不要太密集也不要太疏松。

农政全书在鼓励农业的同时,还兼顾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致富方法以及建议。例如作者在书中指出:立梅过后的五天之内,如果天气晴朗,就多雨水。这一年丝棉价格必定会偏贵。

《农政全书》区别于其他农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该书将“农政”摆在了首位。《农政全书》提出的农政方面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社会政策。

《农政全书》这部著作囊括了古今中外的丰富的科学知识,体现出了二十四孝画像砖里的主人公,其服饰及形象是当时农民的典型。

快著者徐光启作为一个杰出的农业研究者虚心求学、兼收并蓄、继往开来的博大胸襟。《农政全书》不但选辑了我国历代的和当时的农业文献,而且对这些文献做了选择、整理、批判和补充。同时记载了当时各地老农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徐光启关于农业方面的专门论述。

《农政全书》既沿用了前代农书中的大量资料,系统地归纳了前人及当时的文献,同时又融入了自己的体会、科学观点及成果,拓宽了知识范围,增加了屯垦、荒政、水利等全新的内容。

明代的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而因为社会政治原因,明朝晚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许多领域都落后于西方国家。面对着这样一个局面,徐光启虚心向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知识。

徐光启是把欧洲自然科学引入到我国的第一个人,几何学就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他同利玛窦翻译欧洲最著名的一部数学著作--欧几里德著的《几何原本》,花了一年时间,译完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对西方自然科学的介绍,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开辟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途径,因此有人称徐光启是我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大师。

《农政全书》问世以后,受到了清朝统治者的重视,曾多次被刻印,而且被乾隆皇帝称赞为“用意勤而民事切”。到了现代,又有人评价《农政全书》是我国传统农书中空前绝后的一种。著名的农史学家石声汉赞同了这一论断。可见,《农政全书》一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世人公允的。

片段精读

妙语撷萃

夏末秋初一场雨,赛过唐朝一囤珠。

延伸阅读

链接一:利玛窦与徐光启

利玛窦像

1582年利玛窦从意大利来到中华大地,他是一名传教士,更是一名学者。他的经历让西方人开始真正了解中国,他也同时为中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子,因他的到来,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机械钟表、西方油画,第一次听到西洋音乐……更重要的是,当时西方的许多科学、技术,被他介绍到了中国。利玛窦,让中国人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圆的。

利玛窦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已不太会用意大利语写作了,我快成中国人了。利玛窦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撰写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在书中他盛赞了中国的富庶和繁荣,由衷地流露出对于中国的感情。

晚年的利玛窦热衷与中国学者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他同徐光启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同李之藻翻译了《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据统计,利玛窦在中国的行程超过2000多公里,汉文译著共有19种,近半数是介绍西方科学的。

对中国来说,他给中国带来西方科学的风气,而他所著《利玛窦中国札记》,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西方介绍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利玛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起到的作用,无论从规模的深远,还是规模的巨大来讲,利玛窦都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主要奠基人。

1610年的5月10日,利玛窦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万历皇帝下诏,赐北京城西的滕公栅栏墓地用于安葬利玛窦。从1582年踏上中国的土地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链接二:徐光启的《时宪历》

制定于明末,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颁行。正式采用定气。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五次亦是最后一次大改革。“时宪”截自《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宪法”句。清代因避高宗弘历讳,时宗历改称时宪书。《清会典事例.礼部.授时》:“康熙三十二年定,颁时宪书于内札萨克科尔沁等二十四部落。”清赵翼《陔馀丛考.时宪书后列两甲子》:“向来时宪书后,止(只)追列一甲子六十年,近日吾乡刘文定公奏请再列一甲子以便检阅,遂著为例。按此本宋初故事也。”

链接三:徐光启与《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书,早在元朝就传入我国,虽然收入当时的皇家书库、但对我国数学的发展并没有发生什么影响。公元1600年,徐光启在南京与意大利教士得玛窦相识,不久到了北京。从1603年开始筹划翻译《几何原本》,1606年正式动手,次年5月译完前六卷。徐光启对这斟酌翻译,三易其稿,因此译得十分恰当;而且在译本中还首创了汉文数学译名,如几何、平行线、三角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