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教师保健
46252800000016

第16章 饮食保健您的饮食习惯科学吗?(9)

在家吸支烟,烟雾四处窜。害人又害已,毒似小鸦片。

在外吸支烟,毒雾八方散。闻者都遭殃,就像毒气弹。

吸烟害处大,伤身又费钱。烟雾随风飘,送你上西天。

人家都戒烟,空气真新鲜。无烟环境好,益寿又延年。

戒烟先戒“敬烟”国人有一陋习极具普遍性,这就是“敬烟”。你不妨想象一下,两个吸烟的人见面,第一个举动是什么,一定是掏烟,且是抢先掏烟,动作麻利而准确,生怕落在对方后头,结果是动作快的或香烟档次高的得手,双方便在喷云吐雾中开始交谈。如果一个人总是动作慢,总是吸“偏烟”,头上怕是难免一顶“抠门儿”的帽子。这陋习还传染了不会吸烟的人,谁要办事,忘不了兜里揣盒烟,见了想求的人,还没开口先递上一支烟去,否则就是不会办事儿。家中来了客人,也是先递烟后倒茶,否则就是不热情。总之,递烟仿佛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没有它便转不动了。

这一陋习所以如此普及,除了人们把它看作是对人热情的表现外,还因为给它起了个文雅、高尚、好听的名字--敬烟。敬烟表示“敬”,谁还不敬?谁敢不敬?

将“敬”与“烟”联系起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吸烟的危害,传媒作为卫生常识介绍已有时日,近几年“戒烟日”前后媒体连篇累牍的宣传更是声势浩大,按说应是家喻户晓了。香烟中含有致癌物质,而癌是不治之症;香烟能使心脑血管收缩,促使心脑血管硬化;吸烟成瘾,实际上是尼古丁中毒,吸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吸毒”。如上所说,“敬烟”是什么?是“敬毒”!何敬之有?

当然,把“敬烟”说成“敬毒”,未免危言耸听了。但可以肯定,“敬烟”在促进吸烟方面,“功不可没”。每个烟民不妨回忆一下,他是怎样加入烟民大军的?可以说,许多人是从被人“敬烟”开始吸烟的。中国人讲究礼向往来,吸烟者互相“敬烟”,你来我往,无疑会加快吸烟频率,提高吸烟量。凡有烟瘾者,大都想戒烟,而戒烟者多因抗不住“敬烟”而“复辟”。我总认为,“敬烟”是造就和巩固烟民大军的内在推动力。

宣传戒烟我们花了不少气力,但烟民队伍却日见扩大。我想,倘能在宣传戒烟的同时,宣传一下戒“敬烟”,也许会更加实际而有效。记不得什么时候了,在某机关办公室看到这样一个条幅式的告示:本室谢绝“敬烟”。他们许是为了廉政,但我想对戒烟也有推广价值。假如各种传媒广泛宣传“敬烟”的危害,形成“敬烟不是敬”的共识,每个人都不“敬烟”或谢绝“敬烟”,那么对于戒烟也许可以收到堵源截流的效果。

不敬烟也是一种文明吸烟有害健康,已是大家的共识。随着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的实施,北京的公共场所已不再有人“吞云吐雾”。但在私下的一些场合,有人还是习惯向别人敬上一支烟。我认为,在当今文明社会中,敬烟应被视为一种不文明的表现。

据朋友介绍,日本人就没有敬烟的习惯,他们认为香烟既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因此也就没有必要送给别人。这一良好习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香烟,不是茶,也不是饭,相反它却对人的健康有害,把它送给别人,哪里能表达尊敬之意呢?可遗憾的是,有些人并不这么看问题,他们明知香烟的危害却偏偏要把它当做一种“礼物”敬来敬去。也有人认为,你敬我一支烟,便是对我尊敬,越是名牌香烟,就越是看得起我。还有的人,经不起他人的频频敬烟和“热情”劝导,似乎不吸别人敬来的烟就是不近人情,不吸这敬到面前的香烟好像就吃了亏,久而久之欲戒不能,掉进烟雾中不能自拔。

既然香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东西,以此来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显然是不文明的。所以,为了他人的身体健康,为了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烟还是不敬为好。

一堂作文指导课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兼班主任工作不到一个月,我就发现班里有几个“地下烟囱”,却装作全然不知的样子。

这一天下午,同学们都等着上作文课,只见我空着手径直走上讲台,大家都很纳闷--疑惑的目光一齐向我射来。环视全班以后,我故意挑选出三名与烟有染的学生,“申某某、李某某、沙某某,你们去把我厨房的小铁锅、办公桌上的那个罐头瓶以及那支旱烟袋也拿来!”钦锅、罐头瓶、旱烟袋都摆在桌上,尤其看到罐头瓶里胡抓乱挠的小壁虎,大家更纳闷了。期待的目光一齐向我射来。

首先,我拿起罐头瓶,用手指着瓶口问:“瓶里有什么?”“壁虎!”接着,我举起旱烟袋又问:“这是什么?”“旱烟袋--”“烟袋里有什么呢?”“烟--油儿--”异口同声过后是窃窃的笑声。“请你们再帮个忙,咱们共同做一次小实验,”从旱烟袋里掏出的烟油塞进壁虎的嘴里不足一分钟,小壁虎的四条小腿儿猛蹬了几下就不动了。此时,班里鸦雀无声。

紧接着,我举起小铁锅儿,让锅底面向学生,用手指头一边刮锅底的灰一边问:“这是什么?”“锅--灰!”又是异口同声,这次却没有了笑声。我看火候已到就说:“吃了烟油的壁虎会毙命,经常做饭用的小铁锅被熏得黑乎乎的,那么,经常吸烟的人会受到什么危害呢?他们的肺又会怎样呢?那么,怎样能避免这些危害呢?同学们,请打开《健康教育》课本(中学版三册),第二章的‘吸烟对健康的危害’一节,让它更详细更具体地来回答这些问题吧!”一阵“哗啦哗啦”的翻书声过后,只听见我在班里巡视的脚步声。

最后,我做了总动员:“肺癌患者90%为吸烟者。

慢性气管炎90%以上有吸烟嗜好,吸烟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两倍。这些惊人的数字告诫我们,做为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我们决不能‘我拿青春赌明天’--稀里糊涂做香烟的俘虏,决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据测定,吸烟者在吸烟时把约70%的烟雾吐入空气中供旁人‘享受’被动吸烟者其受害程度比吸烟者本人还大。可见,吸烟既害人又害已,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了自己以及集体的形象不受损害,我们以‘劝君莫吸烟’为总题展开讨论,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题目也可以自拟。”顿时,那真是一石击起千重浪,班里像炸开的锅一样议论纷纷……自此,“地下烟囱”再也没冒过烟儿。

营造禁烟氛围为什么在发达国家烟民减少的同时,我国的烟民却有增无减呢?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营造了鼓励吸烟的氛围。而且在这庞大的烟民队伍中,有1/3以上的青少年。

请看电视剧、电影:总经理、大老板一出现,必拿出进口烟,一边抽着一边和来客谈生意,气度非凡。再看女经理、女厂长也是有事无事翘起二郎腿,点燃女士烟,姿势优雅地吐着烟。再看那科技人员或作家、艺术家,苦思冥想时,一支接着一支地猛抽烟。一夜下来,烟灰缸里满是烟头。反正影剧中的人物,无论正面反面,高兴时抽烟;痛苦时也抽烟:疲劳时抽烟,兴奋时也抽烟。这众多的抽烟镜头,不是在诱导青少年学抽烟、去抽烟吗?

请看会场或会议室:有的不挂禁烟标志,有的虽挂着禁烟的标志,却形同虚设,主席台上先带头抽起来,台下的烟民也纷纷响应,造成会场烟雾缭绕,空气污浊。吸烟者并不觉得危害他人健康而羞愧而收敛。

凡此种种,无不是在鼓励人们吸烟。为了民族的长远利益,我们的确需要营造一个禁烟的氛围,在电视电影中,禁止出现吸烟的镜头;在一切会议场合,任何人均不准抽烟,领导干部带头不在会场上抽烟;不准香烟做任何形式的变相广告;严禁中小学生吸烟,不准向中小学生售烟;制订法规,逐步限制在公共场所吸烟,等等。

营造禁烟的氛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神文明建设,既要靠政府,更要靠每个公民。

“禁止吸烟”辨析世上也竟有这种事,有生产香烟的,却不提倡吸烟,尤其要禁止青少年吸烟。听起来似乎不尽情理,但它的合理性又寓于它的不合理之中。

说它合理,首先吸烟危害健康,这一点是被现代医学早已证明了的。到医院看病,大夫总要问:“抽烟不?”还有一种说法称:吸烟是慢性自杀!可见其危害。

吸烟者有自己的想法,或帮助思考,或消除疲劳,但这几条却与青少年不沾边儿,没有听说过,谁临场考试,不会做某道题,一吸烟就答上了。有的青少年吸烟是想让别人看自己成熟。按照中国的习惯,无论是上了年纪的男人还是女人,都要吸上两口烟袋锅,以消磨时光。他们与年轻人聊天时,吸一口烟,说几句活,颇显成熟、老练,这种成熟和老练帮助老人们获得了权威。而青少年这样做,该是何种窘态?

禁止青少年吸烟,要使学校、家长、社会三者结合起来才行。学校要教育学生不吸烟,家长要教育子女不吸烟,社会要建立良好的禁烟环境。这样,“禁烟”才能落到实处。

针对成因重在攻心我当班主任这些年中,在学生吸烟问题上做了一些专题调查和研究。禁止学生吸烟,除了经常进行教育,告诉学生吸烟对身体的危害以外,还应针对不同成因,研究不同的“禁烟”方案,把工作做细,让学生心服口服。

对于由好奇心引起“烟瘾”的学生,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解除学生的好奇心上面。展示香烟的危害性,如说明香烟的成分尼古丁对人体肺部、口腔、气管的损害,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易致癌。每年全世界由于吸烟使人类致病、引起火灾等的经济损失上亿元。

学生吸烟受社会风气影响,成人吸烟对学生有“暗示”作用。有的学生家长、有的教师吸烟,自己吞云吐雾,满身烟味,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缺乏说服力。在我当班主任的班级,我们发起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戒烟的倡议,师长率先垂范,丢掉香烟,并让深受香烟危害的成人给学生做报告,介绍吸烟的危害,规劝同学切莫沾染。一位学生家长在客车上吸烟引起火灾,烧伤乘客五名,客车报废,造成经济损失二十多万元,学生家长谈及此事声泪俱下,追悔莫及。学生听后,触动很大。

学生吸烟隐蔽,不容易被发现。我们采取“望、闻、问、查”的办法来发现吸烟的学生。望,就是观察,看牙齿看手指是否有色,熏黄了的可能吸烟;看衣服,经常烧有小洞的可能吸烟;闻,闻烟味,在学生住室和一些隐秘的角落,吸了烟可以闻出来。学生刚刚吸了烟,也带有烟味,容易发觉;问,经常问一问学生,问一问家长,学生有无买烟的行动,在经济上花钱方面有无反常举动;查,进一步检查证实。查实学生吸烟,有了第一手资料,工作起来有说服力,有针对性,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

吸烟的滋味曾经自认没有吸烟的“天分”,那是在年轻的时候。

那时,我在《人民日报》上夜班。前半夜还好,每到午夜过后往往身不由己困乏频袭。同事们见此情形时常关切地递来一支香烟:“吸一支吧,解困的良药。”我通常不信,偶尔接过一支,常常是没吸两口就眼睛呛得流泪头脑更加昏昏,于是解嘲说:“看来我是天生没有吸烟的天分与福分。”同事摇头,我也只好懊恼地掐掉那刚点燃的香烟。

一阵文革的风雨,我被发配到内蒙古的边陲小镇陕坝。两年后调入《巴彦淖尔报》编副刊。不久,一批批知识青年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来到这里“改天换地”。

初来时大多慷慨激昂决心“扎根革命”,久了,落寞中不免纷纷寻找出路。出路之一就是给报社投稿。因为按兵团常规,谁见报率高,谁就有可能升学、提干。既然目标皇皇,来投稿者几乎如朝圣一般。那时民风尚淳,知青们几年收入,大抵靠家里接济,十七、八岁的孩子省吃俭用掏尽腰包买一包香烟也算朝拜编辑们过得去的进见礼。往往他们进门就掏烟递烟。我说不会吸,他们始而不信,继尔就眼巴巴望着我,递烟的手始终不肯缩回。似乎我吸了那烟他的稿子就有望刊出,他的皇皇目标也就接近一步。出于同情与怜惜,我开始接受他们的烟。久了,与妻说起此事,她也深表同情,于是或我或她总要替我买包香烟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以便同这些来投稿的知青们有往有还,这样,一可安慰他们惶惑的心,二可免沾孩子们的便宜。可即使如此,我还是并无烟癖,倒不是洁身自好,实在是无此“天分”。

80年代初叶,随着国运昌隆,我和妻也就举家迁京。

不想,一年以后,妻携儿女去美探亲时竟定居那里。此后,每每黄昏,看着满街人流急切回家的身影,我则凄凄惶惶不知身归何处。我怕回家,于是骑上那辆自行车踯躅街头。累了,又想回家。回家做什么?吸烟。似乎这烟能喷出种种无奈,似乎这烟能带来所有期冀的温馨,我成了一个地道的烟民。

于是脸上发黯,于是患了胃炎、食道炎、慢性咽炎,于是带着满身浓烈的烟味……去年暑期,妻带着已经成人的儿女回京省亲,儿子见我吸烟往往沉默着、阴沉着脸;女儿见我吸烟就半撒娇半规劝地边喊“好臭”边猛劲扇手;妻则皱皱眉头轻轻说:“戒了吧,为了我们……”我不愿向他们说出这吸烟的经历,我陷入吸烟的尴尬,我想戒烟。

吸烟故事在农村插队时,学会了抽烟,那时的老乡,口袋空空,手里只有烟袋锅子,见面就让烟,还说:“哪有后生家不抽烟的?”为了不让人说自己是个“娃娃”,便学着抽烟,逐渐就会了,有时没烟了,就到老乡家随手抓一把烟叶。

但回北京探亲时,那是不能抽的,因为家里人会说你没学好。

后来进工厂当了工人,已有些烟瘾了,尤其是上夜班,不抽烟是钉不住的。那时闹过一阵地震,晚上,伙伴们在地震棚横七竖八地躺了一片,我甩出两包“隐藏”多日的好烟,赢得了一阵欢呼。当时的人们,心中有些隐隐的惆怅,伴着飘散的烟雾,竟勾出一些深沉的话题。

回北京上了大学,又来到母亲身边,许多事情又让母亲管起来,“你能不能把烟戒了?”这句话在我耳边不知念叨了多少遍,我口中连连称是,但颇有一副“儿大不由娘”的样子,虽抽的不多,口袋里的烟却从未断过。

好不容易操持出自己的家。起初夫人很随和,只要能跟她聊天,并不管我抽烟,顶多把窗户开个缝,接着聊起来。儿子出世就不一样了,人家掌握了“被动吸烟”理论,常常给我上课,当然我也挺自觉,在家里收敛了许多。有了两居室,自认为有一间屋于是自己的,抽烟便有些无所顾忌,于是引来了夫人的“不满”,待到儿子学会了说话,又多了一个帮腔儿的。我终于悟出:抽烟是一件自己得意、那人讨嫌的事。

但这种得意却付出了代价。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颈椎有了毛病,加上抽烟,常常头晕,厉害的时候,感到原来头脑里的信息都变成了烟雾,这可坏了,尚未老年,倒先“呆痴”了。于是,一边治病,一边“戒烟”,居然有些好转。近来,吸烟人多了一个话题:北京要限制吸烟了。我想:抽了这么多年烟,这个说,那个管,都是我行我素,到意识到吸烟有害,一时半会儿又戒不了,现在,先靠法律限制,少抽些烟吧,人到中年,保命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