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药
消灭病菌的“武器”是什么?是形形色色的抗菌药物。在人类漫长的医学史上,已出现过许许多多抗菌药物,每种药物的出现都是来之不易,医学家或化学家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磺胺药也不例外。
从20世纪初期起,欧洲的科学家们已开始热衷于从许多化学物质,尤其是从一些染料中寻找抗菌药物。
1932年,德国有位名叫杜马克的化学家投入了这种寻找药物的行列。开始,他用苯胺染料做试验,许多细菌一旦被这种染料染上后,很快死去,效果出奇的好,但是他将这种染料制成药剂,用到感染有细菌的动物身上去,杀菌作用却大大地削弱了!
杜马克并没有灰心,经过反复的选择,他选中了一种红色的染料——百浪多息。
再进行实验。杜马克找来一批健康活泼的小白鼠,在助手们的帮助下,给每只小白鼠的肚子里注进去一些凶残的溶血性链球菌。杜马克为了对照用药与不用药的不同结果,他将这批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任其发展,另一组给它们注射百浪多息。结果,那些没有注药的小白鼠一个个死了;而让人惊讶的是,注射过药液的小白鼠到了本该死去的时间却没有死掉,有的竟死里逃生,几个小时过去后,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百浪多息这种红色的染料竟然可以杀死令人害怕的溶血性链球菌!”
消息不胫而走,震惊了欧洲的医学界。
经过小白鼠的实验证实了百浪多息的力量,但是究竟是这种红色染料中的什么化学物质在起着杀菌的作用呢?杜马克又开始了进一步的工作。他将百浪多息经过一次次的提炼与处理,最后得到一种白色的粉末,这就是磺胺。杜马克断定真正发挥杀菌作用的是磺胺。
杜马克为了进一步证实磺胺的药理作用,再次选用狗来做实验。一条名叫爱利的狗被选上。它的肚子里先被注射进不少溶血性链球菌。没有过上几个小时,原先“汪!汪!”直叫的爱利发起高烧,不饮不食,卧倒在地上伸出火红的舌头,困难地大口喘气,而且病情还在不断地加重。
接着,这种磺胺被用到了爱利的身上。奇迹出现了。濒于死亡的这条狗,开始活动,发烧也退了,并开始吃东西了。
“爱利得救了!”杜马克的女助手高兴得大声嚷嚷。
杜马克充满信心地一次次反复地在狗、兔身上做实验,并且获得了一次次的成功。磺胺药显示出它神奇的效力。不少医学家也开始模仿杜马克的实验工作,同样得到了成功的结果。
事有凑巧,杜马克采用磺胺药治疗的第一例病人,竟然是他自己的小女儿艾莉莎。
活泼可爱的艾莉莎逗人喜爱。一天在玩耍时她不慎刺破了手指,谁知那种可恶的链球菌也悄悄地进入到了艾莉莎的身体里,并且在血液里不断繁殖。
艾莉莎当天晚上就病倒了,不但手指红肿发热,而且还发起高烧。杜马克请来当地最有名的医生,用上了不少名贵的药物,病情未见好转。病人不停地发抖,人也开始昏昏沉沉了。
“细菌到了血里,成为溶血性球菌败血症,很难有救了。”许多医生都叹息地说。可爱的艾莉莎就要这样死去吗?望着她那苍白无光的小脸,看着她那痛苦求助的眼神,杜马克的心碎了。
“不是有磺胺药吗?”不知谁在提醒。
“对!用磺胺药。”杜马克顿时从迷茫中醒悟过来,既然这种药可以治好小白鼠、兔和狗,为什么不能在艾莉莎身上试一下呢?
杜马克立即从实验室取来磺胺药,果断地用到艾莉莎身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的杜马克感到时间是那么的慢,多么的难熬呀!守候在身旁的杜马克,一晚未睡,眼睁睁地看着艾莉莎。第二天清晨,天边刚刚发亮时,艾莉莎从昏睡中醒来了。
“爸爸!我觉得好多了。”艾莉莎轻轻地说了一句。
“真的吗?”杜马克兴奋地问道。
测量一下体温,发烧消退了。杜马克居然用磺胺治好了艾莉莎的病,这也是医学史上用磺胺药治好的第一个病人。
那么,磺胺药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原来,无论哪种细菌,在生长与繁殖过程中,需要许多物质的帮助。其中有一种叫做氨基芳香酸的物质具有促使细菌生长的作用。说也正巧,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与磺胺非常相像。因此当病人应用磺胺药物后,细菌不能分辨究竟哪个是磺胺,哪个是氨基芳香酸。结果细菌摄入到它们体内的不再全是氨基芳香酸,还有许多磺胺被误认为是氨基芳香酸而摄入,于是适得其反,细菌生长繁殖受到阻止,而且抑制了细菌的为非作歹,使其早早夭折。
1935~1944年是磺胺药物的兴盛时代,当时有大批磺胺药物问世,例如磺胺噻唑、磺胺嘧啶、二甲基胺嘧啶等,有效地治疗了许许多多各种细菌感染病人。
但是由于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异军突起,一度光彩夺目的磺胺药顿然失色,所以1945~1954年这个阶段,磺胺药物的发展处于低潮期。当时仅有磺胺异恶唑、磺胺二甲基异嘧啶等个别药物在临床上应用。
近30~40年,磺胺药物又进入再盛时期,重放光彩。许多毒性小,副作用少,容易吸收,效果好以及作用时间长的新颖磺胺药物相继问世,例如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苯吡唑等。在群芳荟萃之中,要数磺胺甲基异恶唑与甲氧苄氨嘧啶合制成的复方新诺明片效果更好,应用更广泛。
不管怎样,磺胺药至今仍不失其光彩,与抗生素一起,成为当代最主要的两种并驾齐驱的抗菌药物,让世界瞩目。
1939年杜马克因发明了磺胺药,被授予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当他接到授奖通知时,却被当时法西斯纳粹政权的盖世太保逮捕了,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希特勒政府拒绝和诺贝尔奖发生任何关系,于是杜马克被迫取消接受这个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重新想到磺胺药的发明者杜马克,他这才风尘仆仆地赶到斯德哥尔摩,正式领取了这个迟到的诺贝尔奖。但由于磺铵药的许多负作用,目前已基本不用了!
干扰素
干扰素这个名称,对不少人来说是陌生的,它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也跻身到我们这本书里来?别着急,让我详细从头说起,干扰素这玩意儿还挺有些来历哩!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利杰克斯博物馆里,至今还保存一幅1619年荷兰画师的郁金香静物画。奇怪!为什么要画一幅得了病的郁金香呢?那是因为这种花特别漂亮。你很难想象当时对病态郁金香的狂热了。一个得病的郁金香球茎竟能换到牛、猪、羊,甚至成吨谷物,上千磅奶酪。其实,这种病态郁金香是由一种当时还不知道的病原体造成的,结果,因祸得福,病态郁金香反而身价百倍。
1892年,俄国人伊万诺夫斯基,曾研究一种使烟叶生斑点的烟草花叶病。他认为一定是某种细菌在烟叶上为非作歹,于是用一种过滤器来捕捉这种细菌,结果一事无成,他责怪过滤器有毛病。压根儿没有想到细菌以外的其他病原体。
1897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他断定,肇事的罪魁祸首不是细菌,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菌过滤器不能捕捉到,而是一种体积非常小的病原体。他给这种病原体用拉丁文取了一个大名,叫做Vinws,原意是毒。后来人们称这种病原体为病毒。
现在已经知道,病毒确实非常小。例如黄热病病毒的直径只有1/50微米,而1微米只1/1000毫米,普通病毒的大小只有一般细菌的1/1000,难怪伊万诺夫斯基让它“漏网”了。
为什么费这些口舌将病毒介绍一番呢?原来,本文的“主角”——干扰素的来历,与病毒有着密切的关系。
1899年古巴流行黄热病。细菌学家里德带领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到古巴去调查病因。当他们排除了其他传染途径以后,目光集中到一种伊蚊身上,因为这些黄热病病人都被伊蚊叮咬过。于是一位叫拉齐尔的医生,有意识地让叮咬过黄热病病人的伊蚊来咬自己,结果也患上这种病。拉齐尔医生死了。死因证明伊蚊是传播某种病原体的媒介。这种病原体就是病毒。由于这一悲痛事件,在当时掀起了一个研究病毒的学术高潮。
也就在这个时期,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一种病毒尽管侵犯过人体,但是由于外界或人体等环境因素,这种病毒会发生变化,结果即便是同一种病毒也会产生致病力强弱不同的毒性群体,医学上叫做毒株。而同一病毒的不同毒株彼此之间有对抗与干扰现象。另外,又有人发现把含有被病毒侵犯植物的某种毒汁液注入到动物体内,结果在动物体内产生特殊的反应。这些现象朦胧地告诉人们,病毒与病毒之间或同一病毒的不同毒株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互相干扰的情况,利用这种情况也许可以防治病毒疾病。这个现象的启示始终印在许多医学家的脑海里。
50年之后,在当时的医学界普遍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一种病毒感染某些细胞后,会对另一种病毒的繁殖起着干扰作用。1957年英国人埃萨克斯,及瑞士人林特曼,进行了一次举世闻名的实验,既证实了这种现象,并且找到了产生这种干扰现象的“主人”——干扰素。
埃萨克斯的实验室窗儿明亮。一天,他取来了一管流行性感冒病毒,放在本生灯的火焰上烤热加温,将这些病毒都一一杀灭,让它们都失去传染的活性。然后,埃萨克斯取来一种物质,叫做鸡胚绒毛尿囊膜块,是鸡胚胎里的一种东西。将灭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放在这种膜上,一起放入37℃的孵箱里孵化几个小时,取出后将这些膜块去掉,另外再放入新鲜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块,仍然放入这个孵化箱内,孵化到第二天取出,接着,埃萨克斯又取来一些致病力较强的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放在从孵箱内取出的膜块上,希望这些活的病毒对膜块细胞发动“攻击”,结果发现,不但没有攻击力,而且这些活的病毒繁殖被明显地阻止,纷纷夭折。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埃萨克斯自信地问他的助手们。
“病毒之间有干扰。”有人回答说。
“对了,这清楚地说明,灭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作用于膜块细胞后,细胞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干扰了以后再放上去的活的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生长繁殖。”埃萨克斯作了结论性的发言。
无与伦比的实验让医学界折服,埃萨克斯以其卓越的成就发现了干扰素,从此,天然的干扰素开始问世。
区区干扰素值得大吹大擂吗?别看它其貌不扬,本领还不小哩!能在数小时之内发挥极好的治疗作用,抑制病毒繁殖。许多病毒性疾病,例如肝炎、带状疱疹、流行性感冒等,都可得到预防与治疗;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特别是阻止和减慢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可以用于各种肿瘤病人的治疗;能提高和调节人体的免疫反应,也就是提高抵抗力。由于这种抵抗力的提高,既能防止癌症的发生,又能对付病毒感染等其他疾病。
特别要提出,干扰素本身是人体内自然产生的抗病物质,所以没有什么副作用。
你看,干扰素有如此大的本领,能对付病毒感染、恶性肿瘤。这都是当今医学界为此伤透脑筋的难题。你说,是不是要对干扰素刮目相看啦。
据几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遗传工程学研究的锡托斯联合企业总经理法尔莱计算,目前生产1千克干扰素,需要花费500亿美元,也就是每克干扰素的生产成本约5000万元,每毫克为5万元,真可谓“价值连城”。
干扰素的生产也十分复杂。主要是采用病毒作用于人的白细胞或其他的人细胞诱生出干扰素,然后经过适当的纯化步骤制作而成。由于要采人血或细胞培养,所以成本比较高,而且来源也十分困难,不可能大量生产。毫无疑问,这种制造天然干扰素的途径是行不通的。
近10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尝试生物工程技术,也就是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造干扰素。原来,干扰素的蛋白质结构成分已被科学家掌握,基因工程就是指:在试管里把一定的基因按照人们设计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再把它放到生物体中生产出人们需要的蛋白质结构,这样,生产成本可以显著降低。现代制作方法大致如此:把极微量的干扰素基因提取出来,并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操作,把重组的干扰素基因放回到一种名叫大肠杆菌的细菌体上,让细菌来大量生产干扰素。这种生产技术1980年获得成功,我国也于1982年试制成功。
消毒剂
如果你跌了一跤,擦破了手或膝盖,人们会告诉你把伤口洗净,涂上碘酒或者其他消毒剂,杀死可能入侵伤口的细菌,这样伤口也许会很快愈合。否则细菌侵入伤口,危害甚大。这个卫生常识是利斯特第一次告诉人们的。约瑟夫·利斯特出生于英国一个教徒之家,父亲是贩酒商人,也是业余科学家。他鼓励孩子们热爱知识,尤其是自然史,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利斯特从小就立下志向:决心做一个外科医生。
利斯特在伦敦大学学习时,他观看了以三氯甲烷为麻醉剂的英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手术,手术虽然成功了,但伤口却不易愈合,常有病人死亡。利斯特下决心找出死亡的原因。
毕业后,利斯特陆续在几家大医院行医数年,得到名医的指导,医术大有提高,并一直留心观察病人伤口愈合情况。他发现,死亡都是在伤口开刀之后发生的。那些虽然骨头断裂而皮肤完整的病人一般都会痊愈。他想,伤口腐烂,一定是来自空气的感染。
1865年,在得知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灭菌的成果之后,他认为灭菌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原来,巴斯德已经证实疾病是由细菌传染的,人的周围到处都有细菌,而且细菌遇到尘土和脏物便会大量繁殖。在此之前,人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病房不干净,医生穿着平时的服装,手术前不洗手,医疗器械、纱布都不消毒,谁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伤口感染的原因。利斯特深信保护伤口,不使细菌侵入将大有益于伤口的愈合。
开始他用一种叫碳酸的烈性消毒剂,给一个断了腿的病人动手术,手术前,他用碳酸洗手,洗医疗器械,并用这一消毒剂喷洒空气和伤口;手术结束时,他小心翼翼地用消毒的绷带、纱布包扎伤口,每次换药都用碳酸消毒。这一来,病人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利斯特在做别的手术时也采用了这些措施,结果感染致死的数字大大下降。
利斯特的实践即已证明了消毒灭菌的重要意义,其他医生也就闻风而动,开始向他学习。全世界的医院都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洁运动”,手术室也制定了严格的清洁规定。
后来,利斯特发现碳酸太强,易烧伤病人的皮肤,于是他加进了油和水混合使用。他又发现如果病人周围的一切都能用肥皂洗干净并保持清洁,就没有必要再使用碳酸这样强的消毒剂。他还发现高温可以杀菌,于是他在沸水或火焰上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