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46224900000008

第8章 茶礼(1)

茶不输酒:以茶待客之道

《茶酒论》

我国自古就有人专门著书,名曰《茶酒论》。此书珍贵绝版,是在敦煌石窟被考古人所发现,如今收藏于佛国国立图书馆,是编号第二七一八的文献,是乡贡进士王敷所撰。王敷时代不明,但根据《茶酒论》的内文,学者们推论大概是唐朝天宝元年(742年)以后的作品。

有歌词说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同为世间人们所青睐的饮品,但是性格却截然不同。酒是刚烈刺激的,而茶却是柔顺平和的。酒是感性的,容易让人动情深陷,而茶则是理性的,让人心如止水。

两种饮品,客观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哪一个都是唾手可及,没有什么好坏之分。而赋予它们感情色彩的,当然是时刻在做着选择的人们。

平常人饮酒,想要做到浅尝辄止,是需要有相当的定力的。所以自古以来,因为喝酒而过分张扬错失机会,因为过量而误事甚至失去生命的,从来都不在少数。

酒精带给我们的只是暂时的麻木与逃避,而醒来之后我们还需要以一颗冷静的头脑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

因此,不妨婉拒酒杯,就让这一杯略苦的香茗,指引着我们继续未完成的人生吧。

以茶代酒的典故

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现在晋朝陈寿写的《三国志·韦曜传》。书中说:“皓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已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荈以当酒。”

文中的皓即孙皓(242—284年),字元宗,为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第四代君主(264—280年在位)。他是孙权被废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个皇帝。

其中的曜字弘嗣,原名韦昭,(陈寿为了避晋武帝之父司马昭的违,所以改为韦曜),吴郡云阳人,以博学多闻而为孙皓所器重。当时的饮酒风俗和今天有些许相似,也是酒量大的人比较容易在职场吃得开。据说,当时,吴王孙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者至少得饮酒七升。

而至于这七升的酒精,是不是都进入饮酒者的胃袋里,那就只能看诸位浑水摸鱼的本事了。但是韦曜酒量才不过二升,好在孙皓对他特别优待,担心他不胜酒力在众位同僚面前会出洋相,经常破例允许他少喝,或暗中赐给韦曜茶来代替酒。

而现代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也一向倡导“以茶代酒” 。中山先生生前曾经多次到杭州,登六和塔,尝虎跑泉,掬泉品茗,留下千古名言:“味真甘美,天之待浙何其厚也!”

在革命之余,他也十分关心如何兴旺祖国茶叶。为此,他还专门颇有兴趣地写道:“譬如就饮料一项说,中国人发明茶叶,至今为世界之一大需要,文明各国皆争用之……”

举茶望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写下的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讲述的就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献的新茶贡品之事。

大唐君臣清平茶的程序繁多,是盛唐时期的一种比较典型的宫廷茶艺。大体共有十六个步骤之多,有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

李白平日里作诗几乎算得上是无酒不欢。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酒精的刺激,曾经带给这位诗仙无数的奇思妙想,让他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传诵千古的诗句。但是他同时也因为酒,变得更加狂傲不羁,终身仕途不得志。或许在后人的眼里,他是成功的。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心里的苦闷滋味又谁人知晓呢?

人们总说,好酒易得,知己难寻。茶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独自偷饮的时候,只有将愁绪越藏越深,不得解脱。而独自品茶,却能够将自己烦乱的心情抚平沉淀,可以冷静思考未来的道路。

所以心中满烦忧,却无处可倾诉的时候,不妨举茶望月,对影成三人。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缺少一个宣泄的出口,而至于这个出口在哪儿,是什么,就无所谓了。

宋朝诗人杜耒不就写过这样的诗句:“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初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此种的心情与情调,断不是用简单的言语就可以描述得清楚的。

以茶聚友:茶话会与社交

名作家老舍,在写完自己的标志性著作《茶馆》之后,曾经非常感慨地坦言:中国的茶馆,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它映射了各个阶层人士的生活现状与追求。

西方历史学家曾经做过调查,内容就是近代的一些公共场所。他们认为,除去家庭圈子,必要的公共场所对人类表达情感的需要,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这些地方,给朋友以及不相识的陌生人,提供了及时雨般的社交场地。这些公共场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几乎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对比欧美的咖啡馆和文艺沙龙,中国的茶话会,无疑是更加复杂而丰富。对比单纯休闲放松,茶,还带给了我们更多。

饭后的老地方

一提起“老地方”,人们总是想起那两句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当然是写青年男女约会的诗词,每当说起老地方,就能够让人联想到两个人的甜蜜。

而在普通人眼里,他们生活中的老地方,虽然没有这么浪漫,但也不乏朴实生活的味道。黄炎培先生在民国时期,曾经写有一首打油诗,内容就是描绘那些爱茶人日常生活的闲逸,其中有这样两句:“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

而教育家薛绍铭也发现,很多爱茶之人,“有许多是终日不举火,他们的饮食问题,是靠饭馆、茶馆来解决。在饭馆吃罢饭,必再到茶馆去喝茶”。甚至有一些“饭吃得还快一点,喝茶时一坐三四个钟头”。

而在生活工作节奏无限加快的今天,很多爱茶者无奈于一些自己不能左右的问题,而离茶有些疏远。但是再繁忙的心,也总是会留出那样安静恬淡的一角,只等哪天饭后继续老地方相约。

“茶博士”

翻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茶博士”这个称谓早在唐末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茶酒论》里面这样写道:“酒店发富,茶坊不穷”,这说明在那时,茶坊这个行业已然渐渐走上了正轨。而唐代人封演写的《封氏闻见录》里则说道:“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

这里显然就是将茶馆里跑堂的叫做了“茶博士”。其实,据史书记载,“博士”的名称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跟士大夫一样是一个官职的名称。在秦朝,朝廷里的博士,其实就是皇帝的学术顾问,主要是掌管全国古今史事以及书籍典章,以备皇帝需要。而在《汉书·百官卿表上》也记载着:“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而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就已经把对某一职业精通的人统称为“博士”,比如医学博士、算学博士、书学博士以及律学博士等。而当时煎茶、点茶都需要十分高超的专门技艺,所以人们就称呼茶馆的主人或者伙计为“茶博士”。

谓之“闲人”

对于地方文人来说,茶馆以外的世界,大多都是污浊不堪的。对于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他们总觉得有些过头或者不能接受。但是历史的脚步就是这样,他们只能看着它不停地向前远转,无可奈何。于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他们就更加怀念那些往昔的美好事物。

于是,茶馆里清净宜人的环境,恬淡雅致的茶香以及温文尔雅的茶客们,都能够让他们从心底里感觉到舒服与放松。

在这样的地方,他们觉得世界上仍然还有正常一点儿的发展空间,人们也都还在脚踏实地地工作与生活。在闲暇的时候,来这里喝喝茶,碰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这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生活趣味,更是对这个社会恢复信心的办法。

而在那些已然退休的官员来看,生活决不能变成一湖没有波澜的死水。从在职时的车水马龙、门庭若市,到如今的门可罗雀、少人问津,这种心理上的突然冷落,让他们一下子仿佛被岁月无情与人心的冷漠弄花了眼睛。有些人自然愿意安安稳稳地待在家里,侍弄花草,尽享天伦之乐,但是也有些人人老心不老,希望自己的一番热情还有发挥的空间。

在这个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这个愿望自然已经有人为他们想到了。除去曾经的办公室,作为另一个绝好的去处,另外一个人生舞台,茶馆无疑是选择之一。在这里,他们不会觉得自己被社会给丢下,进出无白丁的品茶环境更让人感到一种品位的提升。

品品茶,润润嗓,讲讲自己曾经的光荣史,聊聊现在的业余生活,岂不乐哉!

谓之“忙人”

当然,有了所谓的茶馆“闲人”,自然还会有相对应的一批茶馆“忙人”。

在古代,茶馆的社会功能有些类似剧院。很多茶馆都专门安排评书或者戏曲表演供喝茶的人欣赏。这些说评书的、唱戏的、说大鼓的一般都是与茶馆商量好,每天什么时间演,演几场,然后根据茶馆的上座率得到一定的分红,再就是赶上比较大方的茶客,还能够得到一些赏钱。

除去这些艺人,在古代的茶馆里,一些算命先生或者卖烟的小孩儿,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那时候人们的生活还没有如今这么丰富,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活动很少,所以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都愿意来茶馆休息一会儿。而这样的一个小型社会,无疑给算命先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人们常说,其实哪有人能够真正算出你的命运呢?而那些算命先生也无非只是眼神比常人更加细致一些,况且他们也从不把话说死,总是留有一些余地。当然人们算命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去打发时间,找个乐子,很少有人真把算命先生说得当回事。

而那些卖烟的小孩儿,更是孤苦可怜。我们熟知的《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就曾经天天在脖子里挂一木盒子香烟,或沿街叫卖,或去茶馆叫卖。

当然在如今的茶馆里,我们已经很难再找得到算命先生与卖烟的小孩儿了,但是某些茶馆还仍然保留了茶艺表演,或者是戏曲等才艺表演的项目,供大家欣赏。

但是这些人都只是茶馆里的员工,称不上是茶馆里的“忙人”。相比那些嘈杂的KTV,私隐性又不太完善的咖啡馆,以及感受不到高雅格调的酒楼,茶馆无疑是那些不习惯杯盏中谈生意的商人的首选。

所以,如今除了跟朋友来笑谈小聚的,来茶馆坐坐,在喝茶之余,能把生意谈妥的已经不是少数了。

茶圣陆羽曾经津津乐道古人喝茶崇尚简朴,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使人修身养性。尽管各个阶层对茶的认识与理解都不尽相同,饮茶的口味与方法也都各有千秋,但是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僧道俗人,人们以茶待客会友,以茶示廉明志,以茶怡情养性,通过品茶来追求高雅生活的方式是一样的。

喝茶定终身:茶与姻缘

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曾经有这样一个片段,黛玉因为吃了凤姐送的茶叶,就被取笑说要做贾家媳妇。看来在当时,姑娘家可是不能够随便就喝人家给的茶水的。而这其中的缘由,我们还要从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儒教说起。

以儒教为代表的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三从四德”。而“一女不侍二夫”更是从那时候就开始束缚妇女的自由人生。而茶树,因为不能够像普通的树木那样嫁接移栽,即便是嫁接的茶树存活了,也不能再继续产茶籽。因此在古人眼中,人们认为茶树具有“从一”的性质,进而就把茶叶当作不悔约,不会三心二意的象征。

明代人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也。”而明代著名的作家汤显祖也在《牡丹亭》的台词中也写到:“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说到纳彩下茶,便是指腹截襟,一些没有。”这里的“下茶”表明古代男女之间订婚。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更是明确指出说:“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订亲茶

就这样,茶与婚姻从此扯上了关系。人们在讨论结婚的礼仪细节的时候,也通常都借用“吃茶”的仪式来表示对此事的看重。为此,民间还有用茶叶“小定”一说,等男方正式下聘送聘礼的时候,又称“大定”。

欲加之词——“茶”的美妙寓意

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

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

茶树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则寓意“永世常青”、“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也从此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同样女家接受茶礼,必须要守信,民间一向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

南宋诗人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二十中,曾经记载了作者亲眼所见的一场婚俗:男女两家先要凭借媒人往返送去定帖。这定帖送到之后,这门亲事才刚刚开始。然后就是两家相亲,或者在街上的园圃处,或者在湖上的小船中,如果女方家愿意,就会将金钗插到自己的冠髻之中。接着就要商定礼金和彩礼的具体事宜了。在当时,无论贫富之家,茶饼都是男方聘礼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而女方的陪嫁之中,茶叶罐也是必需的一项。就单凭这一点,也足见茶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

婚宴上的“贵宾”

茶叶自古以来都是婚宴上的“贵宾”,且不说过彩礼的时候少不了它,即便是热闹的婚宴当天,它也是不可或缺的重头戏。

而在浙江德清地区的婚礼仪式中,茶的作用则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受茶”,男方女方两人首先要对八字,在没有相克的情况下再由双方的两位老人确定同意与否。然后是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和聘金,如果女方接受了就叫做“受茶”。

而当地的订亲茶,也是十分的讲究。在订亲仪式上,双方需要互相赠送茶壶共十二把,并拿红纸包上花茶一包,分别赠送给各自的亲戚,这就是所谓的“订亲茶”。

此外,在女子结婚之前,娘家要经常备好茶,来招待那些来串门的年轻小伙子们,这叫做“毛脚女婿茶”;而在女子结婚之后,娘家还要分别准备好“大接家茶”,也就是用准备好的发芽蚕豆和茶点包好送给双方的亲戚邻居。父母在女儿出嫁的第二天,还要随身携带一两茶叶、半斤烘豆以及二两橙子皮拌野兰麻,叫做“亲家婆茶”去看望女儿。

最后我们谈到的“新娘子茶”,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如今很多的婚宴上经常能够看到的。但是略有不同的是,大部分地区是由新媳妇敬给自己的公公婆婆,而在浙江当地,是由新媳妇的婆婆请女方家长来家喝的“喜茶”。

在我国云南地区举行婚礼的时候,“闹茶”的习俗,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闹茶,不仅仅是在洞房花烛夜的当天,还包括之后三天的时间,这三个晚上,新郎新娘被亲朋好友围坐在中间,然后一一给各位敬茶。茶中还要放有红糖,取其“甜蜜”之意。而闹茶的时候,则是由宾客们出题,而且新郎新娘必须以绕口令、猜谜语、咏诗歌等多种形式回答才算数。如果新郎新娘不从,宾客们就可以拒绝饮茶;而如果两位新人答不对题,则会引起众人哄堂大笑。所以闹茶闹茶,也取了“越闹越热”之意。

茶与婚恋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