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不一样的温州人
45812200000039

第39章 抱团打拼力量大

不一样的思维:

穷人:市场竞争太激烈,刚起步就会受到竞争对手的排挤,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呢?

温州人:较量不在一对一,抱团打拼力量大,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小狗也能吞掉大斑马。

温州籍作家白晖华曾经在他《其实,你不懂温州人》一书中涉及到这个话题,曾有一个朋友和他谈道:“真搞不懂你们温州人,文化不好,语言也不懂,到了国外个个都当老板。我们上海人出国的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外语水平也不错,做了几年还是个打工的,最好的也就在洋人的大公司做个高级职员。”

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温州人到了国外,哪怕他口袋里只有几万人民币,只要有了落脚点,就会去寻找目标,有欲盘出去(出让)的小餐馆、小工场或者小店铺,只要适合自己的都可以,看中了就找在国外的亲戚朋友商量,让他们出钱‘朋一朋’,于是这些亲戚朋友都会按照自己的能力慷慨解囊,你出5万,我出10万,很快地便能凑个百十万的。盘下那个餐馆或店铺之后艰苦努力,赚了钱先还债,三五年之后还清了债,再去找更大的铺面或工场。这种凑份子的办法温州话就叫‘朋’,只要大家‘朋一朋’,你就圆了老板梦。当然也有单枪匹马从打工开始的,但打工的温州人目标也很明确,将来是要做老板的。他先从努力并节俭开始,积攒了钱以后再去盘人家的店铺或工场,以后再慢慢做大。早年出国的老华侨很多是以这种方式起家的,后来出国的年轻人便是用”朋“的办法居多了。你想想,他的文化不高,外语不通,最多只能做苦力,不去做苦力只能当老板啦!你有文化、懂外语,你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不用去冒风险,你就不能当老板。这也是一种悖论。”

虽然,白先生的说法不无戏谑和调侃,但是温州人的确有这样抱团的习惯,他们往往是一个人先到了外地,一旦发现商机,立马往回送信:“此处钱多、人少,速来!”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传十、十传百,雪球越滚越大。这就是温州盛产老板的一个独特的原因。温商既有足够的合作精神,又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不管是合作还是竞争,有一点是肯定的:温商最喜欢“扎堆”经营、团队作战。

温商既有足够的合作精神,也有浓厚的竞争意识。不管是合作,还是竞争,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喜欢“扎堆”经营。这种赚钱方式,专家戏称是“森林经济”。

的确,无论是在温州本地,还是在外地,温商都喜欢“扎堆”。在温州本地的姑且不谈,那些在外地经商的温商,往往集中在城市的某一个片区,或某一条街道开展经营活动,而且,经营的大都是同类产品,由此形成了专门的市场。久而久之,当地人干脆就把他们“占领”的地方叫做“温州城”或“温州街”。

比如,在上海的北京东路,就是温州人“扎堆”经营电器的“一条街”;而在斜土路和七浦路,则是温州人经营鞋类和服装的“温州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有温州人经营的“温州街”和“温州城”,大有“无温州人不成市”之势。

20世纪80年代初,温商敏锐的商业“鼻子”嗅到了福建厦门这个商业宝地。那时,厦门还未展现出特区的风采,除了正在建设、到处都是钢筋水泥、脚手架的湖里工业区外,这个海滨城市尚可炫耀的无非是它的集美学村、厦大校园以及鼓浪屿、万石岩等固有旅游观光点。但温商已经在改革开放的信息中看到了厦门的商机,捷足先登,带去了温州人生产的小商品。在“竖起买卖旗,便有钞票赚”的厦门,精明的温商掘到了“第一桶金”。

时光荏苒,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温商接踵而至,逐渐形成庞大的温州军团,并一举占据厦门当地的五金、服装、眼镜、低压电器等行业,形成行业垄断。就如今的情况来看,从文灶到后江埭一带,六七十家经营低压电器的商户一字排开,形成了颇具影响力和市场规模的电器一条街,这条街也被厦门人称作“温州街”。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尽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是,众多温商却能傲立风雨,既能在恶劣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又能赚得钵满盆盈。温州商团散而不乱,散而有序,散中有规矩,散中有方圆,借用一句话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综观温商闯市场的模式,一些经济学家称赞温商有一套硬功夫。而温商也像商场的幸运儿,出现在哪里,哪里便福星高照,商机无限,财源滚滚。说温商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有些片面,温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能够把握市场,于平淡中见惊奇。另外,就是独具温州特色的抱团经济,团队作战,使温商在激烈的商战中占据“人和”的最大优势。

在温州,往往是一人出国刚立足,马上会带动一群老乡漂洋过海,巴黎5万温州人大多是这样移民海外的。曾有人这样描写温商:“靠着温州人的关系阿,初来乍到的人不用怎么费劲便可以谋生,加工皮包、皮鞋或在亲戚朋友的餐馆里做工。温州人在巴黎能买到一种中文电话卡,把信息源源不断地从巴黎传递到温州。”

温商王剑11岁随母亲到法国,现在27岁,经营皮包进出口贸易。他的两个姐姐也都移民法国。如今,他在巴黎,两个姐姐长期驻温州和深圳,联手做外贸。王剑调查巴黎的时尚流行皮包市场,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过去;姐姐们在温州和深圳迅速加工生产,形成跨国商业网络。这样的跨国生意,温商驾轻就熟。

现在温商的店已经延伸至巴黎郊区,环巴黎市郊一个大圆的范围内,还分布着上千家温州餐馆。温州移民光是在巴黎地区就高达15万人。如今到欧美旅游,能说温州话说不定比英语还管用。

面对做工不要命的温商,商界老大犹太人的地位开始动摇了。

犹太人渐渐开始出卖店铺给温商,后来温州货的畅销势不可挡,犹太人的店里居然也写上了中文。

接着,温商又以高价买下周边所有的咖啡店、面包房、洗衣店等统统做服装批发,一个200平方米的店铺卖到100万欧元的天价。温商还引发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集体罢工抗议,原因是温商把店铺从小路开到大路、小街开上大街,形成发散式集市。这一下打破了法国人早上面包、下午咖啡的生活习惯。法国人不干了:温商都卖衣服了,我们去哪里喝咖啡啊?

有了资金积累之后,温商最乐于称道的群体团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有人要开店,亲戚朋友都会解囊相助。随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与经营节省了大笔的成本,使温商的经营之路非常快速平稳。

如果说温商最初的“扎堆”还只是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属于无意识合作;那么近年来,温商已经从“扎堆”升级到了团队精神,开始有意识地联手出击。

比如频频出击于全国各地的温州购房团。当年,10万温州人走四方,推销他们的皮鞋。今天温州又有10万人,携带超过10000亿人民币的大量资金,上青岛,下苏杭,到处一掷千金,购买房产。温商现在终于开始显示自己的实力了。他们一举一动,开始牵扯各地大老板、银行的目光。

就是这种抱团打天下的团队精神,使得温商到了哪里,都可谓战无不胜。何况,从最初的“扎堆”版本升级到现在的“团队”版本,使得温商在今后的商业活动中如虎添翼。对此,有的专家将温商这种聚集在一个行业共同发展的现象,曾戏称为“小狗经济”,意思是一群小狗团结起来,能够战胜强大的对手。将人喻作“狗”,温商自然不喜欢听,他们更愿意自称为“森林经济”——一片森林有大树,也有灌木、小草,在生态上相互联系和支持,远比单打独斗更有活力。这种说法似乎更妥帖。难怪,一个外地商人颇有感触地说:“我们是用一根手指和他们的拳头在打架,自然招架不住啊!”

温州商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具有同舟共济、团结互助的观念。各地的温州商人,把援助别人视为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他们无论相识与否,聚在一起,总是十分看重这种乡邦和同胞关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无形之中也形成了温州商人的保护网。

温州人以乡情为基础构建的温州人商圈,成为他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的一门武器。面对商机,面对竞争对手,他们的制胜武器主要有两个:一是温州人积累起来的资本优势;二是遍布世界的温州老乡所建立起的“温州人商圈”。

温州的行业商会,大大小小,层层叠叠,可谓多如牛毛。比如,在打火机行业里,一个点火装置就成立一个商会;又如,皮鞋的鞋底和鞋掌也分别有自己的商会。这些商会是纯民间组织,平时多数松散,一旦有事则联合发力,令人不可轻视。温州现有皮鞋企业3000多家,相互之间竞争也很激烈,但已经形成一个强大的品牌群。康奈与森达齐名,还有奥康、吉尔达、红蜻蜓这些知名品牌。与单个企业相比,森达的实力仍占优势;要是他们联合起来,森达面对的竞争形势就严峻了。

这种状况,足可见商会的重要性。

在绍兴的柯桥镇,有一个乐清同乡会。一个郑姓干事讲了这样一件事:自己小学没有毕业,很早就出来在全国各地闯荡,东赚西亏,到1994年,他因为生意亏损已欠下了很多债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老乡说,柯桥的布生意有钱可赚,于是他就跑到柯桥来找机会。到了柯桥后,他没有多少本金,起步很困难。老乡们听说后,就慷慨给他凑份子,很快凑足20多万块钱。在轻纺城,他买下了一个摊位。当时,卖布生意相当好,只用了一年多点时间,他就把老乡给他凑的份子钱还上了。今天,他早已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追本溯源,一切归功于当年老乡们的解囊相助,他觉得不能忘记乡情,于是,在平时里他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同乡会的工作上。

事实上,不少与温州人熟识的人,大多能举出无数个与郑干事这样的故事类似的例子来。

以经济学的眼光分析,从温州人的“同乡团队”战略,不难看出温州商人的精明之处:在目前国内整体信用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同乡人之间的借贷,不失为交易成本较低的一种方法;另外,温州人之间基于乡情为基础的认同感,结成的同乡团队去闯世界,避免了小企业初创时期势单力薄容易覆灭的困境。