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玩出来的智慧:全脑开发婴幼儿潜能
46257800000005

第5章 宝宝第3月(1)

宝宝智能发育标准

1.听觉

3个月的新生宝宝.听力有了显而易见的发展,当听见声音时,头可以转到声音的方向,并表现出非常大的兴趣:当宝宝醒着时,妈妈应该为宝宝营造音乐环境,常常听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和歌曲,能帮助宝宝进入睡眠并激发宝宝愉快的情绪。也可以和宝宝说一些简洁明了的儿歌,对宝宝听觉的发展有好处,对宝宝语言的发展也非常好。

2.语言

当有人逗宝宝玩时,他会特别高兴,会笑,并发出“啊”“呀”的声音。但是生气时,哭声也会比平时更大。宝宝就是通过这些特殊的语言和大人进行感情交流的,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的,家长应对这种表示与之相应的反应,这样能帮助宝宝的语言发展得更好。

3动作

当轻轻拉着宝宝的手和头时,宝宝能主动稍稍用劲了,不彻底后仰,他的双手也从握拳姿势渐渐放松。假如递给他玩具,他会无意识地握紧一会儿:当喂他奶时,他能马山做出吸吮动作。这个阶段他已经学会用脚踢东西玩了。

4.感觉

当宝宝听见有人和他说话或有特殊的响动时,他会认真地倾听,并发出咕咕的声音应和,头随着走动的人转来转去。倘若宝宝已经2个月了仍然不会笑,眼神迟钝,对身后发出的声音没有回应,应该带宝宝去检查视力、听力和智力,看看发育是否正常。

5.心理

3个月的宝宝对外界的好奇心和反应越来越多,开始使用“咿呀”的宝宝语言和爸爸妈妈进行交流。此时,宝宝脑细胞的发育正在突发生长期的第二个高峰前期。这个阶段的宝宝最喜欢别人陪伴他,当他睡醒之后,最需要有人在身旁照顾他、引逗他、抚摸他,和他玩耍交流,这样他才能觉得安全放松、舒适惬意和心情愉悦。

全脑潜能开发指导

1.如何培养视觉能力

宝宝从第一次睁开双眼到看清生活中的一切色彩,必须经过4个阶段,即黑白阶段、色彩阶段、立体阶段和空间阶段。假如家长可以把握每个阶段的特点,给予恰当的色彩刺激,就能促进宝宝的视觉发育,并加强对大脑发育的刺激。

宝宝视觉发育的黑白阶段是0~4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只能看见黑色和白色,应该经常给宝宝看黑色和白色的物体,当然,为了给宝宝将来的视觉发育打好基础,也应该恰当地给他看一些鲜艳的颜色,比如红色、黄色或者蓝色的物体,以此达到刺激视觉的效果。

宝宝视觉发育的色彩阶段是4~12个月。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神经对鲜艳的颜色尤其敏感。红、黄、蓝三原色纯度高,容易分辨,属于首选。另外,还可以尝试尽早让宝宝接触橙、绿、紫等颜色。1岁以后,小宝宝们就不满足于六七种单纯的颜色了,此刻家长应该逐渐让宝宝看一些混合色,例如翠绿、草绿、深绿等。2~6岁期间,要尽量把宝宝带去大自然中充分感受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世界,以促使视觉发育得更好。

2.如何培养听觉能力

3个月的宝宝,可以分辨从水平方向传来的不同声音,并自发地寻找声源,可以把声音和嘴的动作关联起来。为宝宝播放妈妈说话的录音时,如果妈妈嘴的动作和录音没有协调一致,宝宝就会显得紧张不安。此时,他已经可以辨别出人的音质,对家人与陌生人的声音区别对待,产生不同的反应,尤其是听见妈妈的声音时会觉得特别兴奋。这么大的宝宝已经能认识奶瓶了,只要看见大人拿着它,就明白是想给自己吃奶或喝水,会十分安静地等待着。

与宝宝一起朗读儿歌,能刺激宝宝的听觉能力,激发宝宝的兴趣,唤起宝宝的情感,以此熟悉妈妈的声音。与宝宝一起听音乐,也能发展宝宝的听觉,培养宝宝集中注意力,并使宝宝的情绪变得愉快。当宝宝醒着的时候,为他营造一个音乐的氛围,常常播放一些美好、舒缓、愉悦、流畅的音乐和歌曲;也可以根据宝宝日常生活的规律,例如睡前、吃奶时等,播放一些舒畅的音乐,帮助宝宝进入睡眠,并使宝宝心情愉悦。

3.如何培养记忆能力

3个月大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已经对事物有相当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宝宝认识事物的特点潜移默化地进行训练,要按部就班,不能急功近利。

用“对牛弹琴”的方法教宝宝认识事物。宝宝在说话以前,就有相当的理解与感受能力,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宝宝不会说话就听不明白,例如拿着一个苹果放到宝宝面前,告诉宝宝:“这是苹果”,经过多次重复,尽管宝宝看起来没有反应,但苹果会慢慢给宝宝留下一定的印象,宝宝对苹果这个名称也会产生一定的记忆。

利用玩具让宝宝认识事物。通常,宝宝相对喜欢一些颜色鲜艳、有响声、生动逼真的玩具,比如何种各样的小动物、娃娃、日常生活用具、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等。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玩具,教宝宝认识事物,当宝宝玩小动物玩具时,可以对他说小动物的名字,逗引新生宝宝模仿小动物的叫声,比如小狗“汪汪”小猫“喵喵”等:当玩娃娃时,可以教新生宝宝记住五官的名称,比如娃娃的眼睛、嘴巴、耳朵、鼻子等:玩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玩具时,可以和他说这些交通工具的名字、作用、特点及启动的声音。

4.如何培养大动作能力

a)宝宝学翻身

宝宝运动的发育不是毫无头绪的,而是按部就班的,它遵循着固定的规律,并且与大脑、脊髓、肌肉的发育密不可分。

宝宝的运动发育规律首先是从头部渐渐朝下发展的,头部的发育比躯体、四肢的发育更早一些。比如宝宝是先学会抬头,双手取物,接着才学会坐、站立、行走。

其次是由近及远,也就是说,距躯体近的肌肉动作先发育,接着掌握距肢体远一些的肌肉活动。比如先学会抬肩,接着双手取物。

最后是由泛泛到集中、从不协调渐渐协调。例如宝宝看见胸前的玩具,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无法把玩具拿到手中。随着神经髓鞘的逐渐发育,协调能力逐渐加强,不久宝宝就能准确地抓住东西了。

3个月的小宝宝一般情况下是仰卧着,然而体格发育上已经有了一些牵涉到全身肌肉的运动,所以,应该在恰当保暖的情况下让宝宝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活动,尤其是进行翻身训练。在动作和智力方面,具备了真正的抓握能力,并且手与眼相协调,眼与头相协调,当趴着时可以比较稳定的抬头,可以长时间地注视物体。

(2)锻炼宝宝的四肢肌肉

经常锻炼宝宝的四肢肌肉,既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还可以训练宝宝的视觉与听觉。进行这项锻炼时,可以把颜色鲜艳的发出声音的玩具固定到床上,用皮筋把玩具与宝宝的手脚联接起来。

此刻应该使宝宝处于仰卧的状态,由于四肢可以随心所欲地活动,玩具就会在空中不停地摇晃,并发出响声,宝宝的眼神会跟随晃动的玩具转来转去,从而使产生宝宝浓厚的兴趣,让宝宝全身都运动起来。

另外,在宝宝的小床顶上1.5米左右的地方悬挂五颜六色的玩具或摇铃等玩具,也可以培养宝宝视觉发育。这些悬挂物应该常常变换位置,以利于宝宝经常转动头部,避免形成斜视或偏头等。但要注意别使用坚硬的东西固定玩具,最好用富有弹性的细绳或者橡皮筋悬挂,这样可以随风而动,令玩具产生晃动发出响声。

(3)让宝宝用十指去抓住衣物

宝宝仰卧时,可以用十指抓自己的身体、衣服与头发,偶尔也可以把玩具抓住并举起。

(4)让宝宝主动抓握

为了培养宝宝主动抓握的能力,妈妈可以用长柄玩具碰宝宝的手掌,他可以主动抓握玩具并使之举起来,让玩具留在手里长达半分钟。另外,也可以抓住悬环并举起来。

(5)扶肩抬头训练

扶肩也是练习抬头的方法之一。吃奶以后,当妈妈帮助宝宝拍嗝的时候,让宝宝趴到自己的肩膀上,轻柔地拍打他的背部,其实也可以锻炼宝宝颈椎的力量。练习时,宝宝坐在哪只胳膊上就让宝宝趴在哪一侧的肩膀上,宝宝的脸紧紧贴着妈妈的脸,不但能保护宝宝,而且不影响训练。1~3个月的宝宝,都能在拍嗝的时候对他进行抬头训练。

(6)直立抬头训练

妈妈一只胳膊抱着宝宝,另一只胳膊支撑他的后部及背部,让头部保持直立状态,一边走一边改变方向,让宝宝观察周围的情景,引起他的兴趣,自己把头直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