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45878200000014

第14章 心悸证

心悸是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或脉象参差不齐、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其证有惊悸和怔忡两种类型,且常伴有失眠、眩晕、健忘、浮肿、耳鸣等症状。古今文献将心悸分为惊悸、怔忡两类。惊悸常因惊恐、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而诱发,多因“惊”而悸,时发时止,不发作时一如常人,多为功能性病变,治疗较易;怔忡则无明显诱因,病人心中终日悸动不安,甚则空虚而动,动可搏衣,不耐劳累,常伴乏力、喘脱、精神疲惫、脉虚或结代,多为器质性病变,治愈甚难。也有认为惊悸即为怔忡者。

心悸包括西医多种疾病,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扑动、房室传导阻滞、束枝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多种病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炎、心包炎、肺心病、风心病、甲亢、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疾病,在这些疾病的某一阶段,可表现出心悸的症状,可参考心悸的理论和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由于心悸一证所包括的病种甚多,病情轻重比较悬殊,故其辨证不易,诊治甚难,有许多证型治疗颇难,故多数属疑难病范畴。

一、病因病机

心悸的病因十分复杂,历代论述和今人认识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

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阴心血因久病失养,或劳欲过度,伤脾损肾,或各种原因的出血未复,或先天不足、禀赋衰弱等原因,久而久之,心阴心血乏源或亏虚,导致心之阴血两亏,不能奉养于心,致心失所养而发生心悸。正如《丹溪心法》所说:“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

肝肾阴虚,虚火扰心,因年老体衰、久病失养、房劳过度等原因导致肝阴不足或肾阴亏虚,一则肝阴不足,肝火内炽;一则肾阴亏虚,水亏火旺,均可因虚火扰动心脏而成心悸之证。如《石室秘录》说:“怔忡之证,躁扰不宁,心神恍惚,惊悸不宁,此肝肾之虚而心气之弱也。”

心血瘀阻,气滞络阻,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不能鼓动血液运行,致心血瘀阻,或寒邪入侵心脉,血寒而凝滞不通;或因痹证日久,内侵心脏,致心脉痹阻;或年老气血日衰,痰湿痹阻脉络;或外邪内侵于心,气滞络阻等等原因,使心失去主血脉功能而悸动不安。如姜春华所说:“临床上,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心痛、舌紫、脉迟涩或结代,不论寒热虚实,必有心血鼓动不畅,血脉运行障碍或瘀血搏击脉络的病理,此时为主要矛盾,治宜活血化瘀,舒心通脉。”

痰饮凌心,痰火扰心,由于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或肺失宣降,津凝成痰,或脾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气内停等,均可致痰饮内停,日久凌心射肺,致心悸不安。或痰郁化热,或挟肝火,则痰热内盛,上扰心神亦可致心悸之证。如《血证论》中说:“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凡痰饮内生者,病多日久,虚实夹杂,不光心病,还涉及肺、脾、肝、肾等脏,故证情错综复杂,辨证甚难。

心阳不振,阳虚作悸,由于心阳虚弱,缺乏锻炼,或久病失养,或年老阳虚,或阴损及阳,或阴湿伤阳,或误服寒凉伤阳,久而久之,则可导致心阳虚弱,振奋无力,或心失温养,则可见心悸、胸闷、汗出、肢凉等证。正如刘渡舟所说:“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伤及心之阳气,诸如治疗上发汗过多,或者过服苦寒之品,而内伐阳气,或因年老阳虚以及禀赋素弱等等,皆可发生心阳虚的心悸证。”

气阴两虚,心虚胆怯,若素体心阳不足,复感温热邪毒,日久最易耗气伤阴而成气阴两伤,心气虚无以贯心脉而周行全身,心阳虚心失所养致成心悸、心慌、胸闷等症。也有因心胆气虚而心失所主,胆气虚怯,而决断失常,则遇事易惊恐不安而致心悸。如突受惊吓,突遇巨响,突见异物,或登高涉险,心惊神摇,不能自主,并逐渐加剧,而时时心悸不已,如《济生方》所说:“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二、辨治思路

心悸一病,病虽在心,然五脏皆可波及。心虚失养,虽为本病,痰饮瘀血,常可扰及;虽为中医一证,而实则涉及许多西医疾病,虚实兼挟颇多,轻重缓急差异很大,故辨证颇难。尤其是虚实并见,痰瘀相兼,气血阴阳皆不足,主次难分之证,辨证更难,据我们体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辨析:

1.辨虚实心悸一病,虚证常有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气阴两虚、心血虚及肝肾阴虚等;实证有痰饮、瘀血、火扰、水气等。临床辨证虽可分为以上各种虚证、实证,但多诸虚并见,而以一两种虚证为主。如心气虚日久,常有心阳不振;又如张仲景的炙甘草汤所治“心动悸,脉结代”,以心气、心阳虚为主,同时辅以补心血、养心阴之品,因此辨证时且勿只顾一点,不计其余。

心悸一证,虚实夹杂尤为多见,虚证因可直接导致心悸,如心气心血不足,但兼痰饮、瘀血者亦不少。临证需要仔细辨别虚实主次,兼证的多寡,务必明察秋毫,方不致误。

2.分惊悸惊悸、怔忡虽是指的同一类疾病,但二者证候轻重、治疗效果及预后有较大差异。惊悸较轻,怔忡较重;惊悸多呈阵发性,多属功能失常;怔忡则有自觉胸中空虚而动,不惊也发,持续时间较长,发作频繁,劳累加剧,器质性改变者多见,治疗亦较棘手。临床应仔细辨审,首先辨别是惊悸还是怔忡,对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都有一定意义。

3.察缓速心悸之脉象无定数,临证可以见多种脉象,以缓、涩、数、疾、虚、细较为常见。一般脉见缓者多心阳不振,涩者多为瘀滞,数者属热,虚则气弱,细则阴亏血少,此为常规。另有结代脉象较为常见,大多阴阳气血俱虚而脉力不能接续,或兼瘀阻。

临证体会,心悸一证,分辨脉象缓速有一定辨证意义。凡脉缓、迟而细弦,兼苔白胸闷者,多因痰饮上犯,心阳瘀阻;若沉细或无力而缓者,多为心气不足;若脉细数或无力,舌质嫩红少苔,或兼有梦多、盗汗、心烦者,多为肝肾阴亏,水不制火,或心阴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之证。

4.审主次心悸一病虚实夹杂,兼证较多,临证有多种证型、多个脏腑同病。如无心脏本身病变而属其他邪气影响者,一般病情较轻,治疗容易奏效。若兼有肝肾阴虚、肝郁化火、痰火扰心、痰瘀同病等兼证者,病情较重。初病心悸时间短暂,常可自行缓解者病轻,久病、年老体衰、日久不愈者,病情较重。

由于心悸为一症状,而导致心悸的原因众多,常伴有不少其他兼有症状,故辨证时,必须认真分辨其主次夹杂。以心悸为主症者,从心悸论治,若心悸仅为他病一兼症时,当抓其主次,仔细辨别引起心悸的病因病机,究因论治。

三、治疗方法

心悸的治疗原则,在于辨清证候虚实的前提下,一般可按虚证实证两大类分别论治。虚者如心之气血阴阳诸虚,实者如痰饮凌心,瘀血阻滞,但临床属疑难证候者,多诸虚同见,或虚实夹杂。如心气虚与心阳不振同见,心阴虚与心血虚同见,或气阴两虚,或气血阴阳俱虚而以一种虚证为主,既有各种虚证见证,又兼痰饮、瘀血、火扰等。但总的治法不外补虚、祛痰、化瘀、宁心,或数法同用。

1.心阳不振证心悸,气短,动则加剧,头晕,疲乏无力,自汗,苔薄白、舌质淡红,脉细弱。若心阳不振者,除上症外,常兼胸闷,甚者喘促难卧,怯寒肢冷,且面色苍白,舌质胖而淡紫,脉沉细无力或沉迟。治法:心气不足为主者,补益心气;心阳不振者,温阳益气。由于心气虚者,心血也常不足,心阳不振者,心阴常兼不足,且心气虚、心阳不振者,又多心神不安,故常须配伍养血、养阴、安神之品。方药:心气虚者可用张景岳的五味汤加减;心阳不振者可用保元汤或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甚者可加参附汤;心气心血虚兼心阴心阳不足者可用炙甘草汤加减。

五味汤用人参、黄芪、甘草补益心气,麦冬、五味子养阴敛阳。心神不安者可酌加炒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等。保元汤用人参、黄芪、甘草益心气,肉桂振奋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用桂枝振奋心阳,甘草益心气,龙、牡镇心神,若加参、附则益心气补心阳之力更强。炙甘草汤用炙甘草、人参、大枣补心气,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益心阴心血,桂枝、白酒、生姜温心通脉。此方气血阴阳皆补,比较常用,但要注意方中药物的剂量,一般甘草、生地用量要大,且勿忘加白酒以贯通心脉。

2.心阴虚证心阴虚常见心悸不安,心烦失眠,口干,低热,头晕,目眩,面赤,舌红少津,脉细数。若属气阴两虚者常见自汗,乏力,神倦,脉虚或数大。治法:心阴虚者补养心阴,兼以降火安神;气阴两虚者,气阴双补。方药:心阴虚不甚,心火较旺者,用朱砂安神丸;气阴双虚者,用生脉散加减或四参安心汤。朱砂安神丸用生地、当归滋养心之阴血,黄连、朱砂清心火镇心神,甘草调和药性。生脉散用人参(或西洋参)益气,麦冬、五味子敛阳养阴。我们据此方意加减出“四参安心汤”,用治心气心阴不足、心血不畅之心悸脉结代甚效。其方用西洋参益气养阴,玄参滋阴泻火,丹参养血活血,苦参清热解毒调整心律,酸枣仁、夜交藤养血安神,桂枝温心阳,通心脉。此方用于心肌炎及后期气阴两虚、脉律不整甚效。

3.肝肾阴虚证心悸,眩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耳鸣遗精,兼阴虚火旺者,可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舌红少津,盗汗,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养血安神。方药:偏肝虚、热扰者,可用酸枣仁汤加减;偏心肾阴亏有热者,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

酸枣仁汤重用炒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少佐川芎与酸枣仁相配,补散结合,补而不滞,知母清泻虚火,茯苓宁心安神。若肾阴不足明显者,可加生地、玄参等滋阴补肾,五心烦热者可加地骨皮、白薇清透虚热,心肝火旺者可加栀子清心肝之火,心悸重者可加磁石、龙齿。方中炒酸枣仁一般要重用30g左右。天王补心丹是一个滋补心肾之阴,兼养心安神的良方,现代研究证实有营养心肌,调节心肌血流供应,提高缺血心肌对缺氧的耐受性等作用,临床应用后体会到,此方对属阴虚有热者的心肌炎、慢性心肌病及神经衰弱等引起的心悸有较好的作用。但此方偏于阴柔,脾胃薄弱者须虑其碍胃,若作汤剂可酌加麦芽、陈皮,若用丸剂久服,用陈皮泡水冲服。

4.心脾两虚证心悸,甚则怔忡,健忘不眠,盗汗发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妇女可见崩漏或月经提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等。治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归脾汤加减。

归脾汤是补益心脾的良方,方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补养心脾之气,以化生气血;当归、桂圆肉、酸枣仁补养心阴心血,远志、茯苓宁心安神,木香理气使补而不滞,姜、枣开胃健脾,调和营卫。临床凡辨证属心脾两虚者,如西医学之神经衰弱、贫血、失血、风心病等,用之均可或改善症状或治愈。此方与补心丹相比药性偏温,若用丸剂久服可用麦冬泡水冲服,以避免此弊。

5.心脉瘀阻证心悸,胸闷或胸痛,面部及舌质颜色多黯紫,舌上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粗张或曲张,脉涩或结代等。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血府逐瘀汤用桃红四物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味而成,前者养血活血化瘀止痛,后者行气宽胸,对确属以心脉瘀阻之心悸,有较好效果。若瘀阻较重,可加丹参、三七;心悸明显者,可加琥珀、绛香;兼有痰浊者,可加瓜蒌、薤白、半夏;心悸兼心神不安明显者,加远志、菖蒲、夜交藤等品。此方偏重于血瘀气滞实证,然亦有血虚的一面,有的还可兼气虚、阳虚。故必要时可去柴胡、枳壳、桔梗之耗气、升散,加补气的党参、黄芪,或温肾通阳的桂枝、细辛、鹿衔草等。

6.痰浊阻蔽证心悸,眩晕,心胸部痞满胀闷,短气而咳,痰多,或不眠,或恶心,苔白腻或滑腻,脉弦滑等。治法:理气健脾,化痰宁心。方药:偏寒饮凌心所致者,用苓桂术甘汤;痰热内扰者,用温胆汤加减。

苓桂术甘汤用桂枝配甘草辛甘助心阳,桂枝配茯苓利水通阳化气,茯苓配白术利水消饮,茯苓配甘草健脾宁心。此方药虽少,但对饮邪凌心之心悸效果明显,具有温阳补虚、化饮祛邪的作用,必要时可加附子、当归、丹参等品。若气郁化火为热,素体有痰,痰热上犯,阻扰心气,则心悸而兼见口苦、呕吐、烦躁、失眠等。温胆汤中竹茹、枳实清胆下气消痰,二陈汤燥湿化痰,行气利水宁心,故对痰热所致胆胃不和之心悸失眠有良效。若痰火较重可加黄连、山栀、瓜蒌、大黄等以泻火涤痰,亦可加入牡蛎、龙齿、珍珠母、朱砂等一二味,以镇心安神。

7.心虚胆怯证心悸,遇惊恐加剧,坐卧不宁,多梦易醒,食少纳呆,舌淡红少苔,脉细略数或弦细等。治法:益气养心,镇惊安神。方药:平补镇心丹加减,此方用人参、茯苓、山药、五味子补益心脾之虚,天冬、生熟地滋补心阴心血,肉桂温补气血,远志、茯神、酸枣仁安神,龙齿、朱砂镇心安神,车前子利湿使补而不留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