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分证是以温热毒邪侵袭肺卫,卫气开合失司,肺气失宣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要证候的一个证。本证见于温病的初期阶段,虽然病情尚轻,邪气尚浅,但要做到证治得当却并非易事。况且,温病气分、营分、血分证每由卫分失治、误治,或病邪过甚而深入所致。基于这一点,试将我们在临床中辨治卫分证的几点经验,略述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一、首当明辨寒温之异
关于寒温之辨,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中载有辨气、辨色、辨舌、辨神、辨脉之温热五种辨法,认为风寒面色多绷结光而洁;温热面色多松缓而垢晦。风寒在表,舌多无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温热一见头痛发热,舌上便有白苔,且略厚而不滑,或色兼淡黄,或白苔即燥。风寒之中人,如头痛寒热之类,皆自知之;温热初起,大概烦躁者居多。温热之脉,初起时与风寒迥别,风寒从皮毛而入,一二日多脉浮,或兼紧、兼缓;温热自里出表;脉始数,或兼弦或兼大。此论切实可法,精湛入微,对于卫分证性质寒热的辨证确有价值。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有温病与伤寒不同诊脉辨、证候辨等篇,也能切合临床,可法可师。但,由于患者个体的差异等因,有些患者所表现的卫分证寒温区别极不明显,究竟属寒属温,仍尚难辨清。因此,我们体会到,还应从以下五方面认真辨析:
辨口气,患者自觉口气热或燥者为风热;自觉口中和(不热)或凉者为风寒。辨鼻气,患者自觉鼻燥,所出之气热者为风热;鼻无燥热感或凉感者为风寒。辨鼻涕,鼻涕易出且清稀者为风寒;鼻涕稠浊而自觉热者为风热。辨面色,面白唇青或肤起粟而恶寒甚者为风寒;虽恶寒明显而面白唇红者为风热。辨小便,患者自觉小便微有热感者为风热;无热感而清长者为风寒。若能细细分辨,再参以脉、舌、症状及病史,自可分辨清楚。
二、辨证分型宜切合临床实际
辨明卫分证的寒热属性之后,我们根据温热毒邪的性质,将卫分证分为五个证候:
1.风毒在卫主证为发热微恶风寒,面目或局部皮肤红肿,身痒或游走性疼痛,舌质红苔白,脉浮数等。此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一般多忽视之,或用银翘散之类方剂治之,效果不甚理想。《温病学讲义》谓:凡因感受温毒之邪,除具有一般外感见证外,并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等证的病候,可称之为温毒。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载:“风温证,身热咳嗽,口渴胸痞,头目胀大,面发泡疮者,风毒上壅阳络”。上述症状基本上指出了温毒的临床特点。若见寒热表证及卫分舌脉,即为“风毒在卫”证。
本证为风夹温毒壅郁卫表,治宜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若用桑菊、银翘诸方,往往效果不理想,麻黄、桂枝等方更不适宜。我们体会以荆防败毒散加减化裁为好。该方不仅可以内服,取服汤剂后药渣再煎汤外洗、外敷,疗法更为理想。在用药中,一定要注意化裁。我们非常注意用上方加野菊花、土茯苓、僵蚕、蝉蜕、丹参等药,以加强清热解表,疏风败毒之力,往往收效甚捷。此法对于西医所称的一些过敏性疾患亦较适宜。例如:林某,女,38岁,工人。患者因汽油过敏,发热(体温38℃),微寒,双前臂红肿,局部溃疡,发痒尤甚,鼻尖红痛,舌质红苔薄白,脉象浮数,历时二十余日,经中西医针药并用未愈。审证分析,辨属风毒郁表。处方:荆芥、防风、枳壳、薄荷、柴胡、黄芩、玄参、野菊花、蝉蜕、地丁、陈皮各9g,生甘草6g,土茯苓15g。上方共服五剂,并用药渣加艾叶煎洗前臂,寒热去,肿消痒止结痂转愈。
2.风热在卫主证为发热重而恶寒轻,口燥咽干或喉痛,口微渴,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加减。发热恶寒、颈项不舒明显者加柴胡、黄芩、葛根;恶寒轻者减荆芥、豆豉量;发热重增银花、连翘量;口渴加天花粉;鼻衄、咯血去荆芥、豆豉加焦栀、白茅根(可重用至二两或煎汤代水饮);若热势较盛,可改用清解七味汤(自拟方,暂定名):柴胡、黄芩、薄荷、银花(如里热较盛改用连翘)、菊花、葛根、生石膏。本方搜风清热、解毒生津,若能根据临床实际灵活化裁,可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例如郝某,女,6岁,陕西中医学院子弟。发热39℃,不欲饮食,腹胀痛,脉浮数,舌红苔白厚,经用针药治疗,体温反而增高至40℃,并见抽风。辨为风温在卫,内兼食积。处方用柴胡、黄芩、连翘、菊花、葛根、丹参、焦三仙各9g,枳实6g,生石膏30g(先煎),钩藤、薄荷各5g。令急煎服,—剂烧退,二剂痊愈。
3.湿温在卫主证为发热,汗出不解,恶寒、身重疼痛,头胀重如裹,脘腹满闷,呕恶,脉象濡数,舌苔薄微腻。治宜解表祛湿,宣展气机,方用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加减化裁。如某厂一次食物型伤寒暴发流行,在起初西医尚未明确诊断时(20天后才找出病原,明确诊断),中医组按患者脉证辨为湿热毒邪阻遏卫气,伏于膜原,故而分为偏表、热重、湿重、后期伤阴等证型,以藿香、厚朴、槟榔、黄芩、滑石、生石膏、大青叶、金银花、半夏、葛根、枳壳、白茅根等药组成三组方药,分别投用。对初期湿温在卫表者,宣表化湿,侧重芳化行气,并每日肌注附院自制含板蓝根的“20l”针剂2支,结果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4.暑温在卫主证为发热微恶寒,头身困重疼痛,脘闷心烦,少汗或无汗,小便黄赤,脉濡数或浮数,舌苔薄腻。本证发生于夏季暑湿较盛之时,其证内有暑湿,外感风寒,治宜疏表散邪,涤暑化湿,方用新加香薷饮。热盛心烦,溺赤者加黄连;食积内停者加莱菔子、焦三仙。夏季由于气候炎热,人多贪凉饮冷,暑易夹湿,但也有不夹湿者,故对古人“暑必夹湿”应活看,似以“暑多夹湿”为妥。
5.燥邪在卫主证为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或渴,或觉肌肤干燥,苔白舌质红略干,脉浮数。本证为温燥初起,邪袭肺卫,治宜辛凉甘润、疏表润燥,方用桑杏汤,咽痛声哑加牛蒡、桔梗、薄荷、蝉蜕、胖大海。
三、充分注意兼夹之症
戴天章《温疫明辨》指出:“凡热不清,用清凉药不效,即当去其热之所附丽。凡热所附丽者,非痰即滞,非滞即血,径清其热,不去其物,未能有效,必视其附丽何物,于清热方中加入何药,效始能捷。”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进一步指出:“以夹邪为先,伏邪为后,盖清其夹邪,而伏邪始得透发,透发方能传变,传变乃可解利。”可见,论治温病,其中包括卫分证,均应注意察明兼夹证的有无,否则就有可能延误病机,影响疗效。
1.兼瘀血素有血瘀之人,一旦受温热毒邪侵袭,毒邪最易与瘀相互依附,而成卫分兼瘀之证。其证候表现,除卫分证外,必兼舌黯,或舌下瘀点,舌下脉络粗张,或瘀丝等瘀血见证。另外,温热毒邪郁卫不解,也可致荣卫凝涩而血瘀不畅,而见鼻衄、皮肤红疹等症。对于此证,我们每于疏散表邪、清热解毒方中,参以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疏散之中兼以化瘀。
2.兼食滞卫分证兼食滞者,临床上每可见到。或由感外邪后,胃气失和、多食难消化之物积而不消,或先有积滞,复感外邪,均可致邪郁肺卫,食积中焦。其证候表现除具有卫分证的基本特征外,多兼恶食、吞酸、嗳气、脘胀、舌苔白厚而腻等,治宜酌加枳实、莱菔子、焦山楂、炒麦芽等味,积甚者可加大黄导泻。
3.兼痰湿卫分证兼痰湿,多系素有痰饮宿疾,复感温热毒邪所致。王孟英指出:“凡视温症,必察胸脘,如拒按者……多夹痰湿。”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指出:“夹痰者更增其热,每见昏眩痞闷,右脉滑盛。”此皆为有得之见。临床卫分证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头眩肢胀,舌苔粘滑者,则可认为卫分证兼夹痰湿,治宜在宣表化湿,芳化行气基础上,酌加枳壳、竹茹、半夏、陈皮、贝母、橘红之类,以加强化痰祛湿之功。
4.兼阴虚我们在临床中体会到,卫分证兼阴虚(或者阴虚外感)一般女性多于男性。临床除卫分见症外,多半有周身困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虽然热象不高,但却缠绵难愈。治宜疏表透卫,滋阴养液并举,方如加减葳蕤汤加葛根等;困倦甚而更兼气虚者,当以上方增黄芪之类补气药,以达气阴双顾,驱邪外出之目的。
当然,卫分证常见的兼夹证并不限于以上四种。由于病人的体质、起居环境、发病季节等不同,临床常见各种卫分兼夹证。对于兼夹证的认真辨析,对于提高疗效,防止变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用药之法尤当讲究
银翘散、桑菊饮为治风热在卫之良方,临床上不少人皆喜用中成药银翘解毒丸或桑菊感冒片。应该说,这种剂型的变化方便了患者,应用极广,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我们在临床体会到,本症用丸药(特别是蜜丸),其作用远不如用汤剂,有时往往按说明增加一倍量,疗效仍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制药时蒸熬太过,其轻清辛散之力锐减,另一方面加蜜为丸,甘缓制约其疏散之性,这与吴鞠通制方原旨及煎服方法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主张以少量葱白、薄荷煎汤送服成药,药后稍事休息,微微汗出,常可提高疗效。卫分证所选方药以辛凉轻散为主,煎药宜武火急煎,并须盖好盖子,一般煎煮后5~10分钟即可。也可令患者坐于药锅前,以鼻吸药气,以助宣肺透达,汗出表解之功。
五、物理降温应辨证用之
卫分证出现高热时,能否应用冷敷降温?应辨证使用,冷敷在中医理论和实践中是早有记述的。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来看,《内经》早有“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论述。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前者明确指出,病邪在表者应该用汗法,后者侧重从温病角度指温邪在卫表,应该用辛凉疏表,驱邪外出。总的精神都是宜疏解外邪,不宜冰遏邪气。如果只注意高热,不重视卫分的基本病机,就等于舍本逐末,必然会影响疗效。因此,对于卫分证恶风寒明显者,即使高热,也不主张冷敷,尤其是冰敷。对此,我们在临床上多配合外治法,以温水或荆芥、薄荷煎汤擦浴,或用复方柴胡液兑水擦浴,或用该药滴鼻降温,热甚者配合十宣针刺放血等,往往可收到较为理想的疗效。我们认为使用冰敷的指征应是无明显恶寒、湿邪或正值经期的高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