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45878200000022

第22章 颅脑水瘀证

中风病的早期康复期,也称恢复期,是指发病后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一般认为,脑卒中后3~4周是机能恢复的最重要时期,一般前3个月功能恢复明显,半年后进程变慢,瘫痪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才能康复。抓住早期康复的时机,能有效地提高康复率。近年来,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发现中风病恢复期虽然表现有气虚血瘀证,肾精亏虚证,脉络瘀阻证,风痰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等等,但临床还存在着水瘀交结互阻颅内为基本病理特征的颅脑水瘀证。通过临床治疗发现,处理好颅脑水瘀证,有助于中风病早期康复,从而认为积极治疗颅脑水瘀证是中风病早期康复的关键。提出颅脑水瘀证,更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中风病恢复期病理实质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我们拟从理论、临床、实验等方面对该证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概述

颅脑水瘀证基本情况已在前面“颅脑水瘀论”一节中说过,这里仅就有关中风病康复问题予以简述。

1.概念颅脑水瘀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瘀脑络,络脉瘀阻,血中津液外渗化为水浊,而致水瘀互阻于颅内,脑失所主的一种证候。临床表现以动觉失司征、脑神失主证、脑窍不通征等为主要临床证候,多见于中风病及恢复期、解颅等多种脑病证中。

2.立论依据中风病(包括出血性与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理因素无外乎虚、火、风、痰、气、血,而且目前较普遍地认为“瘀血”是本病基本的病理转归。无论中经络、中脏腑,瘀血的形成只是瘀血阻塞经络或络破血溢成瘀的不同。瘀血这一病理产物一旦形成,病理变化极为复杂,使脑失去正常的主司和调节功能,而且致脑络不利,津血流行不畅,血滞留而为瘀,津外渗而为水,渐成瘀水互结颅内的病理格局。颅脑水瘀证正是中风病早期康复期和恢复期病理变化的代表证候。我们提出颅脑水瘀证的立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脑髓主神志,外应七窍,主司动觉是颅脑水瘀证的生理学依据之一。人体气血之精华是脑窍清灵聪明的物质基础,脑窍贵在清灵通利,一旦中风后,痰、水、痰浊互结颅内,脑窍受阻失养,则脑窍失其清灵,视听言语七窍功能则呆钝失用,出现中风后的失语、言謇舌强、昏视、耳鸣、耳聋诸证,故我们将研制的治疗颅脑水瘀证的药物称为“脑窍通口服液”。

因此,只有在脑髓说这些理论指导下,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风病恢复期颅脑水瘀证的病理变化和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2)肾气充脑,五脏气血之精华养脑是颅脑水瘀证生理学依据之二。如果五脏不和,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肾气不充,肾精不能生髓充脑,则脑失所养,脑失所养则神衰,神衰则意识活动紊乱,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感觉呆滞;或脑络瘀阻,瘀血痰水交结,阻遏清阳,浊邪不去,清气不入,导致脑髓失养失用;或年老肾气虚衰,髓海不足,即王清任所论“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均可导致脑窍失养,动觉失司,神志失去统御,而致失语、耳目失聪、筋骨失养、肌痿无力或偏枯麻木、口舌斜等颅脑水瘀证的表现。

(3)津血同源,瘀水相关论是颅脑水瘀证依据之三。生理上津液与营血同源,病理上瘀血可以化生液水,从而在治疗方面必须活血利水并用,这一理论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津液流行于血脉之中”,说明了津液与营血相济周流,互为依存,是瘀水相关的生理学依据。后世唐容川《血证论》对血与水的关系论述最为详尽:“血得气之变蒸,变化而为水”“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张景岳亦云:“血流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津液得以通行”,此处水指津液,气是津血互化和运行的媒介。

瘀水相关论,特别是“瘀可致水”的理论在临床上有普遍意义。有人进行了“瘀可致水”的临床研究,观察100例水肿患者,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瘀血见证,瘀血符合率达90%以上,而且病程上总是瘀血在先,水肿在后。从现代医学讲,水肿多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炎的病变过程中存在着血凝过程,纤维蛋白的沉着,还有全身的微循环障碍;又水肿见于心衰、肝硬化腹水等,也都存在着全身血液循环障碍。脑梗塞后出现的缺血性脑水肿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后钠泵衰竭,细胞内钠潴留,水向细胞内移动造成;脑水肿晚期是由于血脑屏障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的水及血液成分渗出造成的。所以近年来在治疗中风、肾炎、肝炎、肝硬化、心衰等存在瘀水互结病机的疾病中,加用活血化瘀利水疗法,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3.形成颅脑水瘀证多发生在中风病后或40岁以上之人,人体年逾四旬,则阴气自半,肾气渐亏。肾为一身水火之宅,阴阳之本,肾虚则五脏失和,阴阳失调,气血失于调达。肾气虚衰一般有三种因素所致:一由年龄所致,人年逾四旬,肾气渐虚,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一由大病久病之后,损及真元,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一由房劳太过,生育过多,损经脉,伤精血,精为肾所藏,筋由肝所主,肝与肾同源,故致肝肾亏虚。肾虚一方面肾精不足,精少不能生髓,髓虚不能上注于脑,髓海不足,脑窍空虚,易致邪害空窍。另一方面,肾虚导致五脏失和,阴阳气血失调。生理状态下,肝木需肾水以滋养,才不致肝阳上亢,横逆太过,而发挥其疏理条达之性;若肾阴不足,则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亢极生风,内风旋动,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挟痰火上冲,气血上奔,内风挟邪上扰,脑络损伤,轻者脑络瘀塞,重者络破血溢而中风;心火需肾水以滋之,才不致心火暴甚,而与肝风形成风火相煽之势;肾水不足易致心火亢盛而中风,故肾气虚衰是中风的根本原因。中风后脑络瘀阻,津液不行,水饮内停而成颅脑水瘀证。

二、诊断与治疗

1.诊断颅脑水瘀证的临床表现纷繁复杂,主要出现于中风病早期康复与恢复期,同时还可见于颅脑外伤、解颅、顽固性头痛、脑肿瘤等等。根据该证的病机特点,将纷繁的证候归为三类:(1)动觉失司征:半身不遂或肢体疼痛,肿胀,麻木,四肢无力,肢体欠温,关节僵硬、挛缩,手脚不灵,口舌斜。(2)神志失主征:神志不清,痰涎壅滞,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健忘,痴呆或见性情抑郁、焦虑、烦躁,哭笑无常,久则不识人,行为古怪,语言颠倒,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3)脑窍不通征:头胀头痛,眩晕,舌根强硬,语言謇涩或失语,饮水呛咳,口多流涎,目多流泪,视物不清或视歧,耳鸣耳聋,鼻多流涕而不知。

舌脉所见:舌多暗红,或青紫,舌体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粗张,或瘀点、瘀丝,舌苔多白厚腻,脉多弦硬、弦滑或沉涩。

颅脑水瘀证的诊断要点是:年龄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出现在中风病后(尤其是复中后),或无中风史而逐渐出现健忘,语言错乱,痴呆等症。临床特征具备动觉失司征、脑神失主征、脑窍不通征三方面的症状,脉多弦硬、滑、涩,舌多暗红或紫,或舌下有瘀丝、瘀点或脉络粗张。辅助检查:CT提示脑出血、脑梗塞、多发性梗塞或脑萎缩、脑积水等。

2.病理机制颅脑水瘀证的基本病理机制在于瘀血水浊互阻于脑内,阻塞脑络,致使邪害空窍,脑神失养,造成脑神失主,脑窍不通,所以治疗本证的关键在于祛除瘀血水浊之邪,恢复脑神之功能,使脑窍得通,脑神得用。

(1)脑络瘀血是颅脑水瘀证的病理基础。中风病之后,无论是瘀阻脑络,或是络破血溢,都造成瘀血停于脑内,产生以下病理变化:①瘀血阻蔽神明,脑神失用;②瘀血又可化生水浊,形成水瘀互结,蒙蔽清窍;③瘀血阻于脑络,气血不能上达于脑,脑失气血之濡养,统御功能下降。因此,化瘀是治疗颅脑水瘀证的首要之务。通过化瘀不但可以消除脑内之瘀血,还可以断水浊化生之源,瘀血一去,新血则生,脑得气血之濡养,则统御有主。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活血化瘀药有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控制脑水肿,控制感染,促进病灶吸收等作用。

(2)痰水是瘀血进一步病理变化之产物。痰水既已产生,就和瘀血相互搏结,形成水瘀互结之势。痰水最易蒙蔽神明,治疗时单纯化瘀已不能奏效。“血既化为水,即以利水为先”(《济阴纲目》),使邪有出路,用活血利水之品,以“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使病邪从小便而出。水瘀既除,弗害空窍,神明得复。

(3)脑神失用、脑窍不通是水瘀互结于脑内,蒙蔽神明、阻害脑窍的结果,故化瘀利水之法是醒脑通窍之根本治法。但神明既已被蒙,脑窍不通,非芳香温通之品不能复其脑神,通其脑窍。芳香温通之药能够激发人体之阳气、激活脑神之功能,以其芳香温通之力使脑窍得通,血气得以充脑,且芳香温通之品性走不守,能引化瘀利水之药上达巅顶,直至病所,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药理研究表明,醒脑开窍类中药,如麝香等能够顺利地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作用。

化瘀、利水、醒脑通窍三法合用,则相互协同,相得益彰,使水瘀得去,脑神得清,脑窍得通。依据此原则,我们研制成脑窍通口服液,用通窍活血汤化裁,以化瘀利水、芳香开窍之品,共奏化瘀利水、醒脑通窍之功。然颅脑水瘀一证,水瘀互阻于脑内,病势顽固,非一日之功可取,需长期服药,以图缓治。正因为如此,我们将其浓缩制成口服液,以服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