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紫葡萄绿葡萄
45985800000041

第41章 燕子回来了

整个冬天,我都期待着和燕子见面。

一日傍晚,夕阳映红了天边,霞光映照着无边无际的原野,返青的植物丛中还点缀着几朵黄色、白色、紫色的小小野花,这样的画面在这春的边陲小城随处可见,精致而风情独有。

“唧唧唧,唧唧唧!”几声鸟鸣闯入耳膜,声音熟悉而陌生。

我抬头放眼望去,“啊,燕子!”久违一个冬天的燕子!

多么矫健、机灵的身影!

晚霞中,几只燕子掠过天空,一会飞向原野,一会儿盘旋于柳枝间,一会儿又围着我盘旋。一会儿又停落在了电线上,优雅地站在那里,随后就“唧唧唧!”地和我打招呼,并且探头打量着我,在这样一个美好而祥和的夜晚,我似乎成了不速之客。

那些燕子用细细的爪子紧紧地握住电线立在那里,有着尖尖的灰色的嘴,乌黑光亮的羽毛,轻快的翅膀时而舒展,时而裹紧,剪刀似的尾巴一张一合,似乎要剪短这即将到来的夜晚,留住美好而祥和的黄昏。

这些飞回南方越冬的燕子一直沿袭着独有的生活习性,成双入对的成年燕子总是把自己的爱巢给搭建在人们居所住处的周围。在我工作的单位,有一燕子窝,在我的印象中,它们似乎总有充沛的精力,整日不知疲倦,他们整天飞来飞去忙进忙出,衔泥筑巢,用湿泥和干草加入唾液,一点一点地在廊檐下构筑起那没有图纸,不需要任何审批手续的建筑物,窝内用柔软的干草和自身脱落的羽毛铺就成蓬松的床垫,在飞行中捕获蚊虫以求生,在自家的巢穴里生儿育女,带着儿女一起飞翔,一起壮大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燕子有着人一样的灵性,他们无论外出觅食飞到哪里,一旦捕捉到食物,首先会想到自己巢中嗷嗷待哺的幼雏,这一点与灵长类的人何其相似,甚至清出一蓝而胜于一蓝。

燕子的飞行姿态敏捷灵巧,它们时而在空中高飞翱翔,时而盘旋俯冲,他们把天空当着一个巨大表演的舞台,他们急速掠过空中会无声无息地急转或悬空停留,站在一处合适的位置静心欣赏这空中精湛的演技,不失为闲暇时分的一种休闲和极愉快的享受!

燕子一年中最值得人们称道的是生儿育女,在春天到秋天的几个月时间,他们不仅要繁育儿女,那些当年新生的小燕子,还要在入冬之前掌握父母传授的飞行本领,临近深秋时节,秋风萧瑟,黄叶纷纷回归大地的时节,燕子就会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柳枝萌发新芽的时节,它们全家便会一起飞回到北方的巢居。至今,我还依稀记得几句童谣歌曲的唱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从生存意义来讲,燕子迁徙的习性不仅仅是因为季节的寒冷,而是北方的冬季燕子觅食的机会相对较少,要获得更多的食物和生存机会,他们必须找到一处度过北方食物匮乏的时期,于是,他们选择了南方,这是动物界最朴素的一种生存哲学,且年复一年地延续。

我们可以把燕子的这种往来迁徙当着一种地域认同,在燕子的地域概念中,他们具有着出生地及祖籍的观念意识,这种地域认同然根深蒂固,不像人,人总是在不断地变换住址,变得多了,就忘记了自己本真的故乡,甚至也失去了自己的第二、甚至第三故乡,当某一天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有些人会在怀旧中寻求一种肉体的返回或者回归,而心灵,注定要一辈子面临漂泊。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喜欢这样认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也许这就是一种地域认同,当柔弱的小生命飞跃千山万水,吸纳天地之灵气,当他们穿越浩瀚沙漠,穿越茫茫草原,飞越高山,穿越迷雾,搏击疾风沙尘,来到这里,无疑给北方的春天增添了鲜活和魅力!

有用,这是人们对于燕子更加本能的认识,燕子是消灭植物害虫的天敌,他们给这里的绿树、禾苗、红花捉虫治病,保护一草一木!

当然,还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