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的24个悖论
46248100000020

第20章 忒修斯悖论——工作的本体,实现自我还是物质欲?(1)

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人类认识这些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比如面前的这办工桌,从外表看它是长方形的、暗红色的,触摸到它是硬邦邦的、光滑的,还能闻到木头和油漆混合后散发出的某种气味……然而这个桌子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说,这个桌子最核心、最紧要、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这张办公桌是桌子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呢?

这张桌子的“本质”是长方形吗?好像不是,方形桌与圆形桌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那么这张桌子的“本质”是暗红色吗?好像也不是,如果现在把这办公桌涂上绿油漆,难道桌子的本质特点立刻就改变了吗?应该不会,那么桌子的“本质”是硬邦邦的木头吗?是光滑吗?是某种气味吗?……好像都不是,那到底是什么东西构成了这张桌子的“本质”性的因素呢?

从两千六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就有许多哲学家在苦苦思索,并流传下来一个故事,并引起了许多争论,那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怎样理解事物的“本质”。

从前有一艘著名而又古老的船,叫“忒修斯之船”,这艘帆船在大海上风里来雨里去,航行了很多年。某一天,老船长看到船帆有些破旧,便命令船员把旧帆拆下来放进仓库,并换上了新的船帆,“忒修斯之船”的帆已经换掉了,那么“忒修斯之船”还是不是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呢?可能很多人这时会回答,还是原来的船,“忒修斯之船”的本质,没有改变只不过换了块帆罢了,船的本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就像某个人昨天穿着黑衣服,今天换了红衣服,难道他就不是他本人了吗?

又过了几年,老船长看到“忒修斯之船”的甲板也陈旧了,于是又命令船员把旧甲板拆下来放进仓库,并换上了新的甲板。这时候,“忒修斯之船”不但换了帆而且换了甲板,那么“忒修斯之船”还是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吗?可能人们还是会回答说,船帆和前甲板并不是本质性的要素,更换之后的“忒修斯之船”还是同一个“忒修斯之船”,而且大家也都把她看作是原先的那艘船。

又过了几年,老船长看到“忒修斯之船”桅杆也陈旧了,于是又命令船员把旧桅杆拆下来放进仓库,并换上了新的桅杆。年复一年,终于,原先“忒修斯之船”上的每一个部件都被拆下来放进了仓库,现在的“忒修斯之船”上每一个部件都是后来新装上去的。

这一天,老船长来到了那座仓库,看到那些拆下来的部件尽管有些陈旧,但是也还可以充分利用,于是老船长再一次命令船员,把所有这些陈旧的部件按照原先的模样全部重装起来,于是另一艘“忒修斯之船”诞生了,这时产生一个问题:请问这两艘船(更换的和重装的)究竟哪一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忒修斯之船”呢?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最古老的但是逐渐更新的“忒修斯之船”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因为每次更换都是小规模的更换,并不影响“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属性,而且每次局部更换之后人们都把这艘船看作是“忒修斯之船”,那些仓库中旧部件的重新组装,与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重新组装的船不是“忒修斯之船”。因为在仓库中重新组装的那一刻,“忒修斯之船”的本质不可能从这艘船跑到另一艘里。但是原来那艘船的所有部件已经更新了,按理说其本质也应该改变了,所以原来的船是“忒修斯之船”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第二种观点认为,重新组装的“忒修斯之船”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因为事情很清楚,原来的所有部件都逐一更换过,所以原来的船不是“忒修斯之船”。而那搜组装的船就相当于把原先的“忒修斯之船”全部拆散之后,再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装起来,那不还是同一个东西吗?所以,组装的船是“忒修斯之船”,因为船的本质没有改变。可是重新组装的船,虽然用的是原来的部件,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比如铆钉等就不是原来的,那么有一部分已经更新了,再者说如果重新组装的船是“忒修斯之船”,那么原来的是什么?这似乎也是有点自相矛盾。

第三种观点认为,原来的船和组装的船都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这就意味着,“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已经一分为二了,使得这两艘船具有同样的本质,就像同一别模具做出的两个螺钉,或者是一对同卵双胞胎的姐妹。两艘船的差异太小以至可以忽略不计,二者本质上是同一艘船。但是事实上,这是两艘船,本质也是不同的,不可能是同一艘船,显然这种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两艘船具有同样的本质,这时不可能的,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会具有相同的本质,因为他们的性格和人生道路都不相同。所以这个说话也是一种悖论。

第四种观点认为,这两艘船都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原先“忒修斯之船”的本质已经随着时间变迁而消失了。对于前一艘船来说,不停地更换其部件使得其本质逐渐受损终于消失;对于后一艘船来说,她重新组装后所获得的本质与原先的“忒修斯之船’’也大不相同。那么“忒修斯之船”去哪儿了?一艘船不可能平白无故消失,所以这种说法似乎也是存在问题。

对上面问题的解答,主要取决于一个人怎样理解一个事物的本质,理解不同则答案就会有差别,各种解答并不存在哪个对哪个错。就像是人在不断变化的,身体上、心理上都在变,每一天人的细胞、血液和五脏六腑都像“忒修斯之船”的部件一样在更新。既然在不断变化,那么,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就有差别。那么昨天的我是今天的我吗?显然是的,因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还是一个人。毕竟一天之隔,变化的可能的确很小。但是时间长了,变化的很大,甚至体形变胖了,长皱纹了,那么这时候的我还是我吗?很多人仍然会回答还是我,为什么呢?不是从里到外都在更新吗?细胞早已不是已经的细胞,更新过无数次了,血液也是每天都在流淌,在更新,体形都变了,甚至长相都发生了变化,为什么我还是就大了。年少时的渴望少年时的梦想当年的酸甜苦辣,现在都难以忆起了,更不用说,几十年来我的每个细胞,血液、五脏六腑都换过多少遍了。满头白发的我还是童年的我吗?如果我可能已经不再是我,那么,我的执着的又是什么呢?职场,是绝大多数人绕不过去的忒修斯之船。

因为人们必须依赖职场,才能够得以生存,所以,职场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一切都显得那么值得。

职场就像是忒修斯船一样,每天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先是职场新人、然后慢慢地变得成熟、世故,然后是各种各样的交往场合,开始稚嫩的以为真诚和努力就可以赢得一切,经过一定时间的磨练,了解了职场的游戏规则,变得学会带着面具去应付…….职场不断地更新着,还伴随着各种各样新的事物出现,那么现在的职场还是原来的职场吗?有人说是,因为职场的主体,即通过努力成功,那么多的人成功了,至少从职场中学会了很多变成熟了,但是职场还是职场,可是真的没有变吗?职场中的人们思想观念和对待职场的态度和理解在发生着变化,职场的双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从稚嫩的新手到成熟戴着面具的职场老人,从什么都不会的生手到学会技能、学会交际等等,这其中的变化远远超过忒修斯号的部件更新。可见现在的职场已经不是以前的职场了。好像这样说也不符合常理,毕竟职场还是职场,基本元素不还是工作主体、工作对象,任何人的交往、任务?,基本要素没有更换,所以现在的职场还是原来的职场。到底现在的职场还是原来的职场吗?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说法。

工作的本体是什么?金钱、自我实现还是所谓的成功?

职场中也会像“忒修斯船”那样在时间和空间中一点一点在更新吗?这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悖论,如果有人说经过职场的打磨,人会慢慢的变得成熟起来,会掌握很多的技能,会赚更多的钱,可是,在职场中你不还是你?似乎没有改变什么?这样看来,职场好像没有什么改变,没有更新,还是那几个人,还是你得领导每天给你各种各样的任务,但是职场的本体任然存在着,因为职场双方的人没有更新,还是那些人,那些事,还是那样的组织架构。职场是什么?是一些人围绕着一些所谓的工作,并在这其中的交往方式和场所。那么职场的本体是什么?工作的本体又是什么?

他们的职场:

西西最近感觉很郁闷,一种挫败感深深地困扰着她。原来三年前,西西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放弃了出版社的工作,考研读书。如果毕业已经三个月了,西西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每次应聘,不是说她年纪大了(才过35而已),就是说她缺少工作经验,虽然以前在出版社做编辑,但是一直很少走出办公室,现在西西想去大学教书,业余时间安心自己的创作,毕竟没有任何的从教经验,让西西倍受打击。再回到出版行业,可是原来的单位已经招聘了新人顶替了她的岗位。其他出版机构,不是嫌她年龄偏大,就是觉得她没有自己的出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