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礼仪
45856600000017

第17章 百姓生活交往俗礼(8)

从坐、立、跪的变化过程,反映出君臣间的礼节愈来愈繁琐,也可窥见君臣间由亲到疏的关系,更可反映出皇权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作揖与拱手的由来

古代的作揖,就是后代称之的拱手。拱手的姿势最初是双手抱拳前举,模仿前面带手枷的奴隶。拱字古人解释为执,甲骨文中的执字就是由手枷和人的象形二字组成,殷墟出土的带枷的女奴隶就如同拱手的姿势,因而“作揖”这种礼节可能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最初不晚于商未周初。但当时这种礼节只是在奴隶主和自由人中流行,含意是愿意作对方的奴仆,供对方驱使,为对方服务,它是礼貌上一种友好的表示。古人作揖的方法有许多种并且有许多等级,可参见邓拓《燕山夜话·握手与作揖》。

握手的来由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着什么武器。这种习惯古时便已逐渐演变成于分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握手以示亲近。《文选》汉苏武诗之三有:“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后汉书》二四《马援传》:“援素与述同里,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三国志》魏《曹爽传》,“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

邓拓曾写过一篇文章,认为握手在欧洲最为普遍,而在中国古时实际上被看做认为轻佻的举动,或是特殊感情的表现,并非我国传统的正式礼节。

古礼中见得更多的倒是跪、拜手、拜、稽首、作揖等(见《燕山夜话·握手与作揖》)。但今天“握手礼节”在中国是很普遍的了。”

筵席与坐席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席是常见用具。细分之,铺在底下的叫筵,覆在上面的叫席,通称筵席。《周礼·春官注》“筵,亦席也。铺陈日筵,籍之曰席。

筵铺于下,席铺于上,所以为位也。”

按古代礼制,筵长一丈六尺,铺上缁布(黑色的麻布),席长八尺,铺上绿色的丝绸。假使不是宴饮,为了便于讲话指划,席与席之间相距一丈左右。“虚坐尽后”,表示谦恭,也便于相对讲话。

至于饮食时,又要“食坐尽前”,以防食物法污坐席。因为俎豆皆陈于席前。若坐后,容易溅污坐席,那就不够礼貌了。

捧席有一定规矩。《礼记·曲礼》:“奉席如桥衡。”意思是捧席要横捧,左高右低,表示主次。铺席时,则分主次,正馔(主食)在左,庶馐(菜肴)在右。卷席时,要先从末端卷起。《公食礼》:“卷自末。”这是席卷之法。

古人坐席,又有尊卑高下之分。《礼记·曲礼》:“请席何乡”,就是指坐席朝什么方向。“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为上。”从坐席中可看出地位之尊卑。《史记·项羽本纪》中记鸿门宴上的坐位也可看到。“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羽是主位,东向坐。则南向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可见范增在项羽军中的地位之尊。张良地位最低,不叫坐而叫侍。侍,就是在旁边陪坐。

坐席时,有时表示向对方致敬,离开座位,叫做“避席”。《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饮酒酣,武安起为寿,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为寿,独故人避席耳,余半膝席。”避席,表示对武安侯的敬畏。膝席,膝不离席,只是抬一抬身子而已。《刺客列传》中记燕太子丹接见荆轲,“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避席,是向荆轲表示敬意;顿首,有急事求荆轲。

宴饮座次安排古礼

古人设宴,对于座次的安排十分讲究,主人坐在什么位子,客人坐在什么位子,都有严格规定,乱坐位子就有喧宾夺主、以下犯上之嫌。《史记·项羽本记》就透露了座次安排的尊卑观念:鸿门宴上,“项羽、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是主位,东向坐,而南面为上,坐的是亚父范增,显示出项羽对范增的尊敬。张良地位最低,不能叫坐而叫侍,意思是像今天的侍从陪客而已。

清代学者顾炎武经过考证,得出结论:“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这和中国的建筑有关。中国处于北纬度地区,造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古代贵族活动场所的建筑,一般都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堂室之间有一堵东西走向的墙,这堵墙靠西边设窗,靠东边设门。入室必须经堂,即所谓“登堂入室”。在堂上安排的活动,一般是南向为尊,主要宾客都安排朝南坐;在室内安排的活动,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次是坐东面西,这就是“东面为尊”的来历。今天,建筑式样已远非昔日可比,前堂后室的式样也日渐稀少,完全照搬上古宴饮礼仪既很困难,也无必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变通的新的宴饮座次礼仪。古人在堂中以南向为尊,在室中以东向为尊,其实就是面对门为尊。今人沿袭了这个礼仪,以面对门的座位为上座,不去管东南西北了。如果面对门的座位不大宽敞,人们习惯上以最少受到干扰的位置为尊,将贵宾安排在此座位上,以显示对客人的尊重。

敬酒是传统的礼节

中华民族素以注重礼仪、好客闻名于世。客来敬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但客来时如待之以酒,则似乎更显得热情、隆重。不仅如此,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欢”、“无酒无敬意”、“无酒不成礼”等种种说法,更是将酒当作友谊的使者、欢乐的象征。可见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特殊和重要的地位。

按照中国的传统礼节,举凡重要的社会活动,酒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皇帝祭天,百姓祭祖,都要供酒;武将征战有功,文臣施政有方,皇上的犒劳也少不了酒。流传到民间,酒扮演的角色就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好朋友相聚,少不了置酒,还“酒逢知己千杯少”。心情不佳,免不了喝上几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人来到世间,有满月酒;拜师学艺,有拜师酒;离家外出,有饯行酒;外出归来,有洗尘酒;造房子,有上梁酒;结婚,有喜酒,去世,有丧酒……酒和生活密切的程度,简直让人惊讶。由于酒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于是作为生活的反映的文学艺术作品,与酒有关的内容,也逐渐多了起来。首先表现在诗歌上,曹操、陶渊明、李白、王维、苏东坡、欧阳修、李清照等,都留下了不少咏酒、借酒抒发情怀的名篇。接着书法界出现了狂草,相传也和酒有关。据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在微醉的状态下写就的。紧跟而来的,是武术上出现了醉拳、醉棒,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以醉酒为题材的《太白醉写》、《贵妃醉酒》等作品,美术界出现了李白醉后捞月的国画和雕塑等,至于小说中写到喝酒、醉酒场面的,就更多了,中国的几部着名小说都有这类描写,《红楼梦》中有贾宝玉和众姐妹饮桂花酒、题螃蟹诗的镜头,《三国演义》有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镜头,《水浒传》有宋江浔阳江畔题反诗的镜头。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从《诗经》、《离骚》到《红楼梦》,都渗透着酒的影响。

斟酒、敬酒、干杯古礼

宴饮前,主人备酒时,除非知道来客中有酒量特大或对某种烈性酒有特殊嗜好的,一般可不备或少备烈性酒,以防宴饮中“乐极生悲”。

宴饮开始前,主人先得给客人斟酒,以示礼貌。斟酒是有讲究的,俗话说“浅茶满酒”,酒可比茶多斟些,古人以斟八分不溢为敬,今人往往喜欢斟满。给客人斟完酒后,主人才给自己斟。有的主人不善饮,甚至滴酒不能沾,可以请一位善饮的亲友代为陪饮,也可以以茶或饮料代酒,但无论是陪饮或代酒,主人均得主动向客人打招呼,征得客人同意,否则为失礼。

宴饮时,还得“献报酬”。即主人必先敬酒于宾客,此为“献”;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此为“报”(也称“酢”);然后为劝客人多饮,主人必先饮以倡之,此为“酬”。此种礼仪,由来已久,沿袭至今,现在人们在宴饮时仍遵循这一礼仪,以先进酒于宾为敬,而且以带头干一杯为导,口中还连称“先干为敬”。

古人习惯席地而坐,今日所见桌椅南宋时才广泛采用,南宋以前,因坐姿关系,宴饮干杯时,宾主均不起立,只是各自举起酒杯,邀齐同饮即算干杯。今人干杯,往往要碰坏,而且要碰出响声来。逢到碰杯,主宾均要站起身子,面向对方正视,才算礼貌,否则为失礼。

今天待客礼俗,是客至先喝酒后吃饭,主人一般在旁陪饮,主人即使不喝酒,也不能先客而吃饭,否则为失陪,失陪即为失礼。唐宋以前没有这个习惯,古人是饭后饮酒,后来不知怎么搞的,认为“酒”谐“久”音,“饭”

谐“犯”音,“饭后饮酒”变成于“久后犯上”,成了忌讳。为了避讳,人们逐渐改为饭后不喝酒,今人虽不必避讳,但也习惯成自然了。

主人在酒宴上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须时刻注意客人的反应。客人酒量有大小,性格有差异,主人该劝酒时就劝酒,认为客人将不胜酒力时,就要主动引导宾客交谈,不必主动劝酒;必要时,可以征求客人意见:“用饭了,如何?”知情达礼的客人会领会主人的意思,不再劝酒、赌酒。

酒宴作客古礼

作客赴宴,应该准时守约,衣冠整洁。作客赴宴迟到,是非常失礼的,至少是对主人和其他客人的不尊重。一般讲,作客赴宴应该准时,万一遇到诸如交通阻塞等特殊情况而迟到,到达后也应主动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讲明原因并致歉意,以此体现自己的诚意和修养。

落座时,应等主人招呼后才落座,切忌大大咧咧目中无人,随意找个位置就坐下,否则很不礼貌。碰杯时,客人的酒杯以低于主人的酒杯,小辈的酒杯以低于长辈的酒杯为敬。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宴上经常会看到这种亢奋热烈的场面,每到这时,作客人的需及时提醒自己掌握好分寸。酒是特殊的饮料,既有益于人,也有害于人,有益有害,全在于掌握。作客人的适当劝酒是可以的,不宜频频劝酒,各人酒量不同,频频劝酒难免有人醉倒,不论是自己醉倒,还是座中其他人醉倒,都不是好事,在主人面前都属失礼。有人以为酒宴上非得有人醉倒才够味,拼命劝酒,甚至掺假,以水代酒来灌醉对方,这就带点恶作剧味道,和“文明”相距更远了。

干杯时,约定俗成的做法是必须起立,碰响杯子后,双方将自己的酒喝干净,然后才落座。有的偿胜酒力,遇到有人来同自己干杯,就不站起来,这是失礼的。即使不干,也得起立答礼,表示感谢。

“跪拜礼”的起源

原始社会中,人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用一些象征性动作,来表示他们的意向、感情。这些动作,有的后来成为社会生活的习惯,并常常被用作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组织和加强部落之间联系的手段。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统治阶级利用其中某些习惯,加以改变和发展,逐渐形成各种正规的“礼”。

“礼”成了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组织和对人民进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跪拜礼”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基本礼节。

人类刚刚能直立行走时,他们的行走姿势、大约跟现在动物园中猩猩单用后肢行走时的姿势差不多,弯腰曲背、身体前倾、步履蹒跚,前肢下垂、离地面很近。以这种姿势行走的人们,当他们站定表示友好或敬意时,前肢着地、后肢弯曲就是很自然的了。人类的先祖在静止时比行走时更不易保持直立,这一点,在近代力学中是找得到原理的。已经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做出的后肢弯曲,前肢着地的姿势,就是跪拜礼的雏形。

进入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尚不知桌椅为何物,帝王平民皆席地而坐,所谓“两膝着地,以尻着而安者为坐”。这种坐姿,对于行跑拜礼,是很方便的。所谓“伸腰及股而势危者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头着地为拜”。以跪拜作为一种礼节,自然而然地得以延续和巩固,这种情景,我们在现在个的日本“榻榻篾”上还能看到。日本民族在榻榻篾上“两膝着地,以尻着而稍安”为坐,当坐在榻榻篾上的日本人要表示敬意而欠动身体时,他们“伸腰及股而势危”,“以头着地”,很自然地构成一个跪拜动作。

随着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制度日益森严,经统治阶级改变和发展的各种礼仪礼节也日益繁杂化、规范化、经典化。仅跪拜礼一节,就被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膜拜”等格式,各种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以及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所规定使用的跪拜礼都是不同的,它起到了维护、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等级关系的作用,起到了对人民加强其阶级统治的作用。例如,“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之礼”;地位相等的人们之间通用“顿首”;而“吉拜”则属于“常祭之礼”等等。

跪拜礼的姿势,对受礼者的人身安全,也是颇具防范作用的。行跪拜礼时,人们俯首低视,多双手下垂及地。至于“膜拜”,则是“举两手,伏地而拜”,比之现代的举手投降姿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赤手空拳的行礼者,如果还想稍有“不轨”之图,也因“两膝着地”而处于劣势,受礼者及其随从居高临下,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当人们发明使用桌椅之后,跪拜礼已显得十分不便,似乎需要对它进行改革了。封建统治阶级也的确是根据其阶级利益,不断地在对备种礼仪进行改革兴废。例如,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清政府内外交困,财政危机,为了节约经费充实粮饷,明令废止了沿用三千年之久的“乡饮酒礼”。

跪拜礼虽然有种种不便,但由于它有助于封建等级制的维护和巩固,有助于封建统治,对封建统治者有利无弊,所以,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几千年间,它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用而无多大改变。只是到了乾隆年间,中国式跪拜礼受到了一次挑战,英国外交使节到北京谒见中国皇帝,他不愿意向清皇行中国式跪拜礼,经过一番交涉,乾隆皇帝同意接受英国使者的西洋式单腿跪拜礼。

“跪拜”,从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到阶级社会演变成了一种表示臣服的礼节,“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行跪拜礼的,总是臣服者、卑贱者。跪拜礼被掺入了一种人格侮辱的成分,并日见其明显。以至“卑躬屈膝”一词成了损人尊严的贬义词。人民对这种礼节,从习惯到厌恶,从厌恶到反对,乃至提出改革的主张,也就是必然的了。

清末,四川民间传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从来不许人向他行跪拜礼,也教育百姓不要向任何人跪拜,石达开是否有过这种主张,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但这个民间传说本身,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跪拜礼的意愿。而我们知道,石达开被清军俘虏后,的确没有向敌人行跪拜礼,最多只是对四川都督骆秉章“长揖不拜”。可见,上述民间传说并非事出无因。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者提出过改革跪拜礼的主张,他们认为跪拜礼“卑躬俯首,生气毫无”,而“点首鞠躬最便宜,亦足示敬,且出于自然”。应该指出,无政府主义者的这二主张,是合乎历史发展趋势的,因而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在中国大传播。有辱人格,维护封建制度的跪拜礼之取消,已势在必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刚一成立,孙中山先生马上就宣布取消跪拜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后,虽然是袁世凯窃居着总统职位,鉴于形势,他也不得不宣布:所有礼节,男子礼节为脱帽鞠躬,大礼三鞠躬,常礼一鞠躬,寻常相对,只用脱帽礼。女子大礼大致相同,唯不脱帽,专行鞠躬礼。

正式废除跪拜礼节,这是辛亥革命的一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