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文库——接触伊甸恶魔
45974200000002

第2章 蛇类

蛇属于爬行纲中的有鳞目中的蛇目。它的身体呈长圆筒形,四肢退化,靠腹部与地面摩擦前行,体表面覆盖有鳞片,里面包裹着许多的肋骨。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大部分是陆生,也有半树栖、半水栖和水栖等等。

蛇以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种类最多,其次是寒热带,寒带最少。全世界有2500多种蛇,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有200多种蛇,其中毒蛇约51种,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各省,尤其以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最多。

蛇的身体细长,没有四肢,没有脚,但是会行路,它靠身体的曲伸和肚皮下鳞片的帮助来爬行。蛇有很多肋骨,它的肋骨末端是能够动的,腹面的鳞片扁阔,像屋瓦一样排列着。当蛇爬行时,肋骨的尖端,顶着腹面的鳞片,钉着地面,用来支持身体。前节钉住了,后节就往前移动;后节钉住了,前节就往前移动。全身的肋骨和下面的鳞片,交相更迭地运动起来,蛇就蠕蠕地溜动了。但是,蛇在光滑的地上很难这样蠕动着爬行。

枯树枝上爬行的蛇

蛇一般以鼠、蛙、昆虫、鸟等为食。蛇能把老鼠、青蛙、鸟等这些比它的头还大的动物囫囵吞下去,它的口能张得很大。这是由于蛇的口腔里有一块特殊的骨头——方骨,这块骨头与下颚骨的关节骨形成活动关节,在不进食的时候方骨是平躺着的,张口时方骨拉紧,把口支撑起来。另外,方骨周围缺乏膜性硬骨的束缚,因而具有可动性,能使口张得很大。加之蛇的身体、喉部的肌肉都有较强弹性,肋骨是开放式的,所以蛇能吞下比自己大几倍的动物。

蛇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将猎物咬死,然后慢慢吞食。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蛇在吞食猎物的时候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不会刺伤蛇的口腔或食管。吞食速度与食物大小有关系,小白鼠5~6分钟即可吞入,较大的则需要15~18分钟。非洲岩蟒只有当确定猎物的鼻子或耳朵位置后,才开始吞食。蝮蛇也有判断捕获物头、尾的能力。蛇的消化系统非常好,有些在吞的同时就开始消化,还会把消化不了的骨头吐出来。毒蛇的毒液实际上也是蛇的消化液,一些肉食性的蛇消化液的消化能力较强,溶解了被咬动物的身体,所以表现出“毒性”,人的胆汁也属这种消化液。

蛇的舌头是分叉的,伸缩性强。蛇在爬行时常伸出它的长舌来探得周围的情况。蛇还有蜕皮的习性。蛇蜕皮时,要用嘴在坚硬的物体上摩擦,先把嘴边的皮擦破,然后把整个身体从破裂处慢慢爬出来。蛇蜕皮是为自身的生长发育解除束缚。蛇的皮长老变硬后,是妨碍它的生长和发育的,蛇蜕去老皮换上新皮,并趁新皮柔嫩时,让身体长大。可是新皮也是会变老的,所以蛇一年就要蜕三次皮来适应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蛇是不会主动对人进攻的,除非你碰到了它的身驱或者它认为你对它存在威胁。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它时,它会本能地咬你一口,喷出毒液,令你毙命。当人们在山路上行走时,“打草惊蛇”在此用得很恰当。你手执一根木棍,有弹性的木棍子最好。边走边往草丛中划划打打,如果草丛有蛇,会受惊逃避的。用硬木棒打蛇要比软木棒危险,因为硬木棒着地点很小,不容易打到蛇。用弹性好的软木棒打蛇时,木棒最好贴地,那样击中率高。俗话说“打蛇打七寸”,这是蛇的要害部位,击中这一部位,蛇就毙命了。

蛇目可分为3亚目、11科。盲蛇亚目可分为盲蛇科、异鳞蛇科和细盲蛇科。原蛇亚目可分蟒科、筒蛇科、针尾蛇科、内鳞蛇科和瘰鳞蛇科。新蛇亚目分游蛇科(有几个亚科)、眼镜蛇科(有眼镜蛇亚科、扁尾蛇亚科和海蛇亚科)和蝰科(有白头蝰亚科、蝰亚科和蝮亚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这一亚目大部分都属于毒蛇。

世上最小的蛇长约100毫米,最大的如南美的水蟒长达10米以上。低等种类的蛇往往有后肢带,少数体外还有后肢的残迹。

蛇没有耳孔,更没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除一些穴居种类的眼隐藏在鳞片下面外,其余的眼外都罩有一层由上、下眼睑愈合形成的透明薄膜。它的颈部一般不明显,躯干与尾之间有一个呈横裂的泄殖肛。身体构造的特点主要是与体形变细变长有关。体形变长不是靠脊椎骨的延长,而是靠脊椎骨数目的增多,其脊椎骨的数目一般多达141~435枚。由于前后肢退化,脊柱分化为荐部之前的背椎和荐部之后的尾椎。前后两枚椎骨的连接,除一对前关节突与一对后关节突相关节以及椎体关节外,还多一对椎目突与椎弓凹的关节。前部的背椎、后部的背椎或整个背椎的椎体下方具有椎体下突。尾椎下方常有一对脉突。除前两枚背椎外,从第三背椎起每一背椎连有一对长的肋骨。内脏器官也可以增长,成对的器官往往前后配置或者一侧退化。

蛇目动物的上颌骨、腭骨与翼骨疏松地连接于脑颅上,其上长有一些像倒钩一样的牙齿,吞食时有攫握食物的作用。这些成对的骨骼可以交替移动。将食物向口内挪,便于吞下。下颌骨左右两半由韧带相连,并借方骨连于脑颅上,所以口可以张得很大,又兼下颌部皮肤松弛,因而可吞吃大物。没有胸骨,腹部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可使吞下咽部的整体大型食物移向胃内。雄蛇尾基部两侧有一对交接器,交配时自内向外经泄殖肛孔两侧翻出,每次交配只用其一。一般为卵生或卵胎生。

蛇全身是宝,蛇毒、蛇肉、蛇胆、蛇蜕、蛇皮及蛇的内脏(如血、生殖系统等)都是有名的药材。鲜蛇肉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鲜蛇肉烘干后,研磨成粉后服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半身不遂、小儿热痱、皮肤瘙痒等,疗效不错。从蛇肉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液有消炎、补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浸润性肺结核等。将整条蛇取出内脏后,晒或烘制加工而成的蛇干,有祛风解毒、镇痉止痛的功效,能治疗风湿瘫痪、四肢麻木、半身不遂等症。蛇蜕和蛇蜕酒具有祛风退翳、明目、解毒、杀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顽固性皮肤病,如顽癣、疥疮、肿毒与带状疱疹等。此外,也可以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喉痹、目翳、腰痛、痔漏、急性乳腺炎、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疾病。自古以来,蛇胆就是一种珍贵药材,能行气化痰、平肝熄风、搜风去湿、清凉明目、止咳化痰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眼赤目糊、咳嗽多痰、神经衰弱、清暑散寒、小儿惊风、半身不遂、痔疮红肿、各种角膜疾病、胃病、高热等症。蛇油可用于治疗冻伤、烫伤、皮肤皲裂、慢性湿疹等。鲜蛇血可治疗关节痹痛及变形,并有升血作用。蛇蛋在我国南方被用来腌渍后煮粥食,治疗赤白痢。《本草钢目》记载乌梢蛇卵可以治“大风癞疾”。蛇舌在一些地区常用做止痛药物。而蛇的内脏可用来治疗肺结核。蛇毒制剂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痛、小儿麻痹及其后遗症、锥体外系神经麻痹、止血或抗凝、制备抗蛇毒血清、镇痛等。蛇鞭在中药中有补肾壮阳、温中安脏的功能,可以治疗阳痿、肾虚、耳鸣、慢性睾丸炎、妇女宫冷不孕等。若在蛇鞭中再加入其他补益中药,药效将更佳,可起到补血养精的作用,对于男性精液少或含精量低、成活率差,以及活力低所致的不孕症,女性内分泌紊乱、排卵差,继发性闭经和经量少所致的不孕症均有疗效。

蛇皮是制革工业的重要原料,通常可制成小提包、皮带、小钱包、领带、皮鞋、皮包、马甲等皮制品。此外,利用蛇皮还可以制作乐器。因其花纹鲜艳、美丽,皮质柔软、坚韧,成为颇受人们喜爱的商品。

1楼昵称:雨笑

女娲属于蛇类吗?

2楼昵称:飘雪

这个问题比较特别,有点不好回答。女娲应该是神话中的人物,好像不能这么说吧!

3楼昵称:小破孩儿

不是啦!女娲是我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与伏羲为兄妹。人首蛇身,相传曾炼五色石以补天,并捏土造人,让他们男女结合,延续人类生命,造化世上生灵万物。

4楼昵称:小叶

3楼说得对,女娲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神。传说中她看到盘古开天辟地留下的地方有很多花鸟动物,唯独没有人。她就用河床上的泥土创造了人类。当然这只不过是神话传说而已。

5楼昵称:梅雨天

女娲是神话中的人物,她和现实中的蛇是没有办法比较和归类的。

从前有个秀才名叫崔炜,一天他在市集上看到一位乞丐婆,因为饥饿而双腿无力,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饮酒的壮汉不依不饶。崔炜心里非常同情乞丐。他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为乞丐婆解了围。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

“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作为报答。这个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娶一房贤妻。”说完,青蛇再拜谢一次,就消失了。

崔炜从梦中惊醒,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财主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任大财主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

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自己的灵药,就到了任大财主的家。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天就消肿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