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笠翁对韵
45912000000026

第26章 下平声篇·十二侵

歌对曲,啸对吟,

往古对来今。

山头对水面,

远浦对遥岑。

勤三上,惜寸阴,

茂树对平林。

卞和三献玉,

杨震四知金。

青皇风暖催芳草,

白帝城高急暮砧。

绣虎雕龙,

才子窗前挥彩笔;

描鸾刺凤,

佳人帘下度金针。

“注释”

①三上:古人读书讲究枕上、途上、厕上。喻时间抓得很紧。②青皇:又称“青帝”,职掌春天的神。⑧绣虎雕龙:

三国曹植有奇才,七步成诗,文词秀美,人称“绣虎”。南朝梁刘勰著书,名《文心雕龙》。这里指写文章。④鸾:凤凰。⑤度金针:教刺绣的针法。

“原文”

登对眺,涉对临,

瑞雪对甘霖。

主欢对民乐,

交浅对言深。

耻三战,乐七擒,

顾曲对知音。

大车行槛槛,

驷马骤骎骎。

紫电青虹腾剑气,

高山流水识琴心。

屈子怀君,

极浦吟风悲泽畔;

王郎忆友,

扁舟卧雪访山阴。

“注释”

①七擒:三国时诸葛亮征伐孟获,七擒七放,孟获感化而归服。②顾曲:周瑜精通音乐,听到别人奏曲有误则回头看一下演奏者。当时有人说:“曲有误,周郎顾。”③槛槛:车行的声音。④驷马骤骎骎:指马快走;骎,马快跑的样子。

⑤紫电青虹:宝剑的光华。⑥高山流水:钟子期理解俞伯牙琴中高山流水的寓意。⑦上郎忆友:东晋王徽之思念朋友戴逵,雪夜乘船去访友。

“典故”

七擒孟获

三国时,蜀国南方的少数民族经常作乱,诸葛亮亲自率兵去平定南方。

到了南方,诸葛亮很快抓住了起兵叛乱的孟获。诸葛亮劝他投降,孟获却不服气,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想让他归川页自己,就下令把他放了。经过几次交战,诸葛亮使用计策,前后七次擒住孟获,而且次次都放了他。当诸葛亮第七次放了孟获时,孟获跪在地上发誓:以后绝不再谋反。

诸葛亮见孟获心悦诚服,就派他管理南方。在孟获的治理下,蜀国南方再也没有人作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