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4625000000046

第46章 千姿百态的无脊椎动物

第二篇第十章千姿百态的无脊椎动物

出国的环卫员——屎壳螂

屎壳螂的学名是蜣螂。因为它专门和

粪便打交道,故有屎壳螂之称。屎壳螂头的前面特别宽,上面还

长着一排坚硬的扁齿,很像一把种田用的圆形钉耙,屎壳螂就是

用这把钉耙来清扫动物的粪便,获得清洁工的美名。

屎壳螂在空中飞舞,寻找动物的粪便,找到粪便后,它就从

边缘切割,切下的粪便不大不小,恰好为屎壳螂的体力所能推

动。它把粪便压在身体下面,用三对足搓动,经过反复的搓、

转,然后滚成球形。这时,雄的在前面拉,雌的在后面推,碰上

障碍物时,后面一个便低下头来,用力向前顶;把粪球滚到土壤

松软的地方(图2-7)。接着就用头和足挖个洞,在粪球上产下许多卵,再

把粪球推到洞中掩埋起来,为它们的子孙储备了足够的粮食。

有趣的是,澳大利亚的屎壳

螂只爱吃袋鼠的粪,牛粪不合它

的胃口,从不愿问津。为了清除

牧场上堆积如山的牛粪,1978

年澳大利亚特地从我国引进10万只嗜吃

牛粪的屎壳螂,让它们在那里安

家落户,接种传代,帮助吃掉牛

粪,净化草原。

屎壳螂不但是出色的清洁工,而且还是活的“晴雨计”。屎

克螂只有在好天气到来之前在空中飞翔,如果天要下雨,屎壳螂

不但不飞,而且早早地躲藏在粪便下面的洞里。天气变好了,它

就会嗡嗡地到处飞翔,好像在告诉人们,天不会下雨了。

珊瑚漫谈

为什么只有在温暖的水域中才能形成珊瑚礁呢?因为在寒

冷的水域中,碳酸钙的溶解要比在温暖的水域中快得

多,这足以说明为什么巨大的珊瑚虫群体——珊瑚礁

仅仅在热带水域中形成,而在比较寒冷的水域中只有

一些珊瑚虫单体。

另外,单细胞藻类供给珊瑚虫碳酸钙,并摄食珊瑚虫生命

活动的排泄物,而单细胞藻类的繁殖需要光。这种藻生

长的最佳深度是4~5米左右。如果海水清澈,在45米

的深处它们亦能繁殖。适应珊瑚水螅体生存的温度范

围为14℃(从18℃到32℃),但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

25℃到30℃。珊瑚虫在27‰~40‰的盐度中生长,因

此在大河河口附近没有珊瑚虫。

珊瑚虫用触须上的刺细胞麻痹微小浮游生物,然

后用这些触须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那么,有没有

什么动物是以珊瑚虫为食的呢?它就是“荆冠”海星。

“荆冠”海星破坏珊瑚礁。这种海星从1966年起突然开

始迅速地繁殖起来。到1969年破坏了大堡礁和太平洋

其他地区几百平方公里的珊瑚礁。“荆冠”海星在两年

中毁坏了关岛西北部90%的珊瑚礁带,长达36公里。

“荆冠”海星呈大圆盘状,直径可达40~50厘米,从圆

盘向外伸出许多辐状肢。“荆冠”吃活珊瑚虫。它把自己

的胃蒙住珊瑚虫,摄食活珊瑚虫,就如此地消化了珊瑚

虫。珊瑚水螅体的骨架随着被折断了,珊瑚礁也就被毁

坏了。

蠕虫和蜗牛钻空珊瑚,引起珊瑚水螅体死亡。还有

一种海绵变种能够溶解珊瑚。很多鱼类以珊瑚虫为饵

料,咬断礁块,摄食珊瑚水螅体。鹦嘴鱼用自己的尖

“嘴”啄断珊瑚群。体重24公斤左右的撞击鱼用头部打

断珊瑚,它一年要吃几吨珊瑚虫(图2-8)。

蜘蛛中的巨人和寿星

据目前所知,全世界共有蜘蛛35 000多种,它们大小悬殊,雌雄有别,构成生物世界中

一支强大的节肢动物家族。

其中最大的蜘蛛是南美洲的食鸟蛛。这种巨蛛因捕鸟而得名,大小像拳头心(5厘米),最喜

欢在树丛中织网,以网来捕捉鸟类。

南美洲的热带丛林,是全身披毛的食鸟蛛栖息的理想故乡,这里昆虫多,鸟禽多,正是巨蛛

捕食的好地方。

这种蜘蛛织在树枝间的网,具有很强的黏性。据昆

虫学家研究,它是由蜘蛛腹后端吐丝器上的千余孔中

喷出来的,黏液含有氨基酸,主要为丙氨酸和甘氨酸,

由丝纤蛋白质所构成,一遇空气即变成硬丝,一个多根

细丝合并后也只有人的头发丝十分之一粗。

然而就是由这种细丝纵横交织成网,能够把青蛙、

小鸟、蜥蜴和其他昆虫粘住,网的结实程度,足可经得

住300克的重量。

橙黄色的食鸟蛛一般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隐藏

在巢穴和树根间。当虫、鸟落入蛛网后,它就迅速爬出

来,分泌毒液把猎物毒死。

有时人被食鸟蛛咬伤了,也会感到疼痛难忍,中毒

而死。

有一次,英国某小镇发现了一只

吃鸟的毒蜘蛛,这只毒蜘蛛的身躯和脚上都长满毛,张

开两足长10英寸。英国当局为消灭这只食鸟蛛,竟出

动警察,四处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