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
胡萝卜一说原产英国,一说原产地中海沿岸或中亚。传说上古时就已种植食用。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在瑞士曾发现过古代人食用留下的胡萝卜根种子的化石。
野生的胡萝卜根茎像线绳那样粗细,19世纪30年代,法国蔬菜栽培学家维里麦伦经过8年实验,把它改造成为两年生晚熟品种,成为又粗又大的现代胡萝卜品种。
李时珍说胡萝卜“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此说成了国内一些学术界引经据典的依据。杭州商学院聂凤乔教授在《蔬食斋随笔》一书中说,为了弄清胡萝卜的准确来历,他下了“工夫”,翻阅了不少历史资料。先是发现日本植物学家说,日本的胡萝卜是唐代时由中国引进的。后又发现1159年成书的南宋《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上有豌豆、胡萝卜、香菜、银杏等记载。以后他又深入研究,发现胡萝卜绝非元代才引进。他和清前一些学者认为:凡植物名称前冠以“胡”字的(如胡荽、胡桃等),为两汉或两晋时由西北引进;冠以“海”字的(如海棠、海枣等),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进;冠以“番”字的(如番茄、番椒、番薯等)由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来;冠以“洋”字的(如洋葱、洋芋、洋姜等),为清代引入。所以,他认为:胡萝卜“乃汉代由‘丝绸之路’传入的,是中国人民和中亚人民的友谊的种子”。先逗留新疆、青海、甘肃一带,以后传人内蒙、华北,元明间南下由山东而淮楚。以后全国推广,并与海外交流,到上世纪60年代,胡萝卜已有130多个品种。聂教授生前这一学术成果,有待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胡萝卜中,含水分89.2克,蛋白质1.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7克,灰分0.8克,胡萝卜素4.15毫克,硫胺素0.05毫克,核黄素0.02毫克,抗坏血酸13毫克,钾190毫克,钠71.4毫克,钙32毫克,镁14毫克,磷27毫克,铁1毫克,锰0.24毫克,锌0.23毫克,铜0.08毫克,硒0.63微克,尼克酸0.6毫克,还含氟、锰、钻等微量元素。
补中健脾,下气化滞,补肝明目,益肺润燥,壮阳,利尿杀虫。主治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咳嗽、夜盲症、便秘等。
饮食与宜忌
胡萝卜是果蔬两用的一类根菜,食用方法很多,可煮、蒸、炒、炸、拌、腌;可当主食,也可当配食、馅食。在我国西北,冬天缺菜,胡萝卜,甘蓝和土豆几乎垄断了农家的餐桌。最常见的是切得十分精细的凉拌胡萝卜丝,用盐渍一下,拌上蒜泥、酱油,炝上油;还有素炒胡萝卜丝,肉炒胡萝卜丝;或切块、切片与牛肉或羊肉炖食,其味更美。
在我国南方主要用作腌菜、酱菜,也做成泡菜、小菜。在一些山地农村,冬季还用胡萝卜、南瓜熬小米粥,富有营养。
营养专家建议,生吃胡萝卜会丢失90%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体吸收。胡萝卜切片用油炒,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79%;切片后油炸,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81%,切块和肉一起炖,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达95%。
选择正确的吃法,是讲究营养的重要手段。
胡萝卜“花菜”:
胡萝卜、甘蓝、红辣椒洗净,切寸丝,青蒜、芹菜切寸段,一同用盐腌藏,供一冬吃,不但鲜美脆嫩,且色彩丰富,催人食欲。
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维生素,食用时应用油类烹调或肉类同炖,生吃胡萝卜吸收率仅为10%,其余均被排泄,造成有效成分的浪费。
食用时咀嚼时间不宜过短。胡萝卜所含的最主要营养成分包含在由无法消化的赛璐珞体构成的细胞壁之内,而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它无法自己跑到细胞外边,只有把细胞壁弄破,才能被人体吸收。把细胞壁弄破的主要方法是细细咀嚼。如果食用时咀嚼时间过短,将会明显降低胡萝卜素的吸收率。
食用时不宜加醋太多。醋可破坏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最主要营养成分,加醋太多则可明显降低胡萝卜的营养价值,故食用胡萝卜时应少放或不放醋。
低血压患者不宜食用。胡萝卜中含有“琥珀酸钾盐”的成分,可以使血压降低,尿中排钾增多,低血压患者食用有使病情加重之虑。
欲生育的妇女禁忌多食。胡萝卜素虽有较丰富的营养,但也有引起闭经和抑制卵巢排卵功能的作用,欲生育的妇女多食,则不容易怀孕,故不宜多食。
“临床应用”
1.胡萝卜烧肉胡萝卜500克,精肉250克。将胡萝卜、猪肉洗净后,切象眼块。锅中先下肉块,煮至八成熟时,下胡萝卜块,加入精盐、酱油等调味品,至胡萝卜八成熟时起锅装盘。本菜营养丰富,具有润肺益肝,补益气血等功效。适宜于体质虚弱,四肢倦怠,饮食减少诸病症。
2.拌胡萝卜干胡萝卜干200克,炒花生仁75克,葱花10克。将胡萝卜干放入开水内,泡涨后洗净,切成黄豆大颗粒。花生仁去皮,用刀拍碎成绿豆大。将胡萝卜粒放入大碗内,加入酱油、精盐、白糖、味精、葱花拌匀,放入盘内,撒上花生粒,淋入香油,即可。此菜气味芳香,具有健脾开胃,补肝益肺的作用。适宜于夜盲,食欲不振,小儿疳积等病症。
3.胡萝卜炒猪肝胡萝卜、猪肝各250克,生姜丝少许。胡萝卜洗净切细丝,与生姜丝入油锅中炒至半熟后起锅待用;将猪肝切成薄片,放入用酱油、黄酒调成的卤汁浸渍,再逐片地滚上干淀粉;油锅烧至七成热时,将猪肝放入锅内划熟,倒出沥油;原锅加酒、酱油、糖、盐、味精、鲜汤、胡萝卜丝,用水淀粉着腻,浇上熟油,与猪肝拌匀,装盆即成。此菜色泽艳丽,外脆内嫩,营养丰富,具有补虚益肝的作用。可辅助治疗营养不良、坏血病、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夜盲症。
菠菜
菠菜也称菠、菠棱、赤根菜等,是我国南北广为种植的一类绿叶蔬菜。原产西亚波斯一带,西入阿拉伯诸国及欧、非,东入印度、尼泊尔,后传入我国。《唐会要》记载:“太宗时,尼婆罗献波棱菜,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尼婆罗即尼泊尔,时间约唐贞观年间。也有学者指出,菠菜传入我国可能早于唐代,是沿“丝绸之路”而来,不一定只来自尼泊尔一国。
宋·苏东坡。《菠菜》:“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卵如铁甲,岂知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更茁。”历史传说:《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有“泥婆罗(贞观)二十年(公元647年),遣使入献波菱、酸菜、浑提葱。”即菠菜由尼泊尔传人我国。
《唐会要》:“太宗时波罗国献波棱菜,类红蓝,实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方土隐名为波斯草。”其根赤,故俗名赤根菜。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菠菜含水分91.4克,蛋白质2.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3.2克,粗纤维0.7克,胡萝卜素3.87毫克,灰分1.5克,维生素B1 0.04毫克,维生素B2 0.13毫克,尼克酸0.6毫克,维生素C39毫克,钙72毫克,钾502毫克,磷53毫克,铁1.8毫克,钠98.6毫克,氯200毫克,镁34.3毫克。
养血止血,清热除烦,敛阴解渴,润燥通便,滋阴平肝,利五脏,通血脉,助消化。主治高血压、头痛、目眩、风火赤跟、衄血、便血、消渴(糖尿病)、便秘等病症。
饮食与宜忌
菠菜的吃法很多,其叶薄易熟,炒时先在滚油中下盐(或加点姜未),后放菜,汁滚立即起锅,这样熟而不烂,色泽青翠,清淡可口,为家常炒菠菜。
菠菜可作荤菜的衬底或配料,它还能做包子、饺子馅,可说荤素皆宜。
菠菜做汤,宜氽不宜煮,否则维生素损失太多,菜也容易失去翠绿,变黄变烂。
菠菜可同海米、虾仁、火腿丁、粉皮、粉丝、腐竹、腐干等凉拌成各种小菜,可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调味。
菠菜绿汁可调制皮面团,做成饺子皮,包上肉馅,成为碧绿可爱的“菠饺”。
椒盐菠菜心是湘菜中的名品。其做法是:先将海米、火腿切成碎末,加入盐、味精、面粉、芡粉、鸡蛋搅成糊,再将菠菜心放入挂糊油炸,起锅后撒上花椒粉与香油,蘸番茄酱吃,有红有绿,焦香微脆,酸甜适口,可款待上宾。
西式菜肴中也常见菠菜做成的品种,如核桃拌菠菜、菠菜泥子汤、菠菜卧鸡蛋等。
适宜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人食用;适宜痔疮病便血,习惯性大便燥结之人食用;适宜贫血之人及坏血病者食用;适宜防治夜盲症者食用;适宜皮肤粗糙、皮肤过敏症、皮肤松弛者食用,具有美容效果;适宜防治流行性感冒时食用。
凡大便溏薄,脾胃虚弱者忌食;肾功能虚弱之人,也不宜多吃菠菜。菠菜忌与豆腐同吃,因为菠菜所含草酸较多,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而不易被吸收。
“临床应用”
1.菠菜羊肝汤菠菜400克,羊肝200克。菠菜入锅后加适量水煮沸,捞起用净水冲洗一次,与羊肝一起再入锅加水200毫升,煮10分钟后去上沫起锅备用。主治夜盲症。
2.菠菜猪肝汤菠菜250克,猪肝100克。将菠菜洗净后加水适量,入锅煮沸,捞起,用净水冲洗1次,与猪肝一起再入锅加水200毫升煮10分钟后起锅备用。主治贫血、出血、月经过多。
3.菠菜猪血汤菠菜500克,猪血250克。将菠菜切段,猪血切块,加清水、调味适量,烹调成汤。每月一次,连服2~3次。治疗大便秘结、习惯性便秘等症。
韭黄
韭黄何时面世,至今还是个谜。从我国一些古老的文字记载中,可知其生产和食用历史不短了。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载:“冬葵温韭,”可说明公元前一世纪初我国已有温室栽培韭菜。其后,《前汉书·召信臣传》载:“大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复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这里的“韭”虽然难肯定是韭黄,但也说明温室栽培韭菜的历史悠久。已故农业学家石声汉先生在其《中国农业遗产要略》一书中认为:据“青蒿黄韭试春盘”之说,“至迟北宋时已有韭黄”了。聂凤乔教授在《蔬食斋随笔》一书中用大量史料考证,认为北宋有韭黄已很保守了,他认为“汉代的温韭就是韭黄”,“我推测韭黄可能诞生于周秦,甚至更早”。我国古代人民向人类社会贡献了韭黄,同时也贡献了温室栽培技术和软化栽培技术。较西方一些国家要早出一千五六百年。
营养与功效
韭黄由于不见阳光生长,它以色泽、口味和口感取胜,但总的营养成分低于一般韭菜。主要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糖类、维生素A、B及胡萝卜素等。
韭黄同其他韭菜一样,性味温辛,入肝、胃、肾经,具有温中、下气、散血、补虚、解毒等功用。
古籍称韭菜为“壮阳草”,对防治阳痿、早泄等也都有一定效果。
饮食与宜忌
韭黄在烹饪中是一类配料,主要用来做馅、做汤,同时兼做药膳。著名的有韭黄水饺、韭黄馄饨等品种。
芥菜
芥菜南方春秋两季均有栽培,北方以秋播为主,供冬季腌制用。主要品种有:二道眉芥菜、济南疙瘩菜、湖北大花叶大头菜、成都大头菜、山西圆芥菜等。
宋·陆游。《食荠》:“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传夸真欲嫌荼苦,自笑何时得瓠肥。”
清·郑板桥。《题画诗》:“三春荠菜饶有味,几熟樱桃最有名。”历史传说:宋人苏易简曾向宋太宗推荐荠菜,夸赞道:“残雪中覆一荠,连茹数根,臣此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胎,殆不及。”宋朝苏东坡自烹荠菜粥,食后对友人说:“君若知此味,则海陆八珍可厌也。”继丽陆游仿效之:“食荠槎甚美,盖蜀之所谓东坡羹也。”
民间谚语:“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营养与功效
荠菜的营养成分十分全面,在每100克新鲜荠菜中,含有蛋白质5.3克,脂肪0.6克,糖6克,钙420毫克,磷73毫克,铁6.3毫克,要比一般家种蔬菜高得多。其维生素的含量也很丰富,胡萝卜素的含量可与胡萝卜相当,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比西红柿还要高。所以,近来又有学者将荠菜列入癌症患者食谱。
和脾,利水,止血,明目。
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疼痛(《中药大辞典》)。
饮食与宜忌
适宜各种内出血之人,诸如内伤吐血、咯血,产后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便血,尿血,消化道溃疡出血,视网膜出血者均宜食用;适宜乳糜尿,泌尿系结石,肾炎、水肿,高血压之人食用;适宜胃溃疡,胃痉挛,痢疾、肠炎、腹泻,呕吐之人食用;适宜眼病之人,如目赤肿痛,结膜炎,夜盲,青光眼,眼底出血,目生翳障者食用;适宜小儿麻疹、流行性感冒在流行传染期间食用,可起到预防效果。
《现代实用中药》:“止血,治肺出血,子宫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头痛,目痛或视网膜出血。”
荠菜性味平和,诸无所忌。
“临床应用”
1.荠菜豆腐羹嫩豆腐200克,荠菜100克,胡萝卜、水发冬菇、竹笋各25克,水面筋50克,葱、姜、末各10克。将嫩豆腐,水发冬菇、胡萝卜(焯熟)、竹笋及面筋均匀切成小丁,荠菜洗净去杂,切成细碎状;炒勺上火放油,烧至七成熟时煸葱、姜,加入清汤、盐,投入嫩豆腐丁、冬菇丁、胡萝卜丁、笋丁、面筋丁、荠菜,小火炖煮半小时,加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入大汤碗即成。此羹浓稠滑爽,咸鲜细嫩,有清热利水,降低血压的功效。可用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肾炎水肿、乳糜尿等病症患者的营养保健及辅助治疗的汤菜。
2.荠菜饺面粉800克,荠菜1500克,虾皮50克。将荠菜去杂,洗净切碎,放入盆中,加入虾皮、精盐、味精、酱油、葱花、花生油、香油,拌匀成馅;将面粉用水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切成小面剂,擀成饺子皮,包馅成饺,下沸水锅煮熟,捞出装碗。本食品皮软馅嫩,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清热解毒,止血降压的功效。对高血压、眼底出血、眩晕头痛、吐血、肾炎水肿等病有一定疗效。此饺的馅料还可用猪、牛、羊肉或鸡蛋与荠菜配制而成。
冬瓜
冬瓜又名白瓜、枕瓜,系葫芦科蔓生肉质藤本植物。原产亚洲热带,果肉可食。温暖地区均有栽培。花单生,黄色,花径8~10厘米。叶多毛,多为卵形或心形。果为黄瓜形,长达40多厘米,多毛,绿色,皮白色蜡质,籽扁平,白色,长1厘米左右。
相传,冬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在唐代已广为食用,是夏秋季节的佳蔬。
宋·郑清之。《冬瓜》:“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生来笼统君体笑,腹内能容数百人。”
历史传说:关于冬瓜之名,传说为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结果,南、西、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
营养与功效
冬瓜为常食蔬菜之一,营养丰富,每100克冬瓜含蛋白质0.4克,糖类2.4克,热量33.4千焦,钙19毫克,磷9毫克,铁0.03毫克,维生素C16毫克,尼克酸0.3毫克,核黄素0.016毫克,胡萝卜素0.04毫克,维生素B2 0.016克、钾135毫克、钠95毫克等。
利水,消痰,清热,解毒。
治水肿,胀满,脚气,淋病,痰吼,咳喘,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痈肿,痔瘘;并解鱼毒、酒毒(《中药大辞典》)。
饮食与宜忌
冬瓜食用方法较多,通常用来做汤、做粥,也适合红烧、扒、炒,还可制成蜜饯、糖冬瓜等。无论做什么菜都美味可口。
羊肉冬瓜汤,是北方地区的通常吃法。将冬瓜洗净切块,同羊肉一起炖成汤食用。营养丰富,味美可口。
适宜肾脏病水肿,妊娠浮肿,肝硬化腹水,胀满,脚气,糖尿病之人食用;适宜暑热天气烦闷,痰吼咳喘,泻痢,痈肿之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适宜怀孕妇女食用;适宜肥胖者常食多食,是减肥佳蔬;适宜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食用;适宜维生素C缺乏症者食用。
平素脾肾阳虚,久病滑泄之人忌食。
“临床应用”
1.冬瓜银耳羹冬瓜250克,银耳30克。先将冬瓜去皮、瓤,切成片状;银耳水泡发,洗净;锅放火上加油烧热,把冬瓜倒入煽炒片刻,加汤、盐,烧至冬瓜将熟时,加入银耳、味精、黄酒调匀即成。此汤羹具有清热生津,利尿消肿之功效,适宜于高血压,心脏病,肾炎水肿等患者服食。
2.冬瓜炒蒜苗冬瓜300克,蒜苗100克,植物油50毫升。先将蒜苗洗净,切成2厘米长的段,冬瓜去皮、瓤,洗净,切黻状;再将炒锅放置火上,加油烧至六成热,投入蒜苗略炒,再放冬瓜块,待炒熟后,加调料适量,淀粉调汁勾芡,最后加味精起锅装盘。此菜具有利肺化痰的的功效,适用于肺中有痰,肺气不利致咳嗽气喘等疾病患者食之。
3.冬瓜菠菜羹冬瓜300克,菠菜200克,羊肉30克,姜、葱各适量。先将冬瓜去皮、瓤,洗净切成方块,菠菜择好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羊肉切薄片,姜切薄片,葱切段;然后将炒锅放火上,加油烧热,投入葱花,放羊肉片煸炒,接着加入葱段、姜片、菠菜、冬瓜块,翻炒几下,加鲜汤,煮沸约10分钟,加入盐、酱油、味精,最后倒入湿淀粉汁调匀即成。本汤羹昧美可口,具有补虚消肿,减肥健体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妊娠水肿,形体肥胖者食之。
苦瓜
苦瓜又名锦荔枝、癞葡萄等,属葫芦科,是瓜类植物。由于各地方言不同,苦瓜还有一些古怪名字,如红姑娘、红羊、癞瓜、凉瓜、金荔枝、菩提瓜等。《本草纲目》解释:“苦以味名,瓜及荔枝、葡萄,皆以实及茎、叶相似得名。”
苦瓜不属我国原产瓜类,从外地引进。来源有两说:一说是中南半岛;一说是东印度群岛。有专家分析认为,可能来自海路,也可能先由陆路经缅甸引进云南,逐渐北移,15世纪时分布于河南一带。正如《农政全书》载:“南中人甚食此物,不止于瓤。实青时采者,或生食与瓜同,用名苦瓜也。青瓜颇苦,亦青脆可食耳,闽广人争诧为极甘也。”
清·叶申芗。《减字木兰花·锦荔枝》:“黄蕤翠叶,篱畔风来香引蝶,结实离离,小字新偷锦荔枝。但求形肖,未必当他妃子笑。藤蔓瓜瓤,岂是闽南十八娘。”
民间传说:苦瓜有一种“不传已苦与他物”的特点,就是与任何菜如鱼、肉等同炒同煮,绝不会把苦味传给对方,所以有人说苦瓜“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誉之为“君子菜”。
民间谚语:“人讲苦瓜苦,我说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苦瓜果实中,含水分94.4克,蛋白质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6克,粗纤维1.4克,灰分0.8克,钾256毫克,钠2.6毫克,钙17毫克,磷35毫克,镁18毫克,铁0.8毫克,锰0.16毫克,锌0.46毫克,铜0.09毫克,硒0.36微克,胡萝卜素100微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3毫克,抗坏血酸56毫克,尼克酸0.4毫克。
饮食与宜忌
虽然苦瓜现在一年四季上市,但主要还是夏季的蔬菜。按其食性,清凉降火,为暑日佳蔬。家常烹调苦瓜的方法很多,也很简便。可以生吃、凉拌,也可煎、煸、炒、烧、酿,可配肉食,可荤可素。苦瓜做汤,其味更鲜美。各地酒楼食店还用苦瓜做成名菜,有的还是宴席上的主要菜肴。如广东的苦瓜牛肉、虾胶酿苦瓜;四川的千煸苦瓜、斑指苦瓜;北京的烧酿苦瓜、凉皮拌苦瓜;湖南的苦瓜酿肉、煎苦瓜。
苦瓜与鱼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苦瓜炝黄鱼:苦瓜切厚片,在开水锅里焯一下,黄鱼煎好,锅内放油,用蒜豉先烧苦瓜,后下黄龟,调味即好。
另外,苦瓜也可炒猪肚、炒田鸡、炒牛肉等。苦瓜炒辣椒,清利爽口,增进食欲。
青苦瓜适宜热天患有疮疔,痱子,目赤,咽喉痛,急性痢疾之人食用;青苦瓜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有降血糖效果;适宜癌症患者食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青苦瓜适宜夏令当做清暑止渴的果品食用,能预防中毒。
《生生编》:“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滇南本草》:“泻六经实火,清暑,益气,止渴。”《随息居饮食谱》:“青则涤热,明目清心。熟则养血滋肝,润脾补肾。”《泉州本草》:“主治烦热消谒引饮。风热赤跟,中暑下痢。”
平素脾胃虚寒,腹泻便溏之人忌食青苦瓜。
《滇南本草》:“脾胃虚寒者,食之令人吐泻腹痛。”《随息居饮食谱》:“青则苦寒,中寒者勿食。”
“临床应用”
1.苦瓜拌芹菜苦瓜、芹菜各150克,芝麻酱、蒜泥各适量。先将苦瓜去皮、瓤,切成细丝,用开水烫一下,再用凉开水过一遍,沥掉水分,然后将芹菜、苦瓜同拌,加入作料调匀即可。本菜肴具有凉肝降压的功效,适用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患者食用。
2,苦瓜茶苦瓜1个,绿茶适量。将苦瓜上端切开,挖去瓤,装入绿茶,把瓜挂于通风处阴干;将阴干的苦瓜,取下洗净,连同茶切碎,混匀,每取10克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沏饮用。此茶具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效,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躁等病症。
3.苦瓜泥汁生苦瓜1条,白糖60克。先将苦瓜洗净,捣烂如泥,加入白糖拌匀,2小时后将水汁挤出,一次性凉饮。此汁具有清热利湿,通窍之功效,适用于湿热上扰而引起的耳聋,耳胀痛,舌红苔黄,小便短赤等病症。
梨
梨营养丰富,含水分、糖、维生素、无机盐、钙、磷、铁等物质,具有食用和医用价值,有润肺、化痰、解热的功效。主要品种有:鸭梨、雪花梨、酥梨、黄梨、白梨、慈梨、油梨、长把梨等。
京自梨,北京特产水果之一。其形扁圆均匀,可码摞七八个直立不倒。肉厚、核小、皮薄、味酸甜而带清香。原产京郊门头沟区军庄乡小东山村,清代作为贡品,目前,此白梨已遍布门头沟、昌平、延庆、房山、平谷等京郊区县。
鸭梨,果实形似短葫芦形,肩部常有鸭头状突起,故名。主要产地为河北、山东、辽宁省。尤以河北河间、交河、沧县、定县及京郊房山、大兴等出产著名,因在天津口岸出口,又有“天津鸭梨”之称。
鸭梨采收时为黄绿色,储存后变为黄色。皮薄带有蜡质,果点小而不明显,萼洼较深。果肉细嫩、汁多,味偏淡微甜。9月中上旬成熟。
雪花梨,果实多为长卵形或椭圆形。果梗上端略粗,梗洼浅。主要产于河北赵县一带。果皮黄绿色,储后变黄,皮厚、汁多、质脆、味浓甜、果心大、石细胞较多。9月中下旬成熟,恒温窖贮可至次年三四月间。
酥梨,又名晋酥梨,主要产区在山西太原南郊等地。其果实为圆柱形或椭圆形。果顶略平,梗洼、萼洼较深。收获时果皮呈黄色,储存后变黄白色,皮薄,心长圆,肉质细嫩,酥脆爽口,汁多微甜,并有香气。一般9月中下旬成熟。
慈梨,又名茌梨。主要产区山东省,以莱阳出产驰名,又称莱阳梨。果实为倒卵形,有的似短瓢。采收时果皮为绿色,贮后变黄绿色。果大,皮厚,肉酥脆汁多,味极甜。
大黄梨,又名黄梨。主要产区在山西省高平县。果实肥大,每个重0.5千克左右,近椭圆形,果面有棱沟数条,所以又叫瓣子梨。初采时果皮为黄绿色,贮后变黄。果肉发白,质脆而粗,味甜,汁多。9月中下旬成熟,储存时间较其他梨种较长。
广梨,又名鸭广梨。主要产区在河北固安及京郊大兴县等地。果实歪圆形,皮黄,表面凸凹不平。皮粗,初期肉汁粗硬,储存后期肉软汁多,味浓,酸甜适口,并有香气。
子母梨,主要产区在北京郊区大兴县一带。果实为卵形,皮淡黄,收获初期皮坚硬,汁少,储存后期变软,汁大,味甜。
油梨,又名香水梨。主要产于山西晋北、晋中、河北邢台等地区。因果面带油质,故名。果实椭圆,个大小均匀。成熟时果面呈黄绿色或黄色。果点中密明显,呈褐色。果梗中长,果皮较厚,肉自,质脆,稍粗,汁多,昧酸甜,并有香气。每年9月下旬收获。
茄梨,主要产于山东省烟台、龙口、威海等地。其果形为长葫芦形,皮黄绿色并有红色。肉乳白色,心小,肉厚软,味甜、汁多,并有香气。
糖梨,主要产区在河北兴隆及京郊密云、平谷、怀柔等地。果实椭圆形,褐红色,皮细,汁多,脆甜,经久储味更甜。
麻梨,又名金花梨。主要产于北京郊区平谷县,果实为倒卵形,黄色,皮薄,细嫩,肉脆,汁多,味甜。
红肖梨,主要产于京郊密云、房山、平谷及河北兴隆等地,果形长圆形。成熟时果皮底色为绿黄,阳面深红和紫红色。其皮厚,肉质粗而清脆,初期石细胞较多,味酸微甜,储藏后期石细胞变少,酸甜适口。
苹果梨,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特产。原产在朝鲜北部的公羊山,属砂梨系统的品种。1921年由朝鲜引进我国,经多年培植,始成优良品种。其果形大,果心小,果肉雪白,石细胞少,甜酸,酥脆,充满香气,极耐储存。近年来,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谣、内蒙古等地也有出产。
徽州雪梨,产于安徽黄山山脚下的歙县,已有400多年生产历史。其特点是:外形美观,皮薄肉细,汁多香甜,脆嫩可口,梨肉洁白如玉,故称雪梨。雪梨除用作消暑的鲜果外,还加工成梨罐头、梨汁、梨膏、梨脯等食品。除国内市场畅售外,还出口国外销售。
库尔勒香梨,新疆名果。主要产于库尔勒、轮台两县。此梨每千克12~16个,色泽鹅黄,脆嫩多汁,皮薄核小,味甜香浓,易储存。置室内,则满室生香。
软儿梨,兰州名果,果实珠形,色黄绿,经“封包”、“出汗”后,果肉变软,酸甜适口。冻后变黑,质佳者愈黑,解冻后,食之最美。皮薄一包水,肉化一团泥,凉甜爽口,香美无比。
宝珠梨,云南名果,产于昆明市郊。相传,最早种植此梨者为一名叫宝珠的和尚,后人为纪念他,故名宝珠梨。此果个大,汁多,肉质脆嫩,香甜可口。元朝曾为贡品,故产地名为“呈贡县”。
刺梨,贵州特产。刺梨为多年生小灌木,果实橙黄,甜酸可口,富含维生素C,有“VC大王”之称(含维生素C达2.5%)。此果可生食、酿酒、制蜜饯,亦可入药,有防治癌症的功用。贵阳市已研制了刺梨汽水、刺梨酒、刺梨果汁等饮料。其中的刺梨汽水酸甜爽口,味美清香,具有刺梨的独特风味,不亚于美国的可口可乐,颇受消费者欢迎。
南果梨,为辽宁千山地区的著名水果。肉质脆嫩,甜香多汁,质量优良,清代为贡品。每个梨重50克左右,圆形,色黄绿,阳面鲜红。
《本草纲目》:“今人痰病火病,十居六七,梨之有益,盖不为少,但不宜过食尔。”《本草经疏》:“肺寒咳嗽,脾虚泄泻,腹痛冷积,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法咸忌之。”《随息居饮食谱》:“中虚寒泻,乳妇,金疮忌之。”《增补食物秘书》:“多食寒中,产后及金疮与冷泄者勿食。”《饮食须知》“多食令人寒中,损脾。乳妇产后血虚者勿食。生食多成冷痢。”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含水分83.6克,蛋白质0.1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9克,热量37千卡,粗纤维1.3克,灰分0.2克,钙5毫克,磷6毫克,铁0.2毫克,胡萝卜素0.0l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1毫克,尼克酸0.2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钾135毫克,钠0.7毫克,镁10.2毫克。另含有糖、有机酸等。
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口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瞳膈,便秘等病症。
饮食与宜忌
适宜热病后期,津伤口干烦渴之时食用;适宜肺热咳嗽,痰稠或无痰,或咽喉发痒干痛,音哑,包括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者食用;适宜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者食用;适宜习惯性便秘,噎膈,小儿百日咳,消渴,以及演唱人员食用;适宜鼻咽癌、喉癌、肺癌及放疗后食用;适宜炎夏酷暑之季食用;适宜饮酒之后或宿醒未解者食用;适宜维生素C缺乏者食用;适宜低血钾者食用。
《本草衍义》:“惟病酒烦渴人,食之甚佳。”《食疗本草》:“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清·王孟英:“新产及病后,须蒸熟食之。”《本草纲目》:“梨,润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梨属性凉多液水果,凡脾虚便溏、慢性肠炎、胃寒病、寒痰咳嗽或外感风寒咳嗽,以及糖尿病者忌食。孕妇生产之后亦忌食生梨。女子月经来潮期间以及寒性痛经者忌食生梨。
“临床应用”
1.雪梨罗汉果汤雪梨1个,罗汉果半个。雪梨洗净切块,与罗汉果加水合煮约20分钟,候温饮汤。此汤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可治疗阴虚有热之慢性咽炎。
2.夹沙梨梨750克,花生油750毫升,鸡蛋3枚,桂花少许,干豆沙、面糊及白糖各适量。将梨洗净,去皮除核,放入大碗,撒上少许白糖,入蒸笼蒸熟取出;把梨和面粉一起放入盆中,加入少许清水拌匀,再拍成长条扁平状;鸡蛋打破取蛋清,鸡蛋清中加入适量淀粉,用筷子搅成糊状;把白糖、豆沙、桂花、1个蛋清同放入碗内,加少许清水合和并切成条块,用蛋糊抹匀面卷,封好口;将锅放火上,加入花生油烧热,投入面卷,炸至金黄时捞出,放入盘中即成。此梨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之功效。适用于阴虚燥热,舌干口渴,大便燥结等病症。
3.五汁蜜膏去核鸭梨、白萝卜各1000克,生姜250克,炼乳250克,蜂蜜250毫升。将梨、萝卜、生姜洗净切碎,分别以洁净纱布绞汁,取梨汁和萝卜汁放入锅中,先以大火煎熬成膏状,再加入姜汁、炼乳、蜂蜜搅匀,继续加热至沸,停火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可加黄酒少许)饮服,每日2次。此膏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肺结核,低热,久咳不止,虚劳等病症。香水梨,则满室生香。最宜老幼食用,无齿者也可一饱口福。
东华蜜梨,广东水果新品种,产于封开县。东华蜜梨的果实不分树枝和树干,满树皆长。此梨果形扁圆,皮红肉白,爽脆可口,汁多无渣,清香蜜甜,气味芬芳。
同冠梨,为粤北珍果,又名大沙梨。产于阳山县,因此梨只生长在叫同冠口的地方,故名。据说,此梨在汉代就有栽培,还说常食此梨可益寿延年。因此,当地人又叫它长寿梨,曾是历代的贡品。同冠梨果大味美,个重一般1千克左右,大者达1.5~2千克。其肉质洁白,削皮后,经久不变色,质脆汁多,清甜可口,并有特殊的芳香味。
冬果梨,又叫东瓜梨,是梨的一个品种。主要产区在甘肃兰州市、河西走廊地区,青海省民和、乐都、贵德等县。果实呈卵形或倒卵形;皮黄,光滑有蜡质;果肉白而细嫩,味香,酸甜可口,有东瓜糖滋味;个大,平均每个250克重,最大500克,一般10月下旬成熟。除鲜食外,还可煮食。和葡萄干、白糖煮汤,其味甘美,别有风味。
猕猴桃
猕猴桃又叫阳桃、毛桃、藤梨,是我国特有的果品,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有载。因为猕猴喜食这种水果,又产于我国,故名。主要产地分布在我国陕西、河南、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陕西秦岭的猕猴桃产量占全国第一位。
猕猴桃是落叶灌木藤本植物,属猕猴桃科。茎藤长10多米,每年长新梢3至5米,树冠较大,覆盖面积可达三四十平方米。春末夏初开白色小花、秋季果实成熟。果实细嫩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价值很高。
营养与功效
主要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和钙、磷、钾等多种成分,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解朊酸。
猕猴桃具有清热利尿、祛风活血、散淤消肿、健胃、催乳、止血等多种药用功能。是一种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猕猴桃的鲜果和果汁,可以防止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在人体生成。同时,还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
饮食与宜忌
果实成熟后,剥去外皮可吃,又可加工成果酱、果脯和高级营养品“猕猴桃精”,也可酿制猕猴桃酒。
猕猴桃的色、香、味俱佳。果皮鲜绿(有的是淡褐色),果肉青绿或嫩黄,果心乳白,切成片,晶莹透明,并有放射状的美丽花纹。除鲜食外,可以加工成许多产品,如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酒、果干、果脯、蜜饯等。各地生产的猕猴桃果汁,不但是从事航空、航海、高原、高温;高寒、矿井工作者和运动员的保健饮料,也是老幼病弱者的滋补营养品。
奇异果之梦:将猕猴桃去皮,切成丁。把猕猴桃丁、浓缩橙汁、清水、冰块、鲜奶依次放入打汁机内打成混合汁。再将打好的汁倒入玻璃杯中,加入少许薄荷酒,用调酒棒搅拌均匀。最后装饰一下果汁杯,即可饮用。营养极为丰富。
猕猴桃性寒,脾虚大便泄泻者不宜食用;风寒感冒,疟疾,寒湿型痢疾,慢性胃炎,痛经,闭经,小儿腹泻,糖尿病患者应慎食。
妊娠的妇女最好少吃或不吃。
“临床应用”
1.冰糖猕猴桃猕猴桃(去皮核)250克,冰糖适量。将猕猴桃洗净,去皮核,切成小块,置于碗中,放入冰糖,上笼蒸至桃肉熟烂,取出即可食用。此食具有生津养阴,降压降脂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咽喉疼痛,心烦口渴等病症。常人食之,能滋润肌肤,乌发养颜。
2.猕猴桃银耳羹猕猴桃100克,水发银耳50克,白糖适量。将猕猴桃洗净,去皮、核切片;水发银耳去杂,洗净撕片,放锅内,加水适量,煮至银耳熟,加入猕猴桃片、白糖,煮沸出锅。此羹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的功效。适用于烦热,消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肺热咳嗽,痔疮等病症。健康人食之能提高抗病能力,预防癌症,泽肤健美,延年益寿。
石榴
石榴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其树形树姿美观,花朵艳丽,果实形态色泽俱佳,且具有丰富的营养,用途广泛。石榴既是一种珍稀果品,同时也可作为庭院观赏树,老北京的很多四合院内就种有石榴树。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石榴含水分79.8克,蛋白质1.6克,脂肪0.2克,灰分0.6克,碳水化合物13.7克,粗纤维4.7克,抗坏血酸5毫克,钙6毫克,钾231毫克,钠0.7毫克,镁17毫克,铁0.4毫克,锰0.17毫克,锌0.2毫克,磷70毫克,铜0.15毫克。
涩肠止泻,生津止渴,杀虫,止血,燥湿。主治久痢、崩漏、带下、咽燥、烦渴、虫积、宫颈癌、慢性肠炎、糖尿病、外伤出血等症。
饮食与宜忌
生食、绞汁,或煎汤服。
石榴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果内的籽粒多呈粉红色或玉白色,晶莹透亮,似颗颗珍珠玛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梨要高1~2倍,并含丰富的糖、酸、磷、钙、铁等营养成分,且有帮助消化的功效,很适于老人和儿童食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贵佳果。
适宜发热病入口舌干燥而渴者食用;适宜患有慢性腹泻,大便溏薄,肠滑久痢,妇女白带清稀频多之人食用;适宜夏天烦热口干,酒醉烦渴者食用;适宜口臭之人和扁桃体炎食用。
《本草纲目》:“止泻痢,崩中,带下。”《随息居饮食谱》:“解渴,醒醒。”
石榴酸甜,不宜多食常食。糖尿病人忌食;患有急性盆腔炎、尿道炎,以及感冒期间也忌食石榴;肺气虚弱者忌食。有些肺病患者,如肺痿、硅沉着病(矽肺),支气管哮喘,肺脓疡等病人,切忌多食。龋齿疼痛亦忌之。
《名医别录》:“损人肺,不可多食。”唐·孟诜:“多食损齿令黑。”《日用本草》:“其汁恋膈成痰,损肺气,病人忌食。”《随息居饮食谱》:“多食损肺伤齿,助火生痰,最不益人。”
“临床应用”
1.鲜石榴水鲜石榴2个。将之洗净后剥取其肉(带肉之籽),捶碎置杯中,以开水浸泡过其面。晾凉后,一日含漱多次。该水具有杀菌止痛,消炎消肿,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适用于扁桃体炎。喉痛及口腔炎黏膜溃疡等病症。
2.石榴皮蜜饮石榴皮90克,蜂蜜适量。将石榴皮洗净,放在砂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沸30分钟,加入适量蜂蜜,煮沸滤汁去渣。此饮具有润燥,止血,涩肠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崩漏带下,还可用作辅助治疗虚劳咳嗽、消渴、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等病症。
3.石榴开胃饮鲜石榴1个,生姜、茶叶各适量。将鲜石榴洗净,连皮带籽一起捣碎取汁;生姜洗净,切薄片上火加水煮开,然后将石榴汁倒入,待其煮沸后加进茶叶,略煮一下,离火,略凉即可。此饮具有开胃止痢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痢疾,久泻,便血等病症。
大枣
我国枣品种现有704种,依据用途可分为干制、鲜食、蜜枣和兼用四种。品质较好的干制品种有鸡心枣、圆铃枣、相枣等:较好的鲜食品种有沾化冬枣、黄骅冬枣、金芒果冬枣、早脆工等;较好的兼用品种有金丝小枣、赞皇大枣、板枣、晋枣、灰枣、赞新大枣、骏枣、鸣山大枣等。
由于成熟的鲜枣极易腐烂,在室温下保存时间很短,加之运输、保鲜等问题的局限,一般大众很少能吃到成熟的新鲜枣果。市场上所见到的,通常是被称为中国枣的干燥枣果,部分新鲜枣则是没有熟透的青枣。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含水分19克,蛋白质3.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72.8克,粗纤维3.1克,灰分1.4克,钙61毫克,磷55毫克,铁1.6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2毫克,抗坏血酸512毫克,并含钾245毫克,钠6.4毫克,镁13.8毫克,氯30毫克。
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调营卫,解药毒。主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倦怠乏力,血虚萎黄,神志不安,心悸怔忡,营卫不和,妇人脏躁等病症。
饮食与宜忌
适宜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心慌失眠,贫血头晕,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之人食用;适宜慢性肝病者食用;适宜心血管疾病之人食用;适宜过敏性疾患之人食用,包括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湿疹、过敏性血管炎等,可以调整免疫功能紊乱;适宜各种癌症患者食用,尤其是肿瘤患者放疗、化疗而致骨髓抑制之不良反应者。
《本草纲目》:“《素问》言,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中国药植图鉴》:“治过敏性紫斑病,贫血及高血压。”
凡痰湿偏盛之人,腹部胀满,舌苔厚腻者忌食;急性肝炎湿热内盛者亦忌;小儿疳积和寄生虫病儿忌食大枣;齿病疼痛者亦忌。根据传统经验,大枣忌与葱和鱼同食。大枣与葱同食则令人五脏不和,与鱼同食则令腰腹作痛。糖尿病患者切忌多食。
《医学入门》:“心下痞,中满呕吐者忌之。”《本草经疏》:“小儿疳病不宜食,患痰热者不宜食。”《本草汇言》:“蛔结腹痛及一切诸虫为病者,咸忌之。”《随息居饮食谱》:“枣,鲜者甘凉,利肠胃,助湿热,多食患胀泻,热渴,最不益人,小儿尤忌。凡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并忌之。”《饮食须知》:“枣子味甘,生性热,熟性平。生食多令人热渴膨胀,动脏腑,损脾元,助湿热,患寒热、胃弱、赢瘦人不可食,同蜜食,损五脏。同葱食,令五脏不和。勿与鳖蟹同食。久食最损脾,助湿热,患齿病、疳病、虫及中满者勿食。”
“临床应用”
1.四红益肝利湿汤赤小豆60克,花生米连衣30克,红枣10枚,红糖2匙。红枣用温开水浸泡片刻,洗净;赤豆、花生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3大碗,用小火慢炖1.5小时,再放入红枣与红糖,继续炖0.5小时,至食物酥烂,离火。每日2次,每次1碗,做早餐或点心吃。此方具有补血益肝,健脾利湿,清热消肿,行水解毒等作用。可辅助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肾炎。
2.人参大枣粥人参粉3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大枣、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加入人参粉和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烂熟成粥(可稠可稀),酌加冰糖,搅匀备用。日服2~3次。此粥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效。胃口不开,短气乏力者可常服。
3.大枣汤大枣10枚,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粳米、红枣淘洗干净,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将冰糖放入锅内,加少许水熬成冰糖汁,再倒入粥锅内,搅拌均匀即成。或红枣20枚,糯米150克,羊胫骨1~2根敲碎,同煮成粥。每日3次分服,15天为1疗程。此汤具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虚纳差,便溏,神疲倦怠诸病症。
4.苡仁红枣蜜红枣10枚,糯米、生苡仁各30克,红糖、蜂蜜各1匙。苡仁用冷水洗净,滤干;红枣用温水浸泡片刻,洗净;糯米淘洗干净,与苡仁、红枣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水3大碗。用中火烧煮约40分钟,离火。食前加蜜和红糖。每日2次,每次1碗,做早餐或下午当点心吃。2个月为1疗程。此方具有补脾胃,暖水脏,除内湿的作用,是慢性肾炎水肿不甚严重、脾胃虚寒者的平稳食治方。长期食用,还有防癌作用。
甜瓜
甜瓜俗名香瓜、黄金瓜、灯笼红、梨儿脆等。属葫芦科。一年生蔓草,栽培于瓜园。茎细长,生卷须缠绕他物上,叶掌状浅裂。夏日开花,单性,雄雌同株,合瓣花冠,黄色。果实为瓠果,椭圆,皮黄、青、白、墨绿、条纹等多种,有香气,瓜肉甘甜可食。各地品类甚多,原产西亚。考古者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女尸胃中发现有甜瓜子,说明汉时我国已引进栽培。
多少年来,甜瓜不断培育出了许多新品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
哈密瓜,属甜瓜类,主要产于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其中鄯善县产的哈密瓜个大、味甜,品质最好。哈密瓜一般当年4月下种,8月成熟,大的哈密瓜有20千克重。其形状有圆、椭圆、卵圆、长棒、短筒等;瓜皮色有白玉、金黄、青色、果绿和杂色数种;口感脆绵,多汁,酒香。主要品种有洋不拉坎、红心脆、东湖瓜、黑眉毛、黄蛋子、香梨黄等。其中洋不拉坎又叫“黄金龙”,形如炮弹,皮金黄,布满花纹,个大,体肥,一般重10多千克,肉色雪白,香、脆、甜可口。其他品种各有特色和风味。除鲜食外,哈密瓜还可干制,其干色如琥珀,绵软柔韧,甘甜可口,与新疆葡萄干齐名。
河套蜜瓜,产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河套地区。果圆,重约0.75千克左右,有橘红、橙黄、青麻绿3种皮色。皮薄,肉厚,瓜瓤为翠绿色,味甜,含糖率在12%~15%,兼有苹果、香蕉、水蜜桃、梨等水果香味,是夏末季节消暑佳品。
河套蜜瓜是混杂品种,原由兰州地区引进,经精心培育而成。每年谷雨前后播种,立秋前后成熟上市。河套地区的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县、五原县、乌拉特前旗都有种植,蜜瓜畅销北京、天津和香港地区。
兰州醉瓜,甘肃名瓜。形圆色绿,单个重1.5千克,肉色绿白,柔软多汁,味美甜香异常,入口即化,因甜味中有酒香,故名“醉瓜”。
青州银瓜,山东名瓜。产于青州市,已有200多年栽培历史,清代曾为贡瓜。品种有大银瓜、小银瓜和火银瓜。大银瓜每个重1至2千克,含糖量10%~12%;小银瓜个重0.75千克左右,含糖量达15%;火银瓜个小。此瓜色泽银白,皮薄肉脆,个大籽少,汁多甜香。
营养与功效
每100克甜瓜瓤肉中,含水分92.9克,蛋白质0.4克,脂肪0.1克,灰分0.4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纤维0.4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3毫克,抗坏血酸15毫克,钾139毫克,钠8.8毫克,钙14毫克,镁11毫克,磷17毫克,铁0.7毫克,锰0.04毫克,锌0.09毫克,铜0.04毫克,硒0.4微克,尼克酸0.3毫克。
清热解暑,止渴除烦,利尿,益肾保肝,化痰,排脓。主治解暑、烦热口渴、二便不利。甜瓜籽治肺脓疡、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催吐杀虫等症。
饮食与宜忌
适宜夏季烦热口渴,或口鼻生疮,或中暑之时食用。
《食疗本草》:“止渴,益气,除烦热。”《滇南本草》:“治风湿麻木,四肢疼痛。”
平素脾胃虚寒,胃寒疼痛,腹泻便溏以及糖尿病人忌食;患有脚气病者忌食。
《孙真人食忌》:“患脚气病人食甜瓜,其患永不除。又多食发黄疸病,动冷疾,令人虚赢。”《食疗本草》:“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症瘕人不可食之,多食令人虚弱,脚手无力。”《本草衍义》:“甜瓜,多食未有不下痢者,为其消损阳气故也。”《饮食须知》:“夏月过食,深秋泻痢,最为难治。”《随息居饮食谱》:“凡虚寒多湿,便滑,腹胀,脚气,及产后、病后皆忌之。多食每患疟、痢。”
“临床应用”
1.甜瓜籽煎新鲜甜瓜籽30克,白糖40克。先将甜瓜籽捣烂,加水300毫升,大火煮沸,加入白糖,改小火续煎10分钟,去渣备用。一日一剂,分两次饮用。主治肺痈、肠痈、蛔虫、丝虫。
2.拔丝香瓜香瓜500克,白糖150克,干淀粉100克,熟油250毫升。先将香瓜洗净,削去外皮,除去瓜瓤,用刀将瓤肉切成长条,蘸上干淀粉,备用;将锅放火上,加入熟猪油并烧至八成热,下入香瓜条,待之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原锅置火上,留少许底油,加入少量清水、白糖,炒至浅黄色能拔出丝时,投人已炸好的瓜条,离火,颠翻均匀,撒上青红丝、芝麻,装入已抹上一层麻油的盘内,蘸凉开水食用。本菜具有解暑生津,除烦止渴,通利小便之功效,可治疗暑热伤津,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及暑热痢疾等病症。
3.甜瓜苹果甜瓜、苹果各250克,胡萝卜150克。先将甜瓜洗净,削去皮,除去瓜瓤,备用;将苹果洗净,削皮去籽;胡萝卜洗净去皮;上三味切碎,绞汁过滤,分两次饮服,连服尤佳。此食具有润肺健脾,护肤美容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粉刺,面部色斑等病症。
4.瓜蒂绿豆散甜瓜蒂干品0.6克,干绿豆3克。将上两昧共同研为细末,用温开水送服,必要时,可连续用数次,直至呕吐。本散功能催吐,适宜于风热痰涎宿食停滞于胃之病症以及急救时用作催吐秽物。
栗子
栗子又称板栗,坚果类。其树落叶乔木,夏开花,秋结果。实有囊状壳斗,生刺如蜩毛,内含果实二三枚,熟开裂,供食。栗子为我国原产,栽培历史3000年以上。《诗·召南·定之方中》曰:“树之榛栗。”主要产地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一些山区。
著名品种有:
京东板栗,为河北名贵特产,是板栗的优良品种。主要产区分布在北京东部燕山山区和长城脚下的迁安、兴隆、遵化等地。板栗外观整洁,色泽鲜艳,甘甜芳醇,含多种营养成分。可生食、煮食、炒食,还可磨粉,制作糕点,加工罐头、栗子羹等。粟子入药,具有益气、厚肠胃、补肾气等功用。
湘西板栗,主要产于湖南西部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地沟壑纵横,土质肥沃,雨量充足,气候温和,适合板栗生长。其板粟光滑油亮,栗仁香甜可口,可做炒、炸、煨、烧、蒸等多种板栗熟食,也可制成干板栗、蔫板栗。除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湘西板栗还是治疗筋骨风痛、肠胃不适、肿痛、淤血、鼻衄不止等的良药。
营养与功效
栗子的成分为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淀粉、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酶、钾、磷、钙等。根据古代文献资料和现代营养学研究,栗子特别适合老年人食用。
饮食与宜忌
适宜老人肾虚者食用,对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适宜老年人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食用。
《千金·食治》:“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图经本草》:“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本草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
《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则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玉楸药解》:“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随息居饮食谱》:“外感未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临床应用”
1.栗子羊羹栗子250克,红小豆、白糖各1000克,冻粉40克。栗子洗净,略煮后去外皮,再放入锅内煮熟;红小豆以水浸泡后煮烂,搓去豆皮过筛,再用纱布滤去水分,制成豆沙;将清水烧沸,加冻粉煮化,再加白糖,煮沸后滤去渣,与豆沙同煮,边煮边搅,至豆沙黏稠时起锅;先往方盘中倒入一半豆沙,再放上煮好的栗子,把另一半豆沙倒在栗子上面,待凝固后,切成小长方块即可。本羹具有补气健脾,散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吐血、衄血、便血等病症。无病者可强身健体。
2.栗子烧白菜生栗子300克,大白菜500克,白糖、湿淀粉、花生油各适量。栗子煮至半熟,捞出,剥去外壳,对半切开;大白菜洗净,切长条块;锅内放入花生油烧热,下粟子略炸后,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底油烧热,下白菜略炸,放入栗子,加清水、酱油、精盐、白糖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烧至熟透,用湿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即成。本菜具有补脾、益肾、止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血,体倦乏力,肾虚腰膝无力,大便带血及坏血病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