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46267100000015

第15章 公众演说的20个法则(8)

这个问题再简单、再清楚不过了,它明白无误地向亨利揭示了注重眼前得失与树立长远目标之间的不同。就在那年夏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去了,并且就在那一年,他被匹兹堡派尔若特棒球队选中了,签订了2万美元的协议。此外,他已经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的橄榄球奖学金,它使亨利获得了大学教育。并且,他在两次民众票选中当选为“全美橄榄球后卫”。还有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队员第一轮选拔中,亨利的总分名列第七。

1984年,亨利和丹佛的野马队签订了170万美元的协议,终于圆了为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梦想。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更因行动而卓越。正如JohnA.Appleman所说:“我曾经听人这么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也就是在爱做梦的少年时代产生的最早的火花,它便是做一个大梦。”

在我们“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的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里有一位优秀的学员,她就是邬敏莉,上海利泰健龙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参加完课程学习后她分享到:“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听众,这是演讲的精髓。在课程中通过这样的互动、竞赛,让我体会异常深刻,受益终生。”

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的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我分享到:唯有不可思议的目标,才能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人们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一年可以做到的事情,并过低地估计自己十年可以完成的梦想。

“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第一期的演讲冠军是周晓梅,一位来自安徽优秀的企业家。

真我本色,放飞梦想

长漂亮不如活精彩

周晓梅是个胆大的丫头,没读多少书,就从家里跑出来打工,在一家餐馆从小服务员做到了管理层。几年工作下来,单纯又勇敢的她在内心中一直在问自己:“这真的是我周晓梅想过的生活吗?不,我要更成功,我要住上大房子,我要开上好车!”于是她辞职与爱人皮九付先生开始自己创业。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开了一家仅有7张小台面的小饭店。晓梅没日没夜守在店里,用心做事业,怀孕了也没有休息半天,临产的上午她还在擦桌子。孩子出生不到一个月晓梅又回到店里当一把手。当时有个常去他们家吃饭的老奶奶说:“丫头,工作不是这么做的呀!”

但晓梅认为“任何成功的人都是吃着苦一路爬过来的,她也不会例外”。苦难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开始。只有拼命工作和努力,才能换来未来的美好生活!

苦尽甘来的家和福

但是付出总有回报,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在这样的努力和打拼下,家和福企业发展至今,旗下已拥有三处着名餐饮品牌店,其中包括蒙城北路的家和福壹加壹酒楼、临泉路的家和福大酒店以及阜阳路的金山食府。

经过5年的发展,家和福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3家品牌店几乎都能同时容纳400人左右同时就餐,被顾客和同行评为“消费者最满意酒店”“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凭借其优雅的环境,一流的硬件配置,无微不至的软件服务,流连忘返的菜肴美食,生意红火,顾客如潮,堪为合肥餐饮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虽然有着十分丰富的餐饮管理实战经验,但周晓梅始终保持“追求卓越”的信念。在注重企业文化品牌创建的同时,周晓梅女士不忘学习提升自我,斥巨资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学习,参加各项企业培训课程。

正是这种学习精神,让她遇到了巨海公司和成杰老师。在参加完课程后,她的格局更大了:“我周晓梅要让我连锁店所有的店长都有车有房,都过上好日子!”并且她根据学习所得,制定了独特的“家和福企业文化”。

家和福的使命:帮助员工成长,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家和福的价值观:诚实、勤奋、创新、感恩。

家和福的愿景:打造安徽第一餐饮机构。

家和福企业用人原则:德才兼备,德为先,人优其用;有德有才,委以重任;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生活的磨砺给了周晓梅不平凡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她笑盈盈的外表下有一颗赤子般的心。她用最自然的姿态在工作,她用生命在谱写一曲属于她的奋斗史。

希望法则——不放弃就能创造奇迹

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我分享到:领袖都是推销希望的高手,而所有希望推销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你公众演说的水平。

1994年的着名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台词:“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这部影片也正演绎了这么一个传奇的故事,同时,它也揭示和传达了人间最为宝贵的一个经验和智慧:事在人为,永远都不要放弃希望。

当一个人不再对任何事情抱有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漫无目的地徘徊、闲逛时,他已经是行尸走肉。这就是所谓的“哀莫大于心死”。而希望就是,当你处于万丈深谷登天无路时,仍然对一跃登天抱有幻想并为之努力;当你在茫茫深海漂浮时,只要一息尚存,便不会放弃求生的可能;当你遭受不白之冤百口莫辩时,仍然相信,未来的人们会具有看穿真相的瞳孔;当你被生活剥夺得一无所有时,希望是唯一可以借以翻身的本钱。

希望对于人的意义是,它会成为人的最后一道心理屏障和支撑。有希望的时候,人会变得积极,会为此积极地筹划和谋备。

很久以前,在意大利的庞贝城里,一个普通人家出生了一个叫莉蒂雅的女孩。莉蒂雅自小双目失明,但她并不怨天怨地,也没有垂头丧气,反而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稍稍长大后,她像常人一样劳动,靠卖花自食其力。

不久,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城面临一次大的灾难,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尘埃之中。浓密的火山灰,遮掩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大地一片漆黑。黑暗中,惊慌失措的居民跌跌撞撞地根本找不到出路,人们好像生活在人间的地狱中。莉蒂雅虽然看不见,但这些年来,她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对城市的各条道路了如指掌,她就靠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出路,不但救了自己的家人,还救了许多市民。后来,莉蒂雅的事迹一直被后人所传颂,并出现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

因为有希望,所以我会坚持;因为有希望,所以我会好好地活着;因为有希望,所以我会快乐。虽然莉蒂雅从小双目失明,但是她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靠自己的力量生活,并活得那么的自信和快乐。所以,她才能保持心灵的阳光,才可以在危急的关头,帮助自己,帮助他人。所以,永远不要放弃希望!哪怕是置身黑暗当中,永远不要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哪怕是上天夺走了你太多的东西。

科学家把一只老鼠丢进一坛水中,周围是一片黑暗。科学家们开始计时,直到它放弃游水,任由自己沉下去。科学家发现,老鼠只坚持了3分钟多一点。然后,他把另一只老鼠丢进同一个坛子,但周围并非一片黑暗,而是留了一束光在上面。在这种情形下,老鼠游了36个小时,比完全黑暗条件下多了720倍!

这说明了什么?因为老鼠能看见东西,它一直抱有希望。如果这结果对实验室动物是正确的,那么想想“亲眼所见”对人的影响吧。毕竟人有更高的智力。

每次你给别人一幅画面,给他们勾画出将来成功的图画,你就增强了他们的信心,鼓励了他们,给了他们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处,海水又深又冷,几乎没有生物存活的条件和可能。可就是在这样的深海里,却有一种安康鱼快乐地活着,生儿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虽然越大的安康鱼越盲,看不到前面的路,但只要有爱在它们身上发生,它们头上就会亮起一盏照亮前路的“灯”,令它们安然地在深海里畅游。爱与希望从来密不可分。

在我们“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的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里有一位优秀的学员,他就是高胜宜,上海申隆生态园总经理。参加完课程学习后他分享到:“通过《总裁演说智慧》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是企业家成长的乐园,演说家诞生的摇篮,一所真正没有围墙的大学。成杰老师用他那种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深深地激励着我。我以他为榜样,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一切,捐建101所巨海希望小学,致力于中国的慈善事业的博大胸怀,必将感召更多的有识之士同行,利众者天助!”

精彩案例

斯坦利·库尼茨是个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的瑞典医生,他曾经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沙漠。

进入腹地,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骆驼群消失得无影无踪,连那瓶已经准备为自己庆祝36岁生日的香槟酒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来,斯坦利的手神经质地伸进自己的口袋:“苹果!”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过来:“我还有一个苹果!”

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当地土着人救起。令他们大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攥着一个虽然完整但已干瘪得不像样子的苹果。它被攥得如此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取出。上个世纪初,这个一生中不乏传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拟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希望可以创造奇迹,哪怕在毫无生机的环境中,如果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一致性法则——一致性内外兼修

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我分享到:你的影响力来自一致性,言行一致、思行合一、知行合一。

一个“人”字,虽然只有一撇一捺,人生一世,但要做个真正的人,却不容易。做真正的人,“言行一致”是为人之本。“言行一致”,就是为人处世时时处处“说到做到”。它是每个人做人的基本规范,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道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不能做到自我约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最近在电视里曝光的诸如到公园里游玩随手摘花、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在交通要道“闯红灯”、说脏话骂人、不注意礼让,等等,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现象是不对的、不好的,但还是我行我素、随心所欲,可以说是口是心非。就拿“闯红灯”现象来说,它是人们规则意识欠缺的一种表现。其思想根源是自我价值观太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而这样的人当然是不会讨人喜欢的。所以有人说:“宁可喜欢真小人,也不喜欢伪君子。”我想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真小人还能算是真性情,让人有所防备,但是伪君子却是道貌岸然的样子,让人防不胜防。自古以来,人们就总结出“以诈立国,国必亡”的道理。

贞观初年,一位不甘寂寞的草野人士上书唐太宗,请他清除佞臣。太宗犯疑地问:“我身边都是贤臣,你所说的佞臣具体指谁啊?”回答说:“我身处草野,不能确知谁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试验群臣。若有人不畏您的雷霆之怒,直言相谏,就是正人君子。如果依顺您的情绪,迎合您的旨意,就是佞臣。”

应当承认这是个有用的主意,但实际上这是“以诈寻诈”,法理上可以纳入“以不法手段,解决不法问题”。唐太宗看出了端倪,借机教育大臣说:“流水的清与浊,关键在于源头。帝王好比政治的源头,老百姓好比流水。如果帝王自己先用诈术骗人,再想让臣下直道而行,这好比污染源头而指望流水清澈,怎么可能?”

唐太宗很客气地对上书的人说:“我想以信义立于天下,不想用诈术引导民俗。您的话虽然出于好意,但我不能干。”

唐太宗“以诈可以得天下,但不能以诈立天下”的观点是正确的。始皇以诈得天下后,就想着如何让王朝长治久安。治国的首务是教育人民,他一面在咸阳焚书坑儒,杜绝诸子百家的胡言乱语,另一面是正面教育和引导。那时没有报纸、杂志和互联网,最佳的舆论手段是“树碑立传”,于是始皇到处巡游和树碑。始皇的教育显然没达到预期目的,陈胜、吴广义旗一举,天下云集响应,秦亡。秦以诈立,亦以诈亡。汉代的贾谊评论说:“兼并天下的人崇尚诈术,安定天下的人重视顺应民心。”取天下与守天下,战略战术应当各有不同。唐太宗的思想大概来自于贾谊。

如果你妄图用谎言去和别人交流,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谎言。如果你用一个谎言去掩饰一个错误,那么就得用另外一个谎言来掩饰前一个谎言。如此一来,谎言终有被揭穿的一天。用欺骗的手法想赢得人心的做法永远是不可取的,最终换来的只是自己信誉的毁灭。

秦朝的宦官赵高,曾创造性地运用过诈术。他的创意如此经典,简直带有“美感”。秦二世执政之初,经常和大臣们一起开会讨论国家大事。赵高为了想暗中操控秦二世便忽悠他说:“陛下您年富力强,何必与公卿大臣们在朝廷上决议事情呢?万一你出了差错,不是把短处暴露给群臣了吗?”秦二世觉得此话有理,凡事就与赵高在宫中商量决定。

一年多后赵高想造反,但心中没底,担心大臣们立场不坚定,他要测试一下。他牵了一头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说:“丞相错了吧?将鹿称作马了。”二世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或沉默,或说是马。也有不识相的人说,这是一头鹿。这些懂事实而不懂政治的人,最后都被赵高绳之以法。赵高的权威高涨,大臣们再也不敢说真话了。

赵高终于造反了,秦二世死到临头才明白过来。他责怪身边的人说:“你们怎么不早告诉我啊?事情竟然搞到这种地步?”身边的人说:“我正是不敢说话,才保全了性命。如果我说真话,早就被诛杀了,哪里还有今天?”赵高也终究不得好死,被秦二世的侄子子婴诛灭了三族。

虚伪让人走向毁灭,言行一致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个法则应用于演讲中,就是将自己全身的每分每毫都写在听众的脑海里,记在他们的情感中。最好的演讲都是脱稿的。要知道,区区一纸讲稿,在你和用以感动听众的东西之间,并无容身之地。

温斯顿·丘吉尔是通过辛苦和失败才学得这一课的。年轻时,丘吉尔爱写讲稿和记讲稿。然而,有一天当他在英国国会上大背演讲稿时,思路突然中断,脑海里一片空白。他尴尬极了,也感到羞辱极了。他把上一句重复一遍,可是脑子依旧空白,而脸却变成了猪肝色,他只得颓然坐下。从那以后,丘吉尔再也不背讲稿了。

精彩的演讲,演讲者一定要很兴奋、投入,演讲是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让语言从心底汩汩涌出。如果你照着原先的稿子来念,那么会是多么毫无诚意、毫无感情的一场作秀!你切记这么一点,用念演讲稿的方式来做演讲,即使谈的是一个丰富的人生,大家还是会听得非常枯燥。

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是孩子,因为他们言行一致,人们都喜欢真诚,可以无拘无束地以心交心。当你的语言、语气、表情、心情、动作、思想6点完全一致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影响力,并能从内心流淌出来真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