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4625000000052

第52章 树木奇观

第二篇第十六章树木奇观

蕨王之王——树蕨

距今2~3亿年前,地球上的陆生蕨类植物发

展得十分迅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躯体巨大的蕨类

植物,例如封印木、鳞木、芦木、树蕨,它们丛生于温热

地带,密集成林,组成了沼泽森林。可是到了中生代末

期,由于地球上气候干燥,它们中的绝大部分绝灭了。

现在,如果我们再想看看30米以上的高大的蕨类植物

的模样,只能从化石中去寻找。现今世界上存在的蕨类

植物中,体型高大的已寥寥无几。目前还能看到的高大

蕨类植物,就是树蕨,它高达20~25米,南太平洋诺福

克岛的热带森林里就有这种植物。

树蕨长得很怪,不像高大的种子植物,树干纤细没

有分枝,上面布满了六角形的斑纹。坚实的纤维质的树

干中没有实心的木质,枝干顶端长有很大的叶子,分两

行或数行排列,远远望去,很像长长的大羽毛立于树

顶。叶子的背面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黄点,那是树蕨用来

繁殖后代的孢子,在每一个孢子中孕育着小树蕨的生

命。每棵树蕨能产生几十亿、几百亿、几万亿个孢子,孢

子成熟以后被风吹走,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就可以长

成小树蕨。

我国西双版纳的勐养自然保护区的沟谷地带也有

树蕨生长。已经发现在大勐乡的勐宋村有成片的西双

版纳独一无二的树蕨林。这里生长的树蕨,身材没有诺

福克岛上的树蕨那么高大,只有10米左右,叶片长达

1~3米,三回羽状分裂,它们跟周围的阔叶树相比,就

显得很矮小了。别看它们的身材没有周围乔木那样高

大,但它们都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它们祖祖辈辈已在这

里生活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以至上亿年了。

现存的蕨类植物中,高大乔木并不多,大多数是草

本植物,而且个子都很矮小,假如让现有的蕨类植物排

一下队,那么,树蕨就是蕨中“巨人”了,当然“现代蕨

王”的皇冠非他莫属了。

长寿的百岁叶

非洲西南部靠近海岸的狭长沙漠地带中,远远望去,零零落

落地生长着一些像大树桩一样的东西,它就是“百岁叶”

。在植物王国中,它是最长寿的叶片。

百岁叶外形极为独特。像树桩一样的东西是它的茎,高度不

超过30厘米,然而却很粗,直径可达60厘米。因为它的茎年年

在加粗,往往在中间浅裂为二。百岁叶一生只有两片叶,能生长

100多年,所以叫它“百岁叶”。

百岁叶的两片叶为革质,生长在茎顶部的边缘上,左右分开,

仿佛是两条宽阔的皮带。叶子靠近茎基的部分不断生长,显得较

厚较硬,叶梢部不断破坏,显得很薄很软,而且分出许多丝丝绺

绺,好像流苏垂缨。叶子一般长达2~3米,最长可达7~8米,宽

约30厘米。整个叶子只有叶基部为绿色,执行光合作用。

百岁叶雌雄异株,年年开花,苞片鲜红色,种子有翅,能乘

风飞散,传播后代。

说来奇怪,一般沙漠植物的叶片多为针状,叶子有退化的趋

势,而百岁叶却长大,又可长命百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百岁

叶的根又长、又直、又深,能充足地吸收地下水,加之生长在海

边,潮湿空气带来的湿气也使其不致干死。因为既能得到地下水,

又能沐浴潮气,所以不怕干旱,能长期存活下来,一年四季都可

保持活跃、旺盛的姿态。

百岁叶深受人们喜爱,亦称百叶兰。其实,它绝不是兰花,

更不是兰科植物,而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古老植物——裸子植物,属

百岁叶目、百岁叶科、百岁叶属。此目、此科、此属,目前仅知

道百岁叶一种,真是植物王国中的“独苗”了。

百岁叶也是一种活化石。

活火山脚下的大栗树

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埃特纳火山,海拔

3 340米,是欧洲最高的活火山。这座火山自公元

前475年大喷发以来,一直没有安静过,仅公元

1500~1669年就记录了71次喷发,以后到1971

年又喷发了38次。然而火山喷发所带来的灾难和

恐惧却没有阻止生命的进程。相反,大量火山灰使

山坡上和山脚下土质肥沃,草木葱茏,在埃特纳火

山海拔900~1 980米的中段地带,生长着茂盛的栗

树、山毛榉、栎树、松树和桦树,景色十分秀丽。

山麓则果园遍布,葡萄、油橄榄、柑橘、樱桃、苹

果竞相生长,果农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尤其是

山脚下一株陪伴着这座喜怒无常的火山度过了上

千个春秋的极为粗大的桑树,不但没有被一次次的

火山喷发吞没,相反却充满了勃勃生机,令络绎

不绝的观光者叹为观止。

关于这株栗树还有一段有趣的逸事。中世纪

时,西西里岛曾一度被西班牙的阿拉贡王国统

治。据说有一年夏天,阿拉贡王带了百余名随从

骑马来到埃特纳火山脚下巡行,突遇大雨,附近又

没有可避雨的房屋。正巧不远处有一片“小树林”,

于是国王带着手下疾驰而至。原来,刚才见到的树

林,只不过是一株巨大的栗树。这株栗树的树干极

粗,大约要30多个人才能合抱,树冠枝繁叶茂,

如一把天然巨伞,居然将阿拉贡王及手下的百余名

骑手全部遮住。从此,这株护驾有功的栗树就出了

名,被誉为“百骑大栗树”。

“百骑大栗树”究竟有多粗呢?据1985年版

《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1972年对这株栗

树测量的结果为:树干周长509米,在世界最粗

的三棵树中,“百骑大栗树”位居第二。另两名是

墨西哥东部瓦哈卡州的一株墨西哥落羽杉,树高

488米,距地面152米处树干周长381米;非

洲大陆上的一棵猴面包树,树干周长达549米。

“百骑大栗树”的正式树种名称叫欧洲栗,又

称甜栗,是欧洲的乡土树种,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

也有分布。它的坚果可食,木材优良,可做建筑、家具、细工木用材。

独木长成的树林

谁说独木不成林?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片茂密的森林可由一株

巨大的榕树形成,树身周围许多粗细不等的树干纵横

交错,共同支撑着巨大的树冠,苍苍莽莽,浓荫蔽日,谁

也分不清哪是主干哪是支干了,简直是一片大森林。

在孟加拉国的杰索尔地区,有一片闻名世界的榕

树独木林。这棵大榕树,据推测已有900多岁,6 000多

根树干亭亭玉立,树高约40米,树冠巨大,投影面积达

42亩之多。据说,过去曾有一支六七千人的军队在这棵

大榕树下乘过凉。

榕树为什么能“独木成林”呢?榕树生活在高温多

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枝叶繁茂,终年常绿。它的树干

长了许许多多的不定根,有的悬持半空,有的已插入土

中。这些不定根刚刚形成时,由于它们都在空中,因此,

也叫气生根。榕树的气生根有粗有细,粗的如水桶,细

的似手指。新长出的气生根较细,以后越长越粗,形成

一根根很粗很粗的树干。

那些扎入地里的气生根共同支撑着巨大的树冠,

一棵大榕树的气生根,少则百条,多达千条。这些能支

持树冠的气生根,人们也叫它支持根。

一棵榕树由小树长成大树,随着气生根的增多,从

土壤中吸收的养料也越来越多,树冠也越长越大。因

此,几百年的大榕树变成了一片大森林。

榕树除了具有特殊的气生根以外,还有露出地面

的巨大板状根,每棵大榕树,一般都有3~4米高的板

状根。

热带生长的榕树,一般都非常高大,可以达到

20~30米,树干直径可达十几米。

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