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财富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升华而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其中浓重的一笔。
在中国古代,“礼”和“仪”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所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礼仪的内容十分丰富,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古代社会几乎没有一个方面不与礼仪相联系。
正是这些文明礼仪的熏陶和感染,才使我国拥有了“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中国人也才能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提高文明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明礼仪
礼仪是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它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因此,它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时代不同了,现代所要求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也必将不同,我们必须抛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制度和指导思想,着重选取对现代仍有普遍教育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对其加以改造与继承。这有利于修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文明水平,进而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现试分述如下:
一、尊老敬贤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一直是我国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的纽带,因此形成了在家庭里面遵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的习俗。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极力推崇礼治和仁政,所以敬贤便成了一种历史的要求。
关于尊老敬贤,古人早有论述。孟子曾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庆”就是赏赐。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还是现代,都具有重要意义。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在中国古代,敬老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认识和说教上,而是落实到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中;敬老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而是延伸到整个官绅阶层,从君主到士族,都在身体力行。
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一套敬老、养老的规矩和礼制。《礼记·祭义》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它的意思是说,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必亲自去打猎,但在分配猎物时,老者可得到优厚的一份。此外,在一些古籍中还记载了同长者说话时的声量,如《养蒙便读·言语》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弟子规》又明确提出:“低不闻,却非宜”。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老者的尊敬。
总之,在古代社会中,上至君王显贵,下达平民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礼仪,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者、长者的孝敬之意,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
一个社会,无论其社会形态如何,都需要尊敬老人。老人之所以应受到尊敬,一方面是因为老人阅历深,见闻广,经验丰富,劳动时间长,对社会贡献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体力和精神上较差,需要他人的关怀、照顾和帮助。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文明公民,对长者和老人,理应做到:走路主动谦让;乘车主动让座;在超市、戏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尽量为老人创造便利条件。
敬贤是中国文化中的又一特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凡是有所作为的君主,无一不非常重视尊贤、用贤,将贤人视为国家安危的关键性因素。如平时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就会为国分忧。不是贤才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不懂得为国家着想,而是国家轻贤忘士。统治者不尊重贤才、任用贤才而国家还能存在的,历史上是没有的。
关于敬贤,古代有许多典故,三国时候的“三顾茅庐”就是其中之一。该典故说的是刘备仰慕诸葛亮的才能,想请他协助自己统一天下,便不厌其烦地亲自到诸葛亮居住的草房请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诸葛亮终于答应。从此,诸葛亮充分发挥自己的雄才大略,尽心尽力辅佐刘备打天下,为刘备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公司企业,要在激烈的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所以,我们今天仍需提倡和发扬古代的“敬贤之礼”。但我们倡导的“敬贤”和古代的不同,它已增添了时代特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思想观念上的尊重、爱护人才和具体行动上的尊重、爱护人才有机结合,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全社会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劳动,所以教师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师应做到:以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既重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又不忽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既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又发掘学生的特殊能力。
二、仪尚得当
中华民族素来有通过适当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情感的传统。在古代,每当遇到重大节日或发生重要事件,人们都会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对其进行庆祝或纪念。如获得丰收,人们会欢歌庆贺;遭到灾祸,人们会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许多节日和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端午、重阳等,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仪规范和风俗习惯。
在古代,人们将婚、丧和节庆等活动视为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态度及其谨慎和庄重,因此其礼仪规定得也格外详细而周密,从服饰的选择到器皿的规格,从程序的进行到行为举止,都有具体的说明。
今天,我们仍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文明,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适宜、得当。二程曾主张:“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由此可见,仪式的规模在于适宜,适当的文饰是必要的,但超过一定的度就会造成奢侈浪费,偏离礼仪规范的要求;但如果过于吝啬,就会妨碍到仪式的正常实行,也是不可取的。古人这种见解非常精辟、入理,我们今天举行各种仪式应以此为指导。
在当今的社会中,各种仪式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儿女婚嫁、喜迁新居,各种节日庆典,都有不同的仪式。我们必须掌握好适度的原则,合理控制各种仪式的规模,使必要的礼仪规范同现代文明相结合,相关的活动既要隆重,又不要使人感到华而不实。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认为仪式越隆重越好,越豪华越合乎礼仪规范,于是出现了许多不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情的不文明的现象。如一些人借婚丧庆典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当今不少新婚夫妻举行婚礼讲排场,摆阔气,互相攀比,造成巨大浪费;有些领导干部不顾社会影响,以权谋私,收受大宗贺礼,助长奢靡之风。作为教师,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坚持和发扬正确的礼仪规范,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礼貌待人
历史上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历史上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也从不忽视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调解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与他人有效沟通、和睦相处的必备条件。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遵循礼规,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方面,中国古人积累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谈,直至今天,这些经验仍对我们具有启迪意义。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
中国古人提倡和他人相处应把善放在首位。这里所说的“善”,不是巧言令色,也不是空具形式的繁文缛节,而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情感。《礼记·曲礼上》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只是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者仅仅内心尊重敬爱,而不表现出来,都是不够的。应该“内”与“外”结合起来,做到表里一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进而实现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尊重他人,就要做到平等待人,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不因他人社会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只对处于社会上层的人表示礼敬,以势力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孔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也必定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表示对他人的敬意。
古人尊敬他人的方法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古人认为“尊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意愿,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体谅他人的难处和禁忌,不能强人所难。“尊人”还应做到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强求别人去做,如果他人不喜欢某件东西,不要强求他人接受。古人云:“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又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与人交往中,幽默与善意的玩笑往往给人带来轻松和快乐,但决不能以此为乐,戏弄他人。拿别人姓名开玩笑,或给人起不雅的绰号,都是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南北朝时的颜之推对此种行为十分气愤,曾说:“今世愚人,遂以相戏。或相指名为豚犊者,有识旁观,犹欲掩耳,况当之者乎。”
(二)礼尚往来
《礼记·曲礼上》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尚往来的意思是说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接受他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它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坚持这一准则,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地交往,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要做到礼尚往来,应具有一颗感恩的心。古人云:“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看来,没有什么事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可见,以德报德、受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要求。当然,往来之礼也应适度,并非越多越好。因为送礼的本意是为了表达受恩者的感激尊敬之意,礼轻情意重,重要的是情意。正如《庄子·山木》篇所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
仪表、仪态是一个人文明修养程度的重要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有助于维护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学业的进步和道德的提高。我国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类比,指出:禽兽如果没有了皮毛,就不能成为禽兽;人如果失去了仪礼,就不能成为人了。
古人对仪表、仪态的要求十分繁琐,但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打扮
《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时至今日,这些规范对现代人的生活仍具有指导意义。帽正纽结,鞋袜紧切,这是个人仪表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基本礼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通常会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厌恶,从而不愿意亲近此人。当然,一个人的穿着打扮还应考虑自己的职业、年龄、容貌特征、生活环境以及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等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选择。一味浓妆艳抹,只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这是因为,庄重是保持威严的前提条件,没有庄重就没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得到巩固。具体说来,行为举止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也就是站姿要端正,坐姿要稳,行动要麻利,睡觉时应侧身而卧。在公共场所,举止不可轻浮,不可轻佻,应该庄重、大方、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这样做,自己的行为才能处处合乎礼仪规范的要求。
(三)言语辞令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修养的反映。古人认为诚恳地修饰言辞是立业的根基,曾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人提倡要“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如果一个人巧言令色,是不可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的。古人还告诫人们要慎言。古人认为,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为了要人们说话小心、谨慎。需要说明的是,古人并非要求人们少言少语,而是提醒人们说话要看具体情景,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不说。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所讲内容是我国传统礼仪规范中的精华。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关于仪态、仪表的一些要求和规定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种优雅得体的仪表有利于个人获得他人的尊重,也可为社会文明增色添彩。
礼仪在促进社会文明进程方面起着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一般说来,社会上遵从文明礼仪的人越多,个人的生活就越幸福,这个社会就越和谐、稳定。而社会和谐、稳定,就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统的文明礼仪中存在着许多对于今天仍有意义的积极因素,我们应对其加以继承和发扬,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