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狂状元:俏公主素手擎天
4609400000248

第248章

那位与吴王向来不对,连带着与玉同尘也不大对头。现在玉同尘与吴王殿下已经分开了,但是不妨碍同平章事大人对玉同尘的观感啊——何况,皇帝陛下已经下令,让吴王殿下先搞试点。只要搞坏了玉同尘,吴王殿下所谓的试点,也就没法持续下去了。

然而……这话,能给皇帝说么?

其实,皇帝陛下也知道,泄露机密的人是谁。只是……那个人,权势实在有点大,皇帝陛下一时居然无可奈何,只能对其他三个宰相发发脾气。

三位宰相大人,只能无辜的充当皇帝陛下的出气筒。就这么简单。

东方啸鸣冷冷的看着面前的几份报纸:“朝廷还没有下决断呢,民间居然就开始议论起来了……特别是这个什么《长安时报》,谁弄的?居然连篇累牍议论国政……居然以民议官!玉同尘与吴王弄的这个玩意儿,居然还有这个作用!文士奇长了狗胆了,以为致仕了,朕就不能将他怎么样是不是?白长了一堆花白胡子,居然……知法犯法!”气息慢慢稳定下来,厉声说道:“小星子,传话给刑部,叫他立即彻查税法奏折泄密案!……不,先叫他们将《长安时报》给封了,将那个什么报社里的人,都带到刑部问话,治一个擅议国政之罪!”

陈良宇沉吟了片刻,上前说道:“皇上,既然要治擅议国政之罪,只怕不能只整顿《长安时报》。那个《晋州娱乐报》也必须取缔,而吴王殿下弄的那个小报,也应该下令吴王殿下整饬。”

“陈相之言不妥。”现在说话的是陆望远。那次御前奏对之后,陆望远已经对玉同尘极其喜爱,当下就说道,“那个《晋州娱乐报》其实并没有议论国政,臣仔细看过。不过都是些市井俚语。何况这份小报,已经办了两年多,京师内外,影响很大。如果连这份《娱乐报》也要取缔,只怕天下失望。”

“《晋州娱乐报》必须取缔。”胡子抖动的是王同和,“这是当初玉同尘与吴王殿下玩闹时候弄的玩意儿。我大兴朝天下,应该倡导正气,倡导学问,倡导劳作……这份报纸,却专门讲些……讲些什么?讲些风花雪月之类,不登大雅之堂!简直是——斯文扫地!现在这些日子,就专门拿玉同尘开涮——虽然不乏对玉同尘的溢美之词,但是毕竟有损玉同尘的形象,也有损官府的形象!这份报纸,必须取缔!皇上看看这个标题《娱乐》,人人都娱乐,都拿天下官员来娱乐,这……如何引导百姓生产?引导读书人做学问?任凭这份报纸发展下去,就是……坐看天下萎靡!”王同和也是极其欣赏玉同尘的,别的且不说,坐在知县的位置上,能帮朝廷想税法的问题——而且有胆量向朝廷提出那样的建议!虽然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玉同尘的胆略,可见一斑!

这个《娱乐报》就是玉同尘少年玩闹时候留下的白璧微瑕了,不管怎样,就必须将这份报纸取缔掉,抹去玉同尘这一生中最明显的一个错误,从此之后,玉同尘就有可能成为大兴朝的新一代——学者圣人!

这是王同和的想法。同样是喜欢玉同尘,他的想法与陆望远完全不同。至于吴王殿下在吴县办的那份小报,算了,反正吴王殿下是扶不起的阿斗,这位殿下爱怎么胡闹就怎么胡闹去。

陈良宇嘴角微微含笑:“皇上,就是为天下风气考虑,这份娱乐报也必须取缔。其实,不尽如陆相所说,娱乐报不议论国政。只不过娱乐报议论国政,手脚更加隐秘一些罢了。何况,《长安时报》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与这份《娱乐报》打擂台来着。”

“现在朕要你们来,是要你们讨论这个税法的事情如何解决!而不是要你们来讨论这个什么报纸取缔不取缔的事情……”东方啸鸣冷笑了一声,说道:“三份报纸,全都取缔了。看在娱乐报未曾明目张胆的份上,相关人等就不入狱了,免得天下说朕小题大做不能容人。吴县小报,那是在藩王封地上,藩王有自己做主的权利,那就传话给吴王,叫他自己将他封了!文士奇与他的手下,却不能放过,这么明目张胆,不处置,天下都会效仿。”淡淡说着,一锤定音。

陆望远无声的叹了一口气,不过现在这样,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就陆望远看来,取缔那份娱乐报,其实也没有大碍。

东方啸鸣将桌案上的一份奏折,交给小沐子,对陆望远三人道:“吴王奏折已经到了,吴县的税法改革命令已经下去。虽然有些波折,但是大部分田地的秋税已经收上来了。说是不日就将其中的一半,送到京师来——一共是十三万担。”

现在北方还没有到收割季节,但是南方天气炎热,秋粮已经开始收割。

在场的三个人全都怔住:“十三万担?有这么多?岂不是说,吴县能送给京师的,就有六万五千担?”

“朕是说,送进京师来的,就是十三万担!吴王给自己留下了十三万担!”

十三万担!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三个宰相都吃了一惊!陆望远低声说道:“去年国库留下的粮食,也不过三百万担!他一个吴县,一年就能结余二十六万担!”

东方啸鸣道:“其实也不完全是今年的结余,还有一些税收,是去年未曾收起来的,今年一起收起来了。他地方也没有结余十三万担,不过是七八万担而已。不过尽管如此,这个数目已经极其惊人了!这上面有具体数字,你们可以看!”

王同和看着陆望远,低声问道:“陆相熟悉民政,可还记得,去年前年,吴县一滴的赋税收入一共有多少?”

陆望远道:“记不是很清楚了。按照人头收税,去年一年,好像只有五六万担而已。”

陈良宇道:“皇上,吴县一年收入这么多,吴王殿下……是否……擅自加税了?”

陈良宇一句话,正敲在了三个宰相的心上。王同和道:“按照我朝法度,丁男授田一顷,也就是一百亩。每个丁男交税两担,也就是每一百亩地交税两担。”仔细看着手中的奏折,说道:“按照吴王殿下的奏折,吴王殿下今年一共收税十四三千万担。按照这个计算,吴县的耕地,应该至少有七百十五万亩!吴县一地,怎么可能有这么多耕地……”

东方啸鸣笑了一笑,说道:“其实吴县的耕地也没有这么多,不过吴王也未曾加税。绝大多数百姓,甚至还减少了赋税……陈相请看下面。吴王说得很清楚。我朝使用均田制,但是事实上,均田制已经名存实亡。说是每丁男授田一百亩,但是实际上,却往往不足三十亩。而吴县地处江南,人口相对稠密,更是连人均二十亩也不到。吴王殿下重新丈量田地,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东方啸鸣这话落下,陈良宇先闹了个大红脸。是的,他刚才只顾算得痛快,却忘记了,本朝的人均授田,根本不足的问题。

东方啸鸣继续说道:“吴县人均授田,不过是十三亩半罢了。吴王就以人均五十亩为基数,重新计算每亩地的赋税。这样算下来,每五十亩地需要两担赋税,而与之前相比较平摊下来,寻常人家,一个丁男一年才要缴纳七八十斤粮食做赋税,与之前相比较,竟然是大大减少了……而吴县的田亩之数,也不过三百多万亩而已,吴王并不存在虚报的问题。”

陈良宇默默不语,低头看奏折。王同和看不到奏折,当下问道:“那多出来的粮食……”

“全都是重新计算后吴县的大户拿出来的。”东方啸鸣冷笑了一声,说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如果不是吴王这份奏折,朕还真的不知道,吴县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田地,集中在不到百分之三的人手中……百分之五十的田地,却只交百分之三的赋税,你说,朕的粮仓,能不空么?朕的普通小民,又该怎么活?”

听着皇帝这句话,三个宰相就已经知道,皇帝已经下定决心改革税法!

陈良宇已经将奏折看完,默默不语,将奏折递给了身边的陆望远。

陆望远盯着奏折上的几个数字,所有所思。

“王爷……您真的疯了。”说话的是刘琬,“居然一口气送十三万担粮食进京……您就不在自己手头留一点点?您说过,要留一点粮食和钱,今年冬天要兴修水利,还要备着明年的饥荒!”

想起这件事,刘琬还是忍不住要生气。没有见过这样的吴王殿下!头脑糊涂了!

东方归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叹息道:“如果不是十三万担这么一个惊人的数目,如何能真正打动皇上,真正打动政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