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严己宽人
4614000000036

第36章 人民的公仆牛玉儒(2)

尽管谢莉强作镇静,但丈夫还是看出了妻子脸上的悲伤。他反倒安慰起她来,说:“我会没事的,我对呼市老百姓的承诺还没有兑现,要干的事儿还多着呢……”

5月3日,主治大夫被牛玉儒同志的执著所打动,为他进行了切除手术。没想到,3天后,牛玉儒同志真的下地行走了。尽管进食对他已非常痛苦,但为了恢复体力,能早日回去投入工作,他在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衡着。

多少年来,妻子谢莉早已习惯和适应了牛玉儒那快节奏的工作方式。就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也是如此。他天天躺在病房里,从早到晚不停地通过电话安排部署工作,不停地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商讨从电话里反馈来的情况。他的忙碌对妻子谢莉来说都习以为常,在医院与在家里仿佛没什么两样。

牛玉儒同志本想在手术后很快就能回呼和浩特工作,可无情的病魔并不听他的调遣安排。没过几天,他不得不去化疗。

化疗是很痛苦的。可人们从没听过牛玉儒同志喊过一声疼,每一次化疗后,刚刚开始恢复一些体力,牛玉儒同志就闹着要妻子跟大夫商量,准许他回去安顿安顿工作上的事。看着丈夫着急的样子,谢莉又是生气,又是心疼,可最终还是不得不向“归心似箭”的丈夫妥协。

住院期间,牛玉儒同志曾三次回到呼和浩特。记得第一次回呼和浩特,是他专门回来检查城市建设工作。下午6点半下了飞机,第二天一早,他就组织人员乘坐中巴车到市区各处观看工程进展情况。

直到中午12点多牛玉儒同志才大汗淋漓、拖着虚弱的身子回到家。

记得是牛玉儒同志刚进行完第二次化疗,他的身体极度虚弱,连走路都不稳,但他执意要回去安排一些工作。中午刚下飞机回到家,下午3点钟就告诉身边工作人员李理一连串电话号码,要求立即通知这些人速来向他汇报工作。

他关注城市建设,想尽快了解道路绿化、公园改造、广场修建的进展情况。同时也更想早点了解到让他日夜牵挂着的各工业园区引进的项目落实情况。尽管在医院他几乎每天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各方情况,但还是迫不及待地想听听第一手情况汇报。

在牛玉儒同志病重回到呼和浩特期间,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情况,他还让妻子在早晨上班前陪同他到各施工现场、出城口等地查访。

特别是新华广场的修建,他自己步行去看过好几次。他曾不只一次地同妻子念叨,新华广场的修建总感觉不够理想,离他想象的效果相差甚远。

返回医院后,牛玉儒同志曾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医院大夫多次协商要暂停治疗,让他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来配合医生治疗。

大家都知道,他的心一直就没有放在治病上,想工作的念头一直在死死地占据着他的整个身心。

7月16日,呼和浩特市委九届六次全委会议召开。为了能回来参加大会发言,牛玉儒同志做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记得那时第二次化疗刚结束,他每天努力多吃饭,而且一点也不挑食,他的精神状态让大夫都感觉惊讶,他还每天积极地去量体重。可当他发现自己的体重在直线下降,竟不到110斤时,他生气地说:“怎么这个化疗就像在吃我的肉。”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去量体重了。

市委九届六次全委会要召开了,牛玉儒同志提前一天回到呼和浩特市。第二天一早,他衣着整齐、精神饱满地走出家门开会去了。

牛玉儒同志主持召开了全委会。会上,他作了激情澎湃、振奋人心的工作报告。

整整一个上午,会场内群情激昂,雷鸣般的掌声此起彼伏。为召开好这次会议,牛玉儒同志作了充分的准备。市委为他的身体着想,也经他同意,将讲话稿压缩在40分钟之内。可在会上,与会者都看到,牛玉儒同志一直在脱稿讲话,而且长达2小时10分钟。

这一上午,妻子谢莉一直心神不定,她担心丈夫的身体吃不消,无数次跑到院门外迎候丈夫归来,可小巷内总是空无一人。等到中午12点多,才看到丈夫脸色惨白,被司机搀扶着回到家。

他无力地倒在床边,双眼紧闭,连调整自己合适姿势的力气都没有,他久久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妻子和女儿都被吓坏了。谢莉向司机打听,才知他在大会上作了两个小时10分钟的即兴讲话……

第二天,稍微缓过点神来,牛玉儒同志又去城建委听了整整一个上午的工作汇报……

住院期间,他从来没把自己当病人来对待。就是在进入肝昏迷状态,他心里还是在惦记着手头的那些工作。

记得有一次,女儿为了解除她的疲劳,故意给他讲笑话。他眼睛盯着女儿,看似在认真听孩子讲话,可嘴里突然冒出一串电话号码,要女儿马上给他拨通。看着根本就没把自己从工作中解脱出来的爸爸,女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抱着爸爸哭了起来。

牛玉儒同志身边工作人员李理再次深情地回忆到,8月9日,医院给牛玉儒同志下了病危通知单。可就在3天前的8月6日,牛玉儒同志还在病榻上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他准备在8月10日自治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稿。

这几天牛玉儒同志心情非常沉重,甚至显露出了痛苦的神情。

但他绝对不是为了病痛而痛苦,他是在为自己不能亲自回去向自治区党委、向储波书记汇报工作而遗憾和痛苦。他曾严厉地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务必代他请主治大夫吃顿饭,理由是请大夫准许他回去参加8月10日举行的自治区党委中心组学习会。

主治大夫被打动了,答应他可以回去。

牛玉儒同志满怀激情地开始修改发言稿。他逐字逐句地咀嚼着,一遍又一遍地让身边工作人员李理念给他听,念完改,改完再念,他总感到稿件激情不够。他一次又一次问李理,听后能不能让人受鼓舞,有没有多余的废话。一连几天,他为完善稿子的事整宿睡不着觉,直直地盯着天花板到天亮……

他把上苍赋予他生命的日程提前支付完了!

8月10日,牛玉儒同志已进入深度昏迷状态,此时说话已很困难。记得是下午,他昏睡醒来后,忽然发现妻子两眼红肿地坐在他床边,他蠕动着双唇仿佛要向妻子表白什么。可他已发不出声音了。

但妻子能感觉到他温和的眼神,是那样的无奈而又夹杂着许多牵挂。

很快,他的眼眶充满了泪花。透过泪光,妻子读懂了自己的丈夫,他是多么想让妻子能留住他的生命,留住这无法挽回的一切呀!妻子也深深地明白,此时的丈夫不但牵挂着她和孩子,更牵挂着他未竟的事业和深爱的百姓……

8月13日,谢莉从一大早就跪在丈夫床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喊他的名字,他却浑然不觉。直到8点半,她忽然想到用工作来唤醒自己的丈夫,便附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喊道:“玉儒,8点半了,要开会了……”

他紧闭的双眼,竟睁开了,死死地盯着妻子好一会儿,然后又慢慢地闭上了。从此,就再也没有睁开过……谁的心中装着群众,群众的心中便有他的位置。

8月16日一大早,呼和浩特市党政机关办公大楼吊唁厅内,哀乐低回,悲声凄凄。踏着霏霏细雨,前来吊唁的首府各族群众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

人们无法相信,精力充沛,一向以雷厉风行而著称的牛玉儒同志怎么会这么快就悄然离去……

8月19日清晨6时28分,牛玉儒同志的骨灰乘火车从北京抵达呼和浩特市。当青纱挽幛的车队载着牛玉儒同志的骨灰从火车站缓缓驶向牛玉儒同志生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和他所关注的建设工地时,身着素衣、胸戴白花、手执“牛书记,青城人民永远怀念您!”等字样横幅的各族群众早已伫立街头等候在那里。

晨练的人们停下了脚步,赶早市的大妈、大婶也挤到伫立的人群中……

维护交通秩序的民警5点不到就上岗值勤了。当护送的车队缓缓驶来时,他们远远就庄重地举起右手,眼含泪水向敬爱的好书记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新城区“4050”人员郭玉玲凌晨3点钟就从家出发了。当天,她特意起了一个大早,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把自己分管的卫生区认认真真地清扫了一遍。她非常珍惜这第二次就业的机会,她要让尊敬的好书记最后一次走过她亲手打扫干净的道路,以表达“4050”

人员对好书记的祟敬之情……

牛玉儒同志走了,他一身清廉,光明磊落,他给我们活着的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财富——那便是他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

牛玉儒同志,你的亲人为你而骄傲,青城百姓也会因你而自豪!

你将永驻百姓心中!

名师点评:

严己宽人,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严己宽人,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和赞颂,被视为是一个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