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民居
45869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民居(11)

作为这种住宅特点之一的石库门,为石门框、木门扇。前期的石库门,下为石门槛,门槛两端立石门框,门框上架设石横梁,横梁两端下方置雀替形短石料;外框砖砌柱墩,上面作额杭字牌,高大而坚实;门为双扇,用厚木板实拼而成,漆成黑色,钉虎头铜环。后期保留了石库门的形式,但门框采用砖砌,外粉水刷石面层;横梁改用钢筋混凝土浇铸;额枋字牌一律取消;门头装饰简化,用西洋花纹及几何状划块取代了传统的花鸟虫兽图案。

从石库门里弄民居的结构布局及发展演变可以看出,它是直接从当地传统的民居建筑中蜕变而成,并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吸收外来因素,逐渐地挣脱传统的束缚,向着建造经济、方便生活的方向发展变化。就早期石库门建筑来看,它那三开间两厢房一天井的平面布局,是当地传统的三合式布局形式,各种主要房屋都绕天井而设,是为了节省建筑用地而把传统上按平面布置的一落多进房屋重叠起来,并根据楼房建造的特点作了某些相应的变动;单元中轴线明显、左右对称的布局,是中国传统住宅布局原则的继续;四周用高墙封闭、对外少开窗户、正屋高大而附屋窄小以示主次分明等,符合了中国传统住宅的特点;两面坡式悬山顶和硬山顶,马头墙、观音兜、和尚头等封火墙也都是当地传统的做法。正门的做法和形制,在江南水乡的明清民间住宅中时常可见,只是后期石库门民居变得更易于建造、经济实用了。

石库门里弄民居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上海地区特有的产物,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前期的三间两厢式传统布局到后期紧凑实用的单开间、双开间布局,从前期的穿斗式木构架砖砌墙体到后来的混合结构,从前期的木阳台、木楼梯、木晒台到后期改用钢筋水泥制和铁制,从前期木门窗上的木过梁到后来的砖砌圆拱、弧拱、平拱及连拱,从前期的粘土蚨蝶瓦到后来的粘土平瓦及水泥平瓦等,无一不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它正是近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撞击的表现。

石库门里弄民居作为近代上海出现的一种居住类型,在传统民居近代化、都市化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它不仅在节约用地、运用简易结构、采用近代建筑材料、改善居住环境、争取使用空间、合理规划布局等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在建筑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嵌在围墙上的石库门用材、规格、式样一致,加强了接连式民居的韵律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屋起伏的屋面、高高的山墙,配以附屋子上的晒台或平顶的亭子间,使上部轮廓线统一之中又富于变化。灰黑色的瓦顶,伸出墙外的檐口,露出其底色的清油木椽和粉白的望板砖,使得数个单元连成长排后在里弄内显得高大而有秩序,黑白对照的传统色调,给人以稳重安全之感。这些对于当今城市中的住宅建设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西南民居建筑风情

地处中国大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国56个民族中,在这里居住的就有近50个,其中5000人以上的民族就有20多个。他们或生活在高原的山林草甸,或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或在大河谷地劳动生息。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社会形态的不同,使得这里的民居建筑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论是汉、彝等民族所喜爱的“一颗印”式住宅、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还是傣族的竹楼、普米族的木楞房、藏族的碉房,无不向人们展现了它们那独特的民族民居建筑风情。

滇池周围“一颗印”

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太湖泊,有“高原明珠”之美誉。滇池一带历史文化悠久,战国时楚将庄娇率众在这里建立起滇王国,元代以后逐渐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这里的汉族及回、彝、苗、白、哈尼、纳西等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广为汉族和彝族建造使用的“一颗印”

式住宅,便是他们居住文化的代表。

“一颗印”式住宅,属于典型的汉族传统的三合院式布局,由正房及厢房组成,瓦房顶,土墙,平面和外观方正如印,故称“一颗印”,或称“印子房”。典型的“一颗印”式住宅的平面呈方形,作“三间两耳”或“三间四耳”式布局。正房3间,2层,底层设前廊,形成重檐;屋顶稍高,两面坡硬山式(有的使用悬山顶)。两侧厢房称为“耳房”,各为单开间者称“两耳”,各为两开间者称“四耳”;也是2层,底层设吊厦式前廊;屋顶低于正房,为不对称硬山式,长坡斜向院内,短坡甚短,坡向院外。外墙封闭,仅在二楼设个别小窗。前围墙很高,常达耳房上层檐口。大门设在前围墙正中,门内一般设门廊,也有的在大门内建成二层楼的倒座房屋。不设后门或侧门。

“一颗印”式住宅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正房与耳房的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耳房顶层屋面恰好伸到正房上、下两层屋檐之间,耳房底层房檐又恰在正房底层廊檐之下,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增强了防漏雨的性能。楼梯的设置巧妙而又独特:楼梯为陡直的单跑形式,设在正房两次间的前廊;上八九阶到耳房,再登四五阶又到正房,一梯两便;楼梯顶不设平台,仅在房门口设有伸出的踏步板;楼梯虽设在房外,但有层层屋檐遮挡,隐蔽而不怕风雨,占地经济而又使用方便。

“一颗印”式住宅虽然风格一致,但其规模和布局往往因宅而异。有的大型住宅为正房五开间、厢房各两开间的“五间四耳”式格局,并将大门内廊做成二层楼的倒座。有的两座“一颗印”并联建造,相邻的耳房建成一体的对称两面坡式建筑,中间分隔归两户使用。有的仅建正房形成一字形,或是正房加一耳房的曲尺形,而将大门设在左前方的前围墙上。这是因为各地各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住宅形式,但当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不能满足住宅建设的要求时,就不得不对住宅格局进行某些调整和变通,于是出现了大同小异的住宅布置,也就使得向一类型的住宅在布局上形成多样性。

“一颗印”式住宅在使用上大都有明确的分工且很有特色。正房底层的明间为待客用餐之处,次间用于饲养家畜、堆放柴草,这在其他地区是少见的。正房楼上明间过去为供佛或供奉祖先的重地,后来多用于堆放粮食,次间用作寝室。耳房底层用作厨房,楼上用作卧室、储藏间等。庭院不大,同房屋的前廊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较为开敞的空间,既能满足通风采光和排水之需,又为家务劳动提供了足够的室外空间,形成独家独院的生活环境。

这种住宅的朝向一般不向正南,有些地区朝向西北以祭天山。房屋均为土(砖)木结构,以木柱、梁架承重,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构架。墙体为砖墙或土坯墙,屋面用瓦铺装,前围墙也常常做成瓦顶。房屋外檐口用砖瓦封檐,起加固防风作用。屋脊两端用瓦重叠起翘,使屋脊略成曲线并显得富有生气。大门作为住宅的门面,精心建造装饰,门为木门框、木门扇、木门槛的全木结构,外框用砖垒砌;上部做成屋檐形式,也有的做成门楼形式,与墙顶瓦檐形成重檐。房屋装饰多饰于挑檐,特别是正房前廊的挑檐,粱头及檐口檩、枋、雀替等常雕刻出卷草、龙首、螭首、回纹等,有的使用垂柱,更富装饰性。楼上檐口高,不易看见,便不装饰或仅作简单的线口。正房底层明间一般装六扇格子门,装饰简朴大方,花纹简单,也有的不安装门而作为敞厅。向院内开的窗子多使用木板推拉窗,外墙小木窗多做成双扇开启式,形制简单。从总体上看,“一颗印”式住宅装饰趋于简朴,站在大门口向内望去,只见层檐重叠,廊檐出挑,正、厢房屋面相互穿插,错落有致,紧凑而富有动感;本色的木柱。略饰雕琢的门窗,铺满石块的庭院,都显示出朴素淡雅之美。

“一颗印”式住宅作为滇池周围最常见的典型汉式住宅,是汉族住宅与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方方正正的平面,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置房屋的布局,正房高大而厢房略低的房屋配置等,都是中国汉族传统住宅建造的基本原则。以院落为中心布置房屋,房屋墙身高且厚,厢房短坡向外形成较高的外墙,正面围墙高起,只设大门而不设侧门和后门,外墙不开窗或只开少数小窗,具有较强的封闭型,既符合汉族的住宅传统,又适合当地春季风大的特点。小天井可以减少日光的照射,内檐长伸利于遮挡阳光并阻挡风雨对屋身的侵蚀,屋檐相互穿插可减少漏雨的环节,一底层房屋不用于居住以避潮湿之害等,都与当地春季风大、雨季多水、长年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紧密相关。漫步在滇池周围的村寨之中,只见背山顺坡而建的村寨中,随地形起伏及山坡走向坐落着一座座方方的住宅,形成一组组建筑群;一座座朝向不一的住宅,那方正的平面布局、凹斗式的空间组织、高低错落有序的屋顶和简洁的造型,配以大片粉白色墙壁和灰色的屋顶,掩映在树木花丛之中,折射出当地居民那淳厚朴实的民风;道路顺山就势,高低起伏,蜿蜒曲折,即使在多风的春季,村寨之中也感觉不到狂风呼啸,形成怡人的生活环境。

大理白族民居

位于滇西高原点苍山麓、洱海之滨的大理,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是上百万白族同胞聚居的地方。这里不仅气候温和、物产富饶、山川秀丽,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更是飘逸潇洒,华丽大方。点苍山下、洱海之滨,在山脚下缓缓的坡地上、溪流边,一座座村镇依山散落,远远望去,青瓦白墙、高低错落的房屋掩映在林木之中,那就是白族同胞居住的地方。走进村镇,会看到村镇中心由本主庙(本主,是白族崇拜的一村或一方的保护神,多为神化了的历史人物,也有河神等自然崇拜之神)与庙前戏台组成的方形广场,以广场为中心,是四通八达的街道和沿街巷毗邻建造的一座座居民住宅。不少村镇还把溪水引入,潺潺流水之声不绝于耳,大街小巷绿树成荫,家家户户花木飘香,展现出秀丽的高原景色和美丽的民族风情。

白族民居的特色,首先表现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住宅布局上。白族民居以“坊”为单位,一栋三开间二层的房屋称为一坊。三坊房屋加一面围墙——照壁,围成一个方形的院落,便是“三坊一照壁”布局;方形庭院四周各置一坊房屋的四合院式布局,便是“四合五天井”的布局。

以“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为单元作纵向或横向拼接构成重院的大型住宅,以一坊房屋和三面围墙组成院落的“独坊房”小型住宅,两坊房屋作曲尺形布置、另两面围以院墙的“两向两坊”式住宅,两组独坊房前后串联在一起的“一向两坊”式住宅等布局形式也是常见的。无论采用哪种布局,正房绝大多数坐西向东,成为院落布置的突出特点之一。究其原因,或说是使正房背向常年刮的西风和西南风,或说是由于村镇是建在横断山脉东麓缓坡地带的缘故,或说是出于“正房要有靠山,才坐得起人家”的说法,正房取东向以图吉利。

“三坊一照壁”住宅,正房及两侧厢房各用一坊房屋,正房对面是称为照壁的院墙,因而庭院是三开间见方的方形。各坊底层明间为堂屋,用作起居待客,次间用作居室;楼上三间不分隔,明间为供神处,其余都用作储藏杂物;楼梯设在堂屋或次间深处。两坊相交处:各有一漏角天井。漏角天井内建两层耳房一间或两间,底层用作厨房,天井内凿有水井。大门一般开在住宅的东北角,或邻厢房,或与厢房前廊相连,或开在厢房次间。庭院内往往建有花台,种植玉兰、茉莉、丹桂、红梅等四季花卉,并且摆放翁栽花木、盆景假山,成为白族居住文化的一大特色。

照壁之设,乃“三坊一照壁”住宅的突出特征之一。照壁一般做成三叠水照壁形式,即将横长而平整的壁面竖向分为左、中、右三段,中段高宽,两侧较矮窄,形似牌坊。照壁中段墙顶做成庑殿顶,屋脊两端高高翘起,檐角如飞,屋面呈凹曲状,檐下或用斗拱,或用两三重小垂花柱挂仿;额联部位及两侧边框都用薄砖分出框档,框中或饰大理石,或题诗词书画,或塑人物山水和翎毛花卉;壁面正中或镶嵌一块圆形山水大理石块并围以泥塑花饰边框,或竖排四块方形大理石,每块上刻一大字,内容多为喜庆吉祥或显示家声的词句。其余壁面均粉白灰,条石勒脚,一般不加装饰。装饰线条多用黑、灰色调,间以淡蓝、淡绿;斗拱则饰以淡蓝、淡绿及白色,极为清雅秀丽。照壁背面装饰简化,仅有檐下斗拱,额部及两侧边框仅砌出框档。这种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的照壁,为白族居民所独创,折射出白族民居那浓郁的文化氛围。

“四合五天井”住宅,由于庭院四周各布置一坊房屋,因此除中间有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各有一个漏角天井,一宅之中大小共五个天井,“四合五天井”之称便由此而得。各漏角天井中都建有二层的耳房,其中一座的底层用作厨房。大门同样设在住宅的东北角,或在漏角天井中做人口小院,再于厢房山墙上开二门以通厢廊;或将大门设在厢房次间上。除无照壁外,其他结构与“三坊一照壁”别无二致。

房屋的建造也颇具特色。房屋为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以穿斗式和抬梁式木梁柱构架承重。用棺墩而不用瓜柱,有的使用曲梁,立柱顺树干之势上细下粗,四周柱子微向内倾,整个构架上小下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墙体常见夯土墙、土坯墙、卵石墙和条石墙,砖墙罕见。卵石墙乃利用河卵石砌成,早在8世纪即已有之,“卵石砌墙不会倒”被称为大理三宝之一,别具一格。屋顶有瓦顶和草顶之分,采用硬山式屋顶,而山墙又常常高出屋面如封火墙,但其目的不是防火而是防风。用特制的薄石板封住后檐和山墙悬出部分的“硬山式封火檐”,既可防风,文形成整洁的外观,也是白族民居的特色之一。

主要房屋屋脊两端作鼻子状起翘,耳房屋脊两端则封火墙高出屋面,处理成鞍形或折角形,显示了白族民居檐口的特殊风格。房屋底层前面设廊,山墙下部出檐构成“腰带厦”;楼下明间正面装可拆卸的六扇格扇门,次间正面用木质前墙和通风格子窗。

由此可见,白族民居房屋在建筑和结构上的许多做法,是为了适应当地风大、地震多发、飘雨深、气候温和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