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众体育锻炼与日常生活保健读本
45912400000104

第104章 节制悲伤有益健康吗?

心理学家把悲伤分为G种类型:(P)悲恸型。号啕大哭,泪如泉涌,痛不欲生。(2)悲切型。悲悲切切,凄凄惨惨,哭哭啼啼,泪水涟涟。(X)悲郁型。愁眉苦脸,忧伤满腹。(G)悲愤型。欲哭无泪,含悲忍泪,悲中带怒,怒中藏悲。

人世间谁都会遇上悲伤的事情,如事业受挫、亲人逝世、疾病折磨、受人侵害等。悲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长期悲伤会使人体器官受到损害,甚至导致某些器官的病变,《黄帝内经》中就有“悲伤肺”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悲伤会引发一系列心身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窦性心率过速、胃溃疡等。

悲伤能损害人体健康,所以应该加以节制。如当亲朋好友去世时,最好是以“自拔”精神化解悲痛,不要长期沉浸在悲痛之中。《庄子·养生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老聃(老子)死了,老友秦失(音逸)来吊唁,大哭三声就走了。其所以如此,是认为人由生到死是自然规律,用不着过分伤害自己的身心。庄子认为,人能随时而顺,随遇而安,哀、乐就不会过分刺激他了。

由疾病引起的悲痛,最好是以“乐”散之,以“笑”驱之。以“喜胜悲”,求得“乐而忘悲”。对于一般人来说,还可采用外出旅游、参加社交和文体活动等制悲方法,让五彩世界、和谐的关系、欢乐的气氛扫去心头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