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4625200000057

第57章 传染病的克星——青霉素

第六章第三节传染病的克星——青霉素

很多人对青霉素并不陌生。在现代医院里,青霉素是一种非常普通而常用的药物。 然而,

有谁知道,就在几十年前青霉素还是价值千金的名贵药品。那时流行着许多传染病,如猩红

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等,这些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 生命。由于没有有效的

治疗方法,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病人悲惨地死去。但是,青霉素的发现,给那些在

种种传染病折磨下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霉素的发现开辟了全世界现代

医疗革命的新阶段。

青霉素是第一种有效实用的抗生素。表面看来,这一重大的医学成就的取得是多么偶然,

多么不可思议,甚至在弗莱明自己的报告中也称之为一个偶然的机遇。其实,早在1911年,

里查特·威斯特林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答辩的博士论文中记载过特异青霉,经鉴定证明那就是

弗莱明发现的青霉产生菌。遗憾的是,威斯特林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从而没有发现

它的抗菌作用。如果人们知道这些,就不能不承认,这一偶然发现之中其实也包含着某些必

然的因素——弗莱明的个人的性格和研究活动特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战争几乎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轨道。弗莱明以中尉军阶参加了英国

皇家军医部队。他在赖特上校的领导下,到法国的布洛涅建立了一个战地研究实验室,参与

研究并协助治疗协约国伤员所患的传染病。在血与火的战场上,人的血肉之躯是挡不住

那无情的炮火的,伤员越来越多。尽管伤员们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布洛涅,可是由于战场

上卫生条件极差,当伤员抵达时,伤口常常已经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到血液,再高明的医

生也无能为力了。站在那些受了感染的伤员中间,站在那些痛苦不堪和濒临死亡的人们中

间,作为一个医生,不仅不能帮助伤员解除痛苦,而且还得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渴望生活的

伤员,一个个被迫投入死神的怀抱,弗莱明真是心如刀绞。渐渐地有一个想法在弗莱明的心

里树立起来,那就是一定要发现一种能够杀死那些病菌的药物。正是医生的责任感促使弗莱

明在1919年退伍后,又回到 了圣玛丽医院研究抗菌物质。

弗莱明是一个非常有创造性和想像力的人。他在工作中从不墨守成规;相反,常常做出

一些在别人看来十分古怪的行为。就在这貌似随意的研究过程中,他的试验不断取得有价值

的突破。发现青霉素的重要前提——溶菌酶的发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那是1922年的一天,还是在那间乱七八糟的实验室里,弗莱明正在观察着培养皿中的菌

种。他患着感冒,鼻塞得很不舒服。忽然,他灵机一动,取了一点自己的黏液加到一个培养

皿中。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黏液周围的微生物几乎立刻就被溶解了。显然,黏液中有什么东

西对某些细菌有致命的作用。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活跃的物质是人体抵抗由空气传播的病菌

的天然防御物的一部分。因为它像酶,能够消灭和溶解细菌,弗莱明便把它命名为溶菌酶。

后来,在V·D·阿里森的合作下,弗莱明等人不仅在人的血清、眼泪、唾液和牛奶中找到了

溶菌酶,而且在白血球、蛋白和萝卜汁等完 全不同的物质中也找到了溶菌酶。虽然溶菌酶

在抵抗更危险的病菌方面并不那么有效, 但是,它证明了抗菌物质是如何起作用的。因此

,不能否认溶菌酶的发现是抗菌类药物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为弗莱明的深入探索

指明了方向,鼓舞他去发现作用更大的抗菌物质。

人们不难发现,溶菌酶的发现出于一个偶然的想法,而青霉素的发现开始于一个机遇性

的观察,难道这些事情的发生纯属巧合吗?青霉素发现以后,弗莱明曾应邀参观美国的一所

实验室,那座现代化的实验室中窗明几净,各种仪器摆放整齐有序。当时弗莱明曾幽默地说

:“如果我的实验室也这样现代化,我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青霉素。”这话非常耐人寻味,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也许会有所感触。

1929年 2月13日,弗莱明向伦敦医学院俱乐部提交了一份关于青霉素的论文。在这篇文

章中,他阐明了青霉素的强大抑菌作用、安全性和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弗莱明不懂生化

技术,无法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只要纯品青霉素不能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出来,就无法

在实际中应用。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即使对于专门的生化学家来说,提取青霉素也是一

个重大的难题。也许正是由于当时提取的青霉素杂质较多,性质不稳定,疗效不太显著,人

们才没有给青霉素以足够的重视。弗莱明并没有失掉信心,他坚信青霉素的发现是有价值的

,总有一天人们将不可避免地要用它的力量去拯救生命。因此,他没有轻易丢掉所培养的青

霉菌,反而耐心地把它在培养基上定期传代。

青霉素应用之初,不仅一般人对它表示怀疑,就连多数医务工作者也不相信它的药效。

当问及人们在传染病发生时是选择青霉素,还是选用磺胺药时,多数人往往回答:我们任何

时候都欢迎磺胺药。直到1944年,英美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 2 战场,开始大规模

地同德国法西斯作战,受伤的士兵越来越多,对抗菌药物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次战役

中,磺胺药虽然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医治重伤员方面效果却不够理想。而为数不多的青霉

素却填补了磺胺药的空白,在医治重伤员时显示了威力。活生生的事实,使得医护人

员不能不对青霉素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青霉素在治疗战伤方面的奇妙作用,引起了军事

指挥人员的关注。就在诺曼底战役中,一位陆军少将由衷地称赞道,青霉素是治疗战伤的一

座里程碑。

在军方的大力支持下,青霉素开始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美国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的一

家工厂生产了第一批青霉素,但产量少得可怜。因为青霉素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为保证青

霉的良好生长,必须向培养青霉的营养液中输入灭过菌的空气。否则,辛辛苦苦生长起来的

青霉和它的青霉素就会报废。要使一个玻璃瓶中的营养液获得源源不断的原菌空气已是大费

周折了,而工厂中一个装了成吨营养液的发酵罐如何获得纯净空气的供应将是更困难的事情

青霉素大量应用以后,许多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诸如曾是不治之症的猩红热、化脓性

咽喉炎、白喉、梅毒、淋病,以及各种结核病、败血症、肺炎、伤寒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抑

制。那些染上严重疾病的人们心中又有了希望,眉间又有了笑意,生命又有了依托。

青霉素奇迹般的疗效,迷住了几乎所有的人,促使人们在世界各地到处寻找新的抗菌物质。

一时间,许许多多医药工作者纷纷来到污水沟旁、垃圾堆上、田野之中,采集样本,筛

选菌种。终于在1943年,俄国出生的生化学家瓦克斯曼博士发现另一种有效的抗菌素——链

霉素。这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之中的微生物所产生的物质。这种新药可以有效地治疗包括肺结

核在内的一些疾病。不过它的毒性却大于青霉素。此后,在短短二十余年内。人们又陆续地

发现了氯霉素、金霉素等数十种各有功效的抗菌素。 抗菌素的广泛应用,不仅充分地展示

了它的神奇的功效,同时,也尖锐地暴露出它的问题。在全世界服用青霉素总数超过亿剂后

,青霉素引起了第一例死亡。后来,人们发现,多达10%的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而且某

些细菌逐渐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

尽管如此,青霉素的偶然发现仍然是人类取得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为表彰弗莱明等人

对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三人。从印度

到南北美洲的各国政府和学术机构,纷纷公开授予弗莱明各种荣誉称号。 然而,弗莱明始

是个谦虚的人。1955年 3月他死于心脏病前不久曾说过:“我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人们都

热切地对我表示感谢,说我挽救了他们的生命。我实在不懂得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做。大自然

创造了青霉素,我只不过是发觉了它的存在。”这是多么感人的朴实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