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山水走笔
45881300000013

第13章 上海学习考察记

由遵义市委组织部、遵义市委统战部组织的遵义市委统一战线“三支队伍”(党员干部、统战干部、非公经济人士)领导干部培训班于2007年3月19日至4月16日在上海市委党校举办,历时20天,主要学习统战理论、新时期党的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及我国目前的政治经济形势。组织上安排这次学习的目的,主要是给我们遵义市参加学习的干部洗“脑”,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上海的发展定位是:海纳百川,服务全国,艰苦奋斗,追求卓越。这也是上海的城市精神。上海的城市定位是:展世界眼光,谋全局定位:浦东——上海——中国——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上海经济的发展是令人瞠目的。上海市GDP每平方公里1个亿,陆家嘴每平方公里100个亿。

20天学习了16个专题,内容十分丰富,专家教授们不但给我们讲授了最新的统战理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最新成果,同时还讲授了中共与美国、台湾的关系,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宏观分析等。通过专家教授的讲授,体会很深。

首先了解了我国改革发展的进程及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目前中央采取的政策及今后改革发展的方向。

二是了解了我们国家已经开始着手解决政府职能转型的问题,从追求经济高指标、高效益向环保型经济转变,提倡和谐发展,关注民生,且实实在在把和谐发展和民生问题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并着手解决。

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改革开放至今,虽然硕果累累,但在许多高端领域的尖端技术都是依靠进口,而西方发达国家抓住我们的弱点,千方百计卡脖子,关键技术不转让,且进口价格昂贵,如果长期依靠进口不自立更生,潜心研究自己的高尖端技术,这个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介于此,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自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尖端技术,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理论创新上,中央提出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我们党的建设,指导我们的改革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先导,干好正确的事业,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要能正确地指导改革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创新的理论。

在国家体制问题上,西方国家说他们的体制好,民主程度高,亚洲国家说,我们的体制更好,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发展。目前学术界的结论是:没有哪一种体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到每个国家而言,只有适合这个国家的体制就是最好的体制,“合适”就是最好的,不“合适”就是不行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理论的精髓,专家们如是说。据教授们讲:目前我国理论界正在研究世界具有代表性国家的管理制度,取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创造适合我国发展的最新理论。

在管理制度问题上,不管是西方的还是东方的,为我所用,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适合自己国家的国情就是好的东西,只要是一个开明的政府,就应该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这样的政府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四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全社会都要倡导学习的好风尚,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们自身工作的需要。

学习期间,安排了三次考察,一次是3月22日到浦东南汇临港新城、临港展览馆、东海大桥、世纪广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第二次是3月28日全天参观宝钢股份公司、大众汽车三厂、大众轿车总装流水线、游览外滩、漫步南京路;第三次是3月30日至4月1日到江苏的常熟、扬州考察。30日到常熟市蒋巷林、常盛集团、隆力奇集团,晚上听取常熟市农办主任介绍了常熟市的新农村建设情况;31日参观了常熟市招商城,游览了常熟市沙家滨芦荡风景区,午餐后从常熟出发赴扬州。4月1日上午考察团冒雨游览了瘦西湖,午餐后回到上海市委党校。

20天的学习考察,收获很多,感慨很深,深知我们西部与沿海的差距,不管是地域的、收入的、发展的、观念的,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优势:我们贵州,特别是我们遵义市,生态环境好,是个天然的氧吧;一年四季基本无大的不可抗御的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潜力巨大。认清省情、市情、县情的同时,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观念和理念是否落后。举一例来说:在公路建设方面,设计标准低,建设质量差,重复建设多,这难道不是极大的浪费吗?我在想,像这样一些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什么不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呢?如果暂时的资金短缺,为何不分年度实施,非要把有限的资金像撒胡椒面一样到处撒,导致许多“豆腐渣”工程呢?西部地区,特别是我们这些欠发达的地区,能够争取到国家的项目,能够高标准高起点的把项目做好,我认为就是对国家、对人民最好的回报,资金对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是“稀缺”资源,怎样利用好国家给的这点“稀缺”资源,的确是我们欠发达地区决策者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全方位、高起点谋划一个地方的发展,高质量、高标准做好争取到的每一个项目,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我们执政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这一方的发展才有希望,这里的人民才会满意。

2007年5月9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