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山海经(第二卷)
45948500000088

第88章 錞于毋逢山

又北五百里,曰錞(chún)于毋(wù)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lì)①。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xiàn)则其邑大旱。

“注释”

①:急风的样子。

“解读”

再向北五百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叫做于毋逢山。在其山巅,向北望,鸡号山的景色尽收眼底,从北面吹来强劲的风。向西望去,幽都山的景色一览无余,浴水发源于此山,在錞(chún)于毋逢山中,生长着一种大蛇,红头白身子,声音如牛吼,它一出现,就预示着该地将出现的旱灾。

凡北次三(经)[山]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①,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niàn)②神。其祠之:皆用一藻(zǎo)、茝(chǎi)瘗(yì)之③。其十四神状皆彘(zhì)身而载④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tú)糈(xǔ)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注释”

①无逢之山:即上文所说的锌于毋逢山。

②廿:二十。有时也写成“艹”。

③藻:聚藻,一种香草。苣:香草,属于兰草之类。

④载:通“戴”。

“解读”

总现北方第三列山系的开始,从太行山起,至于毋逢山止,共有四十六座大山。蜿蜒曲折达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长。在这些山中所居住的神灵,其长相是马身人面的有二十个。在祠堂中祭祀神灵时,皆用聚藻、香草作为祭品,埋于地下。另外还有十四个神灵,长相都像猪身子,都戴着用精美的玉石所制成的各种玉器。在祭祀这十四个神灵时,祭品是用玉器,但不埋掉。还有十个神灵,长相是猪身,但长着八只脚,长着像蛇一样的尾巴。在这些神灵的祠堂中祭祀,都用一块精美的玉石,埋于地下。这四十四个神灵,在祭祀时,都用精选的米,这些神明,都吃生食,不吃用火煮、烤了的熟食。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解读”

以上所记载的北经中的群山,总共八十七座大山,蜿蜒长达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