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五四运动
45899400000020

第20章 传遍神州新文学

1915年6月中旬,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上海,住在法租界高山路吉谊里21号砖木结构的楼房里,和阔别一年,患肺疾咯血病的妻子高君曼团聚。他一见脸色苍白、消瘦的妻子高君曼,不禁一阵心疼,十分内疚地对妻说道:

“君曼,我东渡日本,辛苦你了!把你劳累成这个样子……”说着,陈独秀有点哽咽起来。

“仲甫,你平安地回来就好。我休息休息,会好的。日后,你不要再离开这个家,好吗?”高君曼强忍着泪说。

“君曼,我回来是要来办个杂志的,不会离开家的。”陈独秀安慰妻子道。

“只要你不离家,你办杂志我支持。”高君曼脸上露出笑容。

6月20日,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设宴,为陈独秀及其同行者易白沙洗尘。相互寒暄一阵之后,陈独秀对汪孟邹说:

“孟邹,我早就想办个杂志,让你亚东图书馆负责印刷和发行。”接着,陈独秀胸有成竹,信心十足说,“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这个杂志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全国思想都会改观。”

“仲甫,你办杂志,我赞成、支持,但亚东图书馆已承担了几家杂志的印刷和发行,无力接受你新办杂志的任务。”汪孟邹为难地对陈独秀说。

“孟邹,上海出版界你熟悉,你务必给我想想办法。”陈独秀急切地对汪孟邹说。

“好,我明天带你到群益书社去看看,能否请他们承担印刷、发行工作。这个书社是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俩开的,在上海滩也有一定的声誉。”汪孟邹带着试探口气说。

“好!”陈独秀赞同道。

隔日,汪孟邹伴随陈独秀来到群益书社。汪孟邹开门见山地和陈子沛、陈子寿兄弟俩介绍说:

“这是陈仲甫先生,他办过《安徽俗话报》,现在他想办一个杂志,贵社能否承担印刷和发行工作?”

陈氏兄弟答道:

“凭陈仲甫先生办《安徽俗话报》的名望及其才华,群益书社愿承担陈先生新办刊物印刷和发行工作。”

“感谢贵社支持。”汪孟邹说道。陈独秀听了心中很是高兴,但一言未发。

“不过,每月编辑费和稿费只能定在200元,月出一本,不知陈先生能否同意?”陈氏兄弟敲定说。

陈独秀心中没底,向汪孟邹瞅瞅,见汪孟邹点头赞同,便对陈氏兄弟说:“就定200元,好吧。”

说着,陈独秀向前同陈氏兄弟握手表示感谢。这200元,对刚从日本回来,又无经济来源的陈独秀来说,可算是雪中送炭,不必为一日三餐而操心了。生机断绝的困境暂时可摆脱,可定下心来办杂志。

陈独秀是个快性子、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人。刊物印刷、发行问题落实后,他苦思冥想新办杂志的名称、宗旨、稿源以及刊物的版式、装帧……一定要办成“汝南晨鸡先登坛唤”的全新杂志。

汪孟邹虽然不承担陈独秀办杂志的印刷发行工作,但他仍然十分关心、帮助陈独秀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一天,他来到陈独秀的寓所,只见陈独秀正伏在堆满了书籍、报刊、稿纸的一张长方桌上,聚精会神的为创办杂志撰写文章。陈独秀见汪孟邹来到,忙放下手中的笔,从案旁站了起来,迎上说道:“孟邹,你来得正好,杂志的名称我想好了。”

“好,叫什么名字?”汪孟邹问道。

“我想了好多名了,才把它定为《新青年》,你看如何?”陈独秀带着征询的口气说。

“这名字不错。不知你为何要叫《新青年》呢?”汪孟邹赞同但又不解其义的说道。

“你问得好。我正在写带有发刊词性质的《警告青年》一文,就是说的本杂志名称及其宗旨之所在。下面我给你念上几句,你看行不行?”陈独秀操着浓重的乡音而又兴致勃勃地念道: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好!写得好!热情奔放,富有诗意,具有鼓动性,我还没有读过这样朝气蓬勃的文章,似乎又把我带进那充满活力的青春时代。”汪孟邹热情赞道。

“我要把这个杂志的立足点放在青年身上,要成为青年的导师,为青年传播福音,把思想革命寄于青年身上。我想要不了多久,人们的思想就要大改观。”陈独秀满怀信心地说。

“仲甫,难怪行严说你是‘汝南晨鸡先登坛唤’!”汪孟邹从内心钦佩陈独秀的政治远见和聪慧过人的才能。说话间,汪孟邹转身要走,陈独秀问道:“孟邹,你怎么急着走?再叙叙嘛。”

“我赶快到群益书社去一下,把杂志名称告诉陈氏兄弟,他们已催问过几次了。”汪孟邹边说边转身,走了出去。

陈独秀经过一个夏季的辛勤耕耘,在群益书社全力支持下,第一期终于问世了。这时陈独秀捧着散发浓郁油墨味的《新青年》,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新青年》的创刊,犹如在黑暗中闪出的一道曙光;又犹如于无声处听到的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着的古老中国。它一开始,就高举科学和民主的两面大旗,向当时复古尊孔的反动思潮进行了勇敢的斗争,要用民主和科学来“迭荡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从而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一问世,便风行全国,所到之处莫不激起思想革命的火花。陈独秀的名字传遍神州处处。《新青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指引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它培育了整整的一代青年。

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他曾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读报纸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新青年》如一声惊雷,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陈独秀则是领导这一运动的核心人物。

陈独秀首先倡导的是民主思想,他把欧美的民主立宪政体作为理想的政治制度,认为“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相传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要达到此目的,首先,人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的人格。陈独秀认为所谓独立自主的人格就是人的解放,就是脱离夫奴隶之绊。是非荣辱、善恶行为,以自身为本位,诉诸自身的意志而论以功过,不听命于他人。“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有固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陈独秀热烈呼唤着人的解放,“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要使国民真正建立自主意识,必须对压抑、束缚自主意识的封建思想进行彻底否定,因为封建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把人变成听话的工具。陈独秀说: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礼俗都是残民害理的妖言,尤其是儒家三纲之说,把人们束缚在罗网之中而不自知,“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位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曰忠、曰考、曰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陈独秀还大声疾呼青年男女们,应努力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完成自我。国民要自觉地居于国家主人之地位,自己建设政府,自己议定法律,不要对伟人抱任何幻想。

陈独秀倡导的独立人格精神及国民政治思想,在五四时期具有巨大的感召力量,它启蒙了一大批青年,使他们在五四运动中,走上街头,高呼“民主”、“自由”的口号,昭示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举起的另一面大旗是科学。科学在五四时期被理解为一种思想方法。陈独秀说科学就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概念,综合客观的现象,诉之主观的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的一致。陈独秀吸收关于人类思想进化的第一阶段是宗教迷信时代,第二阶段是玄学幻想时代,第三阶段是科学实证时代。

陈独秀成功地创办《新青年》杂志,无不渗透着莫逆之交汪孟邹的心血。《新青年》创刊号一问世,汪孟邹便把他在美国留学的小同乡胡适介绍给陈独秀:“仲甫,我有一位正在美国留学的小同乡,天资聪慧过人,好学勤奋,思想活跃,颇有才华,论文小说俱佳。”

“噢!孟邹,你说的小同乡,是不是叫胡适?”陈独秀听了汪孟邹的话,忽然想起来说。

“仲甫,你怎么知道的?”汪孟邹反问道。

“我在日本帮助行严办《甲寅》杂志时,他曾投过稿,但稿件遗失,后来刊登了他给行严的信。信中提出对中外文明如何结合的主张,认为输入之文明,需要经本国人士之锻炼也。想不到此君亦是你的同乡。”

接着汪孟邹向陈独秀介绍了胡适的情况。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5岁丧父,由寡母抚育,入学家乡蒙馆。14岁到上海就学,入中国公学,加入竞业学会,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参与发行白话《竞业旬报》。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生赴美,曾入康乃尔大学学习农科,后又转入文量学院,学哲学历史。1915年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从杜威学哲学。

陈独秀听着,饶有风趣地说道:“想不到你的小同乡,竟同我一样,从小就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由慈母抚育,真是天下同命人啊!”说得汪孟邹也笑了起来。

汪孟邹接着说:“我这个同乡虽身在异国,但他十分关心中国文学改革事业,他在赠友人梅光迪一首诗中就表达了这种心情。”

“什么诗?快念给我听听。”陈独秀高兴地问道。

“好,我念给你听。‘梅生梅生毋自鄙,神州文学久枯馁。百年未有健者起,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吾辈暂不客坐观。且复号召二三子,革命军前仗马行。鞭笞驱除一车鬼,再拜迎入新世纪。’”

“好诗。胡君与本人远隔重洋,虽不相识,但对中国文学改革之见,都与本人不谋而合。”陈独秀如同觅得知音,兴致勃勃地说。陈独秀顺手找出几本《新青年》,又说道:“孟邹,你把这几本《新青年》寄给他,并写信代我向他约稿,言词写得恳切些。”

“好,我一定写。”汪孟邹答道。

陈独秀在恳切期盼中,终于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胡适来信:

“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西欧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

这样,陈独秀和胡适虽然远隔重洋,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但文学改革的事业把他们联结在一起了。

1916年10月1日,陈独秀第一次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上发表胡适几个月前给他的来信:

“年来思虑观念所得,今日欲言文学革命,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陈套语,三曰不讲对仗,四曰不讲欲字欲语,五曰须讲文法结构,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六曰不作无病呻吟,七曰不慕仿古人,八曰须言之有物,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

胡适在信中,对陈独秀还热情赞道:

“洞悉世界文学之趋势,又有文学改革之宏愿,故敢贡其一得之急。”

比胡适长12岁的陈独秀,对第一次发表胡适的来信颇感得意。10月5日,他给胡适复信中说,对他提出的文学革命八事,除五、八两项不甚理解外,“无不合十赞叹”。同时,他在信中明确表示:

“文学改革,为吾国目前切要之事,此非戏言,更非空言……吾国无写实诗文以为模范,评西文又不能直接唤起国人写实主义之观念,此事务望足下赐以所作写实文字,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寄登下期《青年》。”

大洋彼岸的胡适接到陈独秀的信后,心情十分激动,没想到“八不”竟得陈君如此的赞赏,而又盼他“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经过再三思索,胡适用较温和谦虚的笔调,对“八事”略作修改和阐述,命题为《文学改良刍议》,寄给陈独秀。

陈独秀接到胡适的《刍议》一文,犹如久旱得雨,颇觉作者眼光敏锐,很快发表于1917年1月1日《新青年》第二卷五号,在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紧接着,陈独秀于2月1日《新青年》第二卷六号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说》一文,吹响了向封建文学进攻的号角。他在文中大声疾呼道:

“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大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陈独秀在文中美誉胡适为文学革命的急先锋,不言而喻,陈独秀即文学革命的主将。

从此,胡适之名风靡中国文坛,后与陈独秀共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同时,两人也结下终生友谊。

在陈独秀的推动下,中国新文学诞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便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它们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无古人的大事业。鲁迅说,陈独秀先生是催促我做小说最着力的一个。胡适说,如没有陈独秀先生不容匡正的坚决态度,就不会有文学革命。可见,陈独秀在文学革命中的主将地位。

陈独秀连放重炮,发起呼唤新世界的阵阵轰响。以其新颖的思想,饱满的热情和才华横溢的文章赢得了青年的尊敬与喝彩。

在陈独秀与他主编的《新青年》启发下,中国青年冲破封建枷锁的束缚,脱颖而出。五四时期,许多青年在毫无依托的情况下,毅然走出家门,到外面的大世界探求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