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笛子,古代也称竖吹,相当于后来的箫。而同现在的笛子相类的“笛”,即“横吹”,一般认为源于西域,西汉年间流入中原。据说张骞出使西域时,曾遇一青年牧民,得到十多支骨笛及青年祖传的《摩诃兜勒》笛谱,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交给宫廷乐师李延年。李如获至宝,潜心吹练,不久笛技名噪京门。后来李延年去异域采风,创作了《入关》、《出塞》等一批名曲。
1973年,在我国浙江河姆渡村新石器遗址,出土了骨制“文笛”。经科学家检测已有。7000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古笛之冠的瑞典骨笛还要早3000年。“文笛”有一个吹孔,六个音孔,排列顺序与现在的横笛相仿,雕工古朴,音律雄浑。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原始笛子的故乡当在华夏大地。
1987年5月,在河南舞阳城外贾湖新石器遗址,又发现了距今8000年的骨笛。该笛长约20厘米、直径约1厘米,用禽骨制成,与现在的笛子基本相似,不同处在于笛上有7个孔,规格同一,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从制作来看形制规范,经有关专家测试,具备音节结构,至今仍可吹奏出旋律。我国考古学家和音乐研究家确认,此笛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笛子,也是最早拘乐器,并且是世界上现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笛子。
笙
音质清亮的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殷代甲骨文中就有记载。那时的座,36簧以上称芋,36簧以下称笙。古来有关笙的趣闻和掌故不少。“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就是最好的例子。更有趣味的是,相传笙是宋代着名文人秦少游、苏小妹的订婚信物。
古代笙的名且很多,有和、巢、大笙、小笙、排笙、方笙、匏星、七星匏、九星匏、葫芦笙等。笙斗有木制和铜制两种,吹奏时手指接住某一管中的空气柱产生共鸣,发生和谐的音响。笙是利用两种振动(一定大小和一定厚薄的簧片的振动,一定长度和一定直径的管中空气的振动)的巧妙配合而产生优美的乐音。
笙和我国古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诗经》中就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匡是将”等句。笙在我国古代文学家笔下有许多“雅号”宝笙、瑶笙、玉笙、鹤笙、风笙、娇整、蓉茎等。
17世纪初,笙被介绍到欧洲。欧洲人根据其发音原理创造了簧风琴,以后又出现了手风琴和日琴。自古以来,笙的制作多系民间艺人,尤其是唐宋以后,在我国民间更是广为流行;笙的簧数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如今河南洛阳、新乡、开封、郑州生产的豫剧笙、曲剧笙,簧数最多,音质悠扬悦耳,名扬全国。
鼓
中国鼓可能是我们民族乐器中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成员了。这种击乐器在远古时候是以陶为框,故称陶鼓或上鼓;往后,它既有蒙皮(兽皮,蟒皮),也有用铜铸成的铜鼓。铜鼓由。
釜发展而成。自春秋时期至清末均有铸造。原系统治权力的象征,击之,用以号召部众进行战争,并作为祭祀、赏赐、进贡的重器。铜鼓上铸有许多远古时代的文字、图形、符咒以及史实形象,如今苗、瑶、侗、壮、水、布依等兄弟民族还在使用它,铜鼓不仅是一种乐器,而且还是·种珍贵的历史文物。
关于中国鼓的名称也有一定来历,据《易经》的解释,因其声如同春雷,具有唤醒万物苏生的意义,所以定名曰“鼓”。中国鼓的种类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古代有建鼓、臬鼓、罄鼓、晋鼓,搏附、怀鼓、鼗鼓、腰鼓、梆鼓、鼓、羯鼓、罄鼓以及着名的鼙鼓等等。此外,古时指挥打仗的叫战鼓,还有作报时的戒晨鼓、报信的警鼓、告状的登闻鼓、田间的播秧鼓和说唱用的书鼓、渔鼓、八角鼓,戏曲武场用的单皮鼓,民乐队中的定音排鼓等等。在节日中我们常见的主要有大鼓、盆鼓、堂鼓、腰鼓、铃鼓以及维吾尔族的手鼓、苗族的铜鼓、瑶族的长鼓、壮族的蜂鼓、佤族的木鼓与竹鼓、傣族的象脚鼓等,鼓在古代还因等级而异,如王执路鼓、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鼓、旅师执鼙鼓。古代的鼓,其作用现已鲜为人知。现举几种有代表性的简释如下:
建鼓:在孔庙中作典礼用,鼓腰为方孔,以柱贯其中,柱上施华盖。
臬鼓:古代作劳动、征战开始(或结束)时用,鼓身长一丈二尺。
革兆鼓:亦为孔庙所用,宾客来到时摇之以奏乐,祭祀时每章将终时亦摇奏。
搏附:形状似小鼓,唯鼓中填以糠等,在乐队演奏时手拍击节奏。
怀鼓:直径约20公分,两面蒙皮,置于两脚间用一竹着敲击。
梆鼓:古代戏曲中的主要击乐器,以木为体,蒙牛皮,用两竹箸敲击。
羯鼓:南北朝经西域传入内地,其形如漆桶,用两棒击之,盛行于唐开元、大宝年间。
另外,鼗鼓是一种长柄的摇鼓;饕鼓是古代有役事时击以召集人的大鼓:譬鼓是古代军旅中巡夜时所击的鼓,这些鼓平时很少用到,现在也失传了。
古代有关腰鼓、羯鼓和鼙鼓有不少传闻轶事。
古之腰鼓与今天的形制不同,据陈呖《乐书》:“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纤腹。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高昌诸乐,奏时挂在腰阃,用两手掌拍击。相传三国时代,名士孔融的朋友弥衡善于击鼓,平素气做,曹操闻之,想让他在宴会上表演,当众辱谩他。弥衡赴会,即刻奏起了鼓乐《渔阳掺挝》(“掺挝”古代击鼓的一种技法),声节悲壮慷慨,听者无不动容;接着,弥衡又解袒上衣,裸身而立,复掺挝而去,鼓音震人肺腑……事后曹操说:
“我本想羞辱他,反倒被他戏弄了。”弥衡所用的鼓,就是“腰鼓”。
唐朝和五代,是我国鼓的兴旺时期,从皇帝到老百姓,都有击鼓的爱好。鼓技成了一门自上而下,从宫室到民间都十分普及的音乐技艺。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击鼓爱好者,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羯鼓演奏家,而且还是鼓曲的作者,唐代着名的140多首羯鼓曲中,有92首就是他所作。唐南卓《羯鼓录》说,玄宗所作羯鼓曲,凡分“太簇官”、“太簇商”、“太簇角”、“诸佛曲词”以及“食曲”等五类,着名的鼓曲有《色俱腾》、《耀日光》、《春光好》、《秋风高》等等,可惜这些着名的鼓谱都没有流传到今天。玄宗的侄子李趟,善于击鼓,有一次,李在所戴的绢帽上插上数朵葵花,在击奏了一番羯鼓后,曲终金花不落,玄宗大为赞赏,还因此“赐金器一厨”哩!
相传三国时吴国大将军周瑜善辨鼓音,一次,他在检阅军队后,突传鼓手进帐,并斥问为什么在鼓声中含有哀音,为此满座都觉惊奇。然而鼓手却答:因他老母有病在家,但军务在身,无法回去探望,这种悲思影响了击鼓的情绪,周瑜听后,就准了鼓手的探亲假。此事说明,鼓音是能够极为深刻地体现人们的思想情绪的。
鼓声一向作为激励人们奋勇向前的讯号,所以古代多用在军事行动上,击鼓使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则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像“鸣金(锣)收兵,击鼓进军”,“一鼓作气”等等都说明古代军队中常用鼓声来发号施令,鼓舞士气。
古代军中还常用一种小型的鼓,叫蒲鼓,由于它很重要(通常是大小各一对),后来名词变成了动词,鼓名转借为军事行动的意义了。刘长卿诗句“万里辞家事鼓擎,金陵驿路楚云西”
,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锣
锣,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一种民族铜制打击乐器。在古代,用于礼仪和战争,有“鸣锣开道”
、“鸣锣收兵”之说。近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约当西汉初期)出土的一件锣,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实物。史书记载最早见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从宋代起,锣便在民间乐队中广泛使用。1791年,法国作家戈赛克把我国锣始用于管弦乐队中。从此,锣就正式加入交响乐队的“家族”,人们誉它为“中国锣”。
中国锣的音色低沉、浑厚、雄壮。锣面大,音量变化幅度大,敲时发音迟钝,余音长。一般单击、慢奏、弱奏与中强力度击奏,效果最佳。它宜表现不祥的预兆,灾难性的场面,恐怖的形象,送葬的行列及死亡与哀悼等等。在交响乐队里,它常常扮演蒙受灾难的悲剧性角色。合奏中虽不多用,但往往只敲几下就足以刻画出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近年来,我国曾把它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前来访问的朝鲜、苏联、日本、德国等国家艺术团体。
另外介绍一下我国现代锣方面的知识。现代锣铜质,圆形,因大小,形制、音色、效果的不同而名称各异。其中心部分凸起、发音比较浑厚的叫包锣或链锣;由多面厚薄高低不等的定音小锣组成一套,适于演奏旋律的,叫做云锣;还有多面大小高低音色不同的锣组成一套的,叫做十面锣。此外常用的锣有:大锣、中锣、小锣、春锣、汤锣、苏锣、马锣、斗锣等。
锣鼓“语言”
戏曲锣鼓有其语言,要求严格、程式固定和协调,如:阴锣——无精打采;上云梯——点头开始;搓锣——擦掌;乱锤——慌乱一团;冷锣——事情突然;将军令——元帅点头;回头——群臣上殿;九锤半——无言悲愤;哭头——生死离别;滚头子——焦急不安;扫头——话未说完;二三锣——请示对方;剁头——心言气氛;玉锤锣——商议事情;小开门——皇帝登殿;大吹打——元帅升帐;急急风——重要事情;风点头——表达感情;四击头——形象表达;水底鱼——事情紧急;叫头——向对方提意见;扑灯蛾——语言激动。
京剧中的锣鼓经
欣赏京剧,也应懂得锣鼓经。锣鼓经程式固定,要求严格,烘托剧情,和谐协调。就司鼓而论,有“文”、“武”、“昆”、“乱”等京剧场面。其中文场包括胡琴、琵琶、三弦三大件;武场有大锣、小锣、旗钵、堂鼓;昆曲有笙、箫、管、笛和九音锣;乱弹有西皮、二黄、吹腔、拨子等。京剧中常用的锣鼓经是:
小开门(皇帝登殿)扫头(话来说完)大吹打(元帅升帐)哭头(生死离别)回头(群臣上殿)五垂锣(商议事情)急急风(重要事件)二三锣(请示对方)冷锣(事情突然)风头点(表达感情)滚头子(焦急不安)剁头(语言气氛)扑灯蛾(语言激动)四鼓头(形象表达)阴锣(无精打采)水底鱼(事情紧急)搓锣(磨拳擦掌)乱垂(慌乱一团)九垂半(无言悲愤)将军令(元帅点兵)朝天子(少数民族统治者登殿)上无梯(战斗开始)叫头(向对方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