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所有的美好,都是恰逢其时
45870400000023

第23章 横塘偶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江南的梅雨时节总是美好的,充满着诗意。

那些从早下到晚、绵绵密密的细雨,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潮湿起来。你看,那江南的纤腰女子,袅袅婷婷地走过来。身姿美妙得令人怦然心动,让人想起曹子建笔下那位“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美丽洛神。然而,她却并没有走过横塘来,让人不禁感到几分遗憾。那倩影一路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淡淡的烟霭中。

这样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妙女子,谁来陪伴她一同度过这青春的年华?真是“良宵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让人不禁想象她那美好的芳踪,一会儿出现在明月桥边,后花园里,一会儿又隐现在雕花轩窗、红楼门边。也许只有春天才知道她的去处,只有春天懂她的眼神,明了她的至美,只有春天才能亲近她的芳泽。

“锦瑟华年谁与度?”流年终将带走青春,浪漫终会变成回忆。岁月演绎着美丽与忧伤交织的心情,演绎着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传奇……

天上浮云缓缓舒卷,芳草湖畔日色将暮。多情的才子挥笔新写下断肠诗。此时,心头涌现起了几分愁绪。这愁绪到底有几许呢?眼前却只见那风动一川的迷茫烟草,满城飘落的纷扬花絮,还有那绵绵密密的江南梅雨。

在我心里,这梅子黄时雨点点滴滴湿透了青涩的年少记忆。在江南小镇的春天里,柳绵草长,细雨蒙蒙,田垄上的油菜花开得如此炽烈。斜斜的田埂上,纤细腰肢的女子撑一把透明小伞,踏一路细碎的雨丝,走过了横塘,走进那幽朴的江南民居。斑驳的门窗,雕花的镂空,带着铜锈绿的门环,还有庭院里交缠的藤蔓和山石,发散着千百年沉积的朴拙幽情。若是在这里舒展身子躺在那竹藤椅上,听着天井里滴答而落的雨声,不经意间,你会渐渐觉得那潇潇春雨、袅袅柳丝,和自己整个身与心几乎浑然一体,都化为一片令人怅惘眷恋的迷漾春烟。

梅雨季节到来了,那些迷蒙的春草和烟雨,那些飞扬的白絮,那些飘零的落花,在飞逝的流光中随风远去。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古老的拱桥还俯卧在这横塘小河上,却不见了凌波微步的纤腰女子,也不见了妙笔生花的才子。贺铸错过了那位第一眼惊艳的“凌波”女子,引来了心头的万千闲愁。而人生中该有多少因错过而留下的遗憾啊。

一次梅雨时节的美妙邂逅,只因对那佳人多看了一眼,从此心头便有了某些对美的向往、期待,也因芳尘一去无音信而失落,而低徊不已。从此,心头这一怀愁绪像“一川烟草”那样迷茫,如“满城风絮”那么纷乱,像“梅子黄时雨”那样绵延不绝地在词人心头萦回不去。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真是让人赞叹的美好文字!该句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贺铸因此有了“贺梅子”的雅号。烟草、风絮、梅雨,组合成一幅江南暮春烟雨图。景物是缥缈、迷茫的,若有若无,似隐似现,色调有一点淡淡的灰暗,恰如词人心头那一抹淡淡的忧伤。

贺铸晚年退居苏州,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青玉案》当是此时,偶有路遇有感而作。苏州郊外,往事如烟,仿佛看到那贺梅子站在横塘边吟诵这首词,那字字句句如风絮飘在空中。

这首词被黄庭坚誉为“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的绝唱,历来受到高度评价。当时一经流传,便有江南纸贵之势。

贺铸,字方回,相貌奇丑,史称:“身长八尺,面如铁色,眉目耸拔。”可见他有两米多的大高个头,面如铁青,眉骨高耸,大有怒目金刚之气,加之头发稀少,外号叫作“贺鬼头”。可他偏能写出《青玉案》这样柔情似水的婉约词,让人不禁想起晚唐花间才子温庭筠,这位温庭筠貌若钟馗,鬼见了都怕。

贺铸的词风格多变,既长于高旷豪迈之作,又擅写缠绵哀婉之思,在北宋自成一家。张耒对贺词大加赞赏:“贺铸东山乐府,妙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西施之袂。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陈廷焯也说:“方回词,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贺铸是太祖贺皇后的族孙,自小博闻强记,七岁能诗,又酷爱习武,出身行伍,博学多才,经历坎坷,却为人耿直,性情如豪迈的侠客。他梦想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可惜怀才不遇。四十岁时,贺铸仍在军队中屈居下僚,尝尽仕途苦果。而他的词作却广为传唱。因此,有大臣奏请朝廷,将贺铸改为文职。改为文职后,还是一个“落尘笼,簿书丛”的闲职小吏。

在贺铸身上,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好友程俱的《贺方回诗集序》中形容他说:“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他的名作《六州歌头》就有一股豪侠气、英雄气: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这首词自叙平生早年弓刀游侠生活和武职经历,感叹边事紧急,请缨报国无门。词风慷慨悲壮,声情激越,时人称为“雄姿壮采,不可一世”。

在贺铸五十多岁的时候,与他相濡以沫大半生的妻子赵氏去世了。贺铸悲伤难抑,填写了这一阕《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你去了,我是又回来了,可是你呢?旧屋破败,草门萧索,我还是回来了。变了,都变了,没有了你的声音、你的味道,为什么,我们曾经一起来的,为什么不能一起归去?

院子里的那株梧桐历经秋日清霜之后,已经树木凋零,落叶萧索;池里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只剩了孤零零的一只了?如今它也在独自默默咀嚼失去伴侣之苦吧!我是老了,瘦骨伶仃,心力交瘁却要独自行走了。荒草离离,晶莹的秋露折射着阳光,瞬间就不见踪影。无论旧时和你一起住过的院落,还是那新堆的坟头,都是我心头深深的牵挂。秋雨在窗外淅淅沥沥,如泣如诉。我内心寒凉,身边没有你,世界空荡荡的了无生气。此生未曾让你幸福安乐是我的一生愧疚。当年妻子深夜里挑灯为自己补衣的情形历历在目,一针一线想起来都那么温暖,透着让人怀念的绵绵情意,那份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令人欷歔……妻,我来告别你了,此情依依,路途漫漫。我要走了,把你留在了江南……

妻子赵氏是他人生最亲近最钟爱的人之一。贺铸早年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

庚伏压蒸暑,细君弄咸缕。乌绨百结裘,茹茧加弥补。

劳问汝何为,经营特先期。妇工乃我职,一日安敢堕。

尝闻古俚语,君子毋见嗤。瘿女将有行,始求然艾医。

须衣待僵冻,何异斯人痴。蕉葛此时好,冰霜非所宜。

妻子在暑热伏天替丈夫缝补冬衣,贺铸可能觉得太早了点,便问她为什么要这样赶早。赵氏笑着说:“这针线活本来就是我的本分。哪一天敢偷懒啊。这些蕉葛之物现在正好用,等天冷快冻僵了再做就太迟了啊!”可见赵氏勤劳贤惠,平时闲不住,做家事也总想着未雨绸缪,怕冻着了夫君。夫妻之爱其实就在点滴之间,只道当时是寻常,后来回想起来,一针一线、寸寸缕缕足令断肠。

贺铸与妻子曾经住在苏州。妻子去世后,贺铸因故离开苏州。当他再回苏州城时,回望居室院落里里外外,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哀叹:“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阊门是苏州城门,意思是当我独自一人再过苏州阊门时不禁怀想,当初我们夫妻俩好好一起来的,怎么就不能一起离开呢?夫妻俩伉俪情深,她的早早过世成为贺铸人生之一大不幸。

词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二句化用了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以树鸟比喻失偶;“原上草,露初晞”二句化用了古乐府《薤露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以此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短促。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些文字洗去了铅华,以回忆往昔的日常生活细节,朴实诚挚的内心独白,倾注了内心细腻而深挚的情感。让人眼前浮现那刻骨铭心的一幕:赵氏过去每晚坐于床头细细补衣,静谧安恬,烛火恍惚。一旁与妻闲话的贺铸想必觉得此情此景再平常不过。如今眼前只有那细密的针线,而那个熟悉的身影已无处可寻。天人相隔,举目茫茫,思之令人鼻酸眼涩。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啊,当初的寻常人寻常事,在另一个时空另一番心境下回想起来,却又那般美好、那般珍贵难得!

这首词又名《半死桐》,取意梧桐是夫妻情义的象征。全词仿佛一个未亡人的喃喃自语,写得沉痛感人。这首词成为文学史上与西晋潘岳《悼亡》、唐元稹《离思》、宋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并称的四大悼亡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