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必备丛书——糖尿病饮食与防治
45920000000035

第35章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

皮肤病变大多不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但此病的发病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比非糖尿病者大得多,我们应警惕糖尿病患者皮肤感染的发生,以做到早期妥善处理,以控制病变的发生、发展。

临床症状

皮肤是代谢功能最活跃的器官,参与糖的储存、分解及排泄。当糖尿病的代谢紊乱时,可引起皮肤病变,尤其是感染性皮肤病。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细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表现为毛囊炎、疖、痈、丹毒等;真菌感染者常发生手足癣、甲癣、股癣及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毛襄炎初发为米粒大小鲜红色毛囊丘疹,周围红晕,迅速变为脓疮,脓疮破后,排出脓液。病损不断发生,可缠绵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其发病是由于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炎。

疖初起见粟粒大小的红丘疹,渐渐互相融合扩大,形成红色肿块,数日后中部形成脓栓,症见附近淋巴结肿大,约一到二周后溃破出脓,而渐渐消退,发病过程中病变局部伴灼热疼痛,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头痛、倦怠、发热、纳差、苔黄、脉数。病变为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及皮脂腺所引起的头面部、臂、腋下、会阴部、大腿等处多见。但发生在面部、口唇、鼻部可能引起海绵窦血栓静脉炎、脑脓肿、败血症等重症,而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厌食等症状。

痈是由多个毛囊和皮腺、汗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以成人多见,好发于皮肤较厚的颈项、背部、上臂、腹部。初起红肿明显,质坚硬,与正常皮肤界限不清,病变范围比疖大。中央有多个脓栓,数个脓头穿破,中央呈“火山口”状,内有坏死组织及脓液,疼痛剧烈,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头痛、倦怠、食欲不振,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丹毒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的一种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发病急骤,常先出现寒战、高烧、头痛、倦怠等全身症状,随之病变部位出现鲜红浮肿斑片,边界清楚,表面紧张,灼热疼痛明显,迅速扩大,表面出现水疮,易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部分,但以颜面、小腿等处更易发生。发于小腿时可致橡皮肿,发于颜面时形成慢性淋巴水肿,严重患者在急性期可并发败血症、脑膜炎、心肌炎等。

以上几种化脓性感染性皮肤病,实验室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嗜中性粒细胞增多。

手、足癣基本上是由真菌引起,多为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而甲癣是由手、足癣感染而来,股癣由足癣传染而来。

手癣多发于手指侧面、屈侧及掌心。初起为针头大小水疮,水疱干涸后,疮顶表面脱落,皮肤干燥、粗糙角化、皲裂、奇痒难忍。

足癣多发于足趾间、足侧、足底。早期见米粒大小的小疮,干燥后形成针头大小的环状鳞屑,日久不愈,趾缝或足跟皮肤角化过度,冬季干燥时发生皲裂,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如足汗多或受湿,趾间潮湿变白,加之不断磨擦,使表皮磨损。出现红色基底、溢液及糜烂,而引起疼痛,此时易被细菌侵入引起蜂窝组织炎或坏疽。

甲癣初起指、趾甲变形、变色,失去光泽,逐渐增厚变脆,表面变高低不平,呈畸形状态。

股癣多发于腹股沟、阴囊、会阴、肛门周围等处。病变处可见点状或片状红斑,逐渐扩大呈环状或盘状,边缘隆起,其上有小丘疹及丘疱疹,边界清楚,有色素沉着脱屑,有瘙痒感。发于阴囊部则称阴囊癣。

皮肤粘膜念珠病虽也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但由于感染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也不同。

多发生于颈前、指间、乳房下、腹股沟、肛周等皱褶处,局部皮肤潮红,有针头大小的血疹、丘疮疹及水泡或有渗液,糜烂浸渍而发白,或有脱屑。甲床炎和甲沟炎多见于手指甲。甲床炎表现为指甲变厚、变混浊、变色,表面有横脊或沟纹。甲沟炎表现为甲壁红肿紧张,边界清楚,压痛,可有浆液渗出。口角炎多表现口角发红,有裂隙、糜烂及针头大小的血疮疹。女性阴部红肿,有粟粒大小的红色血疹,阴道粘膜糜烂或有浅表溃疡,常有乳白色凝胶样分泌物或有脱落的伪膜,自觉瘙痒。龟头的冠状沟处有淡红色糜烂或脓液。

预防措施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处理都应在严格控制糖尿病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血糖、监测血糖和尿糖;平时要注意清洁卫生,如出现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如瘙痒的患者可选用皮炎平、复方康纳乐用等药物对症治疗。尤其要注意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皮肤异常,不要惊慌,也不要认为皮肤病是小事,随便抹点药或自己挑一挑处理就可以,应及时到专科就诊,以免延误诊治。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当糖尿病患者受伤时,如割伤、烫伤或者擦伤,他们有时根本没有感觉到,只有当皮肤的这些损伤继发感染后,糖尿病患者才意识到。要注意经常检查皮肤,当皮肤损伤时,及时给予处理,轻微损伤,可在清洗伤口后,涂上一些消炎药膏,这样可以降低发生皮肤感染的危险。但是当皮肤创伤出现肿胀、发热、触痛或者有渗出时,应当立即去医院就诊

饮食指南

提倡清淡饮食,忌食辣椒、大蒜、芥末、胡椒等刺激食物,宜多吃新鲜蔬菜及高纤维食物,通过增加排便次数,改善肠道功能而消除便秘,瘙痒亦随之而除。同时,也应少食胶制品、巧克力等食品。忌酒。

推荐食疗方

食疗方一

“原料”猪大肠50 克,绿豆 30 克,苦菜干(即败酱革干)20克,盐适量。

“烹调步骤”(1)将绿豆洗净煮20分钟。

(2)把绿豆装入洗净的猪大肠内,两端用线扎牢。

(3)再与苦菜干一起煮熟,加盐调味即可佐餐食用。

食疗方二

“原料”生石膏15克,生地9 克,防风9 克,山楂9 克,黑豆60 克。

“烹调步骤”(1)将生石膏、生地、防风、山楂用纱布包好。

(2)然后与黑豆一同煎煮,豆熟后,去除药渣,即可吃豆、喝汤。

食疗方三

“原料”鸽子1只,发菜10 克,红枣5枚,盐适量。

“烹调步骤”(1)将鸽子去毛、内脏,洗净。

(2)将鸽子与红枣、发菜一起炖熟,并加盐调味,佐餐食用。

食疗方四

“原料”绿豆2 0克,鲜藕30 0克,鲜薄荷叶3 片,调味品适量。

“烹调步骤”(1)把鲜藕去皮洗净,泡好绿豆。

(2)把绿豆装入藕孔内,蒸熟切片。

(3)撒鲜薄荷于其上,加调味品凉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