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街头生意经
4590400000035

第35章 销售是一种团队运动(2)

我承认,我推行的这一制度花了好多年的工夫才得以逐渐完善。这期间,我有好几次差点就动摇了。因为我自己从某些方面来说就是个快枪手,所以我费了好大劲才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不想聘用什么快枪手来我的公司做销售员。而当我决定要全面废弃佣金制,代之以工资制的时候,我要面对的困难就更大了。老实说,如果我是在别人公司打工做销售,我肯定能拿到大笔佣金。原因很简单,我自认为我是个很棒的销售员。我也希望能者多劳、劳者多得。我只会盯着销售那一块。至于公司其他情况,我自然不会关注。如果有同事不按我说的去做,妨碍了我为“我自己”的客户服务的话,那我可不会客气的。换句话说,我这样的销售员连我自己都不看好,避之唯恐不及,坚决不会被招进我的公司。

当我成功实现了两种制度间的过渡之后,我得到了十???丰厚的回报。几乎所有的老板多少都有过这种担心,突然哪一天,公司的销售员会不告而别,而且还带走了他们手头上的老客户。而自打我采用工资制以后,已经彻底没有了这种担忧。我的公司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出现过销售员辞职的情况,这当然很令人欣慰。但即使真有一两个要走的话,他们也绝对不会对我们的销量产生任何影响。从私人情面上讲,我对他们的离去总不免会感到遗憾。但我从不认为他们离开会导致我们失去客户或降低我们的销售额。

事实上,我倒觉得靠佣金制失去销售员和客户的可能性更大,绝对比工资加奖金制大。对于习惯佣金制的销售员来说,客户就是一种保证。只要他们跟客户的联系还在,他们就觉得生存有道了。结果呢,他们很多心思都花在琢磨客户关系上了。他们确保客户是属于他们的,而不是属于公司的。所以,他们坚持不让公司的其他人与他们的客户有任何往来。他们想,如果客户见到的只是他们,那他们的饭碗就能保住了。

为了保护自己和公司的利益,老板一般会出台各种机制,以防这些销售员跟固定客户关系过于紧密。一种方法是把公司销售员发展的新客户转移到客服代表那里,接下来就由客服代表来负责跟这位客户联络。还有一个方法是逐年减少佣金额度。比如说,销售员完成了一笔交易,他在第一年能拿到10%的佣金,第二年则会降到5%,之后,他可能就只能拿到2%的佣金。理论上讲,如果所得的佣金只占某个客户产生的销售额的2%,那么销售员就不会花太多心思在这个客户身上。不管这些机制能否真正削弱销售员对某个客户的控制,从根本上讲,它们其实都没有涉及实质问题。这些销售员怎么说都还不是一个团队的成员。他们关注的不是公司的发展,而是为了自己能独占鳌头。

包括销售人员在内,我希望我公司的所有人都能在一个团队里工作。要做到这一点,我就得保证按同样的方式给每个人支付薪酬。请注意,我说的可不是每个人都拿到同样的薪酬。由于工作性质和难度有别于其他员工,销售员通常会比大部分人挣得多。这是合乎常理的。想想看,外科医生不就比实验室技术员工资高吗?但是,我想奉行的奖励制度应该是适用于所有员工的。也就是说,我希望每年根据公司整体的效益和员工个人的表现,来评定和调整他们的薪酬水平。

如果你跟大多数老板一样,你有可能会摇头说:“是啊,这样确实不错。可是,即使我想采用这种制度,我也没办法做到啊。”除了销售佣金制,你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因为这个行业就是这么运作的,或者说,这就是激励销售人员的唯一办法。在大多数行业里,佣金就是标准,销售人员也都一直安于这个标准。对此,我毫无疑义。而且,我也认为佣金制是激励某些销售人员卖力工作的唯一途径。但这样的销售员都是些快枪手,将来迟早都是要做企业家的。我不想聘他们来我这里工作。我看好的销售员应把销售工作视为自己的谋生之道。之所以做销售,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一行,而且也擅长这一行。他们心里没有打什么小算盘。他们工作的动力跟其他员工一样。只不过他们刚好入了销售这一行。

这些销售员并不需要靠抽取佣金去做销售。是的,他们的想法同其他任何人一样,就是享受公平的薪酬待遇。但是他们还有一个想法也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那就是能在工作中寻求到一种归属感。他们想成为某个整体的一部分。他们倾尽毕生精力在一家公司工作,图的就是这家公司能把他们视为团队里有价值的一员。

然而,从本质上讲,如果你是冲着丰厚的佣金才去卖力做销售的话,那你根本没可能成为团队的一员。因为很大程度上,销售佣金制是在逼迫着你以自我为中心。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销售员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他们已经很习惯于佣金制,沿袭的都是老一套的行事方法。假设他们参加一个销售职位的面试,他们一开始就会问:“佣金有多少?是按百分之多少抽取的?”如果你回答说你首先提供的是工资,他们一定会流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对此,你可别费力跟他争辩,反正,我是不会这么做的。我可不希望初次见面就把一些好的销售人员给轰跑了。他们可都是被佣金制赡养得有些养尊处优的销售员。突然间,你想说服他们接受一种新的模式,他们在心理上是没法认可的。所以,我不想冒险这么做。我要做的是使他们逐渐明白这种模式的价值所在。当然,这不是三五天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因此,对于公司新聘的销售员,我们还是采用他们以前适应了的薪酬制度:工资加佣金。差不多过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决定要把他们中的哪些人留下来。决定好了之后,我会亲自过去对他们说:“嗯,是这样的。你来公司也有两年了。我们想让你留下来长期在这里干。我们将把佣金那一部分扣除,然后提高你的工资。你的收入不会遭受任何损失,相反,你的收入会变得更稳定。你认为今年你会干得不错吗?我愿意保证你今年有好的收入。一旦你今年确实完成得很出色,那么我还可以进一步确保你下一年有更好的收入。即使遇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年头,连续几年你的业绩都不太理想,你也不必担心收入锐减。你还能继续拿到你那份工资。我们想让你有一种稳定感,收入能得到保障,因为我们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在公司安心长久地干下去。”

然后,我会向他们解释我们的年度绩效评估程序。因为大部分人对此还不理解,所以详细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我们会对上一年度公司的效益和下一年度的效益做一个评估和预测。下一步,根据前面这个评估,我们设定出薪酬的一个涨幅范围。每位员工的涨幅都界定在这个范围里。但是,具体涨幅多少得参照每个人的年度业绩。

我们可以看到,按照这个程序,销售人员的薪酬奖励也是根据公司的效益和个人的贡献来定夺的。这跟公司的其他员工并无区别。这么做的逻辑很简单,我们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我们想让他们关注如何最好地为公司服务。这会牵涉很多方面的工作,有的跟销售直接相关,有的则没有直接联系。比如,跟其他同事合作共同解决某个客户的问题,帮助公司回收账款,愿意把时间花在一些重要项目上,即使这些项目短期内不会带来任何销售业绩。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完全发展成为了公司这个团队的成员。而且,从长远来看,他们最后赚到的钱一点也不会比单靠佣金制赚的少。我就是这样给他们讲的。除此之外,我还指出,按照我们这种制度,他们还能够享受更长的休假。他们不必担心休假期间他们那些客户没有人打理,因为公司团队的其他人随时都可以抽身替他们处理任何问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们能够成为一家蓬勃发展的企业的一分子,这让他们有一种满足感;而同时,即使公司遇到危机,他们也不用自谋生路,这不就是很多人渴求的安全感吗。

尽管听起来这些都很有道理,但总有一些人比其他人更难说服。我有过一位很出色的销售员,叫帕蒂·坎纳。她特别顽固,好几年都不认可我们这种制度。不过,最后她还是转变了,接受了我们这种从佣金制到工资制的过渡。

过去20年间,我采用工资制雇用了大量的销售人员。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们的这种制度在实际中是非常有用的。而且,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从中受益。当然,我也承认,我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我得到的是一家有超强凝聚力的公司。我所有的员工都通力合作,齐头并进。一直以来,我都告诫自己不要浪费时间担心会有销售员离职,甚至带走客户。不过,现在的情况是,我根本就不需要提醒告诫自己,因为很长时间以来我都没有为这种事情操过心了。这真是难以想象。应该说,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心灵的宁静。

请教诺姆

亲爱的诺姆:

我曾听你说过,如果公司经营有道的话,离职的员工应该是不会带走公司的老客户的。那么,我究竟是哪里做错了?我给了我的那些项目经理和销售员很多自由空间,他们怎样跟客户打交道,我都不会干涉的。但是没过一两年,他们就辞职了,还把手头的业务也卷走了。每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都感觉心如刀割,就好像收到国税局的来信一样。

查尔斯

亲爱的查尔斯:

你还是好好反省一下你招聘销售员的方式吧。读了你的来信,我感觉你实际上应该做得更好,能招到那种愿意长期替你效力的销售员。而且,你还要变得更积极主动。如果你和公司运营部的人没有跟客户定期联络的话,你就等于是自找麻烦。只有定期跟客户取得联络,你才能确保这个客户是属于公司,而不是属于哪个销售员的。当然,我会尽量做到不冒犯他们作为销售员的利益。事实上,他们对于我能参与他们的工作表示欢迎。我的存在多少给了他们一种竞争上的优势。如果非得说他们会有什么理由拒绝我这么做的话,那除非就是他们根本没把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上。

诺姆

全民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