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从写作文体的角度看,教育案例研究以特定的教育情境为前提,举凡教学叙事、生活叙事甚至个人发展史追踪,等等都可视为教育案例。教育案例区别于论文之处在于:在文体和表述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在写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上,其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区别于教案、教学设计之处在于:它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果;区别于教学实录之处在于:它是依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教师撰写教育案例的目的通常是学习运用理论,总结教改经验和促进交流研讨。
③从成果推广的角度看,教育案例只是一个例子,它高度依赖于特定的情境,即使它蕴涵的思想具有普遍可能的价值,也并不意味着其具体操作就可以到处适用。也就是说,“案例研究不能为科学推论提供基础。”
“案例研究可以推论到理论主张(理论假设),而不能从几个个体推论到全体。案例研究与实验研究一样,研究一个或几个案例,并不旨在从小数目的案例推论到全体,而是旨在理论上的扩展与概括。”
教育案例研究的过程
就教师的教育案例研究而言,较普遍、较多见的是进行课例的研究。下面我们对课例研究的过程做简要叙述,大体可以推及其他不同内容的案例。
按呈现形式,课例可以分为文本课例和多媒体课例两类型。
一、文本课例研究的过程
文本课例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反映真实的课堂情景以及教育和教师工作的复杂性的。它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富含教育理论、教育智慧,反映教育问题的课堂教学事件。文本课例是目前教师使用得比较多的,它的优点是经济实惠,便于携带和阅读。
我国研究者强调,教师案例研究过程与一些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有所不同,与其教育教学的工作流程大体上是同构的。因此,其研究过程不是一种从理念到文本的线性过程(如理论准备—进入现场—搜集资料—编码分析—形成案例),而是一个教育实践与理论思考交错融合的非线性过程。从一些学校和教师开展案例研究的经验看,重视教育案例研究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或要素,对于提高案例研究水平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十分必要的。那就是:案例研究的基础是自觉的实践反思;案例研究的实施是开放的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的取向是教师的经验分享。
二、多媒体课例开发的过程
多媒体课例早期主要是课堂教学的录像带分析,后来在文本课例和录像带分析的基础上,出现了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多种表现方式的多媒体课例,通过它可以形象而直观地表现课堂。多媒体课例(视频课例)的制作,是以文本案例的研究为基础的,其结构包含五个部分:标题、案例片段、案例问题、案例评价、案例讨论作业单。下面是视频课例制作的一般步骤简图。
案例点击一个课堂教学案例的产生
上海市长宁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一位老师,曾就一个教学案例《在学生全班讨论时,教师“站”在哪里》为例,讲了“从课堂教学实录到课堂教学案例”的过程。他认为,将课堂教学转化为案例的写作过程应当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实录内容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是提高案例的教育学价值的核心环节。在由实录到撰写案例的过程中,实录材料的搜集、案例主题的确定、实录到案例的撰写是其中最重要的三项内容。
在学生全班讨论时,教师“站”在哪里?
在课上第一小节中,由于是上课开始,同学们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够熟悉,在这种时候,我组织讨论时“站”在学生的前面,引导学生的讨论和学习,这样,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时,对他进行追问,有助于学生专注于问题,也有助于引起讨论。第二小节中,同学们的讨论异常激烈,他们争着发言,以至于老师必须制定发言的顺序规则,我根本“插不上嘴”,在这样的讨论中,我“站”在学生的背后。第三小节中,讨论中出现与前两个小节有所不同,学生提出了新的问题,出乎我和同学们的意料。讨论的内容遵循着课堂教学目标,单纯从课堂教学内容来看,它似乎偏离了教学目标,但如果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挑战权威、不惟书不惟上的学习品质看,它又有一定的意义。尽管有些跑题,有些出乎意料,但是为了保护同学们发言、讨论的积极性,为了使同学们养成爱动脑筋、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我又以一个讨论者的身份加入同学们的讨论,此时我没有站在同学们的背后,而是站到了同学的中间。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事先未准备,我也需要在讨论中,边组织边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注意到,同学们讨论的积极性并没有因为我的介入而受到影响,他们照样大胆发言,甚至反对我的看法,课堂上散发着浓厚的民主、平等的气息。
三、个案研究的过程
对一个个人、一件事物、一个团体、一个社区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描述、解释、评价),都叫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人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用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个案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尽量选择有助于达到研究目的的研究对象个案研究的特点是对个别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要特别慎重地对待个案选择。选择个案的研究对象,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来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
①典型性抽样。如果要研究现象的一般情况,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个案。这就像平常工作中说的“抓个典型”。比如要研究班级学习情况,若选择优秀学生为个案,肯定代表不了全班总的情况;而选择学习一般的学生,就有比较大的代表性。
②关键性抽样。确定一些关键的特征进行考察。
③分层抽样。这种抽样方法是选择最好和最差两个极端类型的个案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握该现象中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有显著差异的信息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
总之,个案研究要正确处理好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二)获取各种资料信息
采用调查、观察(包括录音、录像)、测查、访谈、成品分析等多种手段,全面、客观地获取各种资料信息。
个案研究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三)形成科学的结论
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象的各种特征,揭示其关系与联系形成科学的结论。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一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1.追踪法
是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地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它对于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以及研究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某一教育措施的实施,某一新方法的探索,某些教育现象之间前后发展的关系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2.追因法
实验法是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这就是追因法。追因法正好是把实验法颠倒过来。在实际研究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须视客观情况而定。运用追因法,往往要经历“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设置比较对象”——“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检验”等过程。
3.临床法
也称临床谈话法,旨在通过各种交流互动的方式(包括面对面口头谈话、书面谈话、网上交流等),发现对象的各种特征与相关的规律性关系与联系。
4.产品分析法
又称活动产品分析,也是个案研究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运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要研究人的活动产品,而且还要研究产品制造过程本身以及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状况,这样就可得到更加科学的结论。
(四)撰写个案研究的报告
将个案研究的结果写成文章,就是个案研究报告。
个案研究报告在写法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个案的详细说明介绍,包括关于个案(例)的背景材料、历史状况、现实表现,作者对初步获得材料的分析与判断,采取的相应处置措施,以后的发展变化和表现,新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与解决方法,获得什么结果,等等。这部分要具体、真实的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给出足够的数据、事实和其他材料(包括佐证和个人文件、作品,检查与测定的资料等)。第二部分是对个案的分析与讨论,要在认真核查证据的基础上确立诊断,由“例”及“类”地分析个案材料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与规律,并且与类似的其他个案(例)相比较对照,提炼出结论。
教育案例开发与案例写作
教育案例研究并非只是案例的写作,在校本研究的视野中,教育案例研究必然是一种教育案例开发。
一、何谓教育案例开发
所谓案例开发,就是指学习者本身就是开发者,是他们基于自身的经验(教育教学的或者管理的),按照案例写作的有关要求,再现当初开发者所处的情录、内心的活动以及作出决策的依据。并将其经验与地入分享、从而促进自身与他人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案例开发也即是案例研究的过程,不过,它强调的是作为一种资源的挖掘与运用。
案例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它不仅仅指案例的写作本身。一般说来,案例开发的分四个步骤。第一,开发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案例、案例写作、案例方法的相关知识培训、相互间交流经验(事件)。第二,个人案例写作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个体基于个人经验,选择符合条件的事件进行案例写作。第三是案例分享阶段,此阶段主要内容为团队内部讨论案例,分享问题与经验。最后是再思考阶段,通过第三阶段的讨论,澄清了一些困惑,也可能产生了新的问题,在原来思考的基础上,一方面对原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思维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可开始对新案例的写作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说,案例开发是一个封闭的循环,整个过程中呈现出思维策略及思维能力的不断上升。
案例点击当学生犯了错误后,老师应怎样处理
某中学初二年级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看似聪明伶俐的男孩,几个星期前曾因在英语课上公开辱骂老师,遭到了学校的记过处分,居然又在作文中用最恶毒的语言骂老师。语文老师看了大发其火,但冷静下来之后,也在作文簿上写下了几句悄悄话,原谅并告诉他以后怎么做会比较好。悄悄的行动之后,老师和学生之间似乎有了某种默契,虽然不能说学生有某种明显的进步,但起码语文课上他始终是认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