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的24个悖论
46248100000026

第26章 买椟还珠悖论——人才如酒,一样怕巷子深(1)

职场中大都强调能力的重要性,却不知有时候职场中你的形象也很重要。那些注重提高能力,不注重提升自己的职场形象的人,往往都会败走职场。职场中的能力与形象好比“珠”与“椟”的关系,古时候就有买珠还椟的故事。

从前,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一次他在游历各国途中获得了一颗非常漂亮的珍珠。楚人决定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以后好卖个好价钱。

于是,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兰木,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精美的金子,然后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香。还花重金让人在盆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精致的花纹,镶上漂亮的装饰。最后,盒子成了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楚国人到市场上不久,他手中的盒子就吸引了很多人。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远处走。可是没走多远他又回来了,楚人很纳闷。只见那个郑人将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自己只拿了一个空盒子走了。

这个成语故事讲的就是“买椟还珠”。人们常常用这个来讽刺有的人只重外表而不重视实质,做了舍本求末的买卖。越来越多的企业招人很注重气质和形象,似乎招聘的人能力大小不太重要了。其实,个人的气质形象代表着公司的形象与一定的文化定位。当然招人不能只看外表,重要的是内在和所拥有的技能以及为企业做出多少贡献。商品质量好,当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如果它的包装差,这质量就连带着会大打折扣。尽管两者也许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好包装会抓住人们的眼球。如同长得漂亮的人会吸引别人的注目一样的道理,一个穿着邋里邋遢的职员,相信没有哪个上司或老板会对他有好的印象,予以提拔。职场员工就像是一件被推销的商品,更多的人还是在关注包装。当然这种观点与“酒香不怕巷子深”相背离。

员工形象,是指员工在与他人交往中,留给他人的基本印象和总的评价。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言人,良好的形象是一种服务、一种宣传,也是一种品牌、一种效益,更是一种文化。企业员工的形象应该是:整洁端庄,热情真诚、端庄大方、精明干练。这三个形象特点,往往先是体现在企业员工的气质、服饰和容装上。员工的气质是一种灵性——个人如月只靠化妆品构成,生命必定是空白的,气质是一种智慧——智慧在一点点雕琢着一个人,塑造着一个人。一不经意的动作,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气质是一种个性——她蕴藏在差异之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拥有与众不同的韵味,成为一个让人一见难忘的人。气质是一种修养——在城市流动的喧嚣中,保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宁’与“静”,面对人间沧桑,你会坦然一笑。气质一旦形成,就从人的“骨子里”透出来。职场待人接物、工作学习、同事相聚无不表现出气质的力量。气质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气质与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含义相近,不同气质的人,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诠释着企业文化。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有些是环境造成的,有些是技术问题,还有些可能是他人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充分利用自身气质中积极的一面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为企业文化增添光彩。

有时候气质通过你的品位、穿着和气定神闲的一种风格表现出来,比如有些人要想快速融入新环境,应该从穿着入手,那就是说你的穿着要尽可能地向公司同事的穿着风格靠拢。心理学家指出,人们都容易有一种相似惺惺相惜,当对方发现你和他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或其目标相似时,两人的思想就很容易产生共鸣。根据这种心理,职场中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就应该积极地投其所好,和整个团队保持基本统一。如果你穿衣过分强调个性,而其他同事穿衣都很低调,那么你在整个环境里就会看起来格格不入,这不利于你快速融入职场的环境。

重能力,不要忽视了你的职业形象

在职场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员工嘴巴很馋,好吃零食,经常在办公桌上“储备”一点儿食物,一有时间便“垫吧垫吧”;有的员工是畅销小说的爱好者,每有一卷在手,便会极其投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即使在职场中也欲罢不能;有的员工夜生活过得如火如荼,要么搓麻将,要么看电视,要么上夜店,玩得昏天黑地,待到上班时间,“磕睡虫”也随之而至,昏昏欲睡……吃东西、看小说和睡懒觉等这些习惯都是疏于自律、不懂得办公室礼仪的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严于律己,遵守办公室礼仪,以良好职业形象展示于人。

他们的职场:

职场中的职业形象主要体现在办公礼仪、着装和言语。具体来讲,办公礼仪包括:

在职场,准时上下班,不要迟到是最基本的要求。或许你有很多困难,可以为自己的迟到、早退找出种种理由.但只要迟到了,就不要为自己找任何借口。不要期望单位的规章制度因为你而有所改变,上司为你网开一面,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吴瑶瑶和男朋友一起来到北京打工,凭看自己中文硕士文凭找了一份编辑工作。为了节约生活开支,两人在通州租房,每天清晨5点多就起床,一路城铁、地铁、公交,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一天,主编早上召集大家开会。吴瑶瑶因为堵车迟到了20分钟。主编面沉如水,问她迟到的原因。吴瑶瑶忙解释自己住在通州,距离有多远,路上要怎样换车,路上堵车如何严重云云。不待她说完,主编直接打断了她:“你还不如住天津呢,坐火车,两个小时就到了!”吴瑶瑶当时语塞。

职场中,任何借口都于事于补,与其把时间花在寻找借口上,还不如用来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想办法改进,这是办公室最基本的礼仪。如果你认真对待上下班时间这样的细节,把它看成是检验自己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的标尺,看成是处理你与单位关系的基本规则,关系自己的职业前景,相信一定有办法早几分钟走进自己的办公室。除了守时之外,同事之间的问候也是上下班过程中应当加以注意的礼仪。虽然同事之间已经相当熟识,但无论熟悉到什么程度,每天的问候和寒喧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也是一天中彼此心情和精神状态的开关。

早晨一个热情的问候、礼貌的应答能让双方都有一个好心倩,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反过来,如果—大早就遇到一个对自己不理不睬、视而不见的同事…,那就会很郁闷的想是不是同事对你有意见了。

你的职场:

以下是讲述如何运用办公室礼仪,从而让你游刃于职场的法则:

(1)坐、站的姿势必须端正,不能表现出懒散的形象。

(2)外表要洁净、整齐、端庄。

(3)工作态度要积极主动,始终给人以精力旺盛的印象。

(4)每天要摆出轻松、愉快、好心情的姿态。

(5)在职场中不要不坐在桌子上,不要吃零食、嚼口香糖。

(6)讲话时语速尽量不快不慢,也不要过于紧张的表情,争取镇定温和。

(7)求同事帮忙时要礼为先,用词客气,如果同事没有帮助你,要体谅对方。

(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求别人,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9)经常使用“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抱歉”等礼貌用语。

(10)对领导和长辈在语气和行为上多加尊重。

(11)保持自己的办公桌干净整洁,不弄乱别人的东西。

(12)经常整理自己的办公区域,顺手帮邻座和上司收拾一下。

(13)工作时间不闲聊,不偷听别人谈话,不在背后议论别人,不谈论别人的隐私。

(14)不嘲笑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