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验是实施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方式。它是在受控制的情境中,提供若干经过标准化的适当刺激,引起受试者的反应,然后将其结果与一般人在同样情况下的行为表现对照比较,借以对受试者的某种心理特质作客观评鉴。
心理测验要注意几点:心理特质只能从行为表现中推断出来,而无法直接测量;需审慎运用对测验对象所提供的刺激,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测验必须符合标准化要求;测验必须具有客观性。
二、心理测验量表
心理测验的工具一般是心理测验量表。量表是已经标准化的测验。量表根据其使用的情况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完成量表,问题的回答有正确错误之分,它要求被测者尽可能好地完成测验,测定智力、能力的量表属于这类;另一类是评定量表,问题的回答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它要求被测者根据客观事实对现象予以评定,用于测定人格、态度、兴趣方面的量表属于这类。在这类量表中,许多是由受测者评价自己的,也叫自陈量表。
心理测验量表在结构上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测量目标
任何一个心理测验量表都以测定某一特定的心理方面为其目标。该目标往往简明扼要地概括为量表的名称,让使用者一目了然,便于根据实际目的选择合适的量表。例如“儿童行为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创造力测验量表”等。
(二)测验题目
测验题目即测验项目、内容。每一测验项目都与一种心理特质、行为、症状相对应。在自陈量表中,每一项目都是一个陈述句或问句,例如“我们家经常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在家里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庭环境量表),“与一群不认识的人在一起时我通常感到不自在”、“在与一位异性交谈时我通常感到轻松”(交往焦虑量表)。在测验题目的设计中,考虑到受测者对自陈量表的回答有说谎的可能性,因而有的量表加进了用以鉴定结果可靠性,即效度的问题。当鉴定效度的问题得分超过一定的限度,该测验的结果则不可靠。
(三)施测程序
量表对施测程序往往有明确的规定。它包括:规定量表适用的对象(适应范围);完成问卷的限制时间(有的没有限制,智力量表一般都有限制);填答的要求(在自陈量表中填答的分级从2级到7级不等,以5级最为常见);施测的方式(有的只能个别施测,由施测者逐条项目问,并根据回答记录下来,有的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四)评分标准
每一量表对如何评分都作了统一的规定。它包括各种回答对应于多少分;如何算出原始分;如何把原始分折回标准分;如何解释分数等。每一量表都提供了常模,许多是直接给出原始分与常模分的对照表。
以上方面都会在测验指导书上介绍清楚,以便于施测者按照严格的要求实施,保证测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结果与讨论
(略)
四、小结
(1)学习困难学生的平均焦虑水平与学习优秀学生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学习困难学生中高焦虑者和低焦虑者明显多于学习优秀学生,表明焦虑过度是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之一。
(2)在学习困难学生中,女学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学生,说明焦虑过度更容易使女学生发生学习困难。
(3)学习困难学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年级差异,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焦虑过度或过低都容易导致学习困难。
三、心理投射测验
(一)心理投射及其作用
在人格、态度、兴趣等方面的测量中,由于所使用的量表是要求受测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回答,所以测量的准确性有赖于受测者是否愿意、能够做出客观真实的回答。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受测者有意或无意地给予了歪曲或虚假的回答。这就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一种情况是当一些问题涉及个人在公众中的形象时,受测者倾向于按照社会所接受的准则回答;另一种情况是有些问题受测者不一定自己清楚地意识到,或者该问题处于人们的潜意识层面,难以做出确认。这时候可以考虑借助投射方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料。
投射方法的心理学根据是:受测者对各种暖昧刺激的反应,能表现出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人格特质,使受测者潜意识方面的人格特质显现出来。以投射方法测定人格,有可能转移受测者的注意和心理防卫,从而使施测者从中得到以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资料。
(二)投射测验介绍
著名的投射测验有两种:
1.罗夏克墨迹测验
罗夏克(H.Roshaeh):为瑞士精神科医生。1920年起,他以墨迹图测验人格。他通过大量测验从上千张墨迹图中筛选出10张能引起不同精神病患者做出不同反应的墨迹图。10张墨迹图中,5张无彩色,2张有一点红色,3张彩色。
测验时要求受测者看每一张图,告诉看到了什么,时间不限。受测者说完后,施测者可以问一些问题:看到的东西是图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说它像这个东西。
最后根据受测者的反应,,从反应部位、反应因素、反应内容和反应的创意性四个方面计分,以推论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2.主题统觉测验(TAT)
该测验由施测者提供一系列意义模糊的图片,让受测者根据这些图片,发挥想象,编造故事。该测验最早由默瑞(H.AlMunay)编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他认为,当一个人解释含糊不清的社会情境时,易于表露出自己内在的倾向和欲望。
施测时,给受测者一张图片,要求他以图片内容为主题,凭个人想象编造故事,说出图中描绘的是什么,图中情境发生的前因后果,图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未来的演变将产生什么后果等。受测者在编造故事时,除受当时知觉影响外,其故事内容往往包含他的潜意识材料。也就是在编造故事中,借故事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欲望与矛盾。因此,通过对故事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受测者的需求、态度和情感。
统计与两性问题有关的回答在各年龄、年级所占的比例,就可得到性意识最敏感的年龄和年级。该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女生的敏感年龄是15岁,男生的敏感年龄是16岁。
四、心理测验的实施
心理测验的实施可分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培训施测者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除了在量表的编制上有严格的要求外,在施测人员方面也有一定的资格要求,它包括专业上的和伦理上的。这通过培训来实现。
施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内容,包括对有关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量表内容的全面学习:就量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结果的解释反复练习。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还要进行预测,以了解是否达到合格施测者的技术要求。
除了专业上的要求外,施测者还应了解伦理上的要求并严格执行。伦理上的要求至少包括这些方面:施测时对被测者要持友好和善的态度,使之处于轻松自然的状态;尊重受测者的隐私权,对测验结果应严格保密,不得随便散布;不能滥用心理测验于非教育性、辅导性目的;对心理测验工具要严格保密,不得随意交给未经培训的人使用。
2.选择量表
作为量表的使用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选择量表。为了达到既准确又实用的目的,选择时应遵照以下原则:
①量表的功效性。量表的功效是指量表能否全面、清晰、真实地反映所要评定的内容特征。这可以从量表内容的覆盖面、等级的划分来衡量。
②敏感性。敏感性是指量表对所测定的内容的敏感程度,即能否测出受测者某坦特质、行为在程度上的有意义的变化。
③简便性。简便性是指量表简明、省时和方便实施。但是往往简明、省时、方便会影响到准确、全面。因此,应根据研究的要求,在两个方面做出④可分析性。可分析性是指易于对受测者的特质、行为或其他现象做出质与量的估计。这可以从评分方法及常模来衡量。
3.选择场地
施测场地没有许多特殊的要求,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下即可。
(二)量表填写阶段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向受测者口头说明指导语。在团体测验中,尽管在发给受测者填答的材料中已印出指导语,但口头说明还是必要的。口头说明要严格围绕指导书,不要加插过多的废话,特别是可能造成受测者紧张不安的话。
量表一般由受测者独立填答。如果受测者由于文化程度的原因,对一些项目不理解,施测者可向他念题,并以中性的态度把项目的意思告诉受测者。
(三)评分与结果解释阶段
评分与结果解释都要按照指导书规定的标准进行。如果结果仅仅是用于研究目的,则应保留全部原始数据。如果从教育、辅导目的考虑,还应把结果告诉重要关系人,如家长、教师。这时应把专业性的术语转化成通俗性的话语。应该注意到任何量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结果有程度不一的误差,因此在解释结果时要适度,不能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