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科学发明
4625500000016

第16章 搏击万里海疆

第十五章搏击万里海疆

轮船的发明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轮船问世后,万里海岸线不再漫长。有了它,人类

搏击在万里海疆,如虎添翼。

百折不挠制造轮船

1739年,瓦特的蒸汽机研制成功以后,一些人想到把它用到船上。

法国青年发明家朱弗罗·达万于1780年建造轮船航行成功。

1785年,美国的约朝·菲奇(1743年~1798年)制作了一只轮船模型,然后立即开始造船。17

87年

,菲奇把蒸汽机用作船舶的动力,建成了轮船,首次试航取得了成功。随后,装有桨轮的轮

船在费城到巴尔的摩之间开辟了定期航线。这时轮船的时速约12公里,但菲奇并不满足,他

又建造了和现在一样的装有螺旋桨的轮船。可是,这只船在组装时就被毁坏了。

菲奇为此耗尽了研究经费,他跑遍美国到处化缘,却找不到支持者,他又跑到法国四处游说

,结果是空手而归。原来的投资者撤回资金,致使菲奇陷入困境,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菲

奇绝望了,终于在1798年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从时间上看,菲奇制造轮船要比另一个美国轮船发明家富尔顿的“克莱蒙特”号船早20年造

成;从船速上看,菲奇的轮船每小时平均12公里,“克莱蒙特”号船速为每小时五六公里。

但是,菲奇却成为一个失败者,他的名字也早被人们遗忘。

进行科学研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探索者在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可能会成为这个特定问题

的专家,如果探索者心理上承受不了暂时失败的打击、压力和痛苦,产生了绝望情绪,就不

可能是成功者。富尔顿也经受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但他顽强地挺过来了,他终于成为一个

成功者。

几度风雨矢志不渝

富尔顿,1765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城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很小的时候,

父亲就去世了。因为家里穷,他9岁才上学,只读了几年书,就到珠宝商店当学徒去了。14

岁时,他又在一位制枪匠那里学习气枪制造技术。

富尔顿常划着小船到河中玩耍,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双脚在水中动,推动了船儿游动。他

明白是自己的双脚起到了长桨的作用,爱动脑筋的富尔顿想:用双脚总不方便,如果用手来

摇动一个在水中转的轮子,不也可以前进吗?还可以不划桨,能省多少力气呀!富尔顿真的动

手干起来,他在船尾部装了一个可以转动的轮子,用手摇动,船就向前滑行了。富尔顿可高

兴啦!不过,他还不满足,他想要是用工厂里面那种蒸汽机来带动桨轮,船一定会游动得更

快。

富尔顿从小还十分喜爱绘画,一边学画,一边在一家机器厂做机械制图工作。深造学画的同

时,他对轮船的兴趣始终不减。除了学画,他把主要精力都用于钻研科学技术。他发明了大

理石锯割机、纺麻机、麻绳搓编机等新式机械。在日常的经历和实践中,他学到了许多书本

上学不到的东西。更为幸运的是,他还结识了发明蒸汽机的瓦特,两人甚至成了朋友。瓦特

常给他讲自己是怎样改进蒸汽机的,富尔顿听得津津有味,很受启发。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

轮船的发明中去,投入到从小就萌发的那个梦一般的理想的实现中去。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对峙。1798年底,英国又鼓动俄国、奥地利等国重新参加反法

争。为此,拿破仑积极准备渡海进攻英国。富尔顿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来到巴黎求见拿破仑

。他把画的蒸汽轮船图纸和模型呈给拿破仑看,希望拿破仑能按他的设计图纸制造蒸汽船,

以便能快速渡过英吉利海峡。富尔顿这样做,是希望得到拿破仑经济上的支持。但拿破仑对

蒸汽机一无所知。根本不相信“用开水能推动船”,他甚至把富尔顿看成一个招摇撞骗的人

,大声嚷嚷着把富尔顿赶出了办公室。

富尔顿碰了壁,但幸运的是,他的设计引起了当时在场的美国驻法国公使利文斯顿的注意,

而他也着迷于轮船发明。

利文斯顿找到富尔顿畅谈良久后,对富尔顿的想法和设计很感兴趣,决定支持富尔顿试制蒸

汽船。并使富尔顿在轮船制造上获得了可靠的经济后盾。

1803年,富尔顿建成了一艘长70英尺、宽8英尺的大轮船。试航的日子定在8月10日,地点就

在塞纳河。他和妻子、利文斯顿,还有许多支持他的朋友,以及一起造船的工人都兴奋而焦

急地等待着试航这一天的到来;他们仔仔细细地对船的各个角落都进行了检查,生怕试航时

发生意外情况。但是,意外的发生却不是在试航中,而是在试航前。8月9日晚上,一阵狂风

恶流突然袭来,把轮船拦腰截成两段,眨眼间船便沉入了河底。而当时的蒸汽机太重也致使

沉船。

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怎么不叫人心痛!风平浪息了,富尔顿站在河岸上望着滔滔河水,他

哭了,多年来的努力,多年来遭受的辛苦就这样转眼间付诸东流。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富尔顿擦干泪水,决心继续努力。

“克莱蒙特”大显神威

1807年,富尔顿举家回到了美国。他面对挫折,没有灰心丧气,而是重新振作精神,又筹措

资金、人员,重新设计造船。不久,在美国纽约的哈得逊河上,他造起了另一艘轮船,名为

“克莱蒙特”号。

这艘船没有人们习惯看到的橹,在船体两侧各有一个大水车式的轮子;它也没有令人熟悉的

帆和桅杆,只是矗立着一个冒黑烟和火星的大烟囱,而且它很大,长达40米……它像一个庞

然大物停泊在哈得逊河上。这可成了纽约街头巷尾的特大新闻,人们谁也没见过这样的怪船

富尔顿在对“克莱蒙特”号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后,决定于8月17日在哈得逊河上试航。为

了宣传轮船的威力,他邀请了各界人士前来观赏,许多人也正想亲眼看看这怪船到底会发生

什么怪事,所以也都不请自来,等着看新鲜事。轮船还未试航,岸边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

凡。

试航时间快到了……“开船!”富尔顿一声令下,船体缓缓离开船座向河中滑去。“轰轰轰

”,由富尔顿设计、瓦特亲手制造的发动机响起来了,两侧的水轮拍打着河水,“克莱蒙特

”号航行开始了。岸上的人们顿时看得惊呆了,他们欢呼起来,纷纷和船上载的客人招呼。

船上的人们,随着船的航行,一路浏览了两岸美丽的风光;而岸上的人呢,则发狂一样

地紧跟着行驶着的轮船奔跑、追赶,仿佛在庆祝盛大的节日。

32小时后,“克莱蒙特”号胜利到达了预期目的地,从纽约抵达相距240千米的哈得逊河上

游小城阿尔巴尼。而以前的人力风力船航行这段路程,即使赶上顺风的好天气,也要行驶48

个小时。“克莱蒙特”号理所当然地赢得了它应有的位置,成了哈得逊河上的定期班轮,来

往于纽约与阿尔巴尼城之间。

富尔顿真的成功了,儿时的梦幻终于成为现实,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高兴的呢?

富尔顿的成功,也使人们深深认识到了轮船的威力,它正式揭开了航运史上轮船时代的序幕

。因此,尽管在富尔顿之前造轮船的人,有菲奇、薛明敦等不下10人,但世界公认的轮船发

明人是富尔顿,他是理所当然的“轮船之父”。

子孙满堂心血凝聚

“克莱蒙特”号试航成功并投入使用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轮船事业。

1814年,英国的亨利·贝尔建造了“彗星号”客轮运送旅客,这是欧洲的第一艘客轮。

1819年,美国的萨凡纳号轮船横越大西洋成功,揭开了航海史的光辉一页。

但是,蒸汽机需要大量燃料,往往在航行中途煤炭就已耗尽,因此,装有蒸汽机的轮船在起

初并没有得到普遍使用。但在以后的20年里,蒸汽机动力轮船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英国成就

斐然,不久便以此称霸世界。

1836年,瑞典的埃里克发明了装有螺旋桨的轮船,因为蒸汽机的进步,螺旋桨效果很好,推

力很强。因此,螺旋桨船比桨式船快得多。

这以后,更多的人为制造更优秀的船再接再厉,制船技术不断提高,在造船材料的选择上,

1843年人们便使用铁板代替了木板,1879年,又诞生了第一艘钢船“罗特马哈号”。这艘船

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从此,人们纷纷建造钢船代替铁船。

1884年,英国的帕森茨制造了汽轮机。不久,汽轮机成为轮船的发动机。1892年,

建成最先使用汽轮机的“达宾尼亚号”,以时速34海里(约61公里)的高速一鸣惊人,从此,

汽轮机的研究盛极一时,使用汽轮机的轮船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还普遍开展了用内燃机代替蒸汽机的研究,使用煤气的燃气机、使用重油的柴油

机、使用汽油的汽油机等各种新式发动机,如雨后春笋,相继问世。其中柴油机被认为是最

出色的船用发动机。

柴油机不用燃料爆燃方式,而是通过燃烧比较自然地形成推力,因此,很适合推动螺旋桨那

样的低转速推进器。此外,柴油机效率极高,而且燃料成本比其他发动机低得多。

因此,从1905年起开始大量制造船用柴油机。1912年,丹麦的“杰兰加号”(5300吨)首次完

成柴油机海轮的远洋航行。

柴油机制成后,造船工艺开始向大型化和高速化发展。欧洲和美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这

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二战的爆发和飞机的发展。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先后出现燃气涡轮机和核反应堆的船舶动力。造船的材料由木材、铁甲、

钢甲,到合金钢、合金铝及塑料等。不仅船体设计越来越符合流体力学原理,而且在造船工

艺上用焊接取代传统的铆接。不仅有日益精尖化的水面战船系列,如炮舰、轻型巡逻舰、登

陆艇,到巨型航空母舰等,还有功能齐全的各类潜艇,如用于核战争的核潜艇等水下战船系

列。民用船只从1886年美国的3200吨油轮,到目前最大的日本“海上巨人”(56万吨级),以

及英国颇具特色的气垫船等,无不凝聚着科学家们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富尔顿所发明的轮船已子孙满堂,青胜于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各式各样的船已成了人类搏击万里海疆不可缺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