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水走笔
45881300000056

第56章 郎德上寨记事

2010年6月28日,应几位朋友之邀,到黔东南去考察少数民族风情。

我们一行从余庆出发,先是到了雷山县城。我是第一次目睹雷山县城的真容,感觉不错。首先看到的是新城,面积虽然不大,但规划设计很好,看上去,爽心悦目,站在广场边,可观依山而建、独具民族风情的木楼,与山势融为一体,自然和谐。广场上,绿树成荫,与周边的楼房相映成趣,好一个绿色和谐家园!

这里值得说道的是:广场的树木,没有名贵的树种,也没有古树,就是当地山林里普通的树,如柏树、松树、枫香树等。时下建的广场,设计者都要计划种多少棵名贵树种,种多少棵古树,然而在这里未能看见。我想,设计者的理念应该是:在普通中见珍贵,在珍贵中见一般。我并不反对栽名贵树种和古树,只是觉得,就地取材是最好的,节约成本不说,更重要的是,人与树与大自然彼此适应。

感受了新城,又来到古城。沿河岸而建的古城,大多数已是改造一新。我知道,政府是花了不少钱的,面街的改造、刷新固然好看,但城市的建筑,一个时期是一个时期的风格,我们又何必去掩盖“历史”呢?到过欧洲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古建筑。几百年前建造的房子,保存如初。懂点历史的人都觉得这是宝贝,是穿越时空的建筑。近年来,类似的作法,在现实工作中随处可见,这大概就是政绩效应吧。

晚上7点20分,我们走进了郎德上寨。这个寨子,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距州政府凯里27公里。整个寨子分布在一座大山的斜坡上,有一条河,从寨子的脚下蜿蜒流过,横跨河上的风雨桥给山寨平添几分神秘的色彩。上寨自明洪武初年建寨以来,虽历经沧桑,但仍保留着独特的木结构吊脚楼民居。走进寨子,远古的、传统的民俗文化,渐次向你展示开来。精美的服饰、古老的民俗、淳朴的民风,让你陶醉,让你流连!

同行的朋友,包下了今晚的苗家民俗风情表演。我们在寨子里随便的走走,得知这寨子里曾出过一个抗击清军的苗族首领,名叫杨大陆,寨子里还完好的保留了他的故居。我前去看时,门是锁着的,也只能在外面看看了。转到寨中的演艺场,与正在场边休息的一个陈姓的大哥聊起了家常,他说:他的祖籍是江西的,在这里生活几辈人了,现在的日子很好过,主要靠旅游收入。我仔细了解后得知,全寨600多口人,旅游收入按工分进行结算。一年365天,不管哪一天,哪一晚有演出,只要演艺场的锣鼓一响,全体出动。最小的每晚1分,最多的15分。最小的当然是读一年级的小娃儿,最多的当然是骨干演员。一人一卡,以卡记分。这种结算方式,真有点人民公社的味道。

7点40分,演艺场的喇叭响了,传出的是苗语,听不懂。约二十分钟,窸窸窣窣的银铃声响起来了,放眼一看,盛装的苗家姑娘来了,青色衣装的苗家小伙来了,老汉们也是全副武装,很快,场子里就热闹了。我们按照苗家礼节,退出寨子,等待重新进寨。约摸过了二十来分钟,一串鞭炮响起,我们沿着石子铺就的路往寨子里走。路边摆放了桌子,连着好几张,每张桌边有两个盛装的苗家姑娘,每一张桌上放一壶酒。过一张桌子喝一碗酒,连过11张桌子,也就是11道关,要喝11碗酒。最后一关是进寨门,这时得喝牛角酒。喝牛角酒也有讲究,只管喝,不能摸。如果用手摸了,你就必须把牛角里的酒喝完。这个礼节,事先是知道的,否则,那一牛角酒下肚,不是就醉了么?这一道道关口,在苗家称为拦路酒。过了这些酒关,就算进寨了。

8点20分,表演开始。第一个节目是敬酒歌,男女混合舞,主要乐器是芦笙。这个节目主要是欢迎远方的客人。第二个节目是银铃声声。主要表现的是苗家姑娘那一身银光闪烁的盛装,在舞动时发出的声声脆响,表达了苗家姑娘愉悦的心情和生活的幸福。接下来的芦笙表演、苗乡侗寨、锦鸡舞等节目,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苗家儿女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能传承和挖掘苗家文化,向八方游客展示自己、宣传自己、变传统文化为经济优势,以此发展自己。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整个表演,历时一个多小时,内容丰富,十分紧凑,尤其是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家互动。所有的游客走进场子,与全体演员手拉手,教你跳苗家舞。整个演出以这种方式达到高潮并结束,让游客意犹未尽。

表演结束,也该吃晚饭了。晚饭是安排在寨上老支书家的。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接待点,名叫“苗家乐”。走进这个苗家木楼,进到堂屋,墙上的照片告诉你,这是一户苗家旅游接待名店。这个店名不虚传,朱镕基、乔石、贾庆林、钱运录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到他家作客并留影纪念。

待我们进屋时,长桌席上的菜已上好。今晚看表演的游客就十位。我们同行的七位邀了另外的3位一同就餐。这3位一位来自广东,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叫她小林。另外两位是来自法国北部的一对夫妇。事情真凑巧,小林英语不错,就临时给我们和两位老外当翻译。由于有客人共进晚餐,大家就推我开席。我恭敬不如从命,端起酒杯说:非常高兴在我们贵州深山里的苗寨与我们的法国朋友共进晚餐,为我们不期相遇干杯!很爽快,他们干了。我们带去的是茅台酒,我就请小林翻译给他俩,就说你们的总统来中国,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就是用这样的酒招待他们的。小林翻译给他们后,老外连伸大拇指,ok!ok!

通过小林翻译,我们与两个老外聊了很多话题。他们夫妇来自法国北部,男的是在一家船运公司上班,女的是在一家航空公司上班。他们出国已经有一年半了,已游了好多个国家。他们没有买房子,没有买汽车,住的是由政府提供的廉租房。他们夫妇喜欢旅游,工作一年,差不多出国旅游一年。听了他们的生存观念,真让人敬佩。我们推荐他们到遵义旅游,他们说返程的时间已定。我说:到贵州,你没到遵义,那是很遗憾的!尽管怎样说,他们是不来了。由此我想到,作为旅游,我们遵义是否还有些事没做好?

话别时,我们得知,他们,包括小林,今晚就住在寨子里。我突然觉得,作为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这深山苗寨住下来,零距离感受和体味苗家风情,而我们只是开车进寨,草草的略知一二,了解点皮毛,却又要开车离去。比起他们来,我真的觉得很惭愧!

11点过钟,郎德上寨的夜已经很深了,热闹的场面早已散去,我们话别了主人,话别了两位外国朋友和小林翻译,离开了郎德上寨。

欢腾的山寨又恢复了她本来的宁静。

2010年7月5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