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水走笔
45881300000031

第31章 井冈山纪行

春光融融的四月,怀着对革命前辈的崇敬,我踏上了向往已久的红色土地——井冈山。

2009年4月8日,来到井冈山,愉悦的心情无以言表。走进红色革命的摇篮,心中油然而生敬意。为使星火燎原,无数的先烈,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永远地长眠于这里的青山翠竹间……

我们是4月8日6点钟到达井冈山的,下榻的宾馆名叫林野大酒店,位于井冈山腹地的茨坪,是当年毛泽东主席领导革命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前往井冈山路途中,导游就滔滔不绝的给我们介绍了井冈山的历史,讲了许多关于井冈山的传奇故事。当然主要的话题是关于毛泽东主席与井冈山的。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面对敌人的层层封琐,起义将士的唯一出路是向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转移。但当时的井冈山地区,是被两个人控制的,一个是王佐,一个是袁文才。两位都是绿林好汉,而且势力强大。为了能得到两人的支持,毛泽东曾无数次的派代表上山与之进行协商。经过千辛万苦的工作,终于他们二位打开了“山门”,迎接了毛委员上山安营扎寨。这就是毛泽东主席上井冈山建立红色根据地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否则,中国革命的历史将要改写……

4月9日早上8点,红色井冈之旅启程。第一站,来到红太阳纪念馆。购物的同时,观看影视片。影视片就一个内容: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出现的三大奇观。

奇观一:当年在南昌铸制的主席铜像,运往韶山途经井冈山时,运铜像的汽车突然抛锚熄火,同路的师傅们仔细检查,什么问题也没发现,此时,车队的领导就说:这可能是主席到了井冈山,想歇歇脚,想看看这里的人民和自己眷恋的山山水水。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上一晚。第二天,早餐后,师傅们给“主席”三鞠躬,请“主席”保佑,一路平安。随后,上车启动,结果什么问题也没有。

奇观二:铜像揭幕那天,当江泽民总书记把红绸拉到铜像半身时,天空同时出现了太阳和月亮,并持续了约八九分钟。江总书记触景生情,对在场的同志们说:“天随人意变,花伴人意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啊。”

奇观三:日月同辉的同时,广场后山的杜鹃花也开了。这是冬季,离开花时间还有4个月嘞。

这三大物候现象,与我们人类活动的巧合,被景区的旅游策划者发挥得淋漓尽致,为当地的旅游润色添彩不少。

从红太阳纪念馆出来,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这是老红军曾志创建的。整个医院是一字排开的木房,很简陋。手术台就是当地百姓用的杀猪凳,药品是自己上山采的草药。由此可见,当年在敌军封锁下的红色根据地是何等的艰难。该医院创建不到一年,就被国民党烧毁了,今天看到的是复原的“作品”。

参观了红军医院,前往黄洋界。一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当年井冈山的三位杰出女人。一位是贺子珍。她是井冈山上的第一个女战士,在这里她和毛泽东结成了伴侣,从此,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第二位是伍若兰,朱德总司令的妻子,早年毕业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是耒阳城有名的才女。1928年初,伍若兰参加了朱德领导的湘南暴动,打下耒阳后,伍若兰调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政治部做宣传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她认识了朱德并与之结婚,成了一对革命的伴侣。1929年为掩护朱德突围,不幸被俘,遭到非人折磨,2月12日惨遭杀害;第三位是曾志,湖南宜章人,1925年随湖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是个非常漂亮的才女,当年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上井冈山后,创办医院,为创建红色根据地做了大量的艰苦卓绝的工作。解放后,曾任过广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顾委委员。可有谁知道,这位老红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孩子,至今还在井冈山务农。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情怀,让我们每一个参观者肃然起敬!

我们乘坐的旅游车继续前行。山路弯弯,但道路很好,全是水泥路面,来往的车也多,景区内一律使用的是37座电瓶环保豪华旅游客车。整个景区秩序井然。一路前行,一路歌声,车上的游客跟随红太阳歌曲的旋律,情不自禁的齐声高歌,好不开心。窗外,翠竹葱绿,点缀其间的映山红也开了,满山遍野的,真是春光无限啦!

到站了,下了车,上了黄洋界。这是来井冈山必看的景点之一,好多年了,只在主席的诗里,凭想象感受黄洋界的雄奇与壮观,今天能亲眼目睹,是我多年的夙愿。爬到山顶,走进当年抗敌的战壕、炮台,肃穆纪念碑前,重读碑身上的毛主席词《西江月·井冈山》,其意、其境都在眼前。黄洋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五大哨口之一,海拔1343米,伫立哨口,放眼望去,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红绿辉映的名胜画卷。80年前曾在这里演绎了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主席曾三度写词礼赞黄洋界,由此,黄洋界在国人心目中已成为一道“史”与“诗”相结合、韵味十足、且历史品味极高的风景线。碑的背面是朱德总司令题写的“黄洋界”三个大字。走过去,便是当年十四军的营房哨卡。目睹梦幻般的景和物,当年惨烈的战争场景,那凝固的历史画面,久久萦绕于眼前的群山峰峦之间,让你心中充满着无限的怀想……

走下黄洋界,去参观当年红军的造币厂。这个造币厂创建于1928年5月,仅存6个月就被敌军烧毁了。时间虽然短暂,但为根据地度过难关,解决当时军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走进旁边的百竹园,给人的感觉是宁静、幽深。走到竹园深处,爬上一个小山堡,山堡上有个亭子,仔细看才明白,这座亭子是当年在井冈山插队的知青(据介绍当时插队的知青有2500多人)捐款修建的。我与贞丰县的邱部长爬上亭子,环顾四周,翠竹青青,春风习习,阳光明媚,真是一处人间仙境。这个亭子名叫虚心阁,这意思可能是教人永远谦逊之意。亭子的旁边有一眼清泉,奇特的是,这眼泉水,是在山堡上,且冒出的水还很大,名字也取得好,叫心意泉。我的理解是爬上这个亭子的人,在心意泉里舀一碗清澈的泉水喝下去,你定会心静如水,一生平安。有此念想,我确实也喝了一口这心意泉的水。

午饭后,去参观大井村庄。这地方是一个坝子,很宽阔,约有2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翠竹葱郁。坝子靠右的一大片地方是当年毛主席、朱德总司令、陈毅元帅等老革命家的住地,也称作旧居。我们逐一参观了每间屋子,以此缅怀我们无限崇敬的革命前辈。此间导游重点给我们介绍了三件东西。一是院坝中间的一块石头,像凳子一样的,是毛主席当年休息读书的地方;二是有一堵泥墙,是后来重修复原此屋时,保留下来的。这堵墙,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三是旧居后面的两棵树。这两棵树,在当年被敌军放火烧房时枯萎。1949年,它居然又发芽了。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时它还开了花。

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用高科技手段展示的当年革命战争的场景,自然就会把你带入艰苦卓绝的历史回顾中。这个博物馆是为纪念井冈山革命80周年修建的,耗资1.3亿元人民币,2008年才完工,是一座现代化的高科技博物馆。这里陈列了许多的文史资料,并通过声、光、电给你展示各个革命时期的壮阔画面,看后深受教育和鼓舞。

快速的参观完博物馆,随后去凭吊井冈山烈士陵园。步入凭吊大厅,正前方的墙壁上,有毛主席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几个大字,下方是现任党和国家领导胡锦涛等敬献的花圈。往上走,是将军雕塑园。雕塑园的正前方的左边是毛主席的雕像,右边是朱总司令的雕像,依次还有贺子珍、彭德怀、陈毅等几十位将军的雕像。继续往上走,爬到顶峰,就来到井冈山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威严肃穆、直插云霄。井冈山烈士纪念碑几个大字是邓小平题写的。驻足山顶,回首将军雕塑园,我深深地感到:那八角楼的灯光,黄洋界的炮声……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望着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环视绿色的青山,青青的翠竹,心中充满了对这块红色土地的敬仰,并期望这块红色土地孕育的井冈山精神能发扬光大,像这四月的春风吹绿祖国的三山五岳,把春的讯息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沿石阶而下,告别了烈士陵园,此时天空飘起了小雨。

此次井冈山之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能算作到此一游。不过这次红色之旅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的,有很多感慨值得一说:作为旅游,井冈山人做得很好。基础设施一流,从南昌到井冈山,是高速公路。景区里,使用的是专用的环保豪华大客车。旅店、旅游、购物有机的融为一体,管理到位;其次,打造大旅游思路清晰。井冈山市委市政府已搬到下坪,原井冈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成立了风景区管理局,专抓旅游。原井冈山的农民,全部安置,所有土地一律按风景区管理局的规划管理使用,倾力打造;三是围绕“红色摇篮,绿色井冈”做文章。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品牌,上大项目,做大文章。如投资1.3亿人民币建设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造靓丽的旅游环境。总之,他们的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2009年10月12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