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是以口渴多饮,饮不解渴,多食善饥而又消瘦,小便量增多且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素问》首载消渴的病名,并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的分别。明《证治要诀》提出“三消”之名,一直为后世所推崇。历代著名医家对消渴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都有论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今仍是指导消渴病证治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不少医家不断探索治疗消渴的新途径,研制了不少新方药,推动了消渴病的防治进展。尽管如此,消渴病仍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它的病因病机和防治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一直被视为疑难病。
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上是一致的。某些尿崩症、神经性多饮多尿症虽可参考消渴病的理论和方药进行辨治,但其整个病因病理与糖尿病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主张中医的消渴病仅限指西医学的糖尿病比较妥当,这将有利于中西医结合进行防治研究。
一、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按传统的观点和大多数医家的认识,是多种原因复合造成的综合病证。内因方面诸如素禀阴亏,禀赋不足,劳欲过度,阴精暗耗,脾肾虚弱,气滞血瘀,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等;外因方面如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精神刺激,情志失调有一定的过服燥热物品,抽烟饮酒,缺乏锻练,失治误治等。其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肾阴亏耗为本,肺胃燥热为标。病久则阴损及阳而成阴阳两虚,气阴两伤之证,或兼挟瘀阻,或中焦虚弱,或筋脉失养,渐至全身五脏六腑受损以至不救。消渴病属于疑难范畴的证型很多,主要为中后期久病虚实夹杂,气阴两虚,肾虚络阻及严重的各种合并证;西医学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也属于疑难病之列。
1.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厚味、酒酪辛燥之品,天长日久,积热内生,消谷耗津,化燥伤阴;或误服温燥壮阳之品,日久伤阴耗津。正如《素问·奇病论》所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情志失调,化火伤阴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不能排解,日久化火上灼肺胃之阴,下耗肝肾之阴,遂成阴虚燥热之证。如刘河间《三消论》所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结合临床,追问病史,许多消渴病人确有长期强烈的精神刺激史。
3.劳欲过度,温燥伤阴房事不节,阴精暗耗,燥热内生;或素禀不足,五脏虚弱,精气不足;或父母病消渴而遗传后代;或误用温燥补肾壮阳之品,日久化燥伤阴,封藏失职等,都是导致消渴的常见病因。如《外台秘要》说:“房事过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4.脾气虚弱,气阴两亏脾主运化,为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脾虚不能散津上输于肺,肺津无以敷布则口渴多饮;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燥热内盛,则消谷善饥;脾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下流膀胱,则小便多而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则形瘦而羸弱,且病久阴亏无以载气,初则阴津亏损为主,久则阴伤气耗,终成气阴两亏之证。如《类证治裁》所说:“小水不臭反甜者,此脾气下脱,症最重。”
5.瘀血阻滞,络脉失养消渴病日久,因燥热伤阴,阴损及血,阴血亏虚脉道不充;或日久气虚、阳虚,鼓动无力;或兼气滞、痰湿阻滞,均可导致瘀血阻滞,津液输布转化受阻而成瘀血之证。瘀血阻滞,络脉失养,或兼肝脉、心脉、脑脉、肾脉瘀阻,则合并心、脑、眼、肾等各脏腑经脉痹阻,导致各种合并症,且瘀阻常与阴虚、燥热、肾亏、脾弱、肺燥并存,从而形成各种复杂难辨难治之证。
二、辨治思路
消渴一病,诊断较易,辨证甚难,取效不易,巩固更难。如属比较典型的“三多一少”病证者,通过辨证及化验等检查,即能确诊为“消渴病”。少数无典型症状而实有消渴宿症者,易出现误诊。早期无明显合并症者,辨证尚属容易,若时间长久,有多种合并症者,辨证分型就比较困难。临床辨证时可从以下几点去分析:
1.辨病位,首分上中下三消自刘河间提出“三消”概念以来,由于其具有执简驭繁,指导辨证的作用,一直沿用至今,虽较笼统,却是辨别病位、证型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消渴病位主要涉及肺、胃、肾,但以肾为主。口渴多饮则属肺燥津伤(上消),多食善饥多属热郁于胃(中消),尿多而浑为肾精亏虚,封藏失固(下消)。三者互相影响,各有侧重,临床若依此为纲,则大多能辨明病位上下及病情轻重,并指导选方用药。但三消之中以肾为主。因肾为水脏,内藏真阴,为一身之本,肾阴不足,则必然影响到肺胃,故《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2.辨标本,细分阴虚与燥热消渴的病机错综复杂,证型颇多,但关键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由于肾阴不足,水亏火旺,消灼肾阴,或加燥热内盛伤耗阴津,两者互为因果,燥热愈盛阴伤愈重,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为标属实,阴虚为本属虚,故形成标本同病、虚实并见之证。临床需仔细分辨标本虚实孰主孰次、孰重孰轻,权衡轻重缓急而辨证用药。
另外,其基本病机虽为燥热阴虚,但日久则多生变证或兼夹杂。阴虚火旺,阴血耗伤,多成热郁血瘀之证;阴伤及气,气或阳不足,无力鼓动血液运行,又每兼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故临床凡久病者,辨证时须全面分析,用药应全面考虑,切勿以偏概全。
3.辨病程长短,尤需注意并发症消渴病系一终身疾病,病程短者或症状不典型者较轻易治,若病程很长,则必兼心、肝、脑、眼、耳等多个内脏、器官并发症。此时本病未愈,又兼合并症,辨证治疗甚为棘手。一般病久多气阴两虚,或出现阴竭阳亡之危证;病初阴虚燥热,日久可成阴阳两虚或肾阳虚衰。尤其消渴日久,阴伤气耗阳虚血瘀,每每导致多个脏腑、经络、孔窍、气血的多种病变。如精血不能上承加之气虚血瘀之白内障、耳聋、雀盲;血脉瘀阻心阳不振可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微血管病变;肾虚血瘀可出现水肿、腰痛等糖尿病性肾病;燥热内炽,炼液成痰,痰瘀阻络可合并脑血栓、脑梗塞等;燥热内结,脉络瘀阻,则蕴酿成毒,多合并有疮疖、痈疽等。当有一两种合并症出现的时候,则病机更为错综复杂,辨证尤需慎审。
三、治疗方法
消渴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古今医家治疗消渴病摸索出了众多的治法和方药。据资料报道,如辨证准确精细,用药得当,剂量适宜,大多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对非胰岛素依赖型者,能明显改善或减轻症状,稳定病情。但对某些特殊的,如胰岛素依赖型的病人或久病有多种合并症者,治疗有相当的难度,必要时应辨病与辨证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另外,糖尿病人控制饮食,坚持食疗,坚持锻练,心情舒畅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单凭药力。下面仅就传统辨证分型及合并证的证治,参古酌今谈点体会。
1.阴虚燥热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形瘦,小便频数量多,舌红质干,苔薄黄而干燥少津,脉洪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养阴,生津润燥。方药:偏于烦渴多饮而肺热较明显者,用《丹溪心法》消渴方(黄连末、天花粉末、生地汁、藕汁、人乳汁、姜汁、蜂蜜)加玄参、葛根、知母、麦冬、五味子等。
偏于多食易饥属胃热较明显者,用白虎加人参汤(石膏、知母、人参、甘草、粳米),酌加玄参、天花粉、山萸肉等;偏于小便频数量多肾阴虚较明显者,可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玉液汤、滋饮加减(黄芪、山药、知母、五味子、天花粉、生地、葛根、山萸肉、鸡内金)。
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一般是肺、胃、肾三消同有,但亦要看其偏于何种部位,用药时三消均要顾及,适当加上偏于某脏的药物,并要仔细分辨阴虚或燥热何主何次,以便用药有所侧重。另外,方中药物剂量尤需细酌。消渴病属慢性病,需长期服用中药,量小不足以清其燥热,养阴润燥;量大久用又易伤胃滞气,尤其是诸如黄芪、石膏、玄参、五味子、山萸肉等偏于温、清、敛、腻之品,要斟酌个恰到好处的剂量,并随燥热阴虚的消长变化而随时变更。
三消虽有偏于上、中、下的不同,但三者一般大多同时存在,故治上为主需兼顾中下,治中兼顾上下,治下勿忘上中,方不致误。
2.气阴两虚证病程较长,燥热不除,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尿频量不甚多,疲乏无力,口舌干燥,腰腿酸痛,气短神疲,形体渐瘦,舌质红,苔薄黄,脉虚细无力或细数等。此型多为消渴合并症早期,有人统计在消渴病人中占44%左右,为常见证型,并常合并有脾肺气虚、心脾两虚、肝郁血瘀、湿浊中阻等兼证。治法: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方药:祝氏降糖基础方加减。该方用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茯苓、五倍子、生龙骨、生牡蛎、苍术、玄参、黄芪、山药组成。若尿糖不降重用天花粉、生地或乌梅;血糖不降加人参白虎汤;饥饿明显加玉竹、生地、熟地;尿中出现酮体加黄芩、黄连等。此方用生脉散、增液汤、玉锁丹加减而成,集益气养阴、补脾固肾等多种功能,对肺、脾、肾同病而脾肾为主者多有效验。
3.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量多,浑浊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面色黧黑,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或有阳痿,或轻度浮肿,或手足心热,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温阳,益肾固摄。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此方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少佐附子、肉桂以微微生火,化生肾气,具有“少火生气”作用。不少古今医家用于消渴病均有较好疗效。但方中肉桂一药,必须选择肉厚质佳色深红不燥者,剂量一般不要超过3克,皮薄质燥者易化燥助火,尽量不用。为加强固摄肾气作用,除方中山药、山萸有固涩作用外,我们体会酌加沙苑蒺藜、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之类补固兼有、温而不燥之品较好,可根据病情酌选二三味。若偏于肾阳虚者,也可酌加巴戟、仙灵脾。气虚明显,可加黄芪、党参。阴虚阳浮者可用生脉散合参附汤加龙骨、牡蛎益气敛阴,回阳固脱。
4.兼证治疗(1)兼脾胃气虚证:能食而消瘦,便溏,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口渴引饮,舌质淡,苔白少津,脉细弱无力等。治法:健脾益气,生津止渴。方药:七味白术散与生脉散加减。也可用验方健脾降糖饮(黄芪、白术、黄精、山药、天花粉、丹参等)加减。脾虚气弱津亏是消渴病的主要病机,前人多有论述,但多为兼证或变证,此证型虽较少,但临床的确存在。也有资料报道用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取效者。
(2)兼瘀血证:病程长日久不愈,消渴兼见舌质瘀暗,舌体上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粗张色紫暗,或兼胸痛,或半身不遂,或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脉涩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生津止渴。方药:祝氏降血糖方(木香、当归、赤芍、川芎、益母草、丹参、葛根)。此方为祝谌予治消渴病的经验方。然有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者,补阳还五汤也可用。但瘀血证多为久病正虚,营卫涩滞所致,为消渴病常见兼证。此时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津液不布,终成痼疾,故当于常见主证中辨明瘀血轻重,或稍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赤芍、益母草等为佐,或以活血化瘀为主而兼用益气养阴生津之法。近年来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和效验方药甚多,足资参考。
(3)兼湿热证:口干口渴思饮而饮水不多,多食善饥而食后腹胀,形体多丰,胸脘痞闷,小便色黄或有灼热感,大便溏薄,苔黄腻,脉濡缓等。治法:清热祛湿,养阴生津。方药:甘露饮加减(茵陈、黄芩、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枳壳、栀子)。此方为和剂局方甘露饮去枇杷叶加栀子组成,具有清热祛湿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之功,对于消渴病阴虚兼湿热者甚为合适。施今墨氏喜用绿豆衣与薏苡仁为伍,《本草纲目》载:“消渴饮水不止,以苡仁煮粥疗之”,亦可供参考。
5.合并症治疗(1)肾病,多为消渴病合并症中危险、复杂、难治的病证,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20%~23%,其终末期肾衰在糖尿病死因中占首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其分为早期、临床期、肾衰期三期,其肝肾气阴两虚型用生地、枸杞子、山萸肉、太子参、元参、葛根、丹参、天花粉;脾肾气阳两虚型用党参、黄芪、猪苓、茯苓、仙灵脾、细生地、泽泻、泽兰、木瓜、丹参;心肾气阴两虚型用人参、麦冬、五味子、桂枝、猪苓、茯苓、泽泻、葶苈子、丹参。
(2)白内障或耳聋、雀目,为消渴病常见合并症。一般用滋补肝肾,补益精血之法。可酌情选用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磁朱丸、石斛夜光丸等酌情加减。
(3)痈疽亦为消渴病常见合并症。一般在辨证论治前提下加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方药,如合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4)心脏病。消渴病人常伴发或并发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等。可在辨证论治前提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加入益气养心(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行气活血(川芎、丹参、香附、山楂)、宽胸化痰(瓜蒌、薤白、半夏、陈皮)、强心利水(附子、干姜、桂枝、茯苓、泽泻)等品。
(5)其他疾病。消渴病其他合并症甚多,如脑血管病变、肺结核、泄泻、脉管炎、周围神经病变等等,均宜在消渴病辨证论治总前提下,适当兼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