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愚公移山
从前有位老者,人称“愚公”,年近九十岁了。愚公家门前坐落着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这两座大山拔地而起,直入云霄,阻挡了愚公一家进出的道路。每次买东西,要么绕上几千里路去山的另一侧,要么翻山越岭,往来极为不便。
有一天,愚公将全家老小召集在一起,举行了一个家庭会议,商议把这两座山给移走。愚公的儿孙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只有他的老伴认为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愚公已是年近九十高龄的老人了,怎么能搬走这么两座雄伟的高山呢?而且,即使能搬走,那么又能搬到哪里呢?这么多的泥土、石块,哪里能容得下呢?愚公和他的子孙们认为这不是什么难题,将泥土、石块运到渤海就可以了。于是全家老小就开始动工挖山开道。在他们的带动下,左邻右舍中的许多人也赶来帮忙,很快方圆很广的人都加入了愚公移山的行列。大家挖土,采石,装运,干得热火朝天。
有一个地方叫河曲,那里有位老者,人称智叟,为人爱耍小聪明。他见了愚公移山的情景后,便对他们冷嘲热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他说无论如何他们也移不走两座如此高的山,渤海那么远,成千上万里,而山又那么高,成千上万丈,将山移到海里简直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愚公都一大把年纪了,不如在家安享晚年。
听完智叟的话后,愚公移山的决心并没有动摇,他说:“山虽然高,路虽然远,但我还是要一直干下去。我不能只顾自己享清福而不顾子孙后代的幸福。我这代人不能完成,还有我的儿子,儿子之后还有孙子,世世代代永无止境,而山不会加高,路不会变长,只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坚持不懈,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
智叟听后,无言以对,愚公也不再理会他,仍坚持不懈地挖着、运着……
愚公移山的事情被天帝知道了,天帝深受感动,于是命夸娥氏的两个大力神儿子将两座大山背走。这两个大力神,一个背起王屋山,将其放到了朔东,另一个背起太行山,将其放到了雍南。从此,愚公家的人出行方便多了。而至于渤海,由于被愚公他们填了些泥土、石块,所以变小了,没有东海大了。
现在,“愚公移山”已作为一个成语被编入了很多成语辞典中。它多用来讴歌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勇挑重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和意志。
二、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民家庭,祖上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时,却酷爱读书。他年轻时家境贫寒,靠为他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由于白天要做工,所以他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贫穷,买不起灯烛。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这样邻家的灯光就会透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借着照射过来的光读书。
匡衡家境清贫,故买不起书。然而同乡的一个富翁家中却有很多藏书。为了读书,匡衡便到他家去做工,却不收取分文工钱。富翁不明原因,觉得很奇怪。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答应将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那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富翁听后,非常感动,也赞赏他勤奋好学的精神,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匡衡获得了一个绝好的读书机会。富翁家藏书丰富,匡衡精力旺盛,超越常人,也很刻苦,所以最终他成为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当时的读书人中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没有人能解说《诗经》,匡衡恰好来了;匡衡给大家解说了《诗经》的疑义,大家听后都开心地笑了起来)。”他声誉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拜他为师,跟他学习,向他请教。
汉元帝时,匡衡因才学出众而受推荐,被朝廷任命为郎中,后又升为博士,给事中。这期间先后发生了日蚀和地震现象,汉元帝心中恐慌,担心是上天的灾祸示警,就向大臣们咨询政治的得失。匡衡上奏,说明各种天象只是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并列举了大量历史事实加以证明。他还指出,祸福全在于人的作为,如果朝廷对民众施加教化和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必然良好。鉴于此,他建议皇上裁减宫廷的费用,亲近忠良贤臣,疏远佞臣奸人,选拔和录用贤才,广开言路接纳忠谏,等等。汉元帝对匡衡的见识大加称赞,封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汉元帝对傅昭仪和她的儿子定陶王异常宠爱,甚至超过了对皇后和太子的喜爱程度。匡衡认为此事不妥,对皇帝提出了恳切的规劝。他对“正家而天下定”的道理进行了透彻地剖析,劝谏皇帝防止导致国家的祸乱。匡衡每次参议朝政,总是引经据典,法理道义阐明得入情入理,因此很受赞赏。后来,他被封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再升为丞相,封为乐安侯。
汉元帝时,宦官中有一人名为石显,独断专权,排挤陷害忠良。匡衡对他很畏惧,不敢指出他的错误并批评他。汉元帝去世之后,太子即位,即汉成帝。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谭联手,揭露石显恶行,指责石显罪过。石显及其党羽都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朝中大臣有人指出,匡衡身为辅政大臣,早年不及时揭发石显的种种罪恶,任其妄为,是失职的表现,因此对他进行弹劾。匡衡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于是再三请求辞官回乡。后来,最终因多占封地的事而被皇帝罢了官。
人们根据匡衡的故事概括出一句成语“凿壁借光”,形容人勤奋好学。
三、磨穿铁砚
五代十国时期,河南洛阳有一人名为桑维翰,字国侨。他长着一副马脸,且个子矮小,史书上说他“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可是他却毫不介意,甚至自我欣赏,经常照着镜子感叹说:“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并且他还认为,凭着自己的学识才干,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拜相封侯。他起初去应试,主考官对他的姓氏十分厌恶,认为“桑”和“丧”同音,不吉利,没有录取他。一些朋友知道原因后,就劝他不必再通过读书的途径去考取进士了,如果想求得官职,最好改从其他的门路。他没有正面回复,而是特意铸了一块铁砚拿给朋友看,说道:“只有这块铁砚磨穿了,我才改从其他途径。”终于,在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他进士及第,并为河阳节度使石敬瑭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