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45878200000017

第17章 积聚瘕证

积聚是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分言之,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多属血分,多为脏病;聚乃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多属气分,多属腑病。览古今文献,其病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等所致。

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篇》。“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并认为其发生与寒邪外侵及内伤忧怒,以致“血气稽留”“津液涩滞”,着而不去等因素有关。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亦日趋完善,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宋代严用和《济生方》强调积聚发病与七情相关;金元时期《治法机要》一书认为人体正气亏虚是积聚发病的重要因素。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认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在治疗上把攻、补两大法与积聚病程中的初、中、末三期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云:“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强调治疗本病应“屡攻屡补,以平为期”,为后世众多医家所遵从。综合各家之说概言之:情志郁结,饮食损伤,感受邪毒,而致气血积滞是形成积聚的重要病理;湿热、风寒、痰浊均是促成气滞血瘀的间接因素;正气亏虚则是积聚发病的内在因素。本病病因病机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常交错夹杂,混合致病。发病过程中,存在着痰瘀交结,气血津液虚滞,正虚邪结,虚实互现;且因患者体质不同,所表现的病情轻重差异甚大,辨证与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不少医者视之为畏途,故多属于疑难病范畴。

西医学多种疾病,如腹部肿瘤、肝脾肿大及增生性肠结核、肝硬化早期、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等临床表现,似属中医学积聚病证的范畴。因积聚一证所涉及的病种甚多,病情轻重、缓急差异很大,因此,应尽可能结合现代各种检查手段,首先明确西医诊断,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然后可按照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切不可贻误病情而失治误治。

一、病因病机

积聚的发生,多因情志郁结,饮食所伤,寒邪外袭以及其他疾病经久不愈所致,病变可累及多个脏腑,但主要责之于肝脾失调,气血郁滞。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痰湿凝滞,热毒内生而成积聚。

1.气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根于肾,来源于肺脾,疏泄于肝,帅血贯脉而周行于心。人体脏腑经络的各种生理功能,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都依赖气的温煦、推动和激发。若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到气的正常生理功能,脏腑经络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可导致积聚的发生。具体地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脏腑失和,使气机阻滞或逆乱,日久聚而不散,则致聚证;外感寒湿,内伤于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阻滞气机,气滞痰阻而为聚证;酒食不节,寒温失宜,饮食失调,均可内伤脾胃,食痰交阻,气滞不行而病发聚证。

2.血瘀瘀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消散,而停蓄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气血津液相互化生,相互为用。气与血,阴阳相随,互为资生,互为依存。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情志所伤,饮食失宜,外感寒湿,均可导致脏腑气机不畅,气机郁滞,气病及血,气滞血阻,积证遂生;津血同源,津病可以及血,津液停聚为痰,痰阻气机,使血行不畅,瘀血内生。此外,瘀血的生成还可由他病转归而成。如湿热黄疸经久不愈,湿邪留恋,阻滞气机而为瘀血;感染血吸虫,病久不愈,肝脾气血不畅,血络瘀滞,结而为块,以致成积。

3.痰阻痰浊之邪是人体疾病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多由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使肺、脾、肾气化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影响到津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以致水津停聚而为痰饮。积聚的发生与痰浊之邪密切相关,痰浊生成之后,可进一步影响气血,气血运行不畅,痰浊内聚更甚,致使积聚病情逐渐加剧恶化。

4.热毒热毒为阳热亢盛所致,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所致。热毒凝聚也是导致积证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本病的热毒之邪多为内生。如情志不遂,五志过极化火,热毒内生,气滞、痰浊、瘀血停蓄于体内,日久可郁而化火,热盛而为毒,亦可由于医者失治、误治,过用温燥药物,耗伤津血,阴不制阳,阳热亢盛,热毒内生,热毒之邪生成之后,又可进一步耗伤津血,炼津为痰,血受热煎熬成块而为瘀血。

综上所述,积聚的发生过程中,存在着气滞、痰阻、瘀血、热毒等多种病理因素。这些病理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常相兼为病。如气滞痰阻、气滞血瘀、痰瘀交挟、毒瘀凝聚等等。但气滞血瘀乃为积聚发病的病机关键,正虚、邪结是积聚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大凡以气机阻滞、痰气交阻、食滞痰阻等以气滞为主因者,多为聚证;若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而成块者,则成积证。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气滞可为血瘀,血瘀亦可阻滞气机,使气滞益甚。如此互为因果,相互戕害,瘀滞交结,以致本病日益转甚。

另外,积聚的形成与人体正气的强弱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形体强壮之人,正气充盛,气血流畅,积聚无由所生;若形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血运行迟缓,则每遇邪犯导致本病发生。正气的盛衰不仅关系到积聚的形成,而且与其病机演变亦有密切关系。正气充盛,气血畅达,病可向愈;若正气愈虚,气血不畅,病趋日甚。同时,积聚日久不愈,病邪日益侵凌,则消伐人体正气,正气愈虚,以致形成恶性循环,而加重本证,致使本证缠绵不愈。故《中藏经》明确指出:“积聚瘕杂虫者,皆五脏六腑,其气失而邪气并,遂乃生焉。”

二、辨治思路

积聚一证,临床应以患者的主诉及客观体征为诊断依据。聚证初发时,其病轻浅,尚缺乏有力的客观体征,往往以患者的主诉为依据,辨证时难以做到准确无误。若由于医者辨误、治误,常使聚证进一步发展,气病及血,发为积证。积证亦可因治不及时,使正气大虚,邪实益甚,转变为虚实夹杂,宿疾新恙共存之恶候。结合临床数十年的点滴体会,辨证审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详分积与聚,剔除疑似证积聚虽合称一证,实则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积证以腹部可扪及大小不等,质地较硬的包块,并有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肿块固定不移等特点。且积证大多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积块出现之前,相应部位常有疼痛,或兼恶心、呕吐、腹胀,以及倦怠乏力、胃纳减退、逐渐消瘦等正气亏虚的症状,虚损症状尤以发病后期更为突出。聚证以腹中气聚、攻窜胀痛、痛无定处、时作时止为临床主要特征。其发作时,可见病变部位有气聚胀满的现象,一般扪不到包块,缓解时气聚胀满消失。聚证发作之时,以实证的表现为主,反复发作,常出现倦怠无力、纳差、便溏等虚损证候。

临床常见之痞满、奔豚气、鼓胀等病证,与积聚颇多相似,应注意鉴别。痞满以患者自觉腹部(主要是胃脘部)痞塞不行、满闷不舒为临床特征,外无形证可见,不论病之轻重,均触不到异物,它既不同于聚证的时聚时散,发时有形,散则无物,更不同于积证的有形有物,结而不散,这是其根本的鉴别要点。奔豚气是病人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的一种病证,它与积聚的鉴别关键在于:奔豚气是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或有水气自少腹上冲到心下,其特点是自下逆上,如豚奔之状;聚证是气聚时散,仅限于腹部;积证是腹内结块,固定不移。三者主证显然不同。鼓胀与积证颇似,相同的都是腹内有积块,所不同的是鼓胀除腹内积块外,更有水液停聚,肚腹胀大。腹内有无水液停聚是二者的鉴别要点,临证时,对上述疑似证应当详解。

2.细审病位,区别脏腑之所属积聚的病位不同,标志着患病的脏腑不同,临证选方用药也不尽相同。一般心下属胃,两胁及少腹属肝,大腹属脾。右胁腹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疸、纳呆、腹胀等症状者,病位多责之于肝;胃脘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血、便血者,病在胃;左胁腹积块伴见患处胀痛、疲乏无力、出血者,多从肝脾考虑;右腹积块伴见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者,或左腹结块伴见大便次数增多,脓血便者,其病多在肠。辨别积块的部位,可以及早发现病变,加强治疗用药的针对性,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积聚早日痊愈。

3.慎察初、中、末三期虚,实是关键本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常呈虚中有实、实中挟虚的病机。大抵来说,聚证病情较轻,正伤不明显,治疗多以攻邪为主。积证则不同,积之初期,积块形小,按之软而不坚,人体正气未伤,多以邪实为主。若失治、误治,病邪日甚,则可伤及人体的正气,导致正虚,从而形成虚实错杂的病机。积证中期表现为积块增大,按之觉硬,人体正气已伤,若治不及时,病情会进一步加重。积证到了末期,可见积块明显,按之坚硬,人体正气大伤。此时,若徒攻其积,则正愈伤,纯补其虚,则积不去,因此,对于本证应当明辨邪正的盛衰和虚实孰轻孰重,掌握攻补的法度,做到“治实当顾其虚”“补虚勿忘其实”,根据临床出现的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攻于补,或寓补于攻,灵活施法,随证论治。这亦正是疑难病辨证的关键所在。

4.详辨气、瘀、痰,主次宜分清积聚的气滞、血瘀、痰阻三种病因,单独致病者少,合邪致病者多,而且各种病因中主次轻重差异甚大。如聚证出现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不适,舌苔薄白,脉弦,以肝气郁滞为主,治疗上应以舒肝解郁、行气消聚为大法;而积证出现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白,脉弦,既有气滞,又有血阻时,治宜理气活血并用;积证出现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舌苔薄,舌质边黯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以瘀血内结为要,治当以祛瘀软坚为根本大法。故临证时,首应辨识气滞、血瘀、痰阻是单独为病,还是合邪致病,三者孰轻孰重,千万不可轻视这一点。

5.参考现代检查,中西宜合参由于积聚所包括的西医病种很杂,病情轻重、缓急、良恶差异很大,故临床借助现代各种检查,如CT、B超、内窥镜等检查,首先明确西医诊断,以确定积聚的良恶轻重,十分必要。这样可以在辨治之前做到心中有数,为中医辨证论治打下基础。当然,在辨证与治疗时,必须突出中医特色,不必受西医诊断之束缚。但早期确诊,排除险恶,避免误诊,中西合参,对积聚的辨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切切不可忽视。

三、治疗方法

积聚一证的治疗,历代医家通过各自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制了众多的行之有效的方剂,验之临床,颇多效验,为众多临床医生所习用。但积聚有轻重之别,患病时间长,病机较复杂,病情严重者,治疗上有相当的难度。因此,对于积聚这一疑难病的治疗,必须充分认识其病因病机,详细辨别,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可以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大胆组方用药。

1.聚证(1)肝气郁滞证候:腹中气聚,攻窜胀痛,结块按之柔软,聚散无常,时或疼痛,痛无定处,脘胁痞闷不舒,脉弦,苔薄白。治法:疏肝理气,消胀散聚。方药:平肝消瘕汤。本方选用柴胡、白芍、枳壳、半夏舒肝和胃,行气解郁;白术、神曲健脾消食;当归、鳖甲、山楂以化积消聚。全方合为疏肝行气、消聚止痛之剂,对肝郁气滞所致瘕聚攻窜胀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辨证录·卷七》对本方作了很好的说明:“此方全在平肝以解郁,郁气一舒,不来克脾胃之土,则土气自安。加白术以健脾开胃,则脾胃气旺,不畏肝气之克,则气自通,肝何阻滞之有。况鳖甲、山楂皆是攻坚去秽之神药,何致有郁闷不舒哉。”对于气滞较重者,见胁肋胀痛、嗳气、善太息,可酌加香附、广木香、青皮、佛手等以增强其舒肝解郁之力。但疏肝理气药,大多辛香而燥,若久用重用则耗伤阴津,损伤正气,临床应用宜适可而止。尤其对于年老体虚,素体阴虚血虚者,更须注意,尽可能选用行气解郁而不甚伤阴之品如川楝子、佛手、绿萼梅等。清代叶天士治肝气为患,每在辛散之剂中加入川楝子一味。川楝子味苦性寒,功能疏肝气,泄肝火,用之既能协助辛散之品更好地发挥理气之效,且能防止过用辛散温燥,以致耗气伤津之弊,亦示后人用药之妙。若出现肝郁化火,证见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等症,可选加丹皮、栀子、黄芩、石决明、夏枯草等药以清肝泻火。若出现肝郁化火伤阴而见眩晕耳鸣、两目干涩、心烦失眠多梦者可选加首乌、天冬、玄参、菊花、夜交藤、合欢皮、生龙牡以养阴安神。气滞日久,而兼见血瘀,出现疼痛如刺,入夜尤甚,痛处不移,舌质瘀暗者,可酌情选用丹参、桃仁、赤芍、莪术等以活血化瘀。若兼见食积,出现脘腹胀甚、嗳气酸腐者,可于方中酌加鸡内金、莱菔子;大便不畅者,加枳实、大黄以通便导滞。若寒湿中阻,症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象弦缓者,可用木香顺气散以温中散寒,行气化湿。

(2)食滞痰阻证: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治法:导滞通便,行气化痰。方药:可选用六磨汤随证加减。方中大黄、枳实、槟榔化滞通便;沉香、木香、乌药疏利气机,燥湿止痛。食痰下达,气机通畅,则瘕聚自散。如痰湿盛者,可加陈皮、半夏、茯苓以增强化痰和中之力。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山楂、神曲、草果仁等以健脾消导,燥湿化痰。若患者有经常发作的病史,其病因是蛔虫结聚,阻于肠道,可配服乌梅丸。此症型多见于西医的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道蛔虫病等,故在病人服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仍不能奏效或加重,则须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3)寒凝气滞证:腹中气聚,得寒则气聚而痛甚,得热则气散而痛消,形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迟紧。治法:温中止痛,行气散寒,方药选用大建中汤。方中以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干姜、蜀椒辛热大温之药温胃散寒止痛。合而为用,共收温中止痛、行气散寒之功。本方对于寒凝气滞所致聚瘕用之颇宜。本证亦可选用温土消瘕汤,方中巴戟天、肉桂温补命门之火,火旺则阴霪自灭;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利湿,湿去而土燥温和;枳实、山楂有行气化瘀之功,气血通畅则疼痛自止。此方既治其标,又图其本,为标本同治之良方。若患者寒邪较甚,加乌药、附子以增强温阳之力;若痰饮内停者,可加茯苓、半夏、陈皮以增加其化痰之功;若出现四肢不温者,可酌加附子、桂枝以温阳通利血脉。

我们体会,聚证以功能失常病证居多,大多是可辨可治的,在排除一些险恶证候的情况下,辨清病因气、食、痰、寒、虫,用药恰到好处,剂量无太过不及之弊,多能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2.积证(1)气滞血阻证:积块软而不坚,固着不移,腹部胀满疼痛,舌苔薄白,舌青紫,脉弦略涩。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方药:以金铃子散和失笑散为主方随证加减。方中金铃子疏肝理气;元胡活血止痛;五灵脂、蒲黄活血祛瘀。全方共收理气活血、通络消积之功。若气滞血阻较甚,而出现寒象者,可用大七气汤加丹参、赤芍、红花等活血祛瘀之药,以攻除其积;若兼见风寒表证,症见寒热、身痛、苔白、脉浮弦大者,应予宣表理气,通滞消积,可用五积散,使积证逐步消散;兼热者,加山楂、黄芩;胀痛甚者加川芎、香附、元胡;胀满纳呆者,加陈皮、大腹皮、厚朴。本证为积之初期,对于初起的治法,在病人正气不虚的情况下,应着重于攻,兼顾正气,但不可攻伐无度,应适可而止,待积消后,选用六君子之类,以善其后。临床体会,三棱一药活血消积止痛之功甚佳,有人多畏其攻破之性而少用,凡确属血瘀气滞之聚证,与丹参、莪术等同用,未见不良反应。

(2)瘀血内结证: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减乏力,时有寒热,女子或见月事不下,舌苔薄,舌周边紫黯,或见瘀点,脉细涩。治法:祛瘀软坚,兼调脾胃。方药:可选用鳖甲煎丸或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出于《金匮要略》,为仲景治疗疟母之方,具有行气、活血化瘀、利水、扶正等多方面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积块大而坚硬作痛者。方中鳖甲,入肝脾以软坚化;大黄、桃仁、虫、赤芍、赤硝、鼠妇、丹皮、紫葳活血化瘀;桂枝通阳而利血脉;柴胡、川朴、蜂房、蜣螂疏肝理脾,行气导滞,以散气分之郁结;射干、半夏、葶苈子、石苇、瞿麦祛瘀行水;黄芩清肺热;干姜温脾胃;人参、阿胶益气养血。本方虽然较佳,然目前已无成药,而张仲景的大黄虫丸化积亦好,可以代之。本证为积之中期,此时气结血瘀,正气渐虚,因此,对于本证的治疗,活血化瘀虽为必须之品,而扶正健脾亦当重视。否则,徒以大剂猛剂专攻其积,则益损正气,使积反甚,而终属难治。故治疗本证时,应在服用上方的同时配合六君子汤间服,也可用六君子汤送服鳖甲煎丸,攻补兼施。另外,对于本证还应注意选用软坚之品及虫类药以破瘀消结,如水蛭、穿山甲、昆布、海藻之类。清代叶天士善用虫类药。《临证指南医案·积聚》所云“其通络之法,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一语,实为经验之谈,临床值得借鉴。

(3)正虚瘀结证: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治法: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方药:可选用八珍汤合化积丸为主方。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三棱、莪术、阿魏、苏木活血化瘀;香附、槟榔疏肝理气;海浮石、瓦楞子软坚消瘀;雄黄解毒杀虫。若气虚甚者,可加黄芪、山药以健脾益气;血虚甚者,可加首乌、阿胶以补血养血;津亏明显者,可加石斛、沙参、麦冬以生津养液。若积块坚硬,瘀血尤甚者,可酌加山甲、水蛭、虫、赤芍等软坚逐瘀之品,但应适可而止。本证为积之末期,此时邪盛正虚,病情严重,因此治疗时,切不可但见其积,妄行攻伐,使正气愈虚,血瘀更甚,又复加重其积;亦不可但见其虚,采用峻补之法,壅滞脾胃,气血瘀滞加重,其积益甚。临证时,是攻补兼施,或是先补后攻,或先攻后补,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积聚的辨证论治,虽可分为以上六种证候类型,但临床所见,乃可由多种原因交织一起为病,其表现及分型远不止以上几种证候。临证只有详识病机,斟酌思索,不断积累经验,方能提高辨治水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如丹参、莪术、水蛭、赤芍、川芎等,可以改善结缔组织代谢;能抑制纤维母细胞合成胶原纤维,使肥大细胞增多,使病变的胶原纤维变细,对增生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软化和吸收作用;改善微循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系统活性及降低纤维蛋白稳定因子活性;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消散;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如莪术对癌细胞有一定的直接破坏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丹参的抗癌作用可能与抑制癌细胞的呼吸糖酵解有关。清热解毒药有较广的抗菌谱,能抑制病毒,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因积聚的病理因素主要是气滞、痰浊、瘀血,这些病邪蕴积日久可以化热化火,而致热毒内生,故本病的治疗可适当选用清热解毒药。临床发现,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虎杖等清热解毒药,对于积块高低不平者随证应用后,效果甚好。临床上但见各种热毒症状,并有积块高低不平等体征,可大胆选用上述清热解毒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