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46267100000024

第24章 公众演说的灵魂(5)

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山德士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后,他便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把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

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吧,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吗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这些话是否让山德士上校打退堂鼓呢?丝毫没有,因为他还拥有天字第一号的成功秘方,我称其为“能力法则”,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动”。

每当你做什么事时,必须从中好好学习,找出下次能做得更好的方法。山德士上校确实奉行了这条法则,从不为前一家餐馆的拒绝而懊恼,反倒用心修正说词,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说服下一家餐馆。

山德士上校的点子最终被接受,你可知先前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1009次之后,他才听到了第一声“同意”。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那些点子。他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经常就是裹腹的餐点,往往匆匆便解决了一顿。

历经1009次的拒绝,整整两年的时间,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山德士上校。我相信很难有几个人能受得了20次的拒绝,更遑论100次或1000次的拒绝,然而这也就是成功的可贵之处。

如果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被“拒绝”打败并因此而退却,不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心愿,他们就绝不罢休。

故事三:“神童”是这样炼成的

历史学家房龙曾经讲过,天才就是熟练技巧上加一点说不清楚的东西。丁俊晖为什么会迷上台球?为什么拥有如此超人的天赋呢?

丁俊晖8岁的时候,有段时间他放学回来很晚。有一次他一直没有回来,于是母亲就让父亲(丁文钧)去找他,结果在他们家对面的台球房里发现了他。他在那里打球已经有很多天了。丁俊晖的父母那时知道他迷上了台球,但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兴趣。

丁文钧夫妇有一次带丁俊晖到家乡宜兴青少年宫去打球,他的一记长球引来当时在打球的宜兴台球“四大天王”的赞叹。他们认定,这个孩子打球会很有出息。

这时丁文钩夫妇意识到,儿子小小年龄就面临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打球还是读书?

小丁当时学习成绩很好,母亲不愿意他放弃学业。但他爸爸想法不同,他认为体育名人,像邓亚萍等都是先成名后读书,有体育天赋的孩子不应该像普通人那样来教育。

他们征求儿子的意见,丁俊晖选择了台球。下定决心后,他爸爸告诫他说:“既然你选择了台球,就要做好,要像对待工作那样去做好它。”

父亲的教导就像石头上的字一样,牢牢刻在丁俊晖的心中。带着这句“人生格言”,丁俊晖开始了自己的台球生涯。为支持他训练和比赛,丁文钧夫妇的生意不做了,房子卖掉了,还从朋友亲戚那里借了很多钱。后来,他们真的倾家荡产了。就在时日维艰之时,一个东莞老板看中了丁俊晖的天赋,愿意出钱资助他。1998年,丁文钧带着儿子南下广东。

他们两个人去时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一年后,母亲也去了东莞,身上带去了外婆给他们的一万块钱。

到了东莞,生活更为艰难,一家人最先被迫住在一个职工宿舍楼走廊里。当时他们围出大约8平方米的空间,就一张床,两人睡上面,一人睡下面;吃由老板提供,伙食很不好,菜都是黄黄的,经常有泥。

东莞学校管理甚严,不让丁俊晖既上学又练球。他初一时只好辍学,专心练球。

他当时每天都要在球房一个人练8到10个小时。有时母亲去看他,却被他推了出来,说母亲在那里会影响他练球。

丁俊晖每天都要在孤寂中度过,但也没办法,既然选择这条路,就要坚持走到底。他和他的父母都坚信,他会成功的。

丁俊晖的台球技艺在孤寂中日渐精进,赢得的比赛奖金也多了,但赚钱养家不是他的目标。15岁那年的大年初一,丁俊晖只身一人来到英国。最先,他在北安普敦的一家台球学院学球。他喜欢一个人练球,业余时间靠看动画片度日,吃饭主要以方便面为主。后来,他搬到谢菲尔德一家台球学院训练,那里也有几个中国孩子在学球。现在,已身价百万的丁俊晖经常和那些孩子一起吃饭,其他时间依旧是一个人靠动画片和电脑游戏度日。

他承认这样的生活过得有些苦闷,但他说:“这就是我要过的日子。生活就是要学会忍受,只有忍受才能享受。”

如今他刚刚20出头,就已经夺得中国公开赛、全英公开赛和北爱尔兰公开赛三个冠军,成为中国体育界一大风云人物和商家赞助的宠儿。他自己过去都没想到会像今天这样成功。

“我从来没想到能有今天。”他说,“过去我只想好好训练,也没奢望太多。”成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以及物质回报。有人担心,他会因此分神而影响职业生涯。“这个我从来没担心过。”他淡淡地说,“女朋友的问题我现在还没考虑。至于赞助和金钱的问题,都是经纪人帮我去处理,我从来不用出面,我只专注于台球。”

现在他已经被提前贴上了“世界第一”的标签,但这有没有给他带来压力呢?他说:“这没什么。世界第一都是别人说的,我没想那么多,因为我从来没想到成为世界第一,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压力了。一切都要顺其自然,我只想努力。我现在还需要全面提高自己的技术,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

丁俊晖似乎生活在一个专属于他自己的境界里,一个至单至纯、锐意进取的境界。外界的物欲、喧嚣和纷扰似乎与他绝缘,或许这就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故事四:飞人乔丹的“绝不放弃”

我构想我能达到的境界,我能成为什么样的选手。我深知我的目标,我集中精力,到达那里。

我从来不关心输掉一场大赛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因为当你顾及后果时,你总会想到消极悲观的一面。有的人在失败的恐惧面前止步不前,因为看到了别人的挫折,看到了别人的不圆满。他们担心前景不好,忧虑窘迫不堪。

对我而言,此生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敢做敢当,我会不避艰险、孜孜以求。

悲观消极,怨天尤人,成不了什么气候。决然前行,努力追寻,何必多虑?任何畏惧都只是虚幻,你以为面前是荆棘丛丛,实际上那是纸老虎,而有的只是机遇。你要执着不懈,争取成功。

即使到头来未能尽如人意,我起码不会怨天尤人,因为我毕竟有勇气进行了尝试。失败会让我下次加倍地努力。

我的建议就是乐观积极地思考,从失败中寻找动力。

有时候,失败恰恰正使你向成功又迈近了一步。譬如修车,一次次的尝试也许未能成功,但却越来越逼近了答案。世界上的伟大发明,都是经历过成百上千次的挫折和失败后才获得了成功。

我认为,畏惧往往来自于缺乏专注。如果我站在罚篮线上,脑中却想着有1000万观众在注视着我,我可能会手足无措。所以我努力设想自己是在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设想自己以前每次罚篮都未曾失手,这次也同样会发挥出我训练有素的技术,不必担心结果,确信不会失手。于是我放松、投篮、出手,之后一切皆成定局,何必顾虑重重?我说到做到。

我把平时的训练和正式的比赛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因为你不能期望训练中的马马虎虎,会给以后的正式比赛带来佳绩。

然而,确有许多人临阵磨枪,说到做不到,这正是他们失败的原因。他们信誓旦旦地要尽其所能,说得天花乱坠,做得也煞有介事。可一旦事到临头,他们就手足无措,就到处找借口,推诿敷衍。要知道,成功道路上的崎岖、困难和艰险对谁都一样,不留情面。

然而,你不必因此踯躅不前。即使面前有一堵墙,也不要折回头去,放弃努力。要想办法爬过去,跨越过去,即使撞倒它也不要回头!

我对上帝发誓,我,乔丹,打篮球的迈克尔·乔丹,绝不会放弃努力!

故事五:永不放弃的美国总统林肯

一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未婚妻死后,还精神崩溃过一次。然而,这些并不能让他放弃,他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简陋的小屋。

1816年,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为了养家他必须工作。

1824年,开始上学。

1827年,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经商成功。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失败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未获入学资格,工作也丢了。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失败;接下来还了16年,才把这笔钱还清。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当选。

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病逝,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失败。

1840年,争取成为被选举人,失败。

1841年,当选国会议员。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竞选国会议员连任,又失败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成功了。

1849年,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

1854年,竞选参议员,失败。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又失败了。

1858年,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1860年,终于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

失败是成功的开始,成功是失败的结束。失败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失败越多,离成功也就越近;那些永远不敢尝试、害怕失败的人,永远不能获得成功。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加倍你失败的次数!

偶尔的失败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自卑自贱,一旦放手你将什么也没有;如果继续斗争下去,总会有转机出现。

故事六:从工人到着名导演——张艺谋

任何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都是和苦练、苦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张艺谋是世界闻名的大牌导演,在人们看来,他是一个高举着奖杯不断接受闪光灯照射的胜利者。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冷静透视就会看到,他始终像是一个背着方型巨石,在老井村的断崖壁上孤独攀登的村汉,总是一个人独自负重,品尝着人生无穷无尽的苦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