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儒学文化东方巨子(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5868400000073

第73章 书剑英雄查良镛

查良镛,笔名金庸,1924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1941年在重庆就读于中央政治大学,后中途辍学。抗战胜利后,入东吴大学攻读国际法。毕业后,就职于《大公报》

社。新中国成立后,随《大公报》迁至香港。

1959年,创办《明报》,后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一跃成为香港报业中的佼佼者。着有《天龙八部》、《鹿鼎记》、《笑傲江湖》等武侠小说十五部,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之先河。

以《天龙八部》、《书剑恩仇录》等作品风靡万千读者的一代文侠金庸,因其笔名驰名遐迩,其原名倒反鲜为人知。其实,金庸本名查良镛,“金庸”是由“镛”字一分为二得来的。若说,此公之为人与做事,倒也和他武侠小说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一样:一身傲骨横天下,满腔热血洒疆场。只不过,他的疆场是他写的书,他办的报。因此被人称为“书剑英雄”。

几经辗转,金庸白手起家创办了《明报》,为了扩大《明报》的读者群,他开始在报上连载武侠小说,没想到这一无心插柳的举动却造就了一位武侠小说宗师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袁花镇。海宁虽是个滨海小县,却出了许多文人墨客,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王国维与徐志摩二位。金庸的先祖查慎行亦为清朝着名诗人,祖父为光绪年间的进士,博学多才且政绩不凡,父亲是个受过西方教育的开明地主,这个家族可谓世代书香。在书香中熏大的金庸,秉承了典型的中国文人习性,为他日后笔走春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金庸正好中学毕业,同大多数爱国青年一样,他走上了背井离乡的求学之路,并考入了设在重庆的中央政治大学,主修国际法。由于他的思想与当时政府推行的教育方针格格不入,再加上他桀骜不驯、正直刚烈的性格,不久即被校方借故勒令退学。

退学的打击并未让金庸萎靡消沉,他很快在中央图书馆阅览组谋得一职。这期间,他博览群书、广为涉猎,遨游书海的经历使他获得了丰厚的文学底蕴。

抗战胜利时,金庸已是一个羽翼渐丰的青年俊才,他先到上海,进入东吴大学继续攻读国际法。毕业后,他凭借自己的实力过关斩将,从三千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公报》的记者。迈开了他漫漫写作生涯的第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他随《大公报》来到香港。此间,他曾以“林欢”为笔名写下了一些见解独到、文采斐然的影评,在影视界、新闻界都小有名气。

1959年,金庸白手起家创办了《明报》,这是他自认为一生中干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明报》的定位是面向“知识分子”。创办之初,《明报》历经劫难,惨淡经营。但在短短几年后,《明报》就从“一张小报”发展成为与《大公报》各领风骚的着名大报之一,其中艰辛自不必细说。正是在这一段时间金庸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说来也真可谓“无心插柳”,金庸最初的创作动机只是想以武侠小说连载的形式来扩大《明报》的知名度。他这一招可说是“功高至臻”,不仅《明报》一时间家喻户晓,他塑造的武侠形象则更是妇孺皆知。

《明报》发展到60年代,金庸又结合国内外形势与其他各大报纸展开了“笔战”,舌战群儒的结果是他成了“爬格”行业中的第一高手,《明报》也相继有了《明报月刊》和《明报周刊》这两姊妹,使得《明报》于纯学术性之外,又增强了文学性和娱乐性,令广大读者耳目一新。后来金庸又借鉴着名出版集团的经验,将《明报》集团扩展成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及房地产公司的多元化产业。

进入90年代后,《明报》的销售量曾一度达到二十五万,而《明报周刊》则突破数十万份,一跃成为香港报业集团中的佼佼者。

金庸一生中最得意最喜爱的是办报。记得80年代中期基本法咨委会出版的委员名录中,金庸的头衔只写了“《明报》社长”四个字,仿佛这四个字就足以概括他的一生,可见他对《明报》是何等至爱!但在1993年,金庸先生苦心经营《明报》30年之后,却毅然宣布退出江湖,将报纸转给他人主理。他说: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办报,太迫人,到‘古稀’之年希望能有时间做些历史研究,让身心得到休养。”这充分展示了一代文侠在完成霸业之后的广博胸襟。但是,金庸先生绝没想到《明报》易手后走了另一条路。及至后来,他又创办了明河集团有限公司,旨在为年轻有为之士开辟一个发展空间,而他本人则云游四方、讲学传道、研修佛学、颐养天年了。

为了写好一个又一个“成人的童话”,金庸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却突然封笔收山。

在数以万计的读者眼里,金庸的名字绝不仅仅只是个作家,而且意味着一种创作流派。他撰写的《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十五部作品可说是开一代新派武侠小说之先河。

虽然金庸自谦写的是“成人的童话”,但写于1955年至1972年间的这十五部武侠小说,对广大读者来说,却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上至大学教授下至小学学生,这庞大的读者群,在阅读金庸的作品时往往会爱不释手,废寝忘食。

金庸说他一生受《资治通鉴》的影响最大,由此他的历史观也被带入他的小说创作中。在最初写武侠小说的时候,他的作品故事性强,注重矛盾冲突,同时小说又掺入强烈的汉人皇权民族主义思想。在创作《天龙八部》时,他的眼界逐渐放开,历史观有了进步,中华各民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

为了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金庸翻阅了大量的拳谱武术图解,他作品中那些令人浮想联翩的怪招名称很大一部分就出自于“四书五经”中,为了使情节更为生动曲折,他还参考了大量的侦探小说,毫不夸张地说,每一部作品皆系他心血凝成!

天道酬勤,金庸呕心沥血写下的15部武侠小说已拥有了无以计数的读者,且读者群还在日益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不久前曾举办过金庸作品讨论会。与会者评价说:

金庸作品题材广泛,写作手法承袭中国古典武侠小说的各种创作经验,同时又借鉴了现代文学的写作技巧。

金庸的武侠小说写至1972年时,正是巅峰期,但他却突然激流勇退宣布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他说因为写得已经太多,不想再重复角色,假如有精神有时间,他会以春秋战国或汉唐时期为背景写历史小说,他的毅然淡出,留给了亿万读者无尽的回味。

就像所有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金庸在以入世的精神做事的同时,总在修炼以出世的心态做人。已彻底宣布退休后的他并未退出社会,而是积极投身到香港繁忙的社会活动中,并为香港回归祖国的事务殚精竭虑。对于1997以后香港的发展前景,他信心十足。社会活动之外,他便潜心读禅研佛,“竹里坐消无事福,花间补读未完书”这幅对联是由他的祖先——康熙帝的文学侍从查升所题。面对先祖手迹,金庸常注目沉思,细细揣摩联中所蕴含的宁静淡泊。

金庸,这位被世人誉为集“作家、报业大亨、政论家、社会活动家、历史学家和佛学家”于一身的传奇人士,充盈着一种翩翩君子的气度和大家学者的风范,他总是那样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走近金庸,方知他豪气未减当年,英雄气概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