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严己宽人
4614000000020

第20章 张玉书不和邻居争地基

张玉书是清朝时候的人,曾主持编纂过《康熙字典》。他虽然在京城做大官,但家眷仍然还住在江苏镇江老家。张玉书成年累月忙于朝廷里的公务,很少过问家里的事。

有一天,从镇江老家寄来了一封家信,张玉书看过之后皱起了眉头。原来家里发生了一件事,使他不得不管起家事来。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张家有位邻居,相处多年摸透了张玉书为人宽厚、不爱计较小事的脾气,他就在一次翻盖房子的时候,悄悄地把围墙地基向张家这边挪了一挪,侵古了一墙的地基。这件事很快就被张家人发现了,他们对邻居的做法很生气,就马上去找那位邻居评理,让他退回侵占的地基。谁知这位邻居不肯认错,反而翻了脸,和张家的人吵了起来。两家越吵越凶,谁也不服谁,最后差点动手打起来。

张家的人很气愤,马上想到了在朝廷里做大官的张玉书,连忙写信告诉他,让他赶紧回家来处理这件事,好给邻居一点颜色看一看。

张玉书看完了信,想了想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他提笔给家人写了封回信。

信很快就寄到镇江,张家的人忙把信打开,想看看张玉书对这件事是怎样说的,准备怎样处理这件事。

看完了信,张家的人全愣住了。原来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首诗,并没说他什么时候回家。

这首诗只有四句,是这样写的: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玉书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千里迢迢的来信只为了一墙地基,就是让给人家又有什么妨碍呢?你看,万里长城直到今天仍然还存在,可是当年下令建造它的秦始皇早就不在人世了。

张家人反复看了这首诗,终于理解了张玉书的意思:为了区区这么一点地基和邻居争斗不值得。两家人不但今天是邻居,今后还要长久地做邻居,如果为了这点小事两家伤了和气,记了仇,那么子孙后代都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

张家的人接受了张玉书的劝告,火气打消了,他们不再要求张玉书回来处理这件事了。

张玉书寄回家信的事,那位邻居也知道了。他心里很紧张,猜想张家人有张玉书的支持,一定要来大闹一场。谁知过去了好几天,张家人一直没来闹。奇怪的是,张家人在路上和自己碰面的时候,也不像先前那样怒目而视了,变得像过去一样有礼貌。

张家的邻居很纳闷,仔细一打听,知道了张玉书来信的内容。

人家的心胸这样宽广,可是自己却贪占小便宜,不讲道理,张家的邻居越想越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他后悔不该多占邻居家的地基,引起了这场险些使老邻居之间翻脸的争端。

张家的邻居赶忙来到张家,向张家人赔礼道歉。张家人热情接待了他。很快,张家的邻居主动拆掉了那堵墙,把多占的地基退了回来。从此以后,两家人互敬互让,和睦相处,日子一直过得很好。

张玉书以宽厚待人,巧妙地平息了与邻居的这场风波。这件事渐渐传开了,人们都赞扬他的高尚风格。这段“让人三尺”的小故事,至今还在社会中流传。

名师点评:

张玉书是觉得为了一墙大小的地方和邻居争斗不值得。

两家人今后还要长久地做邻居,子孙后代不能因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如果那样,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张玉书宽厚待人,巧妙地处理和邻居的矛盾,平息了一场风波。人们都夸他站得高,看得远,不愧是有学问的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