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国古塔
45817000000005

第5章 塔的材质

(一)土塔

夯土建筑是建筑史早期非常经济和流行的一种建筑形式,夯土建筑的优点是取材方便、建造简单且所需成本少。但是在历代古塔中,只有少部分为夯土建筑。这是由于塔一般都高大而纤细,夯土本身的力学性质并不适合建筑高塔,此外夯土塔的建筑和保存还受到气候的影响,土质松软、降水丰沛的地区很难建筑和保存高大的夯土塔。因而保留下来的夯土塔数量很少并主要集中在降水量较少、黄土资源丰富的中国西北地区,且夯土塔的主要形制多为体形较为矮胖的覆钵式塔。在现存为数不多的夯土塔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西夏王陵中的夯土高塔,西夏王陵中所建的塔以夯土为基础,经历了历代战火的硝烟而得以幸存至今。

(二)木塔

善用木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历代所筑木塔均借鉴了很多宫殿建筑的元素和技术,从斗拱、椽、枋、梁、柱等承重结构到门窗栏杆等非承重结构都与同时代的宫殿建筑非常相似。作为在中土起源最早的塔,三国时期史料记载“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端加筑“窣堵波”的建筑形式,不过这种下木上石的结构违背了材料本身的力学形制,加之年代久远没有保存至今者。

早期木塔因为建筑技术的限制,常常在塔内用砖石或夯土筑起高台,作为木塔屹立的依托,各层的木构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塔心的高台相连接。后期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塔中的高台被木质的中柱所取代,这极大地扩充了塔内的活动空间,是建筑技术的一大突破。但中柱的出现也限制了木塔高度的进一步提升,因为要想找到一根高大笔直的木材作为塔的中柱是非常困难的,而塔高也就被限制在中柱的高度上了。

辽代建筑的山西应县木塔则是木塔建筑的又一个技术突破,应县木塔没有中柱,而是由每一层塔身周围的两圈木柱将塔的荷载层层向下传递,这种独特的力学设计比中柱式结构更合理、更坚固,也使得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风雨而始终屹立不倒,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木塔。

(三)砖塔

砖结构仿木构塔的斗拱砖塔是各类塔中数量最多者,历经风雨保留下来的砖塔数量也比其他材质的塔多得多,这一点是与砖本身的材料性质分不开的——砖由黏土烧制,其在结构上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与石材接近,远远胜于夯土和木料,却又具有易于施工的特点,并且可以相对轻易地修筑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和进行各式各样的雕刻加工,非常适合塔的建造。除了塔砖本身的堆积方式,塔砖之间的黏合也是对砖塔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唐代砖塔多以黄泥为浆黏性稍差,自宋辽以后在黄泥浆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壳,增加了黄泥浆的黏合力。从明代开始,砌塔则全部使用石灰浆,使得塔的稳定性有了飞跃。明清两代随着制砖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类砖塔大量涌现,以至于一时间难以见到由其他材料建筑的高塔了。

虽然砖非常适合建筑塔,但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砖塔在结构上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结构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自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发展的一种阻碍。以砖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由于砖塔缝隙非常多,因而塔身上极容易生长植物,杂草、树木的根系深入塔身会极大地破坏了塔的结构,从而造成了塔日后的坍塌;另外构成砖塔的建筑材料体形很小,容易被人取下,著名的杭州雷峰塔就是被人们的窃砖活动击倒的。

(四)石塔

使用石料并非中国传统建筑所长,但由于石材本身的性质非常适合建造高塔,因而在塔中以石材为主要材料者也不算少数。常见的石塔有经幢式塔、宝箧印塔、多宝塔、覆钵式塔以及小型的密檐塔和楼阁式塔。只有很少的石塔体量高大,建筑这样的石塔需要比较高的建筑技术和技巧。这些石塔有的使用大石块,有的使用大石条或大石板,更多的则是使用体积较小的石砖,依照砖塔的建筑方式构筑,在承重结构上则多仿照木构,由于石材和木材在材料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耐压而弹性较差,后者弹性好但承重能力不强,因而仿木构的石塔大多不能发挥石材性质上的优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发展。

(五)琉璃塔

香山公园中的琉璃塔从本质上讲也是砖塔的一种,因为琉璃塔的琉璃仅仅贴附在塔的表面,塔的内部仍然是用砖砌筑的。琉璃是中国古代严格控制的一种建筑材料,只有获得官方特许者才能够用琉璃来装饰建筑物,因此琉璃塔的数量非常少,现存的琉璃塔大多是经过皇家特许敕建的宝塔。

琉璃材料美观、色彩多样,表面覆盖的釉层,可以很好地抵抗日晒、风吹、雨淋,对保护建筑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琉璃塔因为地位和经济状况不同,使用琉璃的情况也各自不同,有的塔通体均被琉璃贴面包裹,有的仅仅在塔身的特定部位,如转角、塔檐等处贴附琉璃,有的则用琉璃烧制出浮雕造像贴附在塔面。

(六)香泥小塔

香泥小塔是以寺院中供奉的香为材料,蘸湿打成泥雕塑的小型佛塔,是一种宗教法器而非建筑物。香泥小塔是喇嘛教常用的一种法器,塔多作覆钵式造型,下部筑有基座,基座上为一覆钵式塔肚,有些香泥小塔在塔肚上方还有塔脖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覆钵式塔造型,有的则没有塔脖子,形成类似无缝式塔的造型。僧侣们一次制作一定数量的香泥小塔,供奉在佛前或者藏于大塔的地宫或宝顶中,在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甘肃山丹县大喇嘛塔均有大量香泥小塔出土。

(七)金属材质的塔

类似安放在北京万寿寺的铜合金多宝塔这类金属材质的塔很少,体量也很小,大多是作为工艺品而存在的,常见的制塔的金属有:铁、铜、银、金等,金属塔大多整体铸造成型,由于金属铸造工艺本身的限制,高耸入云的金属塔非常少,有数的几个也是用铸造部件组装而成的,由于金属材料热膨胀系数普遍较木砖石等传统材质高,而且多存在锈蚀的问题,因而金属材料并非砌筑高塔的良好材料。

作为建筑物的金属塔兴起于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铸造技术和成本的限制始终没有兴盛过,仅宋明两朝铸造过一定数量的铁质塔;作为工艺品的金属塔就相对常见得多了,它们大多以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造型精美、描摹非常细腻,是中国古代金属铸造艺术的代表。

(八)其他材质的塔

除了上面提到的材质,还有使用其他材质砌筑的塔,如以象牙雕刻成的塔、玉雕塔、骨雕塔、陶瓷塔等,这些材质的塔大多不是以建筑物的形式而存在,而是作为宗教法器或者工艺品存世。 塔的材质多种多样,除了上面提到的单一材质的塔,还有混合材质的塔,常见的有砖木混合、砖石混合、石木混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