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
45878200000013

第13章 心痛证

心痛是以左胸部憋闷,甚则刺痛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内经》中有“心痛”“卒心痛”“真心痛”“厥心痛”之名,并对其产生机理及主要表现有较详论述。张仲景《金匮要略》首载“胸痹”之名,然其症候实包括心痛在内。心痛与胸痹含义略有不同,胸痹含义较广,心痛则突出心前区疼痛之主症。心痛轻者以胸闷为主,重者闷、痛兼作,甚或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但古今著作中,以胸痹为名者多,其证包括心痛在内。由于心痛之名早于胸痹,且其证古今认识比较一致,故以“心痛”命名。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起病急骤,“真心痛”“厥心痛”之发作如救治不当,有猝死的可能,故对其辨证治疗均有相当难度,许多医家及著作视之为疑难病或难治病。

心痛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相似,胸痹则有时包括一部分心肌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某些神经官能症有胸痹之症状者。

一、病因病机

心痛之发作虽较突然,且部分病人发作频繁,甚则痛不能忍,但此病之形成却有一个较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前人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实有寒凝、气滞、血瘀、痰阻之论,虚有心、脾、肝、肾亏虚之说,验之临床,均有一定道理,但最多见的却是虚实夹杂之证,最难辨治的也是它。其虚实夹杂或者因阳虚寒生痰阻,或肾亏体弱气滞血瘀等等,往往几种病因和病机并存或互相交错,给辨证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1.寒凝心脉,痹阻胸阳由于素体阳虚,或脾阳亏虚,或老年肾阳虚衰,致胸阳不足,加之阴寒之邪入侵,寒凝气滞,寒生蔽阳,使胸阳痹阻而成本病。如《类证治裁》所说:“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

2.饮食不当,痰浊痹阻由于长期过食肥甘、恣食生冷、嗜酒过量或缺乏锻炼而过度肥胖等因素,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浊痹阻,胸阳失展,终致痰阻气滞,血瘀于胸而成本病。

3.情志失调,气滞血瘀郁怒伤肝,肝失疏泄之职,或郁而化火,灼津成痰,或忧思脾伤,或劳心过度、伏案少动等,使气结津凝痰阻,致使气滞血瘀,心脉不利或不通,不通则胸闷胸痛发作。如《医学正传》指出:胸痹的病因与“污血冲心”有关。

4.肾亏体虚,虚实夹杂本病虽可偶见于中青年,但绝大多数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年老肾气渐衰,波及心脏,出现肾阳虚不能鼓动心阳,可出现心阳不振或心气亦虚,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心阴,从而出现虚实夹杂之痰阻、气滞、血瘀等证候。如李斯炽说:“心痛多为久病阴阳两损之证。”故古有“心本于肾”之说。

二、辨治思路

心痛的基本症状,以憋闷、疼痛为主。其发作有久暂,程度有轻重,预后有吉凶,故对其辨证,要抓疼痛持续时间和频率,疼痛性质,病情的顺逆三个要点。

1.辨发作时间与频率因情绪刺激、气候变化、饮食及过劳、吸烟饮酒过度等诱发。以闷痛为主,或向肩背臂部放射。发作时间短暂,发作次数较少,频率较固定,可不用药而自行缓解,或服用硝酸甘油片、冠心苏合丸、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三七粉等能迅速缓解或减轻,缓解后无明显不适。脉象多沉弦无结代及涩滞者,则病情较轻,有人称之为“劳力型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

2.辨心痛性质心痛最常见的有胸闷、隐痛、闷痛、痛如针刺、绞痛、痛而有热灼感等,须认真辨别。

(1)胸闷、隐痛、闷痛:临床最为常见,以左胸部憋闷不适为主,闷重而痛轻,或为隐隐作痛,即为前人所论之“胸痹”之常见症状。闷为主,体丰舌苔腻怕冷者,多属痰浊闭阻胸阳;闷痛兼胁胀、太息、脉弦,闷重而痛轻,部位不定或有情志刺激病史者,多兼肝郁气滞;闷痛兼乏力、心慌、气短、自汗、脉弱者,多兼心气不足。

(2)刺痛:以前胸部刺痛,其痛短暂,部位固定、兼舌黯或兼瘀斑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涩或沉涩,多为气滞血瘀、心脉不通,临床常有轻重之别或范围广窄之分。

(3)痛有灼热感:心痛胸中兼灼热感,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兼肝火或心火亢盛,伴烦躁、气粗、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等;虚者多因心阴肾阴不足,心火偏亢,常伴心悸怔忡、心慌头昏、舌红津少、脉细数等。也有个别属心火而兼痰热者。

(4)绞痛或痛而兼寒:心痛难忍,遇寒加重,若伴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或沉迟,可为冠心苏合丸所缓解,多为寒邪侵袭,寒凝心脉之证。

3.辨心痛顺逆发作时间短暂,发作次数较少,痛位多不固定者,多属顺证,治疗较易奏效,预后良好。若痛而脉乱,痛兼汗出,痛兼四肢渐冰凉,痛兼神萎烦躁,剧痛不缓解等等,均属古之“真心痛”“厥心痛”重证,逆证者多。若救治得法、及时,或可挽救,严重时则阴阳离绝,一痛而亡。如前人所形容之:“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也可能随发随死。

三、治疗方法

古今治疗心痛的方药甚多,若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剂量适宜,无偏颇之弊,一般常见的病程较短,症状较轻者,临床还是较易获效的,尤在改善病人胸闷、心痛等症状方面,收效比较理想。但对病情较重,病机复杂者,治疗往往颇费时日,心电图的改善尤其较难。因此在心痛的治疗中,首先对常见常用的证候方药,要辨证精细,用药娴熟,掌握治疗基础规律,然后再对病情复杂者加以深入研究,力求掌握其特点和规律,以求提高治疗效果,获取理想疗效。

1.痰浊壅阻、胸阳不展证胸闷如窒为主,闷重而痛轻,或痛引肩背,短气喘促,多见于肥胖体型,肢体沉重,或痰多,苔浊腻或厚腻,脉滑实有力。

治法:通阳散结,宽胸活血。方药:宽胸通痹汤为主加减。瓜蒌15g,薤白10g,绛香10g,丹参15g,三七3g(冲服),麦冬10g,桂枝6g,生山楂15g,炒枣仁15g,鹿衔草15g,川芎10g,赤芍10g。方中瓜蒌、薤白、桂枝通阳散结,绛香、川芎行血中之气,合丹参、三七、山楂、赤芍化胸中之瘀血,麦冬、炒枣仁养心阴心血,使宽胸活血而不伤阴血,鹿衔草强心益肾。方中瓜蒌一味剂量可用15g逐渐加大到30g,瘀血轻者可不用三七、川芎,寒甚者可加附子、干姜。

2.心脉瘀阻、气滞血瘀证其症状为胸痛为主,多呈刺痛,部位固定,夜间多发,或兼心悸,或兼胁胀、短气,舌质黯红,或紫黯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色紫而曲张明显,脉弦涩,或有结代。治法:活血化瘀,通络行气。方药:①血府逐瘀汤化裁;②冠心Ⅱ号方加减。上述两方均为治疗瘀血为主的心痛的常用方,若确属瘀血所致者,用之均有一定的效果。血府逐瘀汤,活血之力较强,兼可行气,痛甚者还可加绛香、乳香、元胡等止痛之品。冠心Ⅱ号方,活血化瘀之力较强,但较单纯,必要时可加入养血之当归、白芍等,防止伤血、耗血。临床体会,丹参一药,活血兼可养血,活血不甚伤血,故可久用,用量也可稍大一些,一般用15~20g,重证也可用到30g左右。生山楂酸甘而温,活血之力甚平稳,既可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又可防他药腻胃,久用不会化燥伤阴,故也可作为常用药,但必须用生者,胃酸过多者不宜。另外,瘀血心痛也常兼痰浊、阳虚、阴虚,用药时不可忽视。在疼痛比较明显时,不论属于何种原因,均可用三七粉3g冲服。

3.阳气虚衰、阴寒凝滞证此型多属虚实夹杂型。临床有以阳气虚衰为主者,常表现为胸闷,气短,甚至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若兼阴寒凝滞者,常有猝然心痛彻背、遇寒加重、胸闷气短、手足不温等症状。许多医家将以上分别论述,但实际上两方面病机常同时存在,不过偏重不同而已。治法:阳气虚衰为主者,治宜益气温阳,兼散寒通络;阴寒凝滞为主者,治宜辛温通阳,宣痹散寒。方药:偏于阳气虚衰者,可用人参汤、参附汤加减;兼有虚脱者,用参附龙牡汤加减;偏于阴寒凝滞者,轻者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桂枝、附子、檀香、枳实等温阳行气药;寒凝重而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无休止者,可用乌头赤石脂丸与苏合香丸合用,平时可服用冠心苏合丸。

此型病人的特点有二:一是疼痛较剧,遇寒加重;二是有阳虚恶寒、肢冷、脉微的表现。上述方剂可酌情合用,或以一方为主,稍事加减。由于虚实夹杂交混在一起,给辨证用药带来一定的困难,临床要仔细分辨,用药也要仔细斟酌,务求贴切入微。还有个别病人表现为肾阳虚衰水湿泛滥之证,症见心悸、下肢浮肿、喘促不能平卧等症者,可用真武汤加减,以温阳化气利水。

4.气阴两虚、血行不畅证胸闷隐痛,心悸,气短,时发时止,倦怠乏力,面色少华,或头晕目眩,舌质红或舌边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或有失眠多梦,精神疲惫等。此型有偏于气虚者,有侧重于阴虚者,但更多的则是气阴两虚。临床特点是闷、痛不重,或尚可忍耐,但大多兼乏力、不耐劳累、精神不佳、少气懒言、体质较弱等。

治法:益气养阴,养血活血。方药:生脉散或炙甘草汤加减。生脉散益气养阴,常加丹参、山楂、三七,以加强活血之力。炙甘草汤益气养血,滋阴复脉,方甚平稳,不求速效,久服有功。心神不安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远志,心气虚甚者,可加黄芪或太子参;心阴虚突出者可用补心丹或酸枣仁汤化裁。

心痛一证,临床表现复杂,分型过细反倒使人不得要领,不好掌握。临床若按以上4型辨证论治,再仔细辨别其虚实的偏盛偏衰,辅以相应的加减,一般是会取得较好疗效的。至于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如兼心火、肝火亢盛者,或兼痰火的,兼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的,只要仔细辨别,其治不难。值得一提的是西医学所谓“高冠心”一病,即既有高血压,又有冠心病,临床甚为常见。当其发作之时,应以其眩晕心痛孰主孰从兼而顾之。另外,心痛兼有中风者也不少见,遇见此类病人,须认真辨别,谨慎用药,方能防止顾此失彼。再者对于古人“心本于肾”的理论,辨证时也不可忽视。用药上除上述辨证处方外,我们还常在不同情况下分别选用丹参、麦冬、三七、鹿衔草等,久用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