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苏武牧羊》浅析
歌曲《苏武牧羊》(初中《音乐》第三册)以悲壮的音调描述了西汉民族志士苏武在匈奴牧羊的艰苦、悲凉的处境,歌颂了苏武卓绝的节操,表达了人们对苏武赞美之情,是一首歌唱民族气节、歌唱爱国主义的颂歌。
《苏武牧羊》的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根据《汉书·苏武传》(班固著)记载,当时汉与匈奴不断征战,双方都扣留对方使者。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由于匈奴单于放了汉使,汉武帝也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位号,持着代表大汉的旄节,护送匈奴使者回国。到了匈奴,恰此时有人在匈奴谋反,而跟苏武同行的汉使张胜又与谋反的策划者有关联,因此谋反被单于平息后,连累苏武被扣留。单于威胁诱降,张胜降服,苏武宁死不屈,两次想自杀报国,都被人劝阻。此后,单于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窖中,断绝其生活供应。苏武饮雪吞毡,几天不死。单于又把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几年以后,又派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说降,苏武毫不动摇,坚决拒绝。以后苏武就一直在荒无人烟的北海边持节牧羊。直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苏武才被释放,仍持着那根旄已落尽的节回国。
《苏武牧羊》歌词的结构形式是总起分述。首句“苏武留胡节不辱”是总起,也是全歌的中心思想所在。接着分两段描述。整首歌词生动、具体地表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与人生的准则:头可断,血可流,民族气节不能丢。“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折磨了19年,也未曾使大汉的尊严、民族的气节受到半点亏损。这样高贵的品德、卓绝的节操,怎能不“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苏武牧羊》的音乐,属我国五声徵调式。词曲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很好地表现了歌词的主题。旋律开头的一个乐句,以四、五度的跳进和主要是下行级进的旋律,加上词曲结合的一字一音,使得音乐深沉有力,情绪悲凉,高度赞颂了“苏武留胡节不辱”的崇高气节。此后是分节歌。它的旋律是根据开头乐句变化发展而成。分节歌一开始在全曲的最高音区上,展示了冰天雪地、北风凛冽的自然境界。接着音乐在不断起伏的波浪式进行中逐渐低落,描述苏武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在对故土、亲人的无限思念中度过了这漫长的岁月的。在分节歌的第三乐句后半句,出现最低沉的音调,仿佛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苏武不幸遭遇的深深的感慨和深切的同情。紧接着音乐运用调性色彩对比,表现了苏武虽然受尽折磨,但决不向敌人屈服的坚定意志。最后一乐句,又转回原调,再次表达了人们对苏武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使全曲由变化达到统一,首尾呼应。
《苏武牧羊》这首歌悲凉、壮丽,情意绵绵,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催人泪下,又给予人力量,大长了民族的志气,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歌曲《抗敌歌》
抗敌歌黄自、韦瀚章词,黄自曲。作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两个月,黄自和上海国立音专爱国师生到浦东一带为东北义勇军募捐,作词并谱写了这首我国最早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合唱作品(第二段歌词由韦瀚章补写),响亮地喊出了“抗日”的口号(它原来就叫《抗日歌》,后因国民党禁言抗日才改名),并把“四万万同胞”作为“中华锦绣江山”的“主人翁”加以歌颂,表现了鲜明的爱国民主倾向,因此很快成为社会上广为传唱的曲目。这是一首进行曲体裁的分节歌,以对比性的两个乐段构成单二部曲式。第一乐段的合唱采用主调写法,音调豪迈肯定,领、合声部的一问一答,使人联想到群众集会上进行宣传鼓动的热烈场面;第二乐段开始时的合唱改用模仿复调写法,造成一呼百应的效果,斩钉截铁的音调和紧凑有力的节奏,显示了人民群众同仇敌忾、誓死报国的坚定意志。在全曲主旨所在的“努力杀敌誓不饶”一句上,出现破格的旋律进行,造成全曲的高潮,表现了不可遏止的民族义愤,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管桦词,瞿希贤曲,发表于1958年。是一首诚挚感人的叙事歌曲。歌曲为带有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曲调委婉、安静、节奏舒缓、沉稳,生动地描绘了歌词的意境:月色下谷堆旁,孩子们围坐在妈妈身边,听故事的情景。第二乐段旋律有较大的起伏,音程的大跳、切分节奏的运用,以及相似音调的多次重复,加深了妈妈悲愤控诉的情绪。当歌曲再现第一乐段的旋律时,音乐显得更加优美、宁静。在一种新社会的幸福感涌上孩子们的心头时,结束了全曲。
歌曲《我们的田野》
我们的田野管桦词,张文纲曲。这是一首抒情的儿童合唱曲,原是组歌《夏天旅行歌》中的第三首。因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后成为一首独立的抒情独唱曲。二十多年来,它始终被公认为儿童抒情歌曲的优秀作品,并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流传较广,至今传唱不衰。歌词本身是一首极其优美的抒情诗,犹如一幅清新的水彩画,把祖国的大自然描绘得引人入胜,由此唤起孩子们从小热爱美丽的祖国,长大开发丰富宝藏的热望,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主义思想的种子。这首起承转合四个乐句的一段体歌曲,采用类似“鱼咬尾”(或称“连环句”)式的旋律发展手法,既使音乐素材集中、简练,又造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叹语气,仿佛在赞叹不已地倾诉着:“啊!祖国多么美,多么美!”整个旋律起伏度较大,与所要表现的无边的田野、翻滚的稻浪、翱翔的雄鹰等形象十分吻合。合唱声部用哼鸣烘托,更增添了歌曲的抒情色彩。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乔羽词,刘炽曲。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个问句:“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了幸福的生活?”巧妙地点明了歌曲的主题,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真挚情感。
全曲的音乐优美抒情,富于动感。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将人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画境之中。歌曲第二部分开始两个小乐句,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用力划桨,轻舟前驶的情景。最后,全曲在变化再现的乐句中结束,使歌曲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此歌不长,然而层次分明、素材集中。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题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于1958年元旦献映后,合唱《祖国颂》随之在群众中流传。这首F大调的单乐章合唱曲可分为A、B、A三个部分。A段开头是领、合形式的乐段,旋律缓慢、开阔。中段的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调式和旋法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间奏之后,B段又以领、合形式在d小调上唱着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展现了祖国大地一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象。再现的A段略去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
走向大自然
——歌曲《乡间的小路》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台湾乐坛上掀起了一个称作“校园歌曲”的运动。它使台湾流行音乐的风貌为之一变,一时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通俗歌曲。这些歌曲在80年代影响了大陆,几年间传唱于大江南北。
台湾“校园歌曲”开始兴起于1973年前后,起初叫做“中国现代民歌”,是由一批大专院校学生中的业余音乐爱好者提倡起来的。他们纷纷自己作词,自己作曲,穿着朴素的学生服装,手拿一把吉他登台演唱。至1977年,台湾新力公司举办“年轻人创作演唱”的“金韵奖”比赛,遂统一到“校园歌曲”这一名称上来。这类歌曲的创作者是年轻人,演唱者是年轻人,听众主要也是校园中的青年学生,因此也被称做“青年歌谣”。
许常惠教授在《台湾音乐史初稿》一书中这样分析台湾“校园歌曲”产生的社会背景:“到了70年代,由于台湾工商业的发达,社会上物质生活的提高,随着新的传播媒体如电视、录音带、录影带的发展,通俗歌曲普及起来。于是流行歌曲的风格换新了,有追求美国新潮流的所谓‘校园歌曲’的,有所谓‘摇滚歌曲’的……可以说达到空前盛况。
20世纪70年代前期正是邓丽君等歌星在台湾走红的时候,她们的演唱柔媚徐缓,浅吟低唱,很快引起了一些知识分子的反感,认为都是无病呻吟的靡靡之音。“校园歌曲”正是为抵制和改变这类风格而形成的一个创作、演唱相兼的青年音乐群体。他们的清新纯朴的作品对台湾流行音乐中的颓废风气无疑是一种对抗。从总体风格来看,“校园歌曲”受美国“乡村歌曲”的影响比较明显。
最初的“校园歌曲”的创作者有杨弦、罗大佑、李双泽等一批年轻人,代表作品有《乡恋》(杨弦)、《少年中国》(李双泽)、《童年》(罗大佑)等。叶佳修也是台湾“校园歌曲”创作中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乡间的小路》就是一首典型的“校园歌曲”。
《乡间的小路》以极其清纯、自然的民歌音调,唱出了一幅农村生活的安祥的图景。第一段音乐四句,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民谣体,旋律中也揉进了一般青年歌曲的活泼节奏。这一段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牧童吹着竹笛引老牛缓缓归去的田园风光,其意境类似贺绿汀的那首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
《乡间小路》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高潮在对比性的中间段,这里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节奏也更为急促,表现了“走在乡间小路上”的主人公的悠闲、得意的心境:“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第三段是第一段词曲的完全重复,全曲在获得前后呼应的平稳中缓缓结束,牧童的笛声也慢慢远逝,留下了隽永恬美的回味……《乡间的小路》以歌唱乡间生活、歌颂自然风光为题材。这是台湾“校园歌曲”与别的流行歌曲不同的一个方面,这也反映了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的台湾人对于宁静、清新的乡间生活的留恋的心态。叶佳修还创作了《赤足走在田埂上》,《踏着夕阳归去》、《外婆的澎湖湾》和《大自然的限时信》等同类题材的歌曲。他从小生活在台湾东海岸花莲县的乡下,早期的这些“校园歌曲”,可以说都是以他的花莲故乡的生活为背景而创作的。
“校园歌曲”是台湾流行音乐建立自己的风格和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以其独特的风貌在台湾乐坛风行了10来年,到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受到商业化的污染,开始逐渐变质而失去了原有的艺术光彩。
脍炙人口民歌《阿里山的姑娘》《阿里山的姑娘》是我国台湾省阿里山地区高山族的一首久负盛名和脍炙人口的民歌,相传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阿里山的姑娘》是一首五声音阶羽调式的歌曲。表面上一看,它的结构似乎很简单,因此,曾经有人把它误认为是一首带扩充部分,变化重复的长一段体结构的歌曲。其实不然,当你综观全面,并仔细分析时,它是一首带引子部分的三段体结构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段落结构的公式应该是‘ABA’。歌曲的引子,是采用变化发展第二乐段的基本素材,并外加两个简短的呼唤性衬句组合而成的。歌曲的第一乐段,是由两个基本相同的小乐段组合而成的,其中,前面15个小节是主体部分(即前小段),后面10个小节是前小段的变化重复(基本相同)。歌曲的第二乐段,是以衬词为乐句组合而成的乐段,表面一看,它好像不成乐段,其实不然。歌曲的第三乐段,是本歌曲第一乐段中后面一个小乐段的变化重复。
从旋律上来看,第二段(B)在音高上与前后两段形成明显的音势对比,前后两段的音高较低,中间段的音高较高(特别是在乐段开始处的两个小节)。从节奏上来看,中间段(B)在节奏上与前后两段形成明显的对比,前后两段的节奏较舒展,中间段的节奏较紧凑。采用由衬词为乐句组合而成的乐段,这在歌曲的写作中,是不多见的,《阿里山的姑娘》则是其中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