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君当作磐石
45900400000015

第15章 中秋(三)

玉竹用过早饭之后坐在前头医馆内,还在想昨夜她到底做了什么梦,到现在了心里还那么难受,像是有一千桩事情压在她心里,难受的透不过气来。

她坐在凳子上,一页页地翻着案上的医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思不知道飘到哪去了。

——这是怎么了,一个梦而已,竟惹得她心神不定的,真是奇怪了。

玉竹叹了口气,合上医书,站了起来。左右也是看不进去的,今日天气好,日头烈,倒不如趁着这好天气将医馆内清扫清扫。起身去院子里打了桶水,再拿上抹布,卷子袖子露出纤细的胳膊,套上采药时才穿的麻布围裙,开始擦了起来。

杨正回来的时候,就看见玉竹半跪在地上,脚边放着个木桶,里头的水已经乌了,正在那儿擦桌腿。阿碧姐干活真仔细啊,桌子腿也擦,以后我也得注意这些。

“阿碧姐,我回来了。”

杨正抬步正想往里走,却见着地面被拖得干净很,怕自己鞋上带了土弄脏玉竹好不容易拖好的地,一时间不知往哪下脚,只得神色尴尬的站在医馆外开口喊她。

“咦,阿正,你怎么今日就回来了,不是说了让你在家中待到十七么?”

玉竹听见声音,抬头向外头看去,见杨正站在外头。她阿爹在阿正家去前特意说过,这些天医馆不忙,让他过了十七再回来。没想到阿正这孩子今日就来了。

“你不进来,站在外头做什么?”

“我怕踩脏了地。”

“地本来不就是给人踩的么。我今日闲着无事,见医馆里有些地方已经积了灰了,所以想着打扫打扫。”玉竹直起身子,将手中的抹布丢进木桶里。在那儿跪了半天,突然直起身子只觉得背都僵了,一阵酸痛。

杨正听见玉竹说的,还是踮着脚,一跳一跳地,三步并作两步的窜了进来,然后将两个包袱放在桌子上。

玉竹见两个包袱,都是麻布料子的,那个殷红的是她包了东西给杨正让他带回去给他爹的,“阿正,你怎么又将包袱带回来了,不是让带给你爹么?莫不是你爹不肯拿,又让你带回来了?”

杨正连忙解释:“不是不是,我和阿爹说了是玉大夫和阿碧姐给我的,让我拿回去孝敬他。还说了玉大夫和阿碧姐要教我医术。我阿爹收了,他很高兴,让我好好在这学医。那个包袱里装了些镇子上的吃食,我阿爹听玉娘子说,阿黄很喜欢镇上的吃食,便让我带了些回来给你们尝尝,都是中秋新出来的。另一个包袱是我装了些秋季的衣物。”

玉娘子说的是玉竹大姐,玉梅。

“阿黄确实很喜欢这些吃食,谢谢你阿爹。先将包袱放回房里歇会吧,走了这么多里路,你也累了。”

“不累,赶巧在路上遇上个赶着牛车回清水村的叔,将我捎回来了。”

“嗯,那好,你先将东西放回房里。过一会我还要将月前我阿爹进得药材翻出来,翻晒翻晒,倒时你再过来帮我,还能学着分辨药材。”

杨正应了声好,然后提上包袱往后院走去。刚绕到后院,就见着玉小弟从走廊过来,两人碰上了。

玉小弟:“阿正,你回来了,我三姐还说你明日回来呢。”

杨正见他一脸惊喜的看着自己,脸上也扬起笑容,“嗯,我阿爹说让早些回来,他自己也去做活了。左右在家里也无事,我就回来了。”

想起玉小弟喜欢的吃食,将手中的包袱扬了扬,“阿黄,给你带了些吃食,你现在要尝尝么?”

玉小弟听了,欢喜得眯了眼,“真的?”然后又左右看了看,没有看见他三姐的身影,才道:“要尝尝要尝尝,咱们一块去你房内,别让我三姐瞧见了。不然她又要唠叨说我方才用过早饭,现在又吃,会积食的。”

杨正听了,笑他,“阿碧姐就在前头呢,我方才已经和她说了。”

玉竹闻言立刻收声竖起耳朵听着前头的动静,“。。没事儿,我方才压低了声音,她听不见。”说完,拉着杨正去了屋里。

玉竹此时正在前头翻看药材,听着两人在外头嘀嘀咕咕地说话,又听见她家小弟说她唠叨有些苦笑不得。

你才唠叨呢,小小年纪就操心大人的事儿的操心鬼。

昨晚他分明就是想拉着她和李青云一道出去,看他那提溜转的眼珠子就知道他心里肯定是在打什么主意。

杨正回屋放下装了衣物的包袱后,又被玉小弟拉着去了李青云的房里。

玉小弟进门就喊,“李大哥,快来快来,有好吃的。”

李青云见他俩进来了,合上手中的书,应了声:“有什么好吃的?”抬头看见杨正,“阿正回来了。”

“嗯,李大哥好。”

玉小弟见他俩招呼完,忙拖了两个凳子,让杨正坐旁边,一脸期盼的看着杨正手里的包袱。杨正默默将包袱放在桌子上,慢条斯理地打开,看得玉小弟更加着急。

一边的李青云见着两人,心里好笑。杨正这孩子明明与玉墨同岁,却老成稳重的多,但总归是个孩子,眼下还一副慢吞吞的动作,却是故意在逗玉墨着急。玉竹说的杨正心里的那种隔阂随着时间也会消失。

“菱子糕,蟹黄糕,芡实糕,八珍糕,平湖糟蛋。唔,还有两串糖葫芦,,,,南湖菱角、藕粉、酱鸭!”玉小弟看着打开的包袱,一样一样的数着。

最后总结道:“这么多吃的,阿正你太懂我了。”说完看向杨正,一副我可以动手了么?

“呵呵,我从玉娘子,就是你大姐那听来的。吃吧,李大哥你也尝尝吧,都是嘉兴特色的小吃点心。”

玉小弟听杨正说可以吃,连忙伸手捻了块菱子糕。呜呜呜呜呜,一口点心咽下去,然后咂咂舌,好像还没有他三姐昨晚做的那个芙蓉糕味道好。

玉小弟一边吃着,一边听杨正和李青云在一旁地说着话。他吃了一会,听见杨正提到庙会,突然想起来,“我们清水村也有灯会啊,尤其是在十六的时候,可热闹了。”

清水村的习俗,八月十五、十六两日都有灯会。八月十五,白日村子里举行龙舟赛,晚上家家户户拜月,未婚男子、女子趁着夜色去偷菜。

八月十六,晚上去南湖放河灯。十六的月亮更圆更亮。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湖边点燃一只河灯,放入湖中,河灯载着心愿在湖面上漂着,漂得越远心愿越有可能实现。这放河灯的习俗据说是很多很多年前人们驾船下湖,许多船只行驶到湖中央,却被突然掀起的巨浪卷入湖中,再也没有上来。后来有人说是在南湖中采菱的时候惊扰了河神,河神发怒了。于是便有用木板编竹为小船,放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及灯笼放水中任其飘流,祭祀河神,以安抚河神的怒气,祈求平安。久而久之,这木板小船就演变成了各种样式的河灯,寄载了各种的心愿,在八月十五、十六这两日放出。

清水村就在南湖边上,村子里人口多,比周围几个村子加起来的人还多,是这一带比较大的村落了。清水村每年中秋都会有灯会,周围村子的男女老少也都会赶过来看灯会,少男少女们约着题花灯、猜灯谜、放河灯,热闹极了。

当然对玉小弟来说,灯会上有两个最最吸引他,除了放河灯,然后便是各种各样的小吃。昨日他白日里和小禄儿去看了龙舟赛,晚上却竟然忘了还有灯会。

哎呀,今晚无论如何也要说服李大哥和他三姐一起去灯会上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