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45920300000065

第65章 学会逆向思维

国外一个成功者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成就其实都受制于形形色色的人,取决于他们的思维个性。他们就是你成功途上的门卫,在放行前必须对你的计划、产品、思想及求职的要求,乃至你的长相和性格说一声“通过”。

逆向思维就是要鼓动那些站在你和目标之间的门卫,他们沿途拦截,每一位都有权决定放不放你走入计划的下一阶段。

记着把这一切都记下来。写出计划是整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你这时所做的就是在画一幅从目的地倒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图。

要想让门卫同意通过,必须找出促使他们开门放行的原因。最佳办法是直接去问,征求他们的建议和看法,也可向经常与他们打交道的人咨询。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下面就是艾科卡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计一种新车的步骤:

顾客买车的唯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型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他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小汽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厂商、人力、设备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来决定。艾科卡一个不漏地确定了为达到目标必须征求同意的人员名单后,就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向前推进。

几个月后,艾科卡的新型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并在20世纪60年代风行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整个小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逆向思维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分出阶段重点。这样,你不得不将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清楚地区分开来,然后再将逆向思维分别应用到每一个目标中去。

举例来说,如果你说的是40岁想成为首席行政总监,这是不够的。这个目标太过遥远,逆向思维不能得以有效地发挥。你必须瞄准所要取得的具体成绩。这些成绩才是助你步入高层的高明战术。

你必须缩小你的范围。你想为自己树立怎样的声誉?想对公司成本做何种改变?在前进道路上,你想拥有哪些特别的工作经验?你想在哪里工作,与哪些人共事?以上这些问题的回答为逆向思维提供了十分具体的目标。

在考虑上述问题的同时,要将长远目标分成一系列明确目标。目标越集中,逆向思维越奏效,为达到目标所需征得同意的人就越少,整个过程花的时间就会更短。

逆向思维的个性表现在:首先要确定或设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从目标倒过来往回想,直至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弄清楚一路上要跨越哪些关口或障碍、是谁把守着这些关口。从最终目标出发倒回来进行逆向思维,就能获得前进的路线图。

2.善于调整自我性格懦弱者,无法与强手抗衡,这是因为他们身上丧失了刚毅的个性。那么该怎样做呢?

(1)学会利用藐视

获取难得之物的最好方法就是对它们不屑一顾。世间之物,苦苦寻觅不见踪影,而稍后,你不必费力,它们却奔涌而来。你追赶它们,它们就逃走,你逃离它们,它们却追逐你而来。藐视也是一种最机警的报复手段。有这么一句智慧的箴言:永远不要用笔来保卫自己,因为这会给你的敌人以可乘之机并使他们出名,而达不到惩罚他们的目的。卑鄙小人常会狡猾地对抗伟人:他们试图间接地由此得到他们根本不配的荣耀。如果杰出人物对他们的对手置之不理的话,那些小人恐怕将永远默默无闻。没有比漠视更好的报复了,把那些人埋葬在他们愚昧的灰烬中。轻妄之徒妄想经由纵火烧掉世界和历史的奇迹以成不朽。平息流言蜚语的方法之一就是置之不理,指责它们只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对它们反唇相讥只会使自己荣誉受毁。你应为别人想与你媲美而感到高兴,尽管他们的言语能使完美蒙上一层阴影,却毕竟难以将完美真正掩盖。

(2)不要过于驯良

应该让毒蛇的狡诈与鸽子的纯真调和一下。没有人比一个善良人更容易愚弄。从来不说谎的人很容易相信他人,从来不骗人的人总是信任别人。被别人愚弄并不总是愚蠢的标志,有时这是好事。有两种人善于预见危险:一种是自己付出代价而吸取教训,另一类更聪明的人通过观察别人而学到许多。你应该能谨慎地预见困难并同样精明地走出困境,不要因心地太好以至于给别人机会来显示其心地太坏。你应该一半是蛇,一半如鸽,这不是魔鬼,而是天才。

所谓敢于“藐视”和“抵抗驯良”是一种刚毅个性的体现,这两点是一个人能够主动决定自我的两大关键点——让你藐视一切、抵抗温顺。有许多人正是在这两点上毫无个性,所以总是低人一等。

3.逆境而上者胜人没有战胜困难的个性,就如同要磨刀没有磨刀石一样。这就是说,人没有经受艰难困苦,哪儿有伟大可言?风筝是逆风而上,英雄则要逆境而上。

人人都会遭遇困难险阻,能战胜它则是英雄,不能战胜它则是凡夫。俗话说:“不磨不成玉,不苦不成人。”在困难面前,你决不能俯首贴耳,屈服于它,只有凭勇猛奋起的个性把它打得屈服在你的脚下,你自然是胜利者、成功者了。

你如果不能忍受奋斗的困苦,那么在你一生之中,充其量不过是在“人的动物圈”中满足于对他人的顶礼膜拜、鞠躬作揖。这样,何处去寻找你的安逸与快乐、幸福与和平呢?在人生这个大舞台上,不管你所担任的是什么角色,你能不能成功,这就纯粹要看你的表演技能如何了。你越是能坚持,越是能奋斗,你成功的希望就会越大。

孟子说:“自暴的人,不必与他交谈。自弃的人,不必与他同事。”对于自暴自弃的自杀心理,我们要谨慎地防范它。我们知道,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所有特殊的伟大人物,都是从艰难困苦中甚至危险中奋斗过来的,如外国的拿破仑、华盛顿、甘地等人,中国古代帝王汉高祖刘邦以前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明太祖朱元璋曾是一个庙里的小和尚。再从中国上古来看,舜曾是一个庄稼汉,傅说曾是一个建筑工,胶鬲曾是一个鱼、盐的商贩,管仲曾是士人,孙叔敖曾是渔民,百里奚曾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

这就是说,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发展力量估计得太渺小,把环境的束缚力量估计得太大。只要我们坚定一种必胜必成、不死不休的精神,勇敢地与外力拼搏,一定能有成就。

困难可以诱发人们生命中坚忍的潜力,危险可以开启生命中勇敢的潜力,这两者都能引发出生命的光芒。而困难越多,危险越大,成功与发出的生命光芒也越大。

战胜困难的个性是需要自我磨砺的。曾国藩曾说:“自强之性,可破一切逆境。”说得极为深刻。每位欲想成功者,应当强化自己打败逆境的坚定个性。

4.用刚柔法管人刚柔个性的结合在管人手法中极具效果。大家知道,人的身体的构造,有坚硬的部分——手、脚、骨骼等,也有柔软的部分——肌肉、软组织等,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人才能灵活自由地从事多种活动。领导下属时,应该软中有硬,宽严相济,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南越王赵佗,原本是秦朝派到广东、广西管理南方的地方官,秦朝灭亡之后,他自立为王。汉高祖平定天下以后,不愿再动用刀兵,对他实行了安抚政策,仍任命他管理南方,并给以赏赐。这种怀柔政策使得汉朝的南疆和偏远的地区得以安宁。可是吕后当政时,却将南方视为蛮夷,并制定一些民族歧视和压制政策,最终激起了赵佗等人的反抗。

汉文帝即位以后,重新恢复了汉高祖刘邦推行的安抚政策,除了给赵佗许多的赏赐以外,还给他的亲属加封官职。这一切使赵佗深受感动,自动废除了王号,并上书请罚,发誓永远向汉朝称臣。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光有软的或硬的似乎都不妥,最高明的则是软中有硬。我们可以把领导者的发威视为“硬话”,而把领导者的“施恩”视为“软话”。软硬齐施,双管齐下,因人因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领导者用“硬话”发威以后,给下属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失,然后领导者可以有计划地逐步做收服人心的工作。可以把自己认为有影响的下属先找来,进行深入地长谈,用词也不妨恳切些,态度要真诚自然,让他感觉到你确实是器重他。这就可以在一种“软”性气氛中真正感动下属。

领导者只需通过这些中间人的传播作用稳定大局,而不需直接出面。由有影响的下属把领导者的意思传达给其他下属,每个下属都会反应过来:“原来上司也不是冷酷无情的。”他们也许会想到,只要好好干,上司还是会欣赏的,升职加薪的机会就一定还会有。

可见,领导者的“硬话”发威是强硬的一手,镇住了局面,再通过“软话”把意图缓缓地传递下来,浸润到各个下属的心中。

善于发威的领导者应该深知,“威”虽然是对众人而发,但对个别人而言,应该有不同的做法。“软”和“硬”是相对而言的,不可千篇一律。

这里要注意“过犹不及”,有的人用高压的办法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好胜心特别强的下属对此极为敏感,这时就需要“软话”那一套。他们一旦感受到领导的恩惠,就会以“士为知己者死”的态度来回报你。这种情况也是在发威,只不过这里是施威于无形之中罢了。

有威慑力的领导者通常决断力强,办事爽快果断,常常是一字千金,以此可以使下属折服,部下也会因为佩服他而自觉地向他靠拢,全心全意地接受他的领导。

刚柔相济的个性至少有两大好处:一以刚制胜,二以柔克刚。善管人者常用此个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5.敢于打破常规的性格每一个人做事,不仅要选择那些适合自己的事业,而且需要独具慧眼,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冲破世俗观念,选择更适合自己,更有利于发展自己的长处,更有益于使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业。

麦克与迪克两兄弟是快餐业的始作俑者。可以这样说,是麦氏兄弟家族开创了这么一个事业,而克罗克使它发扬光大。

麦氏兄弟的父亲是位制鞋工人。当兄弟俩高中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当时不少小型企业都面临倒闭的困境,自然,他父亲所在的工厂也难逃厄运。兄弟俩毕业后不能继承父业,只好离家外出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后来他们选择了经营汽车餐厅。当时,美国的餐饮业都是一家一户小本经营的。特点是家庭传统经营,一代一代往下传,很少有什么突破。麦氏家族上一代人中没有人经营过餐馆,没有相关的经验背景。或许正因为如此,他们脑子里没有什么框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可以在传统的餐饮服务业中,敢于打破常规进行开创性革命的原因之一。

1937年,在美国洛杉矶东部巴沙地那,一间小小的汽车餐厅开张了。这是一间小得不能再小的餐厅了。兄弟俩自己煎着热狗,调着牛奶,准备了十几把带有伞顶的椅子,还雇了三个年轻人,让他们到停车场招揽客人。

当时美国汽车已经比较普及,开车路过的人,到汽车餐馆买个热狗再要点饮料,急匆匆地吃一点儿就忙着赶路。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的如快餐业的生存和发展。麦氏兄弟俩的餐馆看来生意还不错。1940年他们又开了一间更大的汽车餐馆。

这是一间与当地汽车餐馆在经营特色上有一些不同的餐馆。建筑形状呈八角形,前脸儿是一个落地的大窗,目的是将它的厨房暴露出来。餐馆里没有桌子,只有几只凳子。这座造型十分奇特的建筑和开放式的厨房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开张后的几年,这里成了当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最爱去的地方。

正是这间餐厅,使兄弟俩成为当地新贵。他们俩每人年平均收入5万美元,这足可以使他们进入当地的上流社会了。

不久,城里同样的汽车餐馆逐渐多起来了,而且,雇用服务员也很不容易。由于餐馆多,相互竞争很厉害,那些服务员自认为奇货可居,要的报酬很高,而且很不听使唤。如果不是麦氏兄弟在汽车餐饮业里积累了一些经验,或许也是因为对餐饮业还很有一点感情,他们早就打退堂鼓了。

兄弟俩发现,汽车餐厅在经营上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让人一听到汽车餐厅就会想到这是一种出售廉价食品的地方。另外,食品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都不断地上涨,生意实际上很难做下去。

这时候,他们哥俩想进行一项别的经营者想都不敢想的改革。

他们通过对几年来经营收入的分析研究,发现有60%的收入来自汉堡包,而不是排骨。尽管他们在排骨上做的广告比汉堡包多得多。

于是,他们把汉堡包制作改为现场制作,并将肉馅一类的熟食加入到汉堡包中。

就是这么一个谁都没想到的改革,推动了世界快餐业的一场巨大的革命!

敢于打破常规的个性是一个人身上突破各种条条框框、找到创新之路的基点。许多人正是因为不具备这种个性,所以永远都是抱着佛脚!

6.敢于拍板的性格凡是成大事者,都会碰到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候,不能退缩,不能无主见,而要有敢于拍板的个性,表现出非凡的盘算和决策能力。

一个人的分析、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他的能力素质。而在当今社会,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捉摸不定的局势,对一个人在分析、判断能力上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客观情况,往往是纷繁复杂的,有一些情况是不可能让人事先做出百分之百正确判断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常常遇到的是一些不确定型、风险型的盘算,这就要求你有敢想敢干、敢冒风险的精神,不能追求四平八稳,因循守旧。

另外,要有当机立断的拍板魄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盘算是不能一拖再拖的,它需要在有效的时间地点内完成。否则,正确的盘算一旦过了时间就会成为错误的方案。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杰出统帅、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登陆战前夜,表现出了非凡的当机立断的盘算魄力,使诺曼底登陆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登陆前夕,天气情况恶劣,一直下着大雨,气象学家也不能完全有把握说6月6日就能转晴。如果天气不转晴,那么空降兵将无法着陆,将会使整个登陆计划失败,使50多万士兵面临牺牲的危险,在众多的将军都表示迟疑不决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当机立断,决定6月6日实行登陆,并赢得了胜利。

当机立断的盘算魄力是领导必备的能力。一个人善于当机立断,敏捷地思维,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应付自如。艾森豪威尔就是在紧急关头善于当机立断,取得成功的典范。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尤其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形势变化多端,就更需要现代领导善于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取得成功。但是当机立断不等于盲目冲动地喊打喊杀。正确的分析、判断才是当机“拍板”的首要条件。

立即“拍板”是一个敢于决断个性的反映。世上之事,往往败于优柔寡断,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点,你应当在看准的前提下,敢于拍板。

7.当机立断的性格做人必须要有这样一种个性:当机立断,临难不慌,以此来解决眼前难题。

机勇者,临危不惧,临难不惊,机勇沉着,镇定自如,诸葛亮的“空城计”,即显示出战略家的胆略和个性。

三国时期,吴蜀两国经常联兵攻打魏国。这便是诸葛亮的“联吴抗曹”政策。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后,统率水、陆两军数十万,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吴。东吴与刘备联军,共同抗击曹操。周瑜和鲁肃审时度势,指出曹操冒险用兵有四患,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大战胜利后,诸葛亮便乘机占领了荆、益两州,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他自己也官拜丞相。公元223年,刘备死后,他便辅佐刘禅,主持军国大事。

马谡是蜀国的将领,得诸葛亮器重,迁任为参军。公元229年,诸葛亮兴兵攻魏,命令马谡督诸军为前锋,与魏将张大战于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布署,指挥失宜,最后为张所败。诸葛亮的兴兵计划遭到破坏,被迫退兵汉中,将马谡下狱,死于狱中。历史故事“孔明挥泪斩马谡”讲的就是这个历史事实。

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很恼火。但魏兵在大将军司马懿的率领下,却穷追不舍。诸葛亮毕竟是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方面将马谡抓捕入狱,以振军威,以严军纪,同时他又冷静地思考对策。他想,以自己的兵力直接迎战司马懿,毫无胜利的希望,如果仓惶逃跑,司马懿肯定继续追杀,可能要当俘虏。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左思右想,诸葛亮迅速做出军事布署:急唤关兴、张苞,吩咐他俩各引精兵三千,急投武功山,并鼓噪呐喊,虚张声势。命令张翼引兵修剑阁,以备退路,命令马岱、姜维断后,伏于山谷之间,以防不测。并命令将所有旌旗隐匿起来,诸军各守城铺。命令将城门大开,不要关闭,每一城门用20军士,脱去军装,打扮成一般的平民百姓,手持工具,洒扫街道。其他行人进进出出,没有一点紧张的表现。吩咐完毕,诸葛亮自己身被鹤氅,头戴华阳巾,手拿鹅毛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来到城楼上凭栏而坐,然后命人焚香操琴,显得若无其事,安然自得。司马懿前锋部队追到城下,却不见城内一点动静,只见诸葛亮在城楼上弹琴赏景,感到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敢贸然前进,便暂停下来,急速报与司马懿。大将军司马懿以为这是谎报,便命令三军原地休息,自己则骑马飞驰而来,要看个究竟。果然,诸葛亮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悠闲自在,根本没有什么恐惧和惊慌的表情。

一个人具备当机立断的个性,才能谋大事、成大事,否则犹豫不决就会一事无成。有些人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最后耽误的还是自己。

8.趁热打铁的性格趁热打铁的个性常指:一个人能够大胆地抓住时机,充分展示自我,一举成名。

苏珊·海沃德长得漂亮、苗条、性感,她的青年时代,正是好莱坞的主要制片公司发展的全盛时期。她像其他闪亮的童星一样,怀着成为好莱坞电影名星的梦想,当上了合同演员。她进入好莱坞的最初几个月中,面对的不是摄像机而是照相机。她穿着泳装,日复一日地摆出千姿百态,为广告照作模特儿。她那充满魅力的微笑,随着报纸杂志的广告传遍五洲四海。读者们,也是电影的影迷们,对她已经具有一种倾倒和渴望的感情。

然而苏珊一直得不到当演员的机会,当她询问老板时,得到的回答总是:“耐心地等一等,总有一天会推荐你的。”

有一次,机会突然来了。1938年,派拉蒙公司在洛杉矶举行全国性的影片销售会。苏珊接到旅馆舞厅的通知。舞厅里来了很多电影院的老板和来自各州的商人。影星们进入舞厅之前,派拉蒙公司对自己的影片已进行过大肆宣传。

影星们一个接一个与观众见面。苏珊出场时,会场上发出了一片欢呼。她此前还没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她面对观众,像对老朋友们一样微笑着说:“我知道你们都认识我,你们中有谁见过我的照片?”

台下立即有许许多多的人举起了手。

“有人看过我在电影里的形象吗?”没有人举手,只有笑声。

苏珊趁热打铁,发问道:“你们愿意看我在电影中的形象吗?”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代替了回答。

苏珊这一计即兴拈来,大获全胜,于是她说:“那么,诸位愿意捎个话给制片公司吗?”

这是一次民意测验,那么多观众的代表想看苏珊在电影中的形象,制片公司的老板得到这一民意测验的结果,完全可以判断,如果请苏珊出演影片,此片一定走俏。于是苏珊不久之后便受聘出演,上了银幕,并且成了大明星。她在《我想生存》一片扮演的角色使她荣获了奥斯卡金奖。

难道你不承认苏珊·海沃德是趁热打铁,一举成名的高手吗?

只有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在最佳时刻表现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个性和能力,才能赢定人生胜局。

9.善于利用机会的性格1981年,英国王子查尔斯和黛安娜要在伦敦举行耗资10亿英镑、轰动全世界的婚礼。

消息传开,伦敦城内及英国各地很多工商企业都绞尽脑汁想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发财机遇。有的把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装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结婚时的图案。但在诸多的经营者中,谁也没赚过一家经营“望远镜”的商号。

这位老板想,人们最需要的东西就是最赚钱的东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人们最需要的东西。

盛典之时,要有百万以上的人观看,将有一多半人由于距离远,而无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礼盛况。这些人那时最需要的不是购买一枚纪念章、买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们看清人和景物的望远镜。于是他突击生产了几十万副马粪纸和放大镜片制成的简易望远镜。

那一天,正当成千上万的人由于距离太远看不清王妃的丽容和典礼盛况而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千百个卖童突然出现在人群中,高声喊道:“卖望远镜了,一英镑一个!请用一英镑看婚礼盛典!”顷刻间,几十万副望远镜被抢购一空。不用说,这位老板发了笔大财!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公正的。就看谁抓得准、用得好。其实,在这个事例中,众多的英国工商企业也不是没抓准机遇,只是不如生产简易望远镜的那位老板机遇抓得准罢了。说到底还是那位老板比别人研究得更细一层,他看准了那一天人们最大的需求、最需要的东西——望远镜。

所以,卡耐基认为,一个企业家关键时刻一定要抓住机遇,更深一层地研究、利用机遇。同一机遇,谁都可以利用。

但利用得最好的,毕竟只是少数。想胜人一筹,就须在认识分析上高人一筹。其实,不过是对公众需求和心理分析研究得更细一点,更深入一点,把握得更准一点,而且常需要对特定情境周围的分析研究联系起来。

明确目标会使你对机会抱着高度的警觉性,并促使你抓住这些机会。

柏克是一位移民到美国以写作为生的作家,他在美国创立了一家以写作短篇传记为主的公司,并雇有6人。

有一天晚上,他在歌剧院发现,节目表印制得非常差,也太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当时他就兴起想印制面积较小、使用方便、美观,而且文字更吸引人的节目表的念头。

于是第二天,他准备了一份自行设计的节目表样张,给剧院经理过目,说他不但愿意提供品质较佳的节目表,还愿意免费,以便取得独家印制权。而节目表中的广告收入,足以弥补这些成本,并且能使他获利。

剧院经理同意使用他的新节目表,他们很快和城内所有的歌剧院都签了约,这门生意日后欣欣向荣,最后他们扩大营业项目,并且创办了好几份杂志,而柏克也在此时成为《妇女家庭杂志》的主编。

一个具有善于利用机会个性的人认为:如果你能像发现别人的缺点一样,快速地发现机会的话,那你就能很快成功。经常对自己讲:“机会来了,抓住它。”慢慢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从而真的抓住它。

10.靠冒险的性格去完成任何事情的圆满结局是等不来的,必须要靠冒险的个性去完成。

吉姆·伯克晋升为约翰森公司新产品部主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开发研制一种儿童所使用的胸部按摩器。然而,这种产品的试制失败了,伯克心想这下可要被老板炒鱿鱼了。

伯克被召去见公司的总裁,然而,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接待。“你就是那位让我的公司赔了大钱的人吗?”罗伯特·伍德·约翰森问道,“好,我倒要向你表示祝贺。你能犯错误,说明你勇于冒险。而如果你缺乏这种精神,我们的公司就不会有发展了。”数年之后,伯克本人成了约翰森公司的总经理,他仍牢记着前总裁的这句话。

勇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在勇冒风险的过程中,你就能使自己的平淡生活变成激动人心的探险经历,这种经历会不断地向你提出挑战,不断地奖赏你,也会不断地使你恢复活力。

惧怕行动,不冒风险,求稳怕乱,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虽然平静,虽然可以保住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个悲哀而无聊的人生,一个懦夫的人生。其最为痛惜之处在于,你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潜能。你本来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悦,可是你却甘愿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去勇敢地闯荡和探索。与其平庸地过一生,不如做一个敢于行动、敢于冒险的英雄。

工业和体育运动方面的先驱詹姆森·哈代总是喜欢去冒险,尽管朋友们和同事们经常告诫他“不要犯傻”。他不仅敢于冒挑战体能的风险,而且敢于冒考验信念的风险。

他在教学领域所创造的纪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一个天才,很多从事汽车销售和服务的人都从他的训练方式中受益匪浅。

哈代是爱迪生的一位朋友,在爱迪生发明了电影以后,哈代从电影胶片的片盘中得到了启发,他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那就是让胶片上的画面一次只向前移动一幅,以便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详细阐述画面所反映的内容。

后来,哈代又成功地实现了让画面与声音同步进行的目标,从而创造了真正的视听训练法。

那么,哈代是不是必须要去冒险呢?他本可以继承父亲在芝加哥的报业,本可以拥有一份稳定而保险的记者工作,但他没有。有人认为他很愚蠢,因为他放弃了有把握的东西。当人们被无声电影的神奇所吸引时,当朋友们告诉他,人们不愿意再坐下来看那些一次只能移动一幅图画的放映时,他并没有惧怕失败,而是回答说:“我仍然要去冒这个险。”

今天,哈代已经被公认为“视听训练法之父”。正是敢于去冒那种考验信念的风险,他才发明了很多有效的训练方法,从而使很多来自企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或军队的人士得到了好处。

除此以外,哈代在另一领域的冒险精神也值得赞赏。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两度入选美国奥运会游泳队(时隔20年之久),曾经连续三届获得“密西西比河10英里马拉松赛”的冠军。他几乎每天都要游泳,或是在陆上的湖泊,或是在大海,取胜的信念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他对提高速度简直着了迷。

哈代决心在游泳方面做出改革,但是当他把想法告诉游泳冠军约翰·魏斯姆勒时,却遭到了嘲笑。后者认为在水里冒险实在是太危险,何况澳式爬泳早已确立、定型,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另一位游泳冠军杜克·卡汉拉莫库也告诫他不要去冒险,否则可能被淹死。但哈代却对他的游泳同行说:“我就要冒这个险去试一试。”

哈代再次鼓起勇气,决心去冒考验他信念的风险。他把长期以来一直固定不变的爬泳姿势在方法上做了大胆的改动,使之更加自由和灵活:游泳时头朝下,吸气时把脸转向一侧,当脸回到水下时再呼气。这样,划水一周所需的时间缩短了,游泳速度也提高了,而哈代也并没有被淹死。他挑战传统爬泳的标准姿势,从而发明了新的自由泳。今天,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游泳池都能看到它的存在。哈代又被誉为“现代游泳之父”。

世界上没有一件可以完全确定或保证的事。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或意见的好坏,而是在于相信判断、适当冒险的个性与采取行动的勇气。

11.正面进攻不如旁敲侧击如果你在办事儿时,能够找到一位有门路、伶牙俐齿的人才,让他尽其所能,从中撮合,传递信息,论理说情,真是再好不过了。

孟尝君是齐国的名门贵族,几度出任相职,是政界的实力派人物。但有一次他与齐闵王意见不和,一气之下辞去相职回到了一个叫薛的地方。

这时与薛接邻的南方大国楚国正待举兵攻薛。与楚相比,薛不过是弹丸之地,兵力粮草等均不能相比,楚兵一旦到来,薛地后果不堪设想。

燃眉之急,唯有求救于齐。但孟尝君刚刚与闵王闹了意见,没有面子去求,去了也怕闵王不答应。为此他伤透了脑筋,几乎一筹莫展。

绝路之中老天给他降下了一线希望,齐国大夫淳于髡来薛地拜访。他是奉闵王之命去楚国交涉国事,归途顺便来看望孟尝君这位名门望族的。孟尝君抚额称庆,真是天助我也。他早已想好了主意,亲自到城外迎接淳于髡,并以盛宴款待。

淳于髡不仅个人资质好,善随机应变,常为诸侯效力,与王室也有密切的关系。威、宣、闵三代齐王都很器重他。闵王时代成了王室的政治顾问,且与孟尝君本人也有私交。

孟尝君决心已下,开口直言相求:“我将遭楚国攻击,危在旦夕,请君助我。”

淳于髡也很干脆:“承蒙不弃,从命就是。”

后人猜测,淳于髡此行,可能是有目的而来,专为朋友解危的,只不过这话须孟尝君亲自当面求他就是了。朋友之交,有许多心照不宣的东西,古来如此。

却说淳于髡赶回齐国进宫晋见闵王。正面的话题当然是要报告出国履行公务的结果,他真正要办的事情也早已盘算在心。

闵王问道:“楚国的情况如何?”

闵王的话题正投淳于髡的所好,顺着这个话题,淳于髡要开始展开攻心术,履行对朋友的承诺了。

“事情很糟。楚国太顽固,自恃强大,满脑子想以强凌弱;而薛呢,也不自量……”

话题意识性地流动,谈到薛,但不露痕迹。

闵王一听,马上就问:“薛又怎么样?”

淳于髡眼见闵王入了圈套,便抓住机会说:

“薛对自己的力量缺乏分析,没有远虑,建筑了一座祭拜祖先的寺庙,规模宏大,却不问自己是否有保卫它的能力。目前楚王出兵攻击这一寺庙,咳,真不知后果怎样!所以我说薛不自量,楚也太顽固。”

齐王表情大变:“喔,原来薛有那么大的寺庙?”随即下令派兵救薛。

守护先祖之寺庙,是国君最大义务之一。为了保护祖先寺庙就必须出兵救薛,薛的危机就是齐的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闵王就完全不再计较与孟尝君的个人恩怨了。整个过程,淳于髡没有提到一句请闵王发兵救孟尝君,而是抓住闵王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最大的弱点,旁敲侧击,点到痛处,令闵王自己主动发兵救薛,实际上是救了孟尝君。淳于髡的纵横术真是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正面进攻之所以不如旁敲侧击,是因为手法隐蔽、不为人知。那些个性直来直去的人应当学会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