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体育纵横
46227600000005

第5章 其他运动会介绍

中国全国运动会

1949年前,中国曾举行过七届全国运动会。第一届在清朝宣统二年(1910)举行,当时叫“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比赛项目只有男子田径、足球、篮球、网球四项。以后六届规模逐渐扩大,比赛项目也逐渐增多。但这七届全运会没有一项纪录达到世界水平。

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1950年在北京举行,参赛运动员达1万多人,共设36个比赛项目和6个表演项目。有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

第二届全运会1965年在北京举行。开幕式上,1.6万多人表演了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共有5014人参赛,设22个比赛项目,24人1O次打破9项世界纪录,33O人469次打破130项全国纪录。

第三届全运会1975年在北京举行,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代表队参加,比赛项目成年组设28项,少年组设8项,另有6项表演项目。有1个队4人6次打破3项世界纪录,2人2次平2项世界纪录,49个队83人197次打破62项全国纪录,4个队36人144次打破58项全国青少年纪录。

第四届全运会1979年在北京举行,有包括台湾省在内的31个代表队1.5万多名运动员参加,成年组比赛项目有34项,少年组有2项。有5人5次打破5项世界纪录,2人3次打破3项世界青年纪录,3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36个队204人376次打破102项全国纪录,2个队6人10次打破5项全国少年纪录。

第五届全运会1983年在上海举行,比赛项目有25项,表演项目1项,31个代表队的8943名运动员参赛。有2人3次打破2项世界纪录,4人5次平3项世界纪录,创造1次世界青年纪录,7人12次打破9项亚洲纪录,38队64人142次打破60项目全国纪录。

第六届全运会1987年在广州举行,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体坛盛会,共有37个代表队7228名运动员参加决赛,设44项比赛项目。有10人2队17次打破15项世界纪录,3人3次平3项世界纪录,2人2次超过2项世界纪录,18人1队24次打破17项亚洲纪录,10人14次创造10项亚洲纪录,28人39次超过21项亚洲纪录,85人14队168次打破82项全国纪录。

第七届全运会1993年9月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全国运动会。除参加前期若干项目比赛和成都赛区项目比赛的运动员外,北京主赛区共有包括解放军和行业体协在内的45个代表团的4228名运动员、120O名教练员参加.加上各代表团团部人员等,总数达7551人。共有4人4次创4项世界新纪录,18人4队43次超21项世界纪录,4人4次平3项世界纪录,54人1队93次创34项亚洲新纪录,61人3队143次超66项亚洲纪录,130人14队273次创117项全国新纪录。

亚运会

历史回顾

1.亚运会起源于“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亚洲运动会是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之一。它虽正式诞生在1951年,但它的起源却应该追溯到“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

“远东”指东亚、太平洋地区。从1913年至1934年共举行过10届“远东运动会”。前八届只有中国、菲律宾、日本三国参加,最后两届才又加入了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三国。本来只是一个只有七个比赛项目的、亚洲局部的综合性国际运动会。但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却代表着亚洲体育运动和竞赛的水平。

“西亚运动会”是由印度人格·桑迪博士筹措举办的。他是印度田径联合会主席,又是1930年印度参加第9届远东运动会代表团团长,带回了远东运动会的经验,因而于1934年举办了历史上唯一的一届“西亚运动会”。其参加国有印度、锡兰(斯里兰卡)、阿富汗和巴勒斯坦。比赛项目有曲棍球、篮球、网球、田径、板羽球等。田径单项金牌除其中3项由锡兰获得外,其余全部由印度包揽。

这样,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就在历史上构成了亚运会产生的基础和前身。

2.亚运会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菲两国体育界人士酝酿恢复远东运动会,并决定于1948年7月伦敦第14届奥运会上与亚洲各国协商(日本是战败国,未能参加伦敦奥运会,因而未参与其事)。印度人桑迪认为恢复远东运动会已不够,希望所有亚洲国家均能参加。印度当时在国际活动中很活跃,桑迪到处游说,尼赫鲁政府十分支持,中、菲两国也同意,因而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召开了有亚洲13国参加的筹备会议,会上决定由中国、南朝鲜、菲律宾,印度4国起草文件和章程。

1949年2月12-13日,在新德里再次开会,正式通过章程,成立“亚洲运动会联合会”(简称“亚运联”,1982年后改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简称“亚奥理事会”)。决定在两届奥运会中间,每四年举办一届“亚运会”,每次12-16天,比赛20个项目(东道国可酌情增减,但一般不应少于11项,田径、游泳和艺术展览为必设项目)。第一届定于1950年(后因故改为1951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于是,举世闻名的“亚运会”从此诞生。

历史作用和经验

纵观10届亚运会,似乎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亚运会的历史作用这其实是整个竞技运动,尤其是大型国际竞赛的多种功能在亚运会的体现,其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1)促进了亚洲体育运动的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A)首先促进了各举办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如场馆的建设,参加人数的增多,本国传统项目的推广等)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如伊朗在第七届上获金牌总数第二;泰国在第五届不但金牌总数与南朝鲜并列第二,而且出现了一人独得4枚金牌的自行车选手比拉和得两枚金牌的短跑选手阿纳,在泰国引起了轰动;南朝鲜的例子更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从略)。

(B)促进了整个亚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某些项目迅速接近、甚至超过世界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洲选手除个别日本运动员外.在重要国际比赛(如奥运会)中很少进入前6名,更难夺得金牌,在世界体坛毫无地位可言。但是战后,随着世界体育向现代化发展,亚洲体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a)亚洲唯一发达国家——日本,从远东运动会以来,直至前8届亚运会上遥遥领先的优势已经失去。而且日本在田径、游泳、乒乓球、女子排球、体操等一度在亚洲领先(后几项还曾一度称霸世界)的项目,也先后被中国等国家赶上或超过。

(b)亚洲国家在部分运动项目上开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除曲棍球、柔道、跆拳道等地方特色项目以及在田径、游泳、举重、射击中仅有一些单项夺金牌或破世界纪录姑且不算之外,亚洲国家至少在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男子体操等项目中从整体上较长时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另外,中国和南朝鲜先后在第23届和24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总数第四名,这在战前是不可想象的。它标志着亚洲体育可观的进步与提高。(c)体育运动在亚洲的日益普及。亚运会参加国(地区)由第一届的11个增加到33个。参加亚奥理事会的已达38个。历来体育发展较后进的西亚和东南亚地区也都分别举行了地区运动会等等。

所有这些,除其他因素外,与系统参加亚运会得到锻炼、取得经验、促进发展与提高当然有直接关系,使亚洲各国运动员更快地“走向世界”。

(2)增进了各国运动员和人民之间的交往、理解和友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洲政局,因种种原因曾特别错综复杂,矛盾重重,风云变幻。不少国家和地区间曾长期紧张对峙、没有外交关系和往来。体育运动在冲破这些堡垒、进行人民之间友好往来(如日本与亚洲各国、中国与亚洲许多国家间、中国大陆与台湾省、朝鲜北南双方等)、保卫和平以及增进理解和友谊等方面有特殊贡献。亚运会正是促进这些交往的极好场所。

(3)促进了亚洲各国(特别是举办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南朝鲜,这是众所周知的。

2.各举办国的成功经验现就印度、泰国、伊朗,南朝鲜四国承办亚运会的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1)印度:是主要发起国之一,共承办过两届,1982年举办得较成功,用18个月建成全部体育设施和建有800栋印式小楼房的亚运村,还有五座旅馆、七座立交桥。全部工程很少用机械,完全靠人工,靠印度妇女用头顶运土去完成。因而号称是“印度妇女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亚运会的工程”。运动会招待工作较好,饮食丰富完美,运动员村环村马路3公里长,有30辆面包车不停环行,交通十分方便,……,等等。

(2)泰国:先后共举办了三届亚运会,初次举办的第五届准备较充分,第六届和第八届因是临时改地点,准备工作不足,不很成功。第五届举办时(1966年),准备较好,修建了亚运村,为运动员提供了舒适的房子,运动会后卖给了平民(这在经济上是划算的,但第六届亚运会临时决定再在曼谷举办时,运动员就只好住旅馆了)。也修建了较好的运动场地;群众很热情;泰国官员无办会经验,但却较虚心,因而该届亚运会效果与反映较好。泰国在此届取得较好运动成绩,对体育运动发展推动较大。

(3)伊朗:承办了1974年第七届。准备工作较好。用17个月建成阿里亚梅尔体育中心(为中东最大)。亚运村为39座4-5层的楼房,可容运动员3000人。为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尽了力,使中国首次参加比赛,并使参赛国家、地区和人数大大超过前几届。

(4)南朝鲜:1986年承办第十届。事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提出了“最多国家的参与,最高的和谐和幽默,最佳的成果及准确性,最好的安全及服务,最大的节省及效率”的总方针。联系到两年后的第24届奥运会,南朝鲜对这两次重大国际赛事,确实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从场地设备、服务工作、现场通讯、运动员强化训练、安全保卫、外交活动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而且也确实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甚至外交上取得了明显成果。

亚奥理事会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是亚洲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组织。简称“亚奥理事会”。

亚奥理事会的前身为“亚洲运动会联合会”。此综合性体育组织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主席所在国、主席由举办下届亚洲运动会的东道国担任。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是执行机构,从理事会中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亚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不得少于8个项目,其中必须包括田径和游泳。

1981年亚洲运动会理事会会议决定成立新的亚洲体育组织,也就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取代亚洲运动会联合会。

成员国和地区

1阿富汗,2巴林,3孟加拉国,4不丹,5文莱,6缅甸,7中国,8香港,9印度,10印度尼西亚,11伊朗,12伊拉克,13日本,14约旦,1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6科威特,17老挝,18黎巴嫩,19马来西亚,20马尔代夫,21蒙古,22尼泊尔,23阿曼,24巴基斯坦,25巴勒斯坦,26菲律宾,27卡塔尔,28南朝鲜,29沙特阿位伯,30新加坡,31斯里兰卡,32叙利亚,33泰国,34中国台北,35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6越南,37阿拉伯也门共和国,38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注:巴勒斯坦为临时会员。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只限于大学生参加,有“小奥运会”之称。

最早的国际性大学生运动会是1923年在法国多尔举行的。以后在华沙、罗马等地也进行过这类比赛,但那时参加的国家不多,项目也很少。1938年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运动会中断举行,直至1947年才恢复。1957年为庆祝法国全国学联成立50周年,在巴黎举行了国际性大学生运动会和国际文化联欢节,与会的30多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以后定期举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原则规定每两年一届。比赛共9个项目:田径、游泳、跳水、水球、体操、击剑、网球、篮球、排球。东道国有权再增加一项。

第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59年8月27日至9月6日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我国参加了田径的部分项目比赛。从1961年第二届起到第八届,我国都没有派队参加。1975年我国参加了在保加利亚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次大会共进行了10个项目的比赛,我国只参加了其中的4个项目,都获得较好的成绩。在此后的几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选手多次在体操、跳水、女排等项目中获得金牌。

伤残人奥运会

伤残人的体育活动,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逐渐开展起来的,于一九四八年由英国人古特曼所首创。一九六○年,在意大利举办奥运会的同时也组织了第一次伤残人奥运会。此后,伴随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也都同时由主办国举办伤残人奥运会。伤残人参加比赛是按伤残的类别、程度、性别及年龄来分组进行的。

一九八四年,美国举办洛杉矶奥运会时,同时在纽约州米切尔公园也举办了伤残人奥运会。

有四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八百名运动员参加。我国选手首次参加伤残人奥运会,十六岁的上海盲校学生赵继红在半盲B3级女子跳远中以四点九○米的成绩获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

平亚利在半盲B2级女子跳远比赛中以四点二八米的成绩创造了这个级别的世界纪录并获得金牌。另外,我国选手还获得十三枚银牌、九枚铜牌,其中有六项打破世界纪录。伤残者的坚强毅力,对于从事各项工作的健康人来说,是很有教育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